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鲜明主题,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受教者的视角探寻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对优化其教育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认同其教育意义之重要,而在教育内容上存在认知模糊情况,同时对教育效果的评价为习惯性说教、形式化。认知动力的基础要素、思维运动的关键要素和学习收益的推动要素,共同构成爱国主义教育中个体认知生成的逻辑体系。新时代优化爱国主义教育路径为:构建多元化、数字化学习资源,重塑教育知识的新秩序,创新发展传播载体和手段,及充分发挥主客体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认知
[中图分类号] D647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09-0075-01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09.006
一、问题的提出
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养对国家、社会及人民的深厚情感,增强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致力于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地见效,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主旋律。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凝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举措,将有力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广泛持续有效地开展。因此,如何培养时代新人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有效抵御错误思潮的侵蚀,教育能够引导、塑造和强化个体的正确“三观”[1]。当前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冲击现有教育模式,尤其在互联网信息叙事方式娱乐化、戏谑化的境遇下,商业资本炒作并推广低俗价值观念或文化产品[2],侵蚀个体的“三观”。基于此,研究未来中国以何种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塑和培养个体,显得尤为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在塑造个体的国家态度、情感和行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在青年大学生的培养和实践中至关重要。青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因而青年大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个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根据《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22》,全国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多措并举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青年大学生对思政课建设问题的认知需要引起高度关注:“授课内容鼓噪乏味”达到47.5%,“教学形式单一”占41.5%,以及老师“缺乏创新能力”有61.9%[3]。青年大学生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对象,需要从个体认知出发进行充分探讨。因此,本研究以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为研究对象,探究作为受教者的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认知的发生过程,在分析认知发生过程基础上揭示出认知逻辑,继而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优化路径,使其定位更加清晰。
二、相关研究进展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落实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基础性工作。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持续有效地开展是一项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当前学界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路径进行了广泛探讨,研究成果颇为丰富。通过梳理符合主题的研究文献,学者们聚焦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实践路径和个体价值等方面,着重从问题和原因等角度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校正措施,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发展。
第一,学者们着力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挑战。例如,骆郁廷发现历史虚无主义、西方舆论诋毁、崇洋媚外现象及精致利己主义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的重大挑战[4]。在赵丽涛看来,“后真相”时代存在教育内容被西方意识形态重构、青年情感错位表达、主流话语遭侵蚀、表达方式过度依赖视觉等挑战[5]。沈贺和李琼等阐释了爱国主义教育在施教过程中受到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多元化社会和新媒体的合力冲击及“全球治理”“国家认同”“制度认同”等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6-7]。
第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路径及其效果成为研究热点。例如,胡华认为要引导树立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实现教育流通再造,促进要素耦合效应,统合环节要素等,以此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成效[8]。与此同时,温静认为以朋辈引领,通过树立可感知的榜样、提供可观摩的典型人物、生成可反馈的互动情境、设置可超越的发展目标来提升教育效果[9]。徐国正也建议从完善教育体系、营造教育氛围、引领报国行动和升华爱国情感等方面强化其实施效果[10]。
第三,有学者开始着手对爱国主义教育对个体的作用研究。例如,温静发现爱国主义教育满足个体成长发展需要的价值,可通过刺激个体价值需求侧以提供“个体内驱力”,改革施教供给侧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11];郑志发探讨了爱国主义教育对个体产生的作用,即“激发人的情感和动力”和“决定人的状态和发展”[12]。
综上所述,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面临的挑战、应对路径及对个体的作用上。然而,现有研究多基于施教者这一角度展开研讨,缺乏以受教者为视角的研究。随着个体自我意识觉醒及价值观多元化、观念力量庞杂等现象出现,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加注重与受教者个体的自我认同和多元价值观相结合。从受教者角度出发,不仅可以拓宽研究视野,还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3]。爱国主义教育不仅仅是施教者的教育活动,作为受教者个体的认识和评价亦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受教者视角深入探讨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过程,致力于揭示其中的逻辑,并据此提出优化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的对策旨在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中施教者与受教者个体间关系的理解,为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提供不同视角。
