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歌行》看曹操之“忧”

2024-10-19 00:00管建军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9期

摘 要 《短歌行》深刻展现了曹操在乱世背景下的人生哲学思考,以及他对贤才的极度渴望和对贤才难寻的深层忧虑。诗歌首先描绘了人生的短暂与苦楚,随后转向对贤才的深情寻求,继而表达了对于寻觅贤才困难的忧思,最后展望政治愿景,凸显了曹操在求贤过程中的忧怀与坚定期望。

关键词 《短歌行》 曹操 求贤 忧思

《短歌行》通过其丰富的内涵和精致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曹操这位历史人物在面对乱世时的复杂情感与深邃思考。这首诗不仅仅局限于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探索,更深刻地触及了治国理念中的核心议题——对贤才的追求与期盼,展现了曹操在乱世中对贤才的极度渴求以及这种渴求背后的深层忧虑,这种忧虑不仅因为贤才难得的现实挑战,更因为他对于理想政治社会的构建充满了迫切性和使命感。

一、人生苦短的哲理思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开篇的设问与譬喻,深刻地表达了曹操对人生短暂和充满苦难的认识。将人生比作“朝露”,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去日苦多”则直面了人生旅途中的苦难与挑战。因此,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被提上了议程,引发了对如何面对和理解生命的深入思考。“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在这里曹操既有慷慨的人生态度,也有难以释怀的忧思。这种忧思既来源于对个人生命意义的探索,也关联到更广泛的社会和历史命运,更包含了对乱世中人们遭遇的同情和对理想未来的渴望。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通过提问和回答,曹操提出了一种传统的解忧方式——饮酒。然而,这种解忧方式实质上是一种逃避,无法真正解决生命的根本问题。这一问答展现了曹操对于人生苦楚的直观感受、对于乱世的无奈和对个人力量有限的认识。这些思考体现了曹操个人的情感深度和哲学高度,为后人提供了关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与忧思的深刻启示。

二、对贤才的渴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不仅仅是一种文学上的借鉴,更是通过典故传达对贤才的深情思念和期盼。在这里,“子衿”象征了那些有才能、有德行的人。通过引用《诗经》中的典故,曹操向天下昭示自己对贤才的渴望,期待贤才能主动归访。当时中原大地战乱频繁,曹操深知人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没有贤才的辅佐,自己难以实现抱负,因此这种对贤才的渴求转化为了他内心的一种持续的忧思,即“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诗句,营造了一种和谐欢乐的宴会氛围,表达一旦贤才响应曹操的召唤,便会受到最高礼遇和尊敬。在此曹操不仅展现了自己对贤才的重视和尊敬,也表达了一种理想的政治愿景:在他的领导下,人才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华,共同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努力。

曹操在这里没有直接明言“求才”的目的,而是通过对《诗经·郑风·子衿》和《诗经·小雅·鹿鸣》的引用和重构,以文学的形式隐喻政治的诉求,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现了曹操的文学素养,也体现了其深谋远虑的政治智慧。通过这种方式,曹操的诗不仅能够触动人心,更能激发贤才的共鸣,促使其主动投奔。

三、贤才难求的深刻忧虑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这里明月象征理想贤才,展现了曹操对于这些贤才的高度评价和无限尊重。明月高悬夜空,难以触及,象征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恰如曹操心中理想贤才的稀缺与难寻。这种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不仅让曹操感受到了追求理想的孤独与艰难,也引发了他对现状的深刻反思。所以,“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一句深刻地反映了曹操内心的忧虑与挣扎,表达了对贤才缺乏的深刻关切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描绘了贤才跨越田野小径,不辞辛苦来访的景象。展现了曹操对贤才到来的憧憬,也象征了无论物理距离有多远,只要理念相合,就能够心灵相通,共同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曹操在这里强调了心灵相通的重要性,表达了他对于与贤才情感和理想的共享的期待。“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心灵相通的主题,展示了曹操与贤才之间不仅是政治上的合作,更有深厚的情感基础和共同的理想追求。通过重温旧恩,曹操强调了基于情感和信任的关系对于建立稳固的治国团队的重要性。这种对情感价值的强调,也体现了曹操治国理念中人文关怀的一面。

四、绵绵不绝的求贤忧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以唯美的自然景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夜晚画面,寓意着乱世中英才难求的现实困境。明亮的月光与稀疏的星光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虽有明主之心,但贤才难觅的困境。“乌鹊南飞”,暗喻着那些漂泊不定、寻找归宿的人才在纷乱的时代中的彷徨与选择。这不仅反映了曹操对贤才的渴求,更折射出他对于社会稳定与和谐的追求。进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深化了这个主题,借乌鹊绕树寻枝的行为,比喻人才在乱世中的迷茫与犹豫。曹操在此展示了自己的政治智慧与胸怀,呼吁人才不应三心二意,而应选择一个能够为其提供发展平台的领袖。通过这一比喻,曹操向人才展示了自己的诚意与期待,希望所有的贤才能够归于自己,共同为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努力。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正如高山永远不拒土石,大海永远不嫌弃细流,曹操希望可以聚集天下英才,以达成统一大业的远大理想。最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历史典故,不仅是曹操对贤才渴求的高潮展现,更是其政治理想的集中体现。曹操愿效仿周公,吐哺捧食,以德服人,实现天下英才归心于己的愿景。

在乱世中,曹操以诗歌为媒,寄托了他对于贤才的珍视、对理想实现的渴望和对生命苦短的深刻感悟。《短歌行》是他是对于人生、贤才以及理想社会构建的深度探索和呼唤。每一节中流露出的“忧”既是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理想的追求。曹操的这些忧思,穿透时空的界限,成为了后世深入思考乱世求贤、人生价值与理想社会建构的重要启示。在他的诗歌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乱世枭雄的沉重忧虑,更看到了一个文人对于美好世界不懈追求的真挚情感与崇高理想。

[作者通联:兰州神州天立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