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根”上破,向“远”处立,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应然蕴含,从理论逻辑看,其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论、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深入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生态探索的实践经验、批判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思想。从现实逻辑看,其付诸实际的过程中仍面临着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尚待满足、生态修复保护压力尚未根本纾解、“双碳”国际承诺亟需全力兑现等切实困扰。从实践逻辑看,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生态实践,为创设优美宜人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多措并举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激发生态可持续发展新动能,秉持国内国际双轮驱动、协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构筑地球生命共同体新蓝图提供实践指向。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生态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图分类号]X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4)10-0020-06
2024年7月18日,党的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等方面做出系统部署。聚焦于生态维度,《决定》从新的历史站位与高度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1],昭示了生态文明新征程的方向与要求,为生态现代化建设提供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2],这一立意深远、意涵丰富的论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是指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生态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集中体现为对“如何认识和处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的“中国式解答”[3],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生态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理论释疑和具体指导。目前学界主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生成理路、内涵特征、价值启示等方面进行研究,譬如刘雅兰指出“可以把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划分为生态自然观、生态社会观和生态历史观”[4];张涛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是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政治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治理观、生态责任观等内容的系统集成”[5];毕秋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在哲学基础上突破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窠臼”[6],学界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缺乏对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逻辑理路的具体阐释。因此,从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方面展开对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探究,能够为推进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学理借鉴。
一、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为理论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根基、以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为实践经验、以西方现代化理论为经验借鉴,进而形成的全新范式,具有严密的理论逻辑。
(一)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内蕴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价值主张,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彻底打破了人与自然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逻辑起点。
1.马克思主义主张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的惠益和资源的供给,人们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从大自然中获取必需品。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着深远影响。马克思认为“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7]。人类社会不是完全被动的受限于自然环境,而是在通过社会实践和生产活动不断改造自然,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秉持着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科学理念,就是对“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观点的创新性发展。
2.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基础。一方面,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劳动,人类能够利用自然资源生产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产品,实现自己生命的生产和再生产。另一方面,劳动也是人与自然统一的鲜明体现。马克思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8]。在劳动过程中,人们把自己的意愿和目标融入所创造的事物中,通过感知和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和秩序,与自然达成和谐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主张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挥人的能动性,将人类活动范围控制在自然界所能承受的生态阈值之内。
(二)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文化底色,其蕴含的生态智慧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基本精神有着高度契合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理论之魂。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是解答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旨归。先贤学者“万物同源,和谐共处”的思想观念就是传统生态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譬如王夫之所说:“天人之蕴,一气而已”,表明人与天地万物相合就是合乎自然的存在状态。再譬如宋朝程朱理学通过强调自然万物本源相通、价值相连,使“天人合一”思想更加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自然观,从整体主义出发明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应然状态,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继承与发展。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的思想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一方面,道法自然思想主张尊重自然界运行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机理。荀子在《天论》中指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不能改变的,人世兴衰并不会影响自然界的运行秩序。另一方面,道法自然思想也强调人类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老子在《道德经》里阐发“自然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则无往而不胜”,劝诫人们顺应自然的变化规律,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而非人为做作。“道法自然”强调遵循自然规律、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历史性融汇,为现代化进程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