三、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的概念及重要性
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施教者,还受到受教者个体认知的影响。个体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其对爱国主义信息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评价,直接决定了教育内容能否有效内化为爱国情怀。因此,探讨个体认知的概念及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性,成为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议题。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的概念
在爱国主义教育领域,个体认知构成了认知心理学与教育内容交汇的重要研究点。“认知”这一心理学术语,泛指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涵盖了人类的一系列心理活动[14]298。“认知”从属哲学认识论范畴,被视为所有认识活动的子集,是一种信息加工过程[15]。也就是说,认知同时是学习和信息加工过程。当前学界着眼于探讨如何提高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个体如何通过认知活动接受和内化爱国主义教育。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对此,国家层面已制定了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纲要和爱国主义教育专门法律予以确保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化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对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指出,“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16]。认识论并非抽象的理论构建,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而实践性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理论的重要区别之一。
爱国主义教育构成了一系列特定的实践活动,为个体认知提供了情境和素材。通过引导个体参与教育实践活动、体验并反思,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形成。此种认知过程体现了实践与反思的循环互动,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性特征相吻合。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构成了一种主客体关系。施教者传递知识信息和启发个体进行思考。受教者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内容及效果更为关注。其中,意义是爱国主义教育对个体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及强国之行具有重要作用,内容涵盖了国家历史、民族文化等,效果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对个体的价值观和行为表现的塑造。因此,对于受教者个体而言,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问题包括其意义、内容及效果,特别是对于青年大学生,这一群体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受众群体,也是具有全局性的个体。总的来说,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要回答出在受教者眼中,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何在、教育内容如何、教育效果怎样等问题。综上所述,本文将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定义为个体怎样理解和内化爱国主义教育,并以什么样形式呈现的心理活动。
(二)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他指出,“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17]。因此,从受教者个体的认知视角探讨优化爱国主义教育路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魂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深化施教者对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认识和反思。通过研究个体认知与爱国主义教育之间的互动性,可以揭示个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特征,进而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具体而言,一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个体认知可以帮助施教者了解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认知水平,继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和价值观能有效传递。二是激发个体的兴趣和参与度,促进自主性学习建设。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和认知需求,施教者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创造吸引人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感。三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施教者通过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认知进行深入思考和反思,从而加深他们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和体悟。
第二,是铸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个体的必然要求。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系统地聚焦并优化个体的认知逻辑,可以显著提升课程设计的针对性和信息传递的效率,塑造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体而言,一是强化身份认同。个体对国家的认同和归属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养个体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深层次认同,这不仅是认知的自我确认,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的觉醒。通过塑造这种认同感,个体能够自发地承担起推动国家进步与繁荣的责任,进而激发出坚定的爱国情感。二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三观”。个体的认知在塑造其“三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和提升个体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认知,理解和认同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目标,进而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培养出具有积极向上、奉献精神的“三观”。三是培养责任感、使命感。个体的认知水平同自身社会参与的责任感、强国的使命感密切相关。在当前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应促进个体对国家和社会问题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这不仅仅是增强个体的社会参与意识,更是激发其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实际行动能力。
