[摘要]党的二十大对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作出强调部署,为新时代加强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工作遵循。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党建引领,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有利于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同时,面临新业态组织“平台化”运营模式,新就业群体流动分散化和多元去雇佣化等特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也必须回应党组织设置“怎么建”、组织管理“谁来管”、党建基础“力量弱”、党建引领“起作用”等现实难题。为此,应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健全完善管理责任体系、加大“队伍—经费—阵地”协同保障、突出教育服务与基层治理相结合。
[关键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实践进路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4)10-0032-06
新中国成立75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涌现出了一批互联网平台企业,这些互联网平台企业利用信息数据、规模经济等优势,为相互依赖的双边或多边客户提供了交互载体[1],并与交通出行、外卖配送、直播销售等领域深度融合,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就业群体是指依托互联网平台企业实现就业的劳动者,其对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理念和工作方式容易接受[2],大多工作在“云”上,工作在路上。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基层党组织作为新兴领域的领导核心和组织核心,是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理应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探索加强新兴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3]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再次强调:“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4]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5]67。这些重要论述为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工作遵循。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已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道新课题。
一、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价值旨归
新时代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既是扩大党在新兴领域号召力、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又是增强党组织f1f6ca9f1c2b9921e449c603b8747cff3cc28b804115ad88bb57b3b5a4aeff13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有力举措,同时也彰显了党坚守人民立场的价值导向。
(一)遵循了“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的总体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5]26。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毫无疑问不应成为党的全面领导的“真空地带”。随着数智技术赋能,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快速发展,呈现时代化、智能化、数字化、平台化发展特点,打破了传统就业的时空限制,对经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是党中央高度关注并予以支持的新生领域。与新业态发展相伴随的是大批新就业群体的出现,覆盖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多种职业类型,数量庞大、人员结构复杂且多元特征明显。新就业群体俨然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是贯彻落实党对新兴业态全面领导的应有之义,应建立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将“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在新兴领域,保障党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经济产业政策向新经济领域延伸,确保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形成有党委领导、有专人管理、有行业带动、有群众参与的一体推进、协同发力的格局,扩大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二)严肃了“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关键任务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5]67。与传统业态相比,新业态以经济发展为动力源泉,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发展支撑,在市场主体、产业分布、人员结构特征、社会关系等方面均有显著不同。如何将以平台企业为代表的新业态企业和基数庞大的新就业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如何处理好各级党组织与平台企业、平台企业与平台企业f1f6ca9f1c2b9921e449c603b8747cff3cc28b804115ad88bb57b3b5a4aeff13、平台企业与新就业群体之间的关系;如何有序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良性健康发展等既是当前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难题,又是考验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试金石”。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通过织密组织体系抓实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并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政治功能,能够进一步增强新业态企业管理人员、新就业群体政治方向的坚定性,从而提高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能够尽可能减少新业态企业因经营方式网络虚拟化、过度追逐利润最大化所衍生的不规范或违法经营行为,更好促进新业态企业在法治框架内遵循国家产业导向和发展战略实现稳步发展;能够有效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当下互联网宣传阵地中增强网络素养、守住网络底线,从而防范化解社会领域风险。
