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其独特的意蕴,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世界,走入作者的世界,在诗境与诗人心境中与作者发生感情与感悟的共振,超越直觉性认识建立起应有的认识。从作者形象在诗歌中的体现、作者在抒发感情时所选择的对象、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等角度去解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引导学生建立对这首诗、对教材的基本认同。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材分析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选自郭沫若的诗集《女神》,是郭沫若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现代诗,创作于1919年9、10月间。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教材的单元导语中明确给出提示: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这样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显然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不完全依赖传统的教学思路,不完全凭直觉,同时也不完全受外界观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关于文本的认识,尤其是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相关要求,结合教材将本文编入本单元的初衷去进行解读,并将自己的认识传递给学生,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思路。
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入选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对此存在着不少的声音,可谓“质疑声一片”。在新诗的海洋中,《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只是沧海一粟,而教材编者选中了它,态度肯定是审慎的。笔者在本文的解读过程中也基本上认同这一观点,并且确信阅读本文时形成的多种直觉,应当是教材编者所考虑到的。更重要的是,在教授这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必须将相应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这样才能让学生建立起对课文、教材的基本认同,不至于影响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因此,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一课文的教学认识的反思与重构是必要的,对文本价值的解读也需要寻找更多的技巧。
一、直觉认识的价值与反思
学生在接触一篇文本的时候,会形成基本的直觉判断,教师自然也是如此。只不过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的直觉认识往往更多地从文本价值以及教学价值两个角度去共同考虑,这就使得教师的判断更加多元,而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更多的是直觉性的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认知以及对教材价值的认同。由于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写者精心选择、慎重决定的结果,所以教材事实上具有权威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常也保持着对课文的完全尊重。所以当具有一定理性判断能力的高中学生读到《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时候,确实会有一些异样的直觉认识。
这首诗歌是郭沫若的代表作品,高中学生对郭沫若有一定的了解,知道郭沫若是文学大家,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但这首诗歌高中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很难感受到郭沫若“女神体”自由体诗的艺术性。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了解“五四”时期特定的时代氛围和现代文学史方面的知识,再去引导学生感受这首诗独特的艺术魅力。[1]
其实所谓的异样的直觉认识,是指这首诗的表达方式与学生心中原来所理解的“诗意”存在差距。有些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像郭沫若这样的大家,居然还会用“啊啊”“哟”来作为诗歌中的气氛渲染用语。同时,诗歌中所描写的一些场景也比较直白,“白云”“北冰洋”“太平洋”等常见的词语也成了诗歌的内容。所以有些学生就感觉这首诗歌缺少诗意,没有太多解读的空间,认为这首诗歌没有太大的价值。
自由体诗具有与古诗不同的表达手法与意境,作为在新旧交替时代出现的诗体与诗作,身处当时时代的作者也倾向于用这种看似直白甚至是粗糙的诗体,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怀。以诗歌的题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来看,“立”强调的是作者自身的姿态,不是用其他姿势来表达,而是用“立”来表达的,这里蕴含着抒情主体自身的高大与挺拔,其意蕴非凡,远比一般意义上的“站”要有力度和气魄。立在哪里呢?立在地球边上。地球边上就是地球的旁边,这个时候作者目之所及不是一般的地方,而是整个地球,作者的视角是宏大的,意味着作者已经不处于地球的某一个角落,而是具有了从太空俯瞰地球的视角,这显然是一个非常有气魄、视野非常高、非常广的场景;作者立在地球边上又在干什么呢?在“放号”。所谓放号,实际上就是指作者在呐喊、在呼号,这直接给人以听觉上的冲击力,让人感觉到作者已经情不自已,要用放号这种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感情了……
由此可见,这首诗歌其实是有其独特的意蕴的,而引导学生去认识这样的价值,就可以让学生走入诗歌的世界,走入作者的世界,在诗境与诗人心境中与作者发生感情与感悟的共振。
二、应有认识的建立与解析
有人认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作为一首“火山爆发式”的现代诗歌,虽然篇幅不长,但选取了饱含象征义的诸多意象,以大开大合的笔法,抒写出汪洋恣肆的情感。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以意象为切入点,依循其象征义,体会单个意象所指,探寻意象群的深刻内涵,从而缘“象”明情,体悟诗歌阔远的意境,领会创作主体奔涌的情感。[2]这也提醒教师在解读本文的时候可以超越直觉性认识,从作者形象在诗歌中的体现、作者在抒发感情时所选择的对象、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等角度去深度解读这首诗歌。
