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志”序列项目:让写作真实发生

2024-10-19 00:00:00伍令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9期

摘 要 “观察日志”序列项目融观察、分析与表达为一体。在观察校园景物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分阶段完成古杨寻踪、向家人介绍新学校、设计校园宣传片解说词、向校报《四季的校园》栏目投稿四个交际语境任务。通过建构“校园之景观察日志”序列项目,引导学生有序观察、细化观察、分析综合、促进表达,为走向真实写作打好基础。

关键词 观察日志 微写作序列 交际语境 真实写作

笔者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任务“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学习描写景物”和第五单元写作任务“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重组,设计了“观察校园之景”序列项目,分为三个步骤:(1)设计观察记录表,引导学生连续观察校园景观;(2)设置真实任务情境,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应用意识;(3)搭建群文阅读、评价量表支架,引导学生真实表达。

一、真实的任务情境

1.构建真实观察序列,引导学生连续观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基于此,笔者在构建真实观察序列时将目标定为:(1)观察有特色的树,记录其特点与季节变化;(2)观察特色建筑,记录其形态、样式;(3)观察校园特色活动,记录活动中的人物风貌。并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观察日志记录表》,表中要写明观察对象、观察时间、地点/场景、天气状况、观察位置/角度、观察目的、观察内容、观察感言。

2.设计真实任务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与表达

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写作行为的产生。笔者设计了“古杨寻踪”“向家人、友人介绍新学校”“设计校园宣传片解说词”“向校报《四季的校园》栏目投稿”四个交际语境任务。前三个任务是片段写作,第四个任务是大作文。

“古杨寻踪”微写作,具体的任务情境为:通过你的讲述,让其他不知道古黄杨位置的同学能迅速找到古黄杨。因为有具体真实的读者,学生在写作时会想尽办法将黄杨的位置、形状等说清楚。

对于“向家人、友人介绍新学校”的微写作任务,笔者设计了“两岸同胞一家亲——邀你做导游”的情境任务:请以导游身份带领台湾同胞参观本校,并撰导游词。具体要求为:(1)绘制校园地图。(2)拟定参观路线。(3)集中凸显历史底蕴浓厚的几处景点,每处景点150-200字。

(4)8位同学为一组选一处景点来完成。

“设计校园宣传片解说词”微写作,要求学生为“古韵仓中”宣传片写解说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抓住“古朴”的特征,精心选材撰写,语言风格也要符合古朴的韵味。

“向校报《四季的校园》栏目投稿”的大作文,情境任务则是就进入新校园以来的所见所闻进行感发、感悟式抒写,其读者对象是本校师生及家长。

学生在写作时,因不知道哪些是表达的重点,会把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全部写下来。设计一些不同场合、不同读者的情境任务,能让学生明白在具体的场合用恰当的表达。

二、真实的表达需求

创设交际语境,让学生知道作文是用来交流的,当意识到有特定的读者时,学生更能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观察是实用性语言,而描写则是文学性语言,这其中最大的区别是是否包含真实的情感。

写景现情。春天,学生第一次观察校园里的樱花,心情十分高兴。因此,在观察日记中,学生写道:“八重樱有着粉嫩的花瓣,一瓣叠着一瓣,一朵挨着一朵,一树靠着一树,好像七仙女织出的粉色云彩,我们在八重樱下赏花、写作,大家很是兴奋。”不是纯粹表达实际观察到了什么,而是在写景中蕴含着欣喜之情。

细节含情。抒发情感时对人物、景物、场景、活动进行细节描写,情感会更加深厚。秋日里,学生在观察银杏叶落地的场景后,有同学这样写道:“他们像定住了一般,一动不动,手往前伸,做出捏树叶的手型。可是,风一来,他们就慌乱了,有奔起来的,有迅速往前一跃的,有转着圈捡的,有慌乱地从地上捞起一把的……好像机会只有一次,不能错过,要紧紧抓住。”这种细节刻画生动形象,增加了情感的厚度,还上升到了哲理的层面。

想象寄情。笔者将本校古银杏的一些历史资料印发给学生,在设计“古韵仓中”校园宣传片解说词时,学生抓住其树龄凸显古韵,合理想象,有学生写道:“那银杏树下,定是香火渺渺,善男信女,虔诚礼佛……置身其中,穿越千古,诸子百家,席地而坐,侃侃而谈。早读时分,着汉服、踩云履,师伴徒随,三三两两,回廊环绕,书声琅琅。”大胆想象,让文章充满真情实感。

三、真实的写作过程

为提高写作训练效率,笔者让学生真实地经历选材、练习、修改、评价等多个方面的全过程练习。

经历真正的观察。初中生的景物描写不细致、作文“假大空”往往是因为他们不会观察。为了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观察行为,笔者设计了观察记录表,供学生记录观察结果,便于教师分析、评价、指导,也便于学生之间参照比较。

经历真实的评价。学生习作的评价应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构建评价量表,比如《观察日记评价量表》《“导游词”评价量表》《“仓中古韵“评价量表》等。评价量表的设计由师生共同完成。因为评价量表是学生写作与修改的依据,要具有先导性和灵活性。评价的指标不但要与核心知识相关,还要与学生的学情相关。用评价量表引导作文修改,学生先对照相应维度评价自己的习作,然后同桌交换互评,说明初读感受,指出优劣,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教师按评价量表给予评价。

经历有效的修改。比如一位学生写《梧桐树的观察日记》:“梧桐树身体粗壮,树皮皱巴巴的,叶子有许多种颜色,有绿的、橙黄的、黄的等,就像调色板一样。风一吹,枯黄的叶片轻飘飘的,像黄蝴蝶翩翩起舞。叶子的形状像手掌分叉开来,边缘像锯齿一样,我差点把它和枫叶搞混了。阳光洒在树上,散发出闪闪金光,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借助《“梧桐树的观察日记”评价量表》,学生认识到写梧桐树要写出梧桐树叶的特点。评价量表的第二个维度就是调动各种感官写梧桐树,因此,学生写到了视觉和嗅觉。但还存在以下问题:梧桐树叶与枫叶的区别是什么?梧桐树叶有淡淡的清香吗?这是学生写时没有注意到的,通过学生的互评,指出问题,修正,及时有效。

通过这一次“校园之景观察日志”序列项目的建构,笔者与学生一起编写了三类共16章景物及活动的观察日志。学生通过这次项目活动,认识到要处处留心身边事物的道理,学会了用正确的方式观察以及将观察转化为写作内容的方法。

[作者通联:江苏无锡市仓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