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质生产力是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和强大动力,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为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其创新生产力、人才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绿色生产力、数字生产力的多元呈现,已然蕴含着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面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出现的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乡村人才支撑存在短板、乡村文化发展缺少活力、乡村生态振兴再遇难题、乡村组织作用仍需加强等现实问题,需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以科技创新助乡村振兴“产业之旺”、以数字驱动解乡村振兴“人才之渴”、以时代传承筑乡村振兴“文化之魂”、以绿色发展享乡村振兴“生态之美”、以智慧治理凝乡村振兴“组织之核”。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乡村振兴;乡村治理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优秀乡土德育文化推进重庆乡村振兴研究”(2021NDQN08)。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09-0021-01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09.002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三农”,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随着“三农”重心的转移,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愈发突出。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分6个方面,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方向指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总目标,对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要求,并明确指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1]。当前,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乡村发展不充分。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点领域在乡村,最大潜力也在乡村,决不能让城市与乡村渐行渐远,这就必须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及其在实践中展现出的强大潜能和强劲动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事业高质量发展就具有了重大现实意义和广阔研究前景。
一、学界研究述评
当前,学界围绕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以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在经过了内涵[2]、特质[3]、基本逻辑[4]等“是什么”的研究阶段之后,已经进入了“是什么”和“怎么做”互动推进的新阶段。具体来讲,其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拓展。如,朱迪、叶林祥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作了分析[5];孟捷、韩文龙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社会经济内涵[6];罗铭杰认为新质生产力“蕴含着独特的生态内涵”[7]。其二,怎么发展新质生产力。如,程恩富、陈健提出要“加大顶层布局力度,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宏观指导”[8];刘友金、冀有幸认为“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新赛道”[9];王文泽提出“以智能制造作为新质生产力支撑”[10]。其三,怎么运用新质生产力。如,文丰安、肖华健认为必须以新质生产力更高水平的跃升,“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11];邓云、逄卉一提出“新质生产力的繁荣发展,必将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路径依赖和实践支持”[12];燕连福、牛刚刚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在价值基点、本质要求、目标指向方面具有逻辑共契性”[13]。与此同时,新质生产力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也有了一定积累,如,王静华、刘人境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驱动力”[14];乌·吴云、朱红艳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多重实施路径”[15];刘上上、张英魁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为框架,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16]。
总体来看,新质生产力作为当前学界研究热点,其相关成果的深度和广度正在逐步扩展,而作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大原创性成果”[17],对新质生产力开展经济学之外的跨学科及交叉领域研究意义重大。新质生产力在乡村振兴中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而现有成果虽然在整体乡村振兴和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或深或浅都有涉及,但系统性还有所不足;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研究视角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研究还有待深入。基于此,有必要从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入手,分析当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一系列现实挑战,以乡村“五大振兴”为框架,尝试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和新动力。无论从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还是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都展现出了无可比拟的强大力量,而这份力量何以赋能乡村振兴,需要对内在的作用机理上加以分析。
(一)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8]。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体现为利用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等新型生产力要素,推动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和持久的经济增长动力。其一,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方面。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培育高产、优质、抗逆、适应性强的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品质。无人驾驶、精准作业、远程监控等智能农机装备的推广使用,能够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精准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其二,产业链延伸与融合方面。新质生产力强调“质”的提高,通过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如开发绿色食品、打造低碳生态旅游等),能够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其三,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方面。利用互联网、移动支付、物流配送等技术,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能够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缩短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价格。同时依托技术支持,进一步强化农产品品牌战略,打造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二)技术驱动: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人才振兴