(三)秉持了“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5]36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发展韧性强,在拓展就业新渠道、分流吸纳传统行业溢出劳动力、助力人民实现更充分就业方面成效显著。新就业群体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刺激共享型服务经济发展动能、推动社会基层治理良性运转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既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又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和共享者,其合法劳动权益理应得到保障。而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国仅有43%的新就业形态人员与平台企业或第三方外包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29%的人签订了劳务协议,其余28%的人没有签订任何形式的合同或协议”[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完善多渠道社会保障制度。各级党组织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通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传承和弘扬好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红色传家宝”,在推进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保障、“面对面”答疑解惑、“心贴心”服务行动中能够为新就业群体带去组织温暖。
二、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现实难题
新业态组织“平台化”运营模式以及新就业群体流动化、分散化、多元化、去雇佣化等特点,给传统党建工作带来压力与挑战,涌现出组织设置“怎么建”、组织管理“谁来管”、党建基础“力量弱”、党建引领“起作用”等现实难题。
(一)新业态组织“平台化”运营模式,要求回应组织设置“怎么建”难题
新业态组织“平台化”运营模式下,一些平台企业出现组织边界无限性、组织架构变动频繁、组织结构扁平化等特点,这给党组织设置提出了新命题。其一,党组织传统组建方式难以适应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发展。《2023年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指出,“仅‘58同城’平台实施‘58智慧家政专项’以来,平台入驻劳动者由2021年的60万人上升到2022年的130万人”。可见,一些平台经济组织已经呈现出组织边界无限性的特征,而仅仅依托企业组织结构建立党组织的传统方式显然难以适应这一特征,更难以对如此庞大体量且不同职业类型的新就业群体实现有效组织覆盖。其二,平台企业发展扩张快、组织架构变动频繁给党组织规范设置带来挑战。“平台化”运营模式下,一些平台企业因发展扩张过快催生了“超大”支部,例如“原先,阿里巴巴智能事业部党支部管理党员300多名,支部书记人都认不全”[7]。同时,频繁变动业务板块和组织架构导致人员短期流动加剧、原有管理制度部分不适应或不被执行,这为支部组织生活开展和党组织规范设置带来了现实难题。推动平台企业沿着业务架构,调整理顺规范党组织设置成为迫切需求。其三,平台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要求进一步强化管理人员的党建意识。新业态组织“平台化”运营模式下,传统金字塔式企业层级结构被“压缩”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意味着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然而,当前一些平台企业管理人员党建意识薄弱,对党组织设置存疑或反应平淡,主要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用业务代替党建”“羞羞答答干党建”等错误倾向,严重滞缓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的进程。
(二)新就业群体流动分散化从业特点,要求回应组织管理“谁来管”难题
党组织管理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激发党组织活力,意义重大。新就业群体覆盖面广、流动性强、就业组织方式分散灵活等特点,给党组织管理带来挑战,“谁来管”模棱两可。其一,实际管理过程耗精力。目前,在城市街道社区、商务办公楼宇、科技公司等空间都有新就业群体的工作轨迹。把大规模长期流动分散的人群有效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且通过党组织引领辐射带动教育,并非易事,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仅仅依靠某一责任主体如新业态企业党组织对新就业群体进行精准管理,一些综合实力偏弱的企业显然无法一力承担。其二,人员管理数据难统计。由于一些以平台企业为代表的新业态企业人事门槛相对宽松,新就业群体在就业选择时往往具有较大自主空间,他们借助终端设备自助注册登记后,就可在平台实现就业。新就业群体可以是专兼职人员,他们基于不同平台企业工作压力强弱、工作质量要求高低以及工作劳务报酬多少等综合因素,短期内可能选择在不同平台间流动就职或同时跨平台就业。人员流动频繁导致人员管理数据难以统计,而摸排不清这一群体的人员构成、职业特点及数据明细,就无法对其有效组织管理和团结凝聚。其三,组织隶属关系难理顺。从实践看,新就业群体容易出现党组织关系“空挂缺管”现象,主要表现为党员自身与党组织关系相分离,不在所挂靠的党组织单位或地区居住工作,长期游离于党组织边缘,不参加组织活动和培养教育。部分新就业群体党员因周期长、流程多、转岗换工频繁等因素,不愿及时办理党组织关系接转手续,进而与所挂靠党组织失去联系,导致党员管理无法及时跟进,人员组织管理责任不明。
(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起步晚,要求回应党建基础“力量弱”难题
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要落到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阵地活动上。当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迎来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起步较晚,不可避免在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其一,专职党务人才相对短缺。党务队伍建设关系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质量的高低。目前,一些从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务工作的人员在业务能力方面表现出不强、不精、不专的弊病,对党组织如何设置、党建述职报告如何撰写、支部特色亮点如何打造、党组织生活如何召开等事关党组织建设方方面面的细节工作存在力不从心或本领恐慌,导致党组织边建边散,加剧弱化虚化边缘化的趋势。其二,党建经费保障投入不足。一些微小型新业态企业面对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竞争,自身经营尚且面临困难,在划拨专额经费投入党组织建设方面更是捉襟见肘。而党组织日常管理和活动建设经费难以保证,则必然影响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造成党建工作质量下降。其三,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尚有差距。在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上,一些新业态企业因综合实力不足,对党建工作支持力度有限,尚不具备独立设置党组织的条件,且无固定党组织活动场所可供党员或新就业群体开展日常组织生活,与那些已有标准化和规范化党组织活动场所的综合实力雄厚的新业态企业相比,在硬件设备上差距较明显。
(四)新就业群体多元去雇佣化特征,要求回应党建引领“起作用”难题
