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标深入推进背景下,化学速率与平衡相关知识对高中生的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学生需要深入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精准识别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同时还需掌握化学平衡的“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这一重要特征,学会通过分析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预测平衡移动的方向.本文就以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章节内容为基础,通过列举与该章节相关的试题,探讨快速答题技巧,旨在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深化学生对化学原理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问题思维.
关键词:答题技巧;高中化学;速率与平衡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4)25-0122-03
收稿日期:2024-06-05
作者简介:韩明莉(1986.7—),女,江苏省盐城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速率与平衡”这一知识点,理论性强且抽象度高,对学生的理解和应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基础概念掌握不牢、思维方法缺少灵活性、题目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着力锻炼学生的问题思维,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师的重点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1理解概念
概念是求解高中化学速率与平衡试题的基础,对于该知识学习而言,学生需要深入明确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需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具体包括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等,加深对平衡常数意义的理解.
2把握公式
首先,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因其通常涉及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反应时间等因素,在实际求解中对学生具有重要帮助[1];其次,对于化学平衡试题求解,学生需要掌握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最后,不同的公式适用于不同的反应类型和条件,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全面把握公式的使用范围和限制条件,通过分析题目中的具体条件和信息,提高公式使用的准确性[2].
3解析图表
图表是高中化学解题过程中常见的信息呈现方式,在速率与平衡试题求解过程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熟悉折线图、饼图、柱状图等各种常见的图表类型,并掌握其基本的特点和解读方法.例如,采用折线图表示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通过观察折线图的趋势和斜率,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把握反应速率的变化规律[3].在解析图表时,教师需帮助学生养成观察图表关键信息的习惯,如坐标轴含义、数据范围、变化趋势等,还需注意图表中的异常点和转折点,表示反应过程中存在着某种特殊现象或重要变化,可能影响解题的结果.此外,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图表同文字信息相结合,形成对问题的全面理解,结合试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文字描述进行具体分析[4].
4结束语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章节是高中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速率与平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同时将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常数、反应速率常数等工具灵活应用到解题过程中,完成有效的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并且学会建立化学模型,将实际问题简单化,提高解题速度.以此逐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解题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蓉.高中化学速率与平衡试题的解题技巧[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25):139-141.
[2] 李亚娟.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相关图像分析[J].高中数理化,2021(06):58-59.
[3] 王星元.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为主体的大题考查要点及解题对策[J].高中数理化,2018(Z1):47-50.
[4] 孙鹏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反应动力学与热力学问题探究: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问题拆分、探究[J].教学考试,2022(05):63-66.
[责任编辑:季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