(三)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生态探索的实践经验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治理是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充分吸收与延续了党在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深层成因与解决之道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提出要让整个国家河山都绿化起来。他指出:“陕北的山头都是光的,像个和尚头,我们要种树,使它长上头发”[9]。此外,毛泽东还重视治理水患、兴修水利,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荆江分洪工程”,而后相继修建了官厅水库、三门峡水库、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等,极大改善了当时的生态环境。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思考和具体实践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开辟道路和指明方向。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经历了生态环境治理的阵痛。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打破“唯生产力论”的发展思维和实践模式,主张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用刚性的法律约束为环境保护提供制度保障,明确提出“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例如工厂法、人民公社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10]。基于此,1978年“环境保护”上升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些理念与实践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制保障。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全球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呈高发态势。江泽民在全国第四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11],他重视人与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立足我国实际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1BZOUHUVSJkKmp9wK+HOvg==设的重大战略。这一时期我党的生态理念和实践实现了继承与发扬。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具有相当深刻生态内涵的“科学发展观”。随后又在庆祝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时期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标志着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总结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探索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并进,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理念,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四)批判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思想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消耗,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创伤。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是对西方生态观的理论超越。
1.批判了西方经济增长主义的发展理念。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痴迷使其忽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持续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疯狂攫取和无度开发突破了生态阈值,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呈现出了不可调和的对立性。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有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与逻辑统摄,强调生产发展与生态良好相统一,在生态系统可承载范围内合理、有序、适度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促进经济发展,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来培育和发展绿色的生态化生产力。
2.超越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思想。人类中心主义学说以人类支配自然为内核,强调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时必须将人类利益作为衡量一切的先导条件。西方社会遵循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旧哲学范式,主张对自然界的征服和控制而忽视自然界对人的反噬,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错置。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冲破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强调人类自身价值的实现与自然价值的维护相统一,呼吁建立人与自然彼此交融、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凸显了区别于西方生态观的鲜明特征。
二、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现实逻辑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在实践中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在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付诸实际的过程中,仍面临着重重切实困扰。
(一)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尚待满足
当前人民的需要已经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生态环境在人民美好生活指数中的权重日益提高。从与民众日常生活紧密关联的维度深入审视,仍有一系列问题潜在地影响着民众的生态环境品质。
一方面,生态环境品质亟待提升。一是空气质量改善仍需努力。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总体呈现改善趋势,但部分区域特别是工业集中区及交通繁忙地段的空气污染问题依然突出,PM2.5、臭氧等污染物浓度仍需进一步降低以减少对民众健康的危害。二是水环境治理任重道远。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部分河流、湖泊及近海海域水质不达标,影响了饮用水安全和水生态系统健康。三是土壤污染防治刻不容缓。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残留等都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给人民“舌尖上的安全”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亟需加强。一是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领域存在法律空白或执行不力的情况,基层执法监管能力亟须加强。二是跨部门协作机制不健全,导致政策执行效率低下,难以形成生态环境治理有效合力。三是公众参与机制不成熟,公众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未能得到充分保障,制约了生态环境治理效果。
(二)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生态保护修复压力尚未根本纾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12]。在全球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依然面临复杂严峻的挑战。
1.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结构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从产业结构看,我国钢铁、冶金、机械等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仍然较高,其发展模式依然具有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特征。从交通运输结构看,“公转铁”“公转水”等多式联运举措已见成效,但如何减少运输业的碳排放量、深化绿色低碳转型仍有待落实。从能源结构看,能源结构偏煤是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特征,煤炭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2.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根源性压力尚未有效减轻。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上看,我国成品钢材、精炼铜、精炼铝消费量全球占比较大,大量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带来较大压力。从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体系上看,依然存在着生态治理体制不协调、机制不顺畅、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
3.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趋势性压力依旧严峻复杂。从国内看,当前部分地区还在走传统的粗放型发展道路,经济绿色转型的基础尚不稳固。从国际上看,国际环境保护治理形势更趋复杂,美西方采取单边措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方式来主导全球环境治理,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带来挑战。
(三)中国式生态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双碳”国际承诺亟需全力兑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3]。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与生态现代化建设同根同源、同向同行,但实现“双碳”目标愿景仍面临重重挑战。
一方面,打造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任重道远。一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压力繁重。煤炭燃烧是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原因,因此推动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严控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实施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替代,是我国实现“双碳”承诺的首要任务。二是产业结构转型任务艰巨。部分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盲目发展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确保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大幅度减少同步推进,亟需在打造经济发展新模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进行深度改革和创新。
另一方面,绿色技术的创新应用有待加强。实现“双碳”承诺,需要以大量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重要支撑,以低碳技术、零碳技术的先天优势和本质特征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污染排放。在深度脱碳技术尚未成熟、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的现实境遇下,加强绿色技术创新攻关、打造绿色技术创新工作格局、推动绿色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对于“双碳”战略目标纵深推进至关重要。
