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在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作用

2024-10-19 00:00兰茜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9期

摘 要 在小说中,物象具有重要的作用。出于不同的需求,作者会描绘不同物象以传达信息、预埋伏笔、助推情节、塑造人物,以此加强小说文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文本,从彰显人物身份地位、表现人物性格变化、展示人物心理状态三个方面概述和分析物象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小说教学 物象

物象指小说文本中的道具、物品等。在创作小说时,作者为了描摹人物形象,往往会在人物所使用的物件和道具等方面下功夫,通过细致描写物象,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品格。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和解读物象的作用,这对学生深入地阅读和赏析小说大有裨益。学生准确了解物象作用后,在高阶阅读活动中能迁移经验,提升他们小说阅读的整体水平。

一、彰显人物身份地位

人物是小说中的关键要素,而人物的身份和地位,是影响小说情节发展、人物言行举止的重要因素。如《林黛玉进贾府》展现了林黛玉初入贾府时的场景,在王熙凤出场时,作者着重描写了她头上、身上的物件,这对塑造王熙凤的形象起到了关键作用。她“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金丝八宝攒珠髻”指的是以黄金丝、玛瑙等珠宝制作而成的发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指的是一只钗上由五个头组成,在每一个头上都有一串珠子,当人在走动时,这些珠子会随着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赤金盘螭璎珞圈”是黄中带红、印有小龙纹且镶着璎珞的黄金制品。除此之外,文中还描绘了王熙凤所穿的衣物,如“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等。王熙凤头上佩戴的饰品和身上所穿的衣物都是小说中的物象,从这些物象中可看出她穿戴极尽奢华,表明其在贾府身份尊贵、地位较高。对物象的分析和解读为我们深入了解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

又如,《祝福》这篇小说叙述了祥林嫂的悲剧人生,展现了她被封建礼教制度吞噬的全过程,诉说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底层劳动妇女的悲哀。在刻画祥林嫂这一形象时,鲁迅先生在物象上下了功夫。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从“白头绳”中可以看出,她正处于守丧期,家中没了亲人,从“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可以看出,祥林嫂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而当祥林嫂再次失去丈夫又失去儿子后,作者在描写祥林嫂时,用“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描绘了她的真实状态,通过物象的反复叠加,说明祥林嫂的身份和地位未能得到改变,其身上的悲剧色彩更为浓厚。

通过对这两篇小说的解读和分析不难看出,作者借助服饰等客观物象,凸显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在初读文章时,我们可以从这些物象中获取有效信息。当明确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后,再解读小说的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时,即可明确作者的用意,也能进一步加强对小说内容的理解[1]。

二、表现人物性格变化

物象的种类多种多样,其功能和作用也有所不同。在小说文本的创作中,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变化,作者会借助不同的物象或同一物象的变化,以凸显人物的性格[2]。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偶然间得知了自己要被暗害的消息后,他随即上街买了一把尖刀。这时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林冲明明已经有一杆花枪,为何还要购买一把尖刀呢?难道不能用花枪杀人吗?经过对比可以发现,相比于花枪,尖刀的体积更小,具有不易被人发现、隐蔽性强的特点,用尖刀可以迅速解决敌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心思缜密、小心谨慎的人,他善于隐藏自己。

而在一篇或一部小说中,物象是流动和变化的。仍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当我们阅读小说的前半部分时,发现林冲身边一直带着被子、尖刀、钥匙等一系列物件。如“被子”“包裹”是林冲追求安稳生活的一种表现,为他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葫芦”是他用来喝酒的工具。总之,在小说的前半段,林冲是一个追求安稳的人,即使深受凌辱、被恶人欺负,他也仍然坚守着自己内心的道德规范,过着安分守己和忍辱负重的生活。而在他杀掉敌人后,心理层面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崩塌,他扔掉尖刀,抛弃了一直带在身边的钥匙、葫芦等随身物件,这足以证明,此时林冲的性格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他被逼上梁山的重要证据。

从物象的属性和前后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小说的前半部分,林冲是一个小心谨慎、忍辱负重之人,他的内心深处有着一套做人的标准,这些标准束缚着他的思想和行为,即使处处为人算计、遭受诸多不幸,也仍然循规蹈矩地活着。但是,敌人仍然步步紧逼,想要置他于死地。此时的林冲已经觉醒,他认识到一直忍辱负重无法安然存活,于是他奋勇反抗,毅然决然地杀掉了敌人,转而投靠梁山。物象的变化展现了林冲的性格变化,暗示了林冲的觉醒,也推动了后续情节的发展。

三、展示人物心理状态

描绘人物心理状态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除了直接描写之外,作者也会通过对相关物品的描写,暗示或展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人格品质等。如《水浒传》中,林冲出场时手上拿了一把扇子,文中是这样描述的“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结合史料可知,北宋时期,折叠扇传入中国,彼时折叠扇属于外部民族向中原进献的贡品,对于当时人们来说,此物极为稀罕,价格也十分昂贵。通常情况下,折叠扇只有处于社会顶端的文人、权贵才能得到并使用。但是,林冲既非文人也非皇族权贵,为何会使用折叠扇呢?由此可知,林冲虽为禁军教头,但是他的心目中大有向士大夫看齐的意愿,此时的他,希望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得到认可和重用。同时,这一物象也暗示了林冲不善变通的性格。也让我们理解了他为何在频遭陷害后,仍然忍辱负重、不知反抗。正是因为始终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与期待,他为了保全自己的身份,一再忍让和妥协。他被发配到草料场后,小心谨慎地保管草料场的钥匙,重视草料场的安全,因为他始终认为,只要自己听从安排、兢兢业业,有朝一日便可回到朝廷、得到重用[3]。通过折叠扇、钥匙等小物件,我们可以感受到林冲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的过程,也能窥见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从而还原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勇于突破固化的模式,摆脱传统的“三要素”解读法,引导学生在“三要素”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与拓展,将阅读焦点转移到其他元素之上。从创新的角度来看,物象是解读和分析小说的要点,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和总结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从凸显人物身份地位、展现人物性格变化等不同的角度,对物象的作用和价值进行简要归纳,如此,小说阅读教学便开辟了新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孙 瑾. 管中窥豹:物象,读出小说的多重境界[J].语文教学通讯,2021(1):14-15.

[2]王西亮.再读《水浒》说林冲[J].读写月报,2020(14):23-25.

[3]鲍鹏山.林冲的钥匙:新说《水浒》(十二)[J].名作欣赏,2021(34):45-49.

[作者通联:安徽阜阳市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