第三,有助于应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所面临的全球化、多元化的冲击和挑战。基于爱国主义教育个体认知逻辑,优化教育实施路径,以增强教育的适应性和影响力。一是引导个体探究并重塑对本土文化、历史及传统的深层理解。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更加频繁。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可以帮助个体深入了解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应对全球化和互联网带来的文化冲击。二是促进培养个体的全球意识及国际视野。全球化和互联网使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个体需要具备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可以帮助个体了解国际事务、国际关系和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培养个体的全球视野。这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挑战,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三是培育个体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其辨析多源信息的能力。当前互联网时代信息的快速流动及其带来的思想渗透日益显著,尤其是美西方国家通过互联网加大了对我国意识形态的渗透及“围剿”力度,试图在思想文化领域对我国施加更大压力和影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可以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信息观和养成批判思维,从而提升个体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个体有效地识别和抵抗西方主导的信息战术。
四、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的维度及生成逻辑
通过引用相关文献中的问卷数据,结合访谈青年大学生的个案①,本文整理和归纳出青年大学生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内容及效果等方面的认知表现,在此基础上阐释了青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认知态度、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认知程度及对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认知评价,并进一步分析生成逻辑,为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意义与认知态度:爱国主义教育之必要
爱国主义教育对塑造青年的爱国情感,培养青年为国奋斗的志向,增强青年的政治认同具有重大意义。青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认知态度,是青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塑造个体的国家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前提。通过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行动基因,使青年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确立了青年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8]。因此,作为我国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高校思政课尤其要注重开展对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近年研究表明,大多数青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对于个体人和团体有必要的(受访者C),有助于强化国家认同和公民责任感(受访者D)。例如,82.90%的调查对象认为在思政课“纲要”课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塑造个体确有必要[19],青年大学生认识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促使个体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自觉。然而,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用和必要性认识存在分歧,部分青年大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可有可无,占11.02%的青年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此调查研究中有68.48%青年大学生表达了“爱国不需要教育、主要靠自觉”的观点[20]。这观点可能源于对教育意义及施教常态性缺乏认知,以及对个体自律能力的高估。但总的来说,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性和意义在个体认知中形成了广泛共识。同时也指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以确保爱国主义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能符合其实际的认知和情感需求。
(二)内容与认知程度:存在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含混认知
2019年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确定了时代发展主题、新中国历史图谱和民族文化传统等三大层面内容体系[21]。这份纲要还明确了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既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本质内容,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22]。考察青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内容把握的准确度以及了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可以洞见青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认知程度。