新就业群体基数大,以90后和0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为主,他们思想更为开明,行动更有冲劲,在职业追求、兴趣爱好等方面呈现多元特征,其工作不受时间、空间和雇佣劳动关系限制,这给党组织功能发挥带来一定影响。其一,党建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的体制机制尚需完善。“远程去雇佣化”的劳动方式下,新就业群体与新业态平台企业更多是临时性协作关系,而非正式劳动关系,导致平台企业对新就业群体的管理相对局限。而当平台企业与网约工出现矛盾纠纷时,党组织的及时介入调解不失为协调双方关系的重要途径。其二,部分党员不愿亮明党员身份,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调研发现,新就业群体中一些党员长期甘当“隐形党员”,这既与现行一些党组织活力不足,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无法适应新就业群体偏年轻化、多元化的特征,无法满足党员对党务管理便捷化、党组织生活有意义且有趣化的需求有关;又与党员个体存在职业思想包袱,不愿他人知晓党员身份有关。此外,远程去雇佣化的工作特点与紧凑的工作节奏也会让党员忙于跑单维持生计,无闲暇时间与精力参与党组织生活。其三,党建服务双融合的深度和温度尚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在获取群众思想动向上,有的党组织未能密切联系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群体,未能及时了解群众真实需求与发展困惑;在功能发挥上,有的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精度和温度不够,未能让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群体感受到党组织的吸引力与温暖,这些都是制约党建引领“起作用”的梗阻。
三、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实践进路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作为嵌入基层社会的新生力量,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既要通过分类施策探索党组织设置“怎么建”,又要通过理顺工作体系明确党建责任“谁来管”,也要通过协同保障破解党建基础“力量弱”,更要通过教育服务嵌入基层治理确保党建引领“起作用”。
(一)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推进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相统一
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设置“怎么建”的问题,既要提前做好调查研究,又要针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发展特点靶向施策,多措并举提高党的工作覆盖成效。其一,调查研究确保台账底数清晰。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8]应依托党委两新工委(组织部门)、属地、行业主管部门、园区等主体,利用新业态技术赋能优势,通过数据采集、核查排除等方式,全面掌握所辖区域新业态企业的数量规模与发展概况,全面摸清新就业群体的人员类型和底数,建立底数清、情况明、数据新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党员台账,这是党组织实现有形有效覆盖的前提基础。其二,分类施策着眼扩大组织覆盖。可将党组织建在新业态“经络”节点上,例如,通过指导平台企业优化设置二级党委、整治“超大”支部等举措,把党组织延伸到企业业务板块;针对快递员、外卖员工作服务半径与社区网格高度重合的特点,可依托基层网点、站点或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党组织;针对网约车司机全城接单、工作服务区域相对广泛的特点,依托平台企业或合作企业组建党组织;针对电商主播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的差异特点,可依托专业园区、商业楼宇和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其三,多措并举有效推进工作覆盖。对于暂不具备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的新业态企业,既可选择以开发区(园区)、街镇、商业街区、商务楼宇为单位,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或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组建行业性党组织[9];又可按照“一对一”“一对多”方式,从行业领域主管部门择优选派党建指导员,全覆盖驻企抓组建、抓规范、抓融合;还可由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先行进入、先期组建”吸纳新就业群体,以群建促党建有效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二)健全完善管理责任体系,构建“一盘棋”党建工作大格局
全局谋划推动,健全管理清晰、机构明确的工作体系,强化责任落实,是破解“谁来管”难题的关键。其一,强化顶层设计,全局谋划推动。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完善协调、分工、研判、督导、考核等机制,从全局高位系统谋划,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的建设布局中。例如,江苏省曾立足全省,出台了全省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分类制定快递、道路货运、网络直播行业党建工作指导意见[10],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规范进行。其二,健全工作体系,压实管理责任。构建由“党委全面领导并担负主要责任,党委两新工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行业党委依据行业发展特点具体推动,工商、财政、网信等各级部门归口管理,街道社区进行网格兜底管理”的横向多方联动、纵向层层推动的“一盘棋”党建工作格局,集聚党建工作合力,防止出现“多头管理谁都不管”现象。其三,强化跟踪问效,落实责任通报。党委两新工委(组织部门)要把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党组织组织力、通过党建引领服务新业态企业和新就业群体等内容作为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的重要标准。同时,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常规与专项督导检查,罗列动态问题清单,及时督促基层党组织整改并进行清单“销账”。对拒不整改的党组织书记可综合运用“函询、建档、反馈、约谈、通报、问责”六条追责办法,以强力问责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压力传导不掉链、责任落实不走样。
(三)加大“队伍—经费—阵地”协同保障,夯实党建工作质量基础
