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的制作策略

2024-10-19 00:00王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9期

摘 要 “基础教育精品课”是极具范式的课堂实践,体现了信息化时代“融+”理念的实施效能。教师在课程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多维融合的理念,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优势作用。

关键词 精品课程 多维融合 核心素养 思维发展

2023年的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活动已经启动,它是在总结“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经验的基础上,面向全国一线优秀教师,针对新课程、新教材开发汇集优质教学资源的活动。课程设计者应依循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导向、精品课的多元评价体系,精选有价值的课程内容,跟进教育改革步伐,融合多媒体可视理论,精心打造精品课程,打通多媒体时代新课程理念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力求达到媒体最佳视觉表达效果,使语文课程知识更加有力量地传播,通过精致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一、融新课程标准,体现新课程先进理念

1. 依标设计,依体而教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有关教学目标的关键词包括:立德树人、德育为先、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正确价值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导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重大主题有机融合,增强思想性。精选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明确方法指导,可操作性强。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性发展、多样化呈现。基于以上目标和导向,笔者从多次参与精品课评比的经验中总结出以下几条原则(见表1)。

以省级精品优课《济南的冬天》为例。作为七上第一单元的写景散文,重在诵读、欣赏。教师把品析语言、朗读指导作为本课教学要点,有效利用网络摄影、课本插图、分角色品读、音频视频欣赏、对比阅读、诗文联读、课文批注、课后习题等方式多样化呈现教学内容,这样一来课堂不那么枯燥乏味,学生又能收获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也就是说首先要对教材进行预处理,按照课标、精品课标准的规范要求处理,用好教材、用教材教。

2. 渗透合理,活动充实

如何通过精彩的课堂活动把科学清晰的解读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串起来?新课标提出的6大任务群就是我们的依托,这6个学习任务群基本覆盖了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类型,强调课程内容、学生生活、语文实践之间的协调和融通,而不是知识点、能力点的简单线性排列,也不是学科知识的逐点解析和学科技能的逐项训练。以《春》为例,笔者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课堂活动。

3. 情境适切,创新思维

精品课是严谨的教学活动记录,贵在真实、扎实。因此,情境设置应以实现课程学习目标为宗旨,切忌因过度设计影响了教学效果。较好的办法是适时引入情境,创新讲授方法,以语言及思维训练为抓手,把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融精品课评价体系,交互教师专业素养

部级精品课评价指标从目标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技术规范等方面进行了量化考核,参赛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参考(见表2)。

精品课的教学设计的制定、教学环节的设定、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是对教师教学功底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考查,需要长期的积累和积淀,是任何技巧所无法代替的。课程中涉及的解读材料一方面是教师平时的积累,另一方面来自权威论述、特级教师讲评、课程研究期刊,要做到解读科学,有本可依。

三、融多媒体可视理论,外化精品课程优势

一是丰富可视资源形式。精品课的课程资源以文字为主,配以图片、音频、视频、图表、实验操作、思维导图、纪录片、调查报告等,重难点地方标有下画线、圈子、方框、填充色等提示符号,意在使学习者产生视听冲击,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二是传递可视情感价值。呈现精品课时,可巧妙利用字体变化特点,如黑体稳重、行楷秀丽。在故事情节、历史人物、对话表演中可以充分利用字体的变化。图像色彩红黄橙棕给人热烈、温暖、豪放之感,绿蓝紫给人理智、冷静、安静之感;音乐的旋律、节奏、快慢、高低、强弱以及不同音色可以传达出悲伤、激昂、温婉、沉静等情绪感受。

三是追求可视原创设计。精品课必须使用指定的深绿色模板,布局合理、风格统一,切忌过于花哨,以免分散学习者的注意力。画面切换应稳,让学习内容逐步呈现、有动态感,引用的资源符合学生年龄及审美品位。逻辑上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授课过程应有严谨的思维导图、直观图表、方法指导、知识点总结、实验操作特写等,总体来说要符合多媒体课程特点。

四是融合可视配套资源。精品课的学习任务单应完全和教学流程吻合,任务驱动下的课堂作业,可以以表格、问答、报告、心得等形式呈现。作业练习应立足课堂内容并适当延伸、具体可操作,如绘制图表、课题探究、课后实践活动等,尽量不布置名义上的作业。教学设计中体现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尤其是体现核心素养的能力提升手段、价值观引导、知识架构以及课后习题解答。

四、结语

精品课作为教育部一个重要的基础教育平台,其设计不是将知识直接呈现于屏幕之上,而是必须融合课程标准,融合精品课评价体系,融合教师专业素养,融合技术设备创新,融合多媒体课件和知识可视化理论,多维融合,步步精心,在充分考虑学习内容和师生交流平台的基础之上创设开展有效的实践活动,以推动语文学科思维向纵深发展,它的成果将会是显著并长远的。

[作者通联:江苏淮安市北京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