三、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实践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是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诉求与应然境界所形成的实践理致,主张多措并举,化解生态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之困。
(一)创设优美宜人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
《决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1]。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积极满足人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所需所盼,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
1.提高生态环境品质,为人民创设优美宜人的生活环境。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以“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原则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彰显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底色。
2.促进环境教育和公众参与,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广泛动员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14]。因此,在家庭教育上,要时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在学校教育上,要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社会教育上,要扩大公民、企业等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机会和渠道,使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全员主体的自我约束与意识自觉,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
3.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一是以环境容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基本依据制定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环境管理与监测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二是要建立健全一体化的环境监测网络,同时提高监测手段和技术水平,强化生态环境监测的科技保障。三是要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的统筹协调,从组织管理、人才培养、经费投入等方面着手,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二)多措并举守护绿水青山,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激发生态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决定》指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1.加强生态治理,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一是要完善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为准绳推动我国生态治理方面的革命性改变。加强对与生态文明理念背道而驰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遵守环境法规的企业和个人,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和执法机制,提高执法部门的执法水平和能力,确保各项环境保护政策、法规落地实施并取得实效。
2.坚持系统思维,综合“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正确处理好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以自然之道回应自然问题,加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运用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和因地制宜、人工修复为辅的方法,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运转规律出发提高生态环境自我恢复能力,增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稳定性。
3.变革发展模式,加快推动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15]。由此,一是要推进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零和博弈、非此即彼,要将保护生态环境视为生产力的应有样态,激励多方主体采取绿色发展方式,提高生态经济的附加值。二是要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要加强简约适度、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使绿色低碳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
(三)秉持国内国际双轮驱动,协同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构筑地球生命共同体新蓝图
《决定》指出,要“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1]。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方向和目标要求,也是中国式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议题与目标愿景。我国始终站在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和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努力兑现“双碳”承诺,始终坚持国内和国际有机统一、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与世界各国共筑绿色发展之基,共谋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方面,以“双碳”目标为牵引,促进节能减污降碳工作取得实效。一是积极持续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通过引导企业和个人减少碳排放、鼓励创新和使用绿色低碳技术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立更为健全的碳市场体系,促进企业自主实施减排降碳。二是建立新型的能源开发利用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要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提高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加大清洁低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力度,强化能源行业节能降碳提效,协同推进多产业节能减污降碳。
另一方面,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呼吁各国携手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中发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16]的倡议,指明共建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是攸关人类永续发展的全球性课题,需多元行动主体共同参与。各国需在秉持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之上,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积极推动国际合作机制和多边对话,通过制定全球性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和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准则,共同承担责任、分享机遇,齐心协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形成全球环境治理的强大凝聚力,构筑地球生命共同体新蓝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1).
[2]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N].人民日报,2023-02-08(1).
[3]张涛.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生成逻辑、理论意涵与世界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23(11):26-33.
[4]刘雅兰.中国式现代化生态观的内涵及其生态哲学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2024(7):45-50.
[5]张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3):87-95.
[6]毕秋.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生态病症”的三维超越[J].思想教育研究,2024(4):16-23.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1.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7-208.
[9]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53.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6.
[11]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2.
[12]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3,48(4):4-7.
[13]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3).
[14]习近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求是,2024(1):4-9.
[15]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J].求是,2022(11):4-9.
[16]习近平.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0):9-10.
责任编辑:籍雪梅
[作者简介]王甲成(1972—),男,山东泗水人,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刘敏畅(2000—),女,吉林长春人,石家庄铁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