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内容,包括中国近现代历史和时事新闻,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课程在提升个体认知程度和引导个体树立“科学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23]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青年大学生对近现代史知识往往存在误解或认知模糊。具体来说,青年大学生在爱国主义、爱国与爱党的统一关系的认知上存在混淆。据调查,有55.8%的大学生同时选择了维护国家利益,热爱社会主义等,也有40%的未选择热爱中国共产党[19]。这表明大学生对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的认识含糊不清,需加强教育。此外,12.3%的青年大学生对“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开始的历史事件”时错选了“九一八事变”[24]。而13.33%青年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度不够[25]。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并非局限于思政课程,还涵盖了国家时政新闻。青年大学生关注国家时政新闻的主动性显弱。从关注国内政治新闻的主动性来看,只有36.58%的表示主动关注,而偶尔关注者占57.54%,无所谓和不关注者则占5.88%[26]。这种关注度的不足反映出青年大学生对相关主题的认知浅显。总体而言,青年大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内容以及对其知识面广度和深度都存在明显的认知缺失。
(三)效果与认知评价:爱国主义教育的习惯说教、流于形式
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是对培养个体的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个体认知评价是受教者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体验和反馈,其目的是对施教者传播知识的效果进行评价。教师作为主要施教者,其思维、价值观及教学方式对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访谈资料,个体对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效果持有一定的期望,而对其评价聚焦在施教者,期待施教者采用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手段和形式,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成效。
青年大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在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实施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调查,“教师素质很大程度影响到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受访者D)。调查反馈显示,当教学方式引人入胜且内容生动时,大学生们往往会更加自然地接受课堂教学(受访者A)。然而,教育形式和手段的单一性是影响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一个显著障碍。青年大学生普遍认为,教育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关键。问题是目前的教育实践往往以传统说教为主,缺乏足够的活力和吸引力(受访者B)。此外,教育实施过程中形式主义的问题尤为突出,并未达到预期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不少学生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往往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内容的内涵(受访者E)。这一点在其他受访对象的观点中得到进一步体现,当教育者能够深入专业化的内容介绍时,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明显提高(受访者F)。因此,从青年大学生的体验和反馈来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的高素质和专业能力,更需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青年大学生们强烈希望教育者能够注重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从而真正提升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
受访者的个体经历和感受不可忽视,并且在阐释个体对爱国主义效果认知评价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受访对象的经历和感受是个体参与获得体验并积极反馈的体现。因此,如果较多受教者以“习惯说教、流于形式”评价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那么这对于施教者来说是一个值得反思的信号。
(四)爱国主义教育对个体认知的生成逻辑
在教育领域中,施教者和受教者共生于认知过程[27]。认知过程是信息加工和学习过程[14]301。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作为受教者的青年大学生,其个体认知过程也是学习过程。探究个体的学习过程如何发生的,需要阐释过程中的认知动力、思维运动及学习收益对个体的认知态度、认知程度及认知评价如何产生影响的。
第一,认知动力是爱国主义教育个体认知态度生成的基本要素。认知动力在决定个体认知态度上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并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从经验角度看,认知态度影响个体行为可分为: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认知态度是主体认识客体及对象的立场与倾向,帮助个体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行为进入就绪的准备状态[28]130。认知动力来源于环境动力与自我动力、经验动力与思维动力[29]199的相互作用。换言之,外部环境刺激与个体专注对象的一致性越高,个体认知效果就越有效,反之则越无效;另外,个别经验认知与一般思维认知相统一,个体产生正确认知,反之则产生错误的认知。因此,主动接受还是被动接受是认知动力关系发生作用所致。从经验层面可知,一致性将超过非一致性,正确认知一般超过错误认知,因而往往是主动接受超过被动接受。
认知动力的基础性作用影响个体的认知态度。认识动力作用共同塑造了个体的认知态度,从而引导其行为选择和表现。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施教者提供具象化知识是环境动力的体现,使受教者更广泛更深刻地了解到祖国的自然资源、风土人情、历史传统、现实生活等易被感知的目标对象[11]。当个体对具象化知识充满兴趣时,这就与个体的自我动力的需要相契合,进而强化个体对土地、文化、族群和社群的依恋感,以此促进个体逐步明晰自身对祖国强烈的亲近、眷恋、热爱等情感意向。施教者传播爱国主义知识信息刺激学生记忆是经验动力的体现,当知识信息同受教者的专注对象高度契合,则满足了思维动力的需要。正是因为如此,个体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个体的情感、思想等将随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塑造个体具有重要意义的正确认知。换言之,青年大学生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认同,并认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必要的。
第二,思维运动是爱国主义教育个体认知程度生成的关键要素。思维运动在个体认知程度上起着关键性作用。思维运动主要受到逻辑形式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兴趣、价值、利益等方面的驱动[30]。个体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知识准确理解和把握程度,需要个体正确运用思维能力。因此,思维运动在个体准确理解和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知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的加工处理分为两种情况:对于具体知识,个体凭借知觉处理;对于抽象知识则需要依靠思维运动。换言之,个体的主动接受知识信息并进行加工,除了依靠知觉外,更重要的是依赖思维运动[29]94。
