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五四”精神感召之下,郭沫若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代表着自己“立在地球边上”而“放号”,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为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而吹响了响亮的号角。对于这首诗歌的教学,应先进入诗歌的大门,然后解析诗歌的魅力,充分释放其教育价值。解读时要紧扣“放号”去解读诗人的激情,要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思考诗境。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材分析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由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组成。其中《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为新入选的课文,引发了广泛关注与讨论。郭沫若的这首诗作于1919年的9月至10月期间,这时五四运动的热潮刚刚退却,其所带来的时代精神正在社会的各个角落蔓延。在这样的时代精神感召之下,诗人以精辟的描写代表着自己“放号”,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为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吹响了响亮的号角。
郭沫若的诗作多以浪漫主义为特征,通常包含着激越的情怀。在这首诗歌当中,诗人巧妙地将整个世界中的重要元素都当作了自己呼唤的对象。这种极高的站位,使得作者可以借助于诗作与时代发展的节拍高度共振,于是后人也就听到了诗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而形成的时代强音。被编入教材的课文通常都具有独特之处和显著的教育意义。教师首先要将这种教育意义解读出来,将课文的文化价值凸显出来,充分体现课文的意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歌的价值有哪些,又如何看待关于其进入教材的质疑,这些课题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去研究。
一、正视现有的质疑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入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质疑声一片。[1]正视这种质疑,有助于充分挖掘课文的价值。这种质疑首先来自于教师在教学时的困境,很多教师面对这首诗歌的时候感觉非常为难,最直接的判断就是这首诗歌不知道怎么去讲。比如诗歌标题中的“号”究竟应该读第几声?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得出符合逻辑的解读,也都可以提出相应的反对意见。又如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在初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觉得这不像一首诗,尤其是当教师告诉学生题目中的“号”应该读第二声的时候,很多学生都会表现出惊讶的表情——诗歌是优美的,怎么能“号”呢?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形成了鲜明的冲突,也是这首诗歌进入教材的质疑点所在。其实新进入教材的课文存在一些质疑是在所难免的,在质疑之后释疑,才是语文教师面对这首诗歌应当采取的态度。
那么如何理解这首诗歌的教育价值呢?从诗歌本身来看,郭沫若天马行空的思维加上激情的呼号,让这首诗歌的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用更通俗的语言来理解这一首诗,就可以发现在作者诗歌中的呼号声中,可以看到“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这是一个现场感非常强的描写,很容易让学生大脑当中形成相应的想象表象,而这种直白的描写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诗歌的大门。初读这首诗时不妨将诗歌中的那些“啊”与“哟”去除,然后再去阅读,这个时候学生所领悟到的诗歌感会更强。比如,诗歌中的“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和“无限的太平洋”,就让人感觉到非常强大的力量,尤其是“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是一个非常奇妙的描述。那为什么作者要写这种伟大的力量呢?因为他期待这种强大的力量能够“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去毁坏旧世界、冲破黑暗牢笼,然后在创造中荡涤污泥浊水,建设出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诗人看来,无论是毁坏还是创造,最终需要依靠的都是人,需要人的热情和伟力,只有每一个人带着热情与伟力去“不断的努力”,这样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认识到这些,再来看最初产生的那些质疑,就会发现有质疑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想方设法先进入诗歌的大门,然后解析诗歌的魅力,这样就可以让其教育价值充分释放出来。
二、挖掘应有的价值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歌的教育价值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面向当下的高中学生进行这首诗歌的教学时,又应当通过怎样的方式将这些教育价值传递给学生呢?教师在解读课文的时候需要弄清楚这些问题。
这里不妨先从教学方式的角度来回答后一个问题。随着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提出,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做出改变,以适应教学理念、学习要求方面的变革。[2]采用大单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单元主题的引导之下,对这一单元的课文进行同步阅读与解析,就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这一单元当中每篇课文的价值,《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价值自然也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凸显。