专业化的党务队伍、稳定的经费来源和设施完善的党组织活动场所有助于破解党建基础“力量弱”这一难题。其一,做好党务队伍保障,激发党建人才新活力。可通过组织选派、公开选聘等方式,高标准组建党务队伍。地方党委可定期从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街道社区党员干部、退休党员中选派一批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的党员担任新业态企业党建指导员,常态化指导企业解决党建短板问题。同时,新业态企业亦可通过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聘用党建专业人才,确保党务工作专人抓、专人管。其二,做好经费政策保障,确保党建工作底气足。建立财政“拨”、党费“返”、企业“支”的多渠道筹措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着力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无钱办事的难题。例如,既可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纳入本级财政专项计划管理范畴,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体系建设[11];又可通过划拨党费专项资金用于党务队伍和党员队伍素质能力培育、开展党组织活动、补贴生活困难的新就业群体;当然,最为根本的还是以党建促经营、以经营强党建,从根源上解决党建经费短缺问题。其三,做好基层阵地保障,统筹党建资源落得实。针对党组织阵地建设不达标的新业态企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因企业负责人党建意识不足、不愿建设党建活动场所,上级党委要及时介入,做好相关负责人思想工作;如果因企业综合实力弱难以建设党建阵地,可遵循就近原则和便利原则,综合运用园区楼宇、公共服务空间、企业会议室等基础设施,统筹建好以用为本、功能复合的党组织活动场所,或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毗邻党建共同体,推动资源共享和场所共用。
(四)突出教育服务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发挥
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问题入手,突出思想教育、突出关心关爱、突出基层治理,这是破解党建引领“起作用”的关键。其一,突出思想教育,团结凝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向党组织靠拢。在教育对象上,加强对新业态企业出资人和管理者教育培训,紧扣新就业群体特征,将其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在教育形式上,借助数字技术灵活开展“线上线下”党建活动,可将线上“微课堂”与线下“主题党日”相结合,解决不同职业人群因工作时间差异而面临的培训难题。在教育内容上,将组织生活与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日常工作和成长发展紧密结合,加大先进事迹宣传,从而唤醒党员身份意识。其二,突出关心关爱,及时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畅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诉求渠道,完善线下联席会议制度,开通“有事码上说”直通平台,设立爱“新”邮箱,精准对接群众诉求,并以服务需求作为党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可联合人社、住建、工会等单位推出“一揽子”政策集成资源,切实解决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在子女上学、就业、住房、职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其三,突出基层治理,构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体制机制。基层党组织在建立完善新就业群体党员“归队”备案制度基础上,可通过组建以党员为骨干的志愿服务队、鼓励新就业群体“随手拍社区不文明行为”等举措,引导新就业群体努力当好社情民意的“信息员”、精神文明“宣传员”和城市建设“协管员”。此外,制定积分管理激励制度,强化结果运用,对表现优异的新就业群体人员采取给予物质奖励、定向招录为社区工作者和专职网格员等举措,能够进一步激发其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与动力,从而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
四、结语
新业态是新生事物,新就业群体是新生力量。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洪流、引领新业态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建设新领域、新阵地、新课题的深邃思考。无法否认的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怎么建”“谁来管”“力量弱”“起作用”等现实难题依然可能成为现阶段党建工作的“硬骨头”。值得高兴的是,当前,一些地区关于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一系列思路理念与实践探索已呈现出较为创新且相对成熟的表现,为总结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普遍规律提供了经验范例。总之,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经验借鉴到创新尝试、从寻找瓶颈到靶向施策,必将为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谱写时代篇章。
参考文献:
[1]胡洁,郭全中,吕峻.互联网平台企业助力共同富裕——从“经济新动能”到“共富新使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26.
[2]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社区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研究——以饿了么平台为例[J].上海党史与党建,2023(2):77-82.
[3]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561.
[4]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N].人民日报,2022-03-02(1).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辅导[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2:149.
[7]张洋,吴储岐.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扎实推进——为新就业群体筑起温暖的“家”[N].人民日报,2022-06-17(1).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0.
[9]童强,徐军.关于上海平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探讨[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9(12):48-52.
[10]中共江苏省委组织部.探索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建设[J].求是,2022(23):59-63.
[11]罗家为.新兴业态与互联网党建:特征、实践与路径——基于赣北J、Y两市的调查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0(4):21-29.
责任编辑:王玉倩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重大论断研究”(632220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第三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课题“百年南开红色校史资源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研究”(ZSJSCNK3-3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甜(1993—),女,河南南阳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祖金玉(1973—),女,辽宁铁岭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