思维运动的关键性作用影响个体的认知程度。思维运动影响到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的认知程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31]。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施教者传播包含传统文化、历史等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可促使受教个体深刻认识自己的国家和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从而更加清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青年大学生接受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继而有助于形成理性爱国情感。在接受知识形成心理感受以后,个体通过思维运动过程深入理解爱国主义教育知识,进而形成个体的爱国理想和信念。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思维运动受个体的差异性影响,个体的兴趣、价值、利益等方面均可能导致个体对爱国主义内容的把握和理解程度欠缺,出现认知模糊。
第三,学习收益是爱国主义教育个体认知评价生成的推动要素。学习收益则是个体对学习后收获或回报等产生的认识和评价[32],其本质是认知评价的具体形式,是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权衡评价。学生在认知、技能、态度等方面的收益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33]59。学习收益是持续驱动的因素,长期推动个体自主学习。学习收益是个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持续变量,构成个体学习的长期驱动因素。
学习收益的推动性作用影响个体的认知评价。从学习收益看,个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持续性,取决于施教者以何种方式刺激受教者的学习欲望或者展现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吸引。个体在心理上通常要权衡爱国主义教育的学习收益,其中,个体对教育活动结果的认识和评价,决定其是否能够持续学习。施教者的教育形式、手段所表达内容具有差异性,若与社会价值若趋向一致,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持积极肯定性的评价。相反,个体认知则出现偏差,甚至对其持有负面评价。在爱国主义教育传播过程中,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严肃性和技术手段融合、形式创新等方面的期待尚有差距。因此,青年大学生形成认知评价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被认为是“习惯说教、流于形式”。
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认知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认知过程是建构过程[34]157。个体在这建构过程的三个环节及其对认知产生影响。第一,认知动力影响认知态度,进而影响到个体的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第二,主动接受依赖思维运动,直接影响到认知程度;第三,学习收益是学习内化长期驱动的因素,实质是认知评价的具体形式。在过程作用下,施教者与学校、相应部门合作,旨在共同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营造以情感升华、思想引导和意志培养为核心的教育环境,从而型塑出同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相契合的情感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新个体。
五、促进个体积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化路径
本文探讨如何从个体认知的角度优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路径,促进个体积极接受。通过反思爱国主义教育施教得失,结合受教者的反馈,我们对开展教育的路径进行识别和优化。在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日趋明显的当下,适应性强的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式,以更好地满足个体的多样化需求和期望。这些措施旨在深化个体的文化认同感和全球视野,从而激发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积极响应。
(一)发挥认知动力的基础作用,增加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知识的丰富性
增加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的丰富性,应针对学习者的认知特征与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数字化资源,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信息的多维传递效果。结合课程和教师资源,探索如何通过课程内容和交互方式的创新,达到有效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考虑到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化与认知发展的关键期,也就是“正在成长中的现实的、具体的、个性化的、真实的生命个体”[35]2。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如何融合个体的成长特性以及学习背景,以促进教育内容的高度个性化适配成为迫切需要面对的难题。研究发现,个体在专注对象、成长经历等其他方面累积的经验与施教方传播内容之间的一致性越高,个体对传播的内容主动接受度越高。教学的形式与手段的创新同样关键,这影响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信息的理解与接受。因而,为了应对教育实践中的个体差异,爱国主义教育需在扩展其范围的同时深化内容的针对性,以确保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一致性。
第一,爱国主义教育应突破课程思维,抻宽课本教育载体。课程应从多维度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连,此教育形式旨在为个体提供一系列丰富的学习资源。具体而言,突破课程思维教育应从封闭的课堂设置转向开放的学习环境,注重回归人的生活本质和实践[36],建立和体现出爱国主义教育与个体生活及实践之间的关联。例如,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讲座等形式,引导个体探讨国家发展战略、历史文化、科技创新。此外,通过引导个体参与志愿服务、实习等活动,使他们深入社会基层,体验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和期望。同时,鼓励个体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艺术展览,以深化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应突破课程思维,避免课程育人的“形式化、标签化、虚假化、教条化”[37],构建一种与个体社会生活相关联的心理场域,促进形成以受教者为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
