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写作题的分数在语文中考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也成为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在“双新”背景下,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促使学生积极感悟并思考,在改善学生学习态度、提升写作认知、提高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针对写作教学中情境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以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认知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情境教学 写作认知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其地位越发重要。然而,传统的写作教学常常忽视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兴趣激发,导致学生对写作兴致缺缺,甚至生出畏难或抵触情绪。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策略,强调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活动,提升其思维能力,深刻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获得知识启发和学习动力,因而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并尝试将其融入教学实践。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法主要体现为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写作,使写作学习变得生动而具有吸引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写作认知与写作水平。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1.教学层面:情境激发兴趣,增强师生互动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从而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兴趣度。而当学生处于一个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中时,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就会被激发出来,进而积极投身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作者,与学生共同参与写作活动,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写作情境的构建,与教师形成积极、持续的互动关系。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课堂层面:问题任务引导,指向高阶思维
情境教学法通常要求教师设置主问题及相关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因此,在情境教学法引导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兼具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最终指向于学生具备高阶思维,做到“善学”“善思”“善辨”。学生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找到自己的审题立意,在这个过程中就充分锻炼了自身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这种基于问题和任务引导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写作策略,即便面对复杂问题,也能从容应对。
3.能力层面:加强写作实践,提升表达能力
情境内的写作练习更加贴合社会生活及学生个人生活,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写作的实际应用,提升文字表达能力。情境教学法最终指向开展写作实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增强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运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这样的写作训练也有助于学生构建更加完整的写作框架,增强文本的内在逻辑性,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切实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构建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和应用不足
情境教学法要求教师通过营造真实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目前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不足。一方面,部分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认知停留在表面,难以将其有效运用于具体的写作教学;另一方面,语文课程内容设置过于繁杂,导致教师缺乏开展写作教学的时间,即使开展写作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通常注重内容及技法的传授,而忽略了情境的塑造,抑或只是简单地模拟一些场景,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写作,没有深入挖掘情境的内涵和写作目标之间的联系,这便容易导致学生认为写作课是枯燥的,继而对写作兴趣缺乏,写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学生习惯被动学习,缺乏主动参与情境的意识
在情境教学法引导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理应被充分调动情绪,积极参与情境的构建和写作过程。然而,受传统“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影响,许多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情境的意识。反映在写作教学中,就是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写作任务安排,按照老师给出的题目和要求进行书面表达,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缺乏对情境的主动把握和理解。这种消极的学习态度会极大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会限制情境教学法的实际作用与效果。
3.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衡量情境教学质量与效果
当前,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教师往往无法准确评估情境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也难以准确评估学生在情境教学中的表现,最后给学生的反馈可能还是简单地以分数为衡量标准,因而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优化教学效果[1]。此外,由于缺乏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程度,容易导致学生倾向于唯分数论,忽略写作的思想深度和情感浓度。
三、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1.开展生动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要想让学生沉浸于情境教学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教师就应当基于学生学情,开展引人入胜的情境活动,让学生置身于具有启发性或者趣味性的特定情境之中,从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和写作灵感。而学生展开写作大多基于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因此,教师首先可以考虑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进行写作。
例如,初中生大都比较喜欢童话或寓言故事,教材中就有《皇帝的新装》《狼》这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文章,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历史情境或者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情景模拟中进行角色扮演。对于《皇帝的新装》,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假如你是游行队伍中那个天真的小孩,你能否用比较委婉的方式告诉皇帝真相?”围绕《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续写任务:“假设你是蒲松龄的《狼》中侥幸逃生的主人公,你在回去的路上还有没有可能发生危险?回家后你会怎么告诫身边的亲友?”等等。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互动和交流来体验情感、观察生活,提升写作的真实感和参与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感受写作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了对教材文本的解读能力,实现了阅读与写作共同进步的“双赢”。
2.重视情感体验渗透,加深主题理解创作
在情境教学中,重视情感体验对提升学生的写作认知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注重情感体验的渗透,通过设置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情境,设计富有情感色彩的写作话题,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情境中的情感变化,使他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写作主题,从而得到更加深刻的启发,并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写作[2]。
教师可以整合初中语文教材中与“亲情”话题相关的文本内容。例如,描写父爱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台阶》,描写母爱的《秋天的怀念》,通过对这些课文内容的温故学习,可以有效唤醒学生的情感回忆,调动其情绪,为后续写作做好一定准备。然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讲述亲情的电影快剪视频,如《你好,李焕英》《摔跤吧!爸爸》,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被激发情感共鸣,甚至引起情感震荡。然后,教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可以是与家人相处时的点滴小事,甚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以成为从中提取情感要素的写作素材,进而围绕“亲情的意义与价值”这个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升情感刻画品质。只有具有真情实感的文字,才能打动人心。
3.设置争议性议题,创设学生探讨空间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争议性议题,创设可供学生自由探讨与辩论的情境。为了讨论并解决问题,学生需要分析问题、提出观点、进行论证,此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探讨空间,使他们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激发他们的灵感,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对外界事物抱有极强好奇心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社会上的热点新闻事件,开展一个具有讨论性质的情境活动,让学生有欲望倾诉,并能够畅所欲言。例如,“女大学生小陈因为父亲经常在高速上打电话,屡劝不改,最后无奈只能报警举报父亲,最后父亲得到了处罚”,这一事件曾引发社会的广泛讨论,并成为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Ⅰ卷的作文题目。学生在面对这一事件时,想必内心也会处于“举报出于法理要求但会损伤亲情”和“遵守法规人人有责,大义灭亲实属壮举”的两难境地,这便给学生提供了极好的争论探讨情境。教师可以据此创设一个“法理与情理,哪个更重要”的班级辩论会,要求学生就这一事件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在给予学生充足探讨空间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以自己初中生的身份给小陈写一封信,勇敢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在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认知,塑造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四、结语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同时具有启发性与挑战性的情境,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兴趣,显著提升学生写作认知,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实施情境教学法仍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与创新,要注重情境与学生经验的有效链接,同时,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并不断适应,最终实现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穆 敏.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22):49-51.
[2]刘 佳.基于情境教学模式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3(11):12-14.
[作者通联: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哲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