新质生产力是人才生产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19]。人才资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为人才提供了更好的成长和发展环境”[20]。其一,新质生产力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不仅可以吸引更多有技术背景的年轻人回乡创业,还能提升乡村人才的整体技术水平。其二,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通过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如特色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等),可以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其三,新质生产力强调创新驱动发展。通过鼓励乡村人才参与科研项目、技术创新等活动,激发广大乡村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进而推动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文化传承: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新质生产力是文化生产力。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21]。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背景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新引擎,而新质生产力作为以创新为显著特点的先进生产力,在其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将为整体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的动力。其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更好地记录、整理和传播乡村文化,使之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尊重。其二,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乡村文化产业得以发展,这不仅包括传统的手工艺、民间艺术等,也包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的文化创新活动(如数字文化产品、在线文化服务等)。其三,乡村文化振兴不仅仅是文化层面的复兴,也是经济层面的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促进文化资源与经济活动的结合,比如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等,将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四)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生态振兴
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2]。乡村生态振兴与绿色发展相互促进,可以实现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进而推动整个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其一,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技术创新。通过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农业设备、生物技术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平衡(如智能农业系统可以通过精准施肥和灌溉,减少资源浪费,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其二,新质生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乡村地区可以通过生态修复、绿色种植、可持续林业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如通过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项目,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其三,新质生产力强调可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振兴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生态振兴,会综合考虑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多方面的因素,以“生态优先”为前提,实现乡村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五)治理变革: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组织振兴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生产力。以数字化为重要特征、加快数字赋能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为乡村基层组织赋能,推动“乡村数字治理模式的转变”[23],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完善基层网络化治理体系,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其一,以数字化为手段,能够强化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升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水平,完善党建全面引领的乡村治理格局。其二,新质生产力能够进一步完善基层智慧治理应用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乡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组织生活情况,为组织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数据参考。其三,新质生产力提升乡村治理成效的直接体现是广大村民的反馈。数字化应用和服务的普及能够方便广大村民办事,增强群众满意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真正实现乡村治理变革。
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现实挑战
“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24]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引发了城乡关系变化和乡村社会转型,并由此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挑战、新问题。这些挑战与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尤其要将之放置于生产力持续发展的现实背景中加以分析研究,进而在推动先进生产力,特别是新质生产力创新发展中寻求解决之道。
(一)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乡村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和乡村繁荣发展,各地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但是,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技术和创新能力有限、政策支持和落实不到位等现实问题,使得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艰巨。其一,产业链条延伸不充分。部分乡村农业生产还停留在初级产品的供应,缺乏后续的加工、包装、品牌化等环节,许多农产品往往未经深加工就直接出售,附加值较低。部分乡村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还比较小,技术含量不高,且往往只进行简单的初加工,缺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能力和综合利用副产品的技术。部分乡村依托本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但服务业态发展不足,缺乏特色和吸引力,同质化严重。同时,部分乡村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作不够,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其二,技术和创新能力有限。许多乡村产业还比较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特别是在品种改良、疫病防控、自动化生产等方面。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不足(如缺乏精确的播种、施肥、灌溉等操作),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土地、水资源等管理粗放,无法实现高效利用。部分乡村产业缺乏有效的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策略,品牌意识薄弱,销售渠道单一,难以扩大市场份额。其三,政策支持和落实不到位。事实上,近年来党中央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农村创新创业等,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涉及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用地用电、科技创新、人才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措施,乡村产业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但是,部分乡村及村民个人对国家政策的内容、申请条件和流程还不够了解。政策执行中存在部分资金到位率不高或者审批漫长的情况,个别乡村还存在政策执行不力的情况。