其次,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必须优化并丰富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资源是个体主动学习、构建其认知的关键条件[38]。施教者需引导个体使用资源,从而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动力。具体来说,一是以丰富性资源促进个体主动学习。这些资源涵盖注意力、相关性、自信心和满足感等关键因素[39]。例如,健全资源共享微空间,突破个体对资源使用的时空限制,助力个体完成学习目标,并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从而促使个体自主学习爱国主义知识。二是丰富性学习资源可解决个体学习差异化问题。丰富性学习资源主要体现在学习资源供给多元化、学习获取方式便捷化、学习体验反馈定制化。指导建立个体学习计划、构建分级分类教育制、健全多样化学习环境等,这些要素相互影响及作用形成聚合效应,实现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以满足个体学习差异化的学习需要。三是注重引导个体主动学习与供给丰富性学习资源之间的协同配合。个体主动学习不仅关注个体的专注对象、成长经验,而且要求提供的丰富资源与教育目标达成一致性。只有将个体需要和学习资源进行协调整合,才能更好聚焦教育目标一致性,以此实现对个体的爱国情感、意志及行为的塑造。
最后,基于个体的个性而精准施教。有学者提出“学习者画像的个性化教学”观点[40],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在了解个体的想法、歧异基础上,推动教育的个性化实践和因材施教。具体而言,算法推荐和课程平台是增加知识传播丰富性的关键。算法推荐可以根据个体的兴趣、学习历史和行为数据等信息,为个体精准推荐符合其需求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施教者联合信息技术部门打造课程平台,以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和可访问性。因为“开发数字课程资源,建设数字课程平台,提高数字课程治理能力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巨大动力”[41]。同时应根据个体的学习成果和反馈,动态地调整课程内容和难度,以“最合适的思政元素、以最恰当的方式融入课程内容,编写思政教学案例和实践教材,推动专业课程更加有温度、有触感、有质量”[42]。在此基础上,爱国主义教育为个体推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优化个性化学习路径,激发个体更加主动地接受和理解爱国主义教育,从而增强其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和责任感。
(二)把握思维运动的关键因素,提高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知识的通达性
为了提高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知识的通达性,需重新审视信息传递的能力与效果,并扩充个体的认知和接受度。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理解主要依赖于思维能力,这在不同个体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及不确定性,尽管个体对知识需求趋向一致。因此,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系统化分类与重组,重构一种符合知识新秩序,合乎逻辑的、有趣味又能够清晰传播给个体的知识体系,是一项提升教育有效性的关键任务。这种重构过程不仅是重述教材和课程,而是创造性转化,即“教育是把外在的知识、价值观念和规范等文化转化为个人的内在精神”[43]330。基于此,爱国主义教育知识被组织成清晰有序的结构化体系,有助于个体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一方面,教材内容需要系统整合。教材要借鉴吸收“模块化—专题性—交互式”模式[44],重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彰显出内容的实践性、创新性和灵活性。据此可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按以下三个维度重述:首先,基础理论部分,它涵盖国家概况、爱国主义理论(如爱国主义的概念、精神等理论知识),注重以思维导图等视觉工具增强信息的可视性和理解度。其次,故事与案例部分,可通过漫画、动画等形式呈现,讲述爱国主义案例,以提升其趣味性和记忆效果。最后,实践应用部分,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实践演练等形式进行,使个体直接体验爱国主义的意义。
另一方面,课程设计采用分层策略。课程设计应以问题为导向,不仅回答理论困惑,也针对个体最为关心的时代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确保以问题为纽带来构建知识网络,以及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无缝对接。课程设计注重问题设置,“用问题串联知识建构”[45],问题既要涉及基本知识又要涉及生活实践,既要丰富理论知识,又要兼顾具体个案。更进一步地,根据个体认知能力和成长规律,实施定制化教学,并运用知识地图向个体展示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结构及内在联系[46]。此外,爱国主义教育应对知识进行重组和讲述,使爱国主义教育知识与传播逻辑融为一体,以优化知识的传递、促进个体充分吸收。
(三)基于学习收益的持续驱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知识的吸引性
提升知识的价值吸引力则是衡量学习收益、促进个体主动学习的一个关键要素。为了展现知识价值,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深化对资源的吸引性加以开掘和创新设计。目前,知识价值主要通过施教者的叙述来实现,叙述形式和手段作为传播中介所产生的作用力不容忽视,能够引发共鸣并获得认同。在实践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具有统一性,同时又具有价值与工具的统一性,忽视其中一面,都可能削弱学习者的认同感。为了优化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路径,施教者应了解个体需要,并借此增强教育的价值吸引力。同时,通过整合文化、历史等多领域资源,从中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素材和故事内容,并将这些素材和故事转换为知识价值。此外,创新的教育传播手段也不可少,能促使个体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一方面,在设计爱国主义教育讲义时,须从受教者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增加爱国主义教育文本的吸引性。通过微博、知乎、贴吧、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大数据获取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真实想法及价值需求。教育内容的制定应聚焦受教者的心理动机,注重从历史中挖掘一些英雄事迹,并广泛地从古诗词、小说、电影及歌曲等多样文化素材中汲取爱国主义元素,从而将吸引力转换为深刻的知识体验。此外,应结合图像和图表、引用实例和借鉴案例,并使用晓畅生动的语言技巧,以“触发并持续刺激学生检验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形成关于知识的强烈心理刺激与情绪激励”[47],以优化知识的传达和记忆效果。
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需在创新和优化知识传播的形式和手段上持续推进,以增强传播的生动性和提高接受率。对于个体而言,在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知识资源库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覆盖,拓展教育知识的传播渠道,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的普及,促进个体积极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知识。更进一步地,借助教育游戏、体验式教学等新型教育手段,可显著提高教育活动的互动性和实效性,例如教育应融入游戏元素和情境模拟[48]。综合来看,通过精心设计的讲义文本,使个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对“知识链接、整合和想象”[49],这不仅可以促进知识的综合和有效传播,还助力于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及其对知识价值的内化。
