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迪作为一个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近期却因涉及多起负面事件而备受关注。这些事件不仅涉及产品质量问题,而且牵扯到企业内部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库迪这艘大船还能不能上?这个问题令人深思。
借着这个由头,今天我们就来聊下咖啡赛道,以及现在做库迪联营商的出路。
一个人吐槽,可能是这个人的问题,但随便打开一个社交媒体,一搜“库迪”,满眼的转让帖、吐槽帖,整得比库迪线下店都热闹。
出于个人喜好不同,网友吐槽当然只是“仅供参考”,但如此大体量的吐槽,就值得去分析一下其背后的行业风向了。
1.联营模式问题:免费才是最贵的
库迪咖啡大部分门店采用联营模式。在联营模式下经营库迪咖啡门店的经营者被统称为联营商。和加盟模式不同,在联营模式下,库迪不向联营商收取加盟费,而是按照毛利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因此,陆正耀做的咖啡生意,跟联营商做的咖啡生意,本质上就不是一个商业模式。
陆正耀的咖啡生意走的是流量模式。这意味着只要有联营商源源不断地参与进来,这个生意就能形成闭环。联营商足够多,营收就足够漂亮,哪怕库迪咖啡公司是亏损的,未来如果能够IPO(首次公开募股),这个生意也是能形成闭环的。
而联营商的咖啡生意走的是成本模式。其营收逻辑是,营业额减去各种开支,才是实打实能落到手里的利润。店铺再热闹,流水再多,一核算,不赚钱,那就是真的不赚钱。库迪联营商忙活大半年,最后一算账可能还赔钱,可不得到处诉苦嘛!
2.咖啡赛道就是一场“无限游戏”
2022年10月,库迪在福州、杭州、西安、南京等地多家首店开业。在交流会上,加盟商们知晓了库迪“咖啡梦想家计划”的细节——不收加盟费,注册资金2亿美元。库迪的招商PPT里详细列出了咖啡店的盈亏平衡表:一杯咖啡的成本(算上原料、房租、人力、折旧、水电)为9.55元,“单杯收入”为“16 元”。
这是库迪为加盟商们画下的“蓝图”:只要挺过价格战,未来咖啡定价会恢复到“单杯收入”这个价格,到时候就能赚钱了。
没想到的是,价格战持续了这么久,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
近日,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中透露,“9.9元活动”预计会持续3年,但是不排除会提前结束。
会不会提前结束,不知道,但市场形势摆在这儿,价格战还是得打下去,联营商还是得面对亏钱的现实。
咖啡赛道为什么这么残酷?其实,核心还是太卷了。
赛道格局固化,行业巨头林立,联营商自然不轻松,做的虽然是小生意,左右决策的却是行业大格局。
作为“老大哥”的星巴克,自然不愿意拱手让出市场。2024年5月,“星巴克也急了”“星巴克变相降价”等话题登上多家社交媒体平台的热搜榜。虽然品牌没有降低售价,但一杯星巴克咖啡的实际消费价格已经被拉低至20元左右。部分网友在社媒平台爆料,线上下单叠加各项优惠后,的确有人买到了9.9元的星巴克咖啡。
要知道,星巴克本质上卖的是空间、是场景,它有着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跟库迪本就不属于同一类,就这也跟着卷起来了。
瑞幸作为行业开创者,强调的是“地理位置+忠实粉丝群体+品牌调性”。瑞幸善于抢占各地区的核心地理位置,线下优越的地理位置就那么多,这就好比抢占“流量入口”。多年来,瑞幸积累了一批咖啡忠实群体,很多顾客喝习惯了,就好这一口,就认这一个味道。
库迪的问题就在于顾客对其没有深刻的味道记忆。没有味道记忆,品牌价值就上不去,复购率也就很难进一步增长。
品牌层面,瑞幸先推出酱香咖啡,后推出《黑神话:悟空》联名款咖啡,这都是刷屏级的营销事件。瑞幸以此迅速占领消费者心智。后来者想抢市场,没两把刷子还真不行。
库迪呢?还是得靠打价格战牺牲利润去贴身肉搏,最终苦的还是联营商。但苦一苦联营商就能挺过去吗?恐怕难说。