(二)乡村人才支撑存在短板
人才振兴作为“五大振兴”的重要部分,对当前许多乡村来说,依然是不能忽视的一块短板。其一,总体数量不足。乡村人才数量不足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现有人才数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特别是作为我国人才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实用人才数量比较有限,与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如西北某县拥有本土人才8 872人,仅占全县农村人口的5%左右[25],难以满足乡村发展需要。另一方面是乡村人才流失严重,人才队伍后备力量不足。据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村居住人口为5.10亿人,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了1.64亿人①。另有数据显示,2023年外出农民工17 658万人,比上年增长2.7%,本地农民工12 095万人,比上年下降2.2%②。其二,人才分布不均。在人才城乡分布不均和东中西部区域分布不均的现实背景下,即使是在乡村地区内部,人才分布也不平衡,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人才相对集中,而自然条件较差、发展缓慢的乡村则人才相对匮乏。其三,人才结构失衡。目前许多乡村人才还集中于传统农业领域,而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的新兴产业研发、现代农业管理、特色乡村旅游等领域的人才还比较少。
(三)乡村文化发展缺少活力
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到乡村社会的精神面貌,也会影响到乡村的凝聚力和社会发展。其一,认知片面与主体错位。部分乡村对文化振兴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乡村文化的价值和作用理解不深,在部分乡村的调研中,“不同年龄段群体大多选择或者赞同用城市文化取代乡村文化”[26]。一些乡村相对更重视产业、生态、组织和人才振兴。而在推进乡村文化治理过程中,部分村民因所受教育资源有限等原因,表现出“参与乡村文化治理的能力不足、热情不高”[27],部分村民的主体地位被边缘化或对象化,形成了主客体之间的错位。其二,文化传承断裂。受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冲击。部分乡村传统的手工艺、民间艺术、口头传说和表演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因缺乏传承而逐渐消失。一些乡村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和习俗被简化或遗忘,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代或商业化的庆祝形式。一些乡村“既有的村落文明被破坏和遗弃,造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28]。其三,文化管理效率较低。一些乡村文化管理机制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不能有效地响应乡村文化发展的新需求。部分乡村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文化项目执行效率低下。有部分乡村过度依赖行政手段,缺乏市场和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导致文化活动缺乏活力和创意。
(四)乡村生态振兴再遇难题
乡村生态振兴在乡村“五大振兴”中处于关键地位,但由于乡村生态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乡村生态振兴道阻且长、仍需努力。其一,绿色生产方式滞后。乡村绿色生产方式的普及和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是关键。但当前许多农民缺乏绿色生产技术的知识和培训,同时先进的绿色生产技术往往成本较高,这就存在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基于规避潜在收益损失的考虑”[29],许多农民更看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稳定性。其二,乡村生态文化较薄弱。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无视生态规律的行为还时有发生,究其深层原因是我们还缺乏深厚的生态文化”[30]。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部分乡村传统的生态智慧和习俗受到冲击,逐渐淡化甚至消失,“生态文化对环境破坏行为的约束作用日趋乏力”[31],一些年轻人对传统生态知识与实践了解甚少。部分偏远乡村过度开垦、乱砍滥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其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困难。一些村民对生态产品的认知不足,不了解其价值所在。部分乡村虽开始重视并打造生态产品,但因对市场需求掌握不足,渠道有限、销量较低。
(五)乡村组织作用仍需加强
乡村组织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组织体系保障,一个好支部、一批好党员、一支好队伍对于乡村建设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背景下,部分乡村包括基层党组织在内的各类组织作用发挥还有待加强。其一,村级党组织组织力不足。随着乡村现代化发展,部分乡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和管理跟不上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不能适应乡村社会经济、政治、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在领导和组织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如过多依赖驻村第一书记的个人能力,忽略依靠村级党组织组织和动员农民群众,导致“村级权力结构的异化与失衡”[32]。其二,村民自治组织参与度不足。一些乡村的村民参与自治的方式和渠道比较单一,缺乏多样化的参与形式,同时也没有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重视。部分乡村村务信息公开不足,缺乏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村民无法获取足够的信息来参与决策。其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动力不足。部分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合作组织的带动力不强,难以吸引更多的农户加入。一些地方政府对组织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支持。部分乡村所在地区金融服务不足,合作组织难以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
四、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33]高效能的劳动资料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能够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先进科技与信息技术,加速各领域生产方式的系统性变革,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以科技创新助乡村振兴“产业之旺”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才能更好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创新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关键。以科技创新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又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其一,加快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要主动建设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要积极制定配套的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以鼓励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要根据各地乡村的资源禀赋,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要根据乡村实际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完善农业全产业链监管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其二,积极发展数字农业。要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监控、智能灌溉等硬件设施和农业数据分析平台等软件平台,为精准农业决策提供可靠支持。要积极应用遥感技术、物联网等数字化手段,加快农业数据采集和分析的数字化转型。