(四)发挥“主客体交互作用”,以餍足个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期待性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旨在激发个体的主动学习动机,其核心是个体对教育的期待性。教育的期待性涵盖了三个层面:期望和价值的发展方式,不同教育背景下期望和价值如何受到影响,以及文化如何影响期望和价值的发展[50]69-90。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施教者与受教者构成了一种动态的主客体关系[51]。在主客体关系中,施教者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受教者以接受者身份参与。进入新时代,关注和适应个体的新需求,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互动必须变得更加活跃和双向,“发挥主客体交互作用”[52],从而确保教学与个体的期待相匹配。换言之,为了有效促进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教学相长,爱国主义教育应更加注重强化个体的主体性,使其不仅被动接受知识,而是成为知识构建和价值形成的积极参与者。
一方面,在促进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施教者发挥主导性作用,应“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53],除了以因材施教为准则外,还需要根据个体特点导入深度学习。通过结合个体的先验知识和当地情境规范改善深度学习环境。同时,通过协作与对话,不仅能增进个体对学习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的深度理解,还促使个体成为学习共同体的活跃成员和知识贡献者。此外,受教者应被视为关键的反馈源和深度参与者,使个体具备发展兴趣和选择发展路径的自主性,能够成为自我导向的学习者,展现出自主学习和个性成长的能力[54]。教育实践中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个体的学习获得感,实施情境化教学及沉浸式学习策略,从而激发个体的主动性和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另一方面,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中,施教者与受教者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个体能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施教者以“生本位”的思考取代“师本位”的知识灌输哲学,将单纯的“知识贩售”转变为对学生潜能的激活与唤醒,鼓励个体主动学习。爱国主义教育需调整教育模式从以教授知识为主的模式向平等对话和互动方式转变。为了实现对话有效性,个体平等与施教者探讨与交流,同时展开自我对话、自我评估,实现“自应学习”[55]。统而观之,爱国主义教育既要突出施教者的主导性又要兼顾个体的主体性,发挥主客体的交互作用,以此实现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餍足个体对爱国主义的期待性。
参考文献
[1] 张波.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策略[J].人民论坛,2019(29):128-129.
[2] 林于良.新时代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难点和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29-31.
[3] 沈壮海,刘晓亮,司文超.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2022[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230.
[4] 骆郁廷.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破”与“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2):55-59.
[5] 赵丽涛.“后真相”时代青年网络爱国主义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9(5):11-16.
[6] 沈贺.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时代挑战与回应[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0):136-144.
[7] 李琼.新形势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4):143-147.
[8] 胡华.系统论视域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多维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1(2):55-60.
[9] 温静,张健豪.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朋辈引领研究——以退役大学生士兵群体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9):22-25.
[10] 徐国正,刘文成.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挑战、原则与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2(3):102-109.
[11] 温静.论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价值[J].教学与研究,2021(2):82-89.
[12] 郑志发,吴玉屏.爱国主义教育的个体功能[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144-148.
[13] 王国喜.主旋律影视作品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建构[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5):57-58.
[14] 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298.
[15] 萧浩辉.决策科学辞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6.
[16]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
[17]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18]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19] 庞毅.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Z大学为例[J].北京青年研究.2020(1):103-107.
[20] 袁坤.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思考[J].教育观察,2021(29):38-41.
[21] 王易,王凡.《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理论创新与路径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7):57-63.
[22]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9年4月30日)[N].人民日报,2019-05-01(2).
[23] 宋俭,潘婷.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讲深讲透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6):84-92.