当下的咖啡赛道就是一场“无限游戏”,但库迪的联营商却是“有限子弹”。在负面事件的影响下,这么多联营商转店的转店、闭店的闭店,或许就是鲜活的例证。
如今很多人,特别是在二、三线以下城市,选择加盟奶茶店、咖啡店、餐厅。但生意不好做,对于加盟这件事,我只能说“一入宫门深似海”,尤其是在如今这个消费降级的时代,做加盟生意更要慎之又慎。因为做自媒体,经常关注新消费赛道,接触过不少加盟商,根据自身经验,我简单整理出一份避坑指南:
1.只加盟行业Top1
年初我跟线下零食赛道的一名从业者交流的时候,对方斩钉截铁地说:“现在生意越来越卷,加盟就加盟行业第一,加盟行业第二生意都很难,除非第一、第二合并。”短时间内库迪能做到行业第一吗?恐怕不能。
这名从业者还说:“不是说第二不能加盟,而是要有个‘冗余度法则’,给自己留有容错空间。”
一方面,行业竞争激烈,其实证明了这个生意是可行的,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竞争对手,资本也不会投。所以,第一肯定能活下来。
另一方面,在马太效应下,第二跟第三、第四等厮杀,第一的处境其实没那么难。就像现在的汽车赛道,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一家独大,即使行情再差,也丝毫不影响比亚迪的销量,就是因为消费者怕其他厂商倒闭,所以就买比亚迪,而且保有量大,维修便宜,也更保值。
咖啡行业也是如此。幸运咖前两年也很火,现在呢?
根据媒体披露的数据,2021年到2022年,幸运咖新开门店数从289家飙升到1558家,但到了2023年就只有1285家;同期关店数却明显增加,从2021年的14家跃升到2023年的359家。进入2024年,这种情况并未缓解,甚至关店数首次超过了新开门店数:截至5月5日,幸运咖关闭330家门店,新开250家门店,存量门店数为2695家。
幸运咖作为奶茶霸主蜜雪冰城的“亲儿子”,如今看来也是扛不住的。那库迪能扛得住吗?这恐怕很难说。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按照目前的打法,库迪并不能打“持久战”。它在C端消费认知方面并没有优势,品牌黏性又差,复购中有相当一部分可能还是冲着价格来的。
所以,要么不做,要做就选老大。
咖啡虽然看起来是线下生意、实体生意,但玩的却是典型的互联网打法,讲究的就是唯一性,头部绝对集中化。作为联营商,肯定要选择占有市场份额更大的、影响力最大的品牌,这样即便行业再卷,起码有个品牌“避风港”。
这可能也是库迪加盟扩张的最大弱势,品牌、渠道硬实力都差那么一截,分担给加盟商、联营商的风险自然就多上几分。
2.最好找上市公司
很多生意难做,本质上是因为信息有问题,尤其是加盟。很多人之所以反感加盟,称其为“割韭菜”,其实就是因为信息不对称。
加盟的时候,品牌方惯于“画饼”,加盟商钱一交,面前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套路。
而上市公司的好处是,数据公开透明,有严格的审核机制,管理也相对更加规范。单从造假概率角度来讲,上市公司肯定是远远低于非上市公司的。
3.选择功成名就型,不选择冒进型
咖啡虽然是小生意,但加盟也需要审时度势。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时加盟库迪的行业新玩家,也许在策略上显得比较偏激。
毕竟,外部大环境好时,最好选择冒进型企业,因为机遇多,风险小,很容易拿到钱,扩张欲望强,这就意味着赚钱的可能性大;外部大环境萎靡时,就得选择功成名就型企业,因为基本盘稳,有靠山,最起码公司自身发展很稳健,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不至于伤筋动骨。
生活不易,尤其是身处现在这个大环境,风险意识要永远放在第一位,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安全空间。
(作者:刘能,向善财经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