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是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是化学反应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考化学试题中的常考点,理解这些概念并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对于学生提高化学学科素养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高中化学速率与平衡的相关试题,提供一系列的解题技巧和策略.
关键词:速率与平衡;解题;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4)25-0131-03
收稿日期:2024-06-05
作者简介:于改芳(1990.2—),女,山西省岚县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化学速率与平衡在高考化学中,占据着较高的比重,且考查内容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不仅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化学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1].文章结合例题,剖析了一些常见的解题技巧,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方面的难题,提升解题的能力和考试表现.
1“定一议二”技巧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三个量,我们需要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然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之间的关系,或者先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然后研究横坐标与曲线之间的关系,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定一议二”.当存在多条曲线时,我们需要固定其中一个条件,然后分析其他条件之间的关系.
解析本题通过图像考查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对平衡移动(Z的体积分数)的影响主要考查逻辑推理和识图能力.由图像可知,随温度升高,物质Z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A、D错.相同温度下,1 00Fmsqgl8wsruJhLI4gmq1YQ==0 kPa比10 kPa时Z的体积分数小,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左移,则X、Y中至少有一种不是气体,B错,答案为C.
2“三段式”技巧
三段式是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常用技巧,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反应开始、反应进行和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物质的量或浓度,从而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或浓度,然后根据这些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这三个阶段通常被称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
3“先拐后平”技巧
在物质含量(转化率)与时间的关系图中,如果某条曲线较早地展现了转折点,这标志着相应的反应较快地接近了平衡状态.这通常意味着反应的速率较快,往往与较高的温度、存在催化剂或者较大的压强等因素有关.
4结束语
文章剖析了“定一议二”“三段式”“先拐后平”三种常见的解题技巧,但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解题技巧不仅仅局限于此,学生要多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探索新的解题方法.此外,每种解题技巧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化学情境,在做题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具体题目的特点和要求灵活运用,不可死板地套用某种技巧.
参考文献:
[1]陈志刚.高中化学速率与平衡试题的解题技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5):101-102.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