[24] 肖剑忠,林龙.抗日战争与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以Z大学为个案的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5(7):43-47.
[25] 肖爱民,于应华.新时代出国留学生爱国主义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的问卷调查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21(4):41-46.
[26] 肖爱民,于应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爱国主义状况调查报告[J].改革与开放,2020(23):67-72.
[27] 曾令辉.爱国主义教育主客体心理结构分析与优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12-14.
[28] 陶德清.学习态度的理论与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29] 郑齐文.认知原理[M].曼谷:时中出版社,1987.
[30] 陈兴冶,马颖莹.本土化计算思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探索——基于1410名高中生的样本分析与验证[J].远程教育杂志,2020(5):70-80.
[31] 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5月4日)[N].人民日报,2014-05-05(2).
[32] 李鹏,石伟平,朱德全.理想、利益与行动:职业教育学习评价的多重制度逻辑[J].高校教育管理,2019(2):24-32.
[33] 陈玉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9.
[34] 章士嵘.认知科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57.
[35] 梁红.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36] 高树仁,郑佳,曹茂甲.课程育人的历史逻辑、本质属性与教育进路[J].中国大学教学,2022(Z1):107-112.
[37] 项贤明.当代学校教育中的科学和人文危机[J].中国教育学刊,2020(8):48-51+58.
[38] 叶蓓蓓,覃颖,滕洁梅,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建构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6):3-10.
[39] 陈国权,孙锐.组织管理视角下的个体学习与行为改造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1):123-134.
[40] 陈海建,戴永辉,韩冬梅,等.开放式教学下的学习者画像及个性化教学探讨[J].开放教育研究,2017(3):105-112.
[41] 王牧华,邱钰超.学习机会视域下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22(10):81-86.
[42] 陈鹏,陈荣卓.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提升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2(8):139-145.
[43] 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4] 李明,王一鸣,吴双.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化—专题性—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21(7):39-45.
[45] 刘倩,李颖.主动选择:在线课程“高辍学率”的积极理解——基于学习者投资理论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21(4):45-52.
[46] 万海鹏,余胜泉,王琦.教育数字化转型视域下适应性在线课程的设计及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10):102-109+117.
[47] 彭松林,李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研学旅行服务:意义、现状与策略[J].图书馆杂志,2022(3):32-40.
[48] 陈鹤阳.基于情境故事的轻游戏化信息素养MOOC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20(14):25-31+56.
[49] 刘远杰,苏敏静.五育融合的本质澄清与教学实践转向[J].教育科学研究,2023(7):33-39.
[50] Wigfield A, Tonks S, Klauda S L. Expectancy-Value Theory[M].Handbook of motivation at school. Routledge,2009.
[51] 万美容,贺钟霖.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学科基础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3(7):62-66.
[52] 骆郁廷.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2):1-7.
[53] 邵莉莉,张雨舟.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彰显“讲道理”本质的逻辑建构[J].湖南社会科学,2023(2):141-146.
[54] 李璇律,田莉,张向众.学习者深度学习何以发生:从行为序列到行动进向[J].远程教育杂志,2023(3):84-93.
[55] 李凤英,龙紫阳.从自适应学习推荐到自适应学习牵引模型——“智能+”教育时代自适应学习研究取向[J].远程教育杂志,2020(6):22-31.
IndividQx0YL+pkE/TTye1j8eo0Mg==ual Perception and Optimisation Path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Lu Huaike
(Institute of Marxist Theory, Xizang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Lhasa Xizang, 850000;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Patriot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ake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its distinctive theme, and focuses on cultivating new men of the times who will take up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Exploring the individual cognition of patriotism education from the audience's perspectiv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optimizing its educational path. In the process of accepting patriotism education, individuals agree with the importance of its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but there is cognitive ambiguity in the content of educ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evalu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effect is customary didactic and formalized. The basic elements of cognitive power, the key elements of thinking movement and the driving elements of learning gain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logical system of individual cognitive generation in patriotism education. The path to optimize patriotism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to build diversified and digital learning resources, reshape the new order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innovate and develop communication carriers and mean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Key Words: Patriotis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dividual cogn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