要加强农业信息化管理,根据乡村实际设立土地电子档案,积极应用区块链技术确保农产品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其三,加强政策落实。要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分工,确保任务落实到人。加强对乡村干部的政策培训,确保他们准确理解政策意图,进而“原汁原味”地宣传贯彻。要通过村务网站、宣传栏等形式公开政策内容及执行进度。鼓励村民参与政策讨论和监督过程,提高政策透明度。地方政府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以数字驱动解乡村振兴“人才之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34]新质生产力作为人才生产力,既需要人才,也服务人才,特别是在推动乡村数字化过程中,能够为乡村人才发展带来诸多机遇。面对各地乡村的人才短缺现状,当以数字驱动解“人才之渴”。其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在地方政府能力范围内,继续加大优惠政策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回乡创业或工作,例如提供住房补贴、创业启动资金等;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人才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将个人贡献与待遇挂钩,对于在乡村企业工作的关键岗位人员,可以考虑给予一定比例的股权激励。针对乡村数字化产业设置专门的学院或培训班,培养数字化产业人才。其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要建立数字化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加强校企合作,鼓励高校与乡村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人才。要鼓励城市人才到乡村就业创业,也要支持乡村人才进入城市学习和工作。通过短期交流项目,让人才能够在不同地区之间轮换工作,增加多样化的经历。其三,优化人才结构。各地乡村要深入调研本村产业发展现状,了解人才需求的具体情况,根据调研结果确定人才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方向。要积极引进能够掌握“新农具”的人才,推动乡村的数字化发展。
(三)以时代传承筑乡村振兴“文化之魂”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让乡村文化焕发新的时代活力,是数字时代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新质生产力作为文化生产力,其根本目标是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先进技术赋予古老文化以全新形式呈现,既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又能在时代发展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其一,提升乡村文化认知水平。要定期开展乡村文化体验活动,让村民和周边城市的居民亲身体验乡村文化,加深理解和认同。借助数字化手段开展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节活动,展示乡村的传统艺术、手工艺和习俗。要积极利用互联网、AI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乡村文化的传播方式,让乡村文化更易于被身处数字化时代的广大人民所接受。要发展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将乡村文化转化为经济效益,从而吸引更多人投身乡村文化事业。其二,发展数字文化促进文化传承。数字文化的广泛性、互动性等特征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文化传承。要开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创建数字化的文化遗产档案,建设虚拟博物馆和展览馆等。要利用各类视频社交媒体平台分享乡村文化故事和历史,鼓励用户创作与乡村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增强互动性和参与度。其三,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环。要建立健全文化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文化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要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要积极采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四)以绿色发展享乡村振兴“生态之美”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坚持绿色发展,是实现良好生态常态化、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必由之路。新质生产力作为绿色生产力,既符合新发展理念,又强调可持续发展;既能推动乡村产业的绿色转型,又能促进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其一,加快推进绿色生产方式。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绿色生产技术创新,提升绿色技术成熟度和稳定性,降低成本。要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推动乡村企业采用更清洁的生产技术。要加快培养专业技术年轻劳动力,优化农村劳动力配置。同时,“农村劳动力的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倒逼农户绿色生产行为”[35]。因此,要借助新质生产力提高劳动力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引导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老龄群体积极转向绿色生产行为。其二,加快营造乡村生态文化。乡村生态文化从乡土中来,在乡土上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文化。要从乡村实际出发,着眼于广大村民的朴素生活,努力挖掘具有乡村本土特色的文化载体(如传统民居、古老桥梁、传统农业设施等物质载体和民间歌谣、传统节日、乡土艺术等非物质载体),要在保护和利用这些文化载体的基础上促进乡村生态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其三,推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强劲动力。”[36]要注重对乡村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服务的量化评估,更好确定经济价值。逐步建立乡村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允许生态资产的买卖和租赁。要合理开发与乡村生态相关的文创产品和服务。要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五)以智慧治理凝乡村振兴“组织之核”
乡村各类组织在乡村治理中承载着多方面的重要功能,要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依靠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各类组织共同发挥作用。新质生产力作为数字生产力,与智慧治理这一新型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深度交融。数字化时代推进乡村智慧治理,能够倒逼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各类组织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发挥各类组织在乡村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其一,推进党建智慧化。要建设统一的党建云平台,集成党员管理、学习教育、组织生活等功能。开发手机应用程序,便于党员随时随地参与党建活动。要借助电脑、手机端等渠道及时发布党务信息,加强党员与村民的互动,接受党员和村民监督。设立在线意见箱,收集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要组织乡村党员参与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其二,提升村民委员会数字化水平。要进一步推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公开,实现村务管理电子化,提高透明度。要利用智能化手段及时收集村民需求,畅通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建立反馈机制和进度跟踪机制,保障村民的权益。其三,增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动力活力。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保障项目资金支持,提高农民对合作社的认知度和支持度。建立一批示范合作社,发挥典型示范效应。要建立健全合作组织章程,明确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实行民主决策,确保合作组织成员平等参与管理。积极开展跨界合作,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联动,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二○二四年七月十八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N].人民日报,2024-07-22(1).