在解决了教学方式这一问题之后,再来分析这首诗歌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可以从这样的两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紧扣“放号”去解读诗人的激情。郭沫若在这首诗歌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激情是很容易体会到的,因此在解读并感悟这首诗歌的时候,可以首先抓住激情来挖掘其教育价值。通俗地理解,“放号”实际上就是“喊叫”,只不过这个时候的喊叫不是日常生活中的喊叫,而是满怀激情的喊叫。从诗歌的描写当中可以看到,喊叫的位置很特别,是在“地球边上”俯瞰世界,这也就营造出了一种诗境,即一个看起来渺小的人却能够站到如此宏大的背景当中发出自己的呼号,凸显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力量,而这也正符合作者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期待。
其次,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思考诗境。无论是“立在地球边上”,还是“放号”,其实都是意境创造的必要条件。这里可以思考这样几个细小的问题:谁?在哪里?干吗?这些问题很好回答,这里自然无需赘述。但却有必要从意境的角度进行解读。其实从诗人情感的角度来看,他就是想立到地球边上去发出自己的呼声,这种呼声如果只从嗓子里面吼出来,那自然也就没有了意境,但是如果借助于无数的白云、北冰洋的晴景、无限的太平洋,尤其是“把地球推倒”等,这样发出来的呼号声就不一样了。有了这样的意境,诗歌的教育价值其实也就充分凸显出来了。
所以解读这首诗歌的时候,要能够领悟诗人的激情,要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思考诗境,这样就能寻得关于本诗解读的新天地。
三、从学生视角的解读
诗歌解读需要服务于学生,解读诗歌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解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高中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很难感受到郭沫若“女神体”自由体诗的艺术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五四”时期特定的时代氛围,以及现代文学史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感受这首诗独特的艺术魅力。[3]为了让学生更加顺利地接受这首诗歌,上文已提到先将诗歌中的语气词“啊”“哟”等去除,这样学生会感觉这首诗更像诗歌。待到学生入门之后,可以将这些语气词还原,然后去让学生领略另一种独特的意蕴。
在解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有必要引导学生放下物理角度的判断,更多地从想象的角度去构造意境。比如不要纠结于“地球边上”这一说法是否合理,更没有必要从客观角度去说“地球没有边”,同时也没有必要将诗歌标题中的“放号”理解为声嘶力竭地嚎叫,这些都会破坏对诗的美感的体验。
排除了这些干扰因素之后,就可以锁定诗歌中的那些语气词,这时就会发现更多的意蕴。比如诗歌的第二行: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两个“啊”和“哟”叠加起来,可以发现日常生活当中平淡无味的“啊”“哟”,因为有了“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的介入而变得绚丽多彩。即使读者没有真正见到过北冰洋,也能感觉到北冰洋一定是壮丽的,也正因为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北冰洋,所以才会通过想象构造出更加壮丽的场景,从而感受到诗人呼号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被感受,也就可以在学生与诗歌之间发生精神上的共振,学生就能够像作者那样,面对着诗歌中的诸多元素而抒发豪情。这个时候教师再补充关于诗歌创作时代背景的介绍,尤其是“五四运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热情,学生就会发现原本读不太懂的诗歌,因为有了情感和时代背景的支撑而变得通俗易懂了。
四、前瞻教学的未来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为一首相对独特的诗歌进入教材,意味着高中语文教学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之下发生着积极的变化。语文教师有必要感知这一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思考高中语文教学的未来。通过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歌的解读,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因此在高中的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通过挖掘诗歌的美学要素,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4]
进一步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角度来看,包括《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在内的所有课文的教学,都应当成为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譬如这首诗当中诗人的呼号,诗人期待这个世界上出现创造的伟力,并且要将这些伟力汇入所有的艺术之中,是因为诗人相信具有力量的艺术一定可以改变这个世界。这是诗人的呼唤,是诗人家国情怀的一种体现。从对这首诗的解读当中,能够领略到诗人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的高超水平,而诗歌的意境恰恰也说明了作者天马行空思维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水平。同时,郭沫若作为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引领作用的人士,其能够用超越常人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并且用高超的表达艺术来表现自己心中的世界。这就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所带来的积极思考。
参考文献
[1]孙玲玲,康宏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价值蠡测[J].语文教学通讯,2022(31):42-43.
[2]任 锋,赵玉红.青春诗篇 青春呐喊——《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比较阅读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13):35-38+2.
[3]李芹红.特定时代的审美形式——聚焦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18):34-36.
[4]夏春燕.诗歌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J].中学语文,2023(12):109-110.
[作者通联: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