[2] 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改革,2023(10):1-13.
[3] 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137-148.
[4] 李政,廖晓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6):146-159.
[5] 朱迪,叶林祥.中国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与动态演变[J].统计与决策,2024(9):24-30.
[6] 孟捷,韩文龙.新质生产力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阐释[J].经济研究,2024(3):29-33.
[7] 罗铭杰.新质生产力的生态内涵论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4(2):11-19.
[8] 程恩富,陈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J].当代经济研究,2023(12):14-23.
[9] 刘友金,冀有幸.发展新质生产力须当拼在数字经济新赛道[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89-99.
[10] 王文泽.以智能制造作为新质生产力支撑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J].当代经济研究,2024(2):105-115.
[11] 文丰安,肖华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探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3-23.
[12] 邓云,逄卉一.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发展探析[J].重庆社会科学,2024(6):56-68.
[13] 燕连福,牛刚刚.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推进路径[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4(2):82-90.
[14] 王静华,刘人境.乡村振兴的新质生产力驱动逻辑及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2):16-24.
[15] 乌·吴云,朱红艳.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现实瓶颈及发展路径[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4(4):31-38.
[16] 刘上上,张英魁.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学术交流,2024(6):76-92.
[1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新质生产力研究课题组.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重大原创性成果[N].中国经济时报,2024-05-15(8).
[18]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4-06-25(2).
[19]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3.
[20] 文丰安.从“解放发展生产力”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生产力理论的变迁及启示[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1-13.
[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2024年1月1日)[N].人民日报,2024-02-04(6).
[22] 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J].求是,2024(11):4-8.
[23] 张震宇.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乡村建设:转型逻辑与实施路径[J].学术交流,2024(1):93-107.
[24] 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强调 坚持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 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N].人民日报,2018-04-29(1).
[25] 张军成.困境与突破:西北民族地区本土人才推动乡村振兴研究——基于G省T县的实践调查[J].兰州学刊,2022(7):119-130.
[26] 夏小华,雷志佳.乡村文化振兴:现实困境与实践超越[J].中州学刊,2021(2):73-79.
[27] 孙绍勇,周伟.新时代推进乡村文化治理的实然审视与应然图景[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104-113.
[28] 裴晓涛.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向[J].重庆社会科学,2024(3):120-132.
[29] 朱俊峰,邓远远.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生成逻辑、困境与可行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22(3):84-89.
[30] 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48.
[31] 潘加军.非正式制度视域下的乡村环境治理路径创新[J].求索,2021(5):170-181.
[32] 周忠丽.乡村组织振兴的实践路径创新——基于驻村第一书记的视角[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41-47.
[3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2.
[3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61.
[35] 林珊,于法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10省(区)2448个农户家庭的调查证据[J].改革,2023(1):128-143.
[36] 蒋永穆,杜婵.以农业新质生产力助推乡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J].农村经济,2024(6):1-10.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Enabl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ction Mechanism and Practical Paths
Liu Haodong
(College of Marxism,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bstract: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is an important engine and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an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realiz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As an advanced productivity mode,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has contained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empower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its multiple presentations of innovation productivity, talent productivity, cultural productivity, green productivity and digital productivity. Facing the arduous task of 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rural industries, the short board of rural talent support, the lack of vit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e,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cology, the role of rural organizations still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and other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we need to be empowered by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and help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with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help the "prosperity of the industry," with digital drive to quench the thirst for talent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building the soul of cultur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the heritage of the times, enjoying the beauty of ecology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green development, and condensing the nucleus of organiz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intelligent governance. revitalization of the "nucleus of organization".
Key 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Rural revitalization; Rural gover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