1.关于作者形象在诗歌中的体现
全诗没有直接提及作者,但任何诗歌的解读又都需要关注作者。那么作者的形象在这首诗歌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实际上前文从标题角度所作的分析,已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确定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即根据诗歌标题能够感知到作者就是一个站在宇宙中的与地球平行的人,所以他才能够“立在地球边上”,不仅看到了北冰洋,而且看到了白云,看到了“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此情此景,诗人再也忍不住了,于是他发出了“啊啊”的声音,这个声音看起来普通,但却是每一个普通的人在遇到丰富的情感时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发出“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的感叹,这句话最后的一个“哟”字,体现了诗人情感的连绵不绝,即使到了这个时候,仍然意犹未尽,需要通过语气词来发泄出来……通过这些解读,诗人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就非常立体了。
2.作者在抒发感情时所选择的对象
相对于传统的诗歌而言,《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在选择抒情对象的时候,显得既朴实又高雅。说它朴实是因为作者所选择的是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无限的太平洋、滚滚的洪涛,以及蓄积的“力”,这些对象看起来非常朴实,但正因为这种朴实,所以才让读者感到这些对象与自己之间没有太大的距离,使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这样的感知中与作者心理共振,从而感觉到白云就是怒涌的、北冰洋就是壮丽的、太平洋就是无限的……。通过这些抒情对象再去感知作者跳动的那颗心,就会发现这些看似朴实无华的物体,正与课文标题中所显示出来的作者挺拔的形象完全一致。这样的呼应也表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读者也可以在对北冰洋与太平洋的感知中发现作者伟岸的形象与宽阔的胸怀,可以感觉到作者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壁立千仞。
3.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
经典诗歌的解读通常要关注其背景,郭沫若创作《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时候正值1919年9月至10月之间,这个时候国内的“五四运动”风起云涌,而国际上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也正盛行,此时作者从日本坐船回国,当他看到宽阔的海洋时,看到大海里奔腾的波涛时,他明显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感受到那个时代正在蓬勃生长的社会力量,他认为革命洪流的力量足以冲垮旧世界,足以创造一个新世界。在这种情形之下,诗人心中狂野的力量就被激活了,此时诗人需要释放,需要抒发感悟,于是也就有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诗歌。理解了这样的创作背景,再去看诗歌中的那些语气词,就会发现作者在抒情的时候选择这些词语是非常自然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首诗歌对于当下的学生而言,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读者如果能够超越直觉,从那些看似平白的语气词中解放出来,就可以奠定本诗歌解读的重要基础。
三、重构现代诗歌教学理解
教师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的引领之下实施教学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也不例外。对于现代诗歌,尤其是像《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样的诗歌,依据怎样的理念形成教学理解然后去实施教学值得思考。
人们常说,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因此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诗歌的美学要素,引导学生进行审美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3]但所有面向学生的教学努力,都是以教师自身的水平作为基础的。对于现代诗歌,应当秉持现代性的眼光,要重视诗境但又不能完全局限于诗境,教师要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去建立起关于诗歌的理解,这样诗歌才不会独立于作者或独立于时代而存在。
向作者和时代靠近,意味着诗歌本身的意涵并不能依赖于解读者从自身的角度去形成狭隘的解读。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否定“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必要性,而是说首先要尊重原著,要从作者的角度去形成理解。这样的理解是诗歌解读的出发点,是保证诗歌解读不偏离应有轨道且能够超越直觉的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现代诗歌的解读关键是要建立起有效的视角、科学的视角,在解读诗歌的时候既要有“我”但更要先有作者,可以无“我”但不能无视作者,在尊重作者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在探究作者的基础上,去建立起更多的有个性的解读,这是把握现代诗歌脉搏的重要方向。
综上所述,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这首现代诗歌的解读,需要重新认识其意义,需要形成科学的解读思路又要把握诗歌的本质,以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歌本质的基础上,形成对教材的认同,并奠定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芹红.特定时代的审美形式——聚焦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18):34-36.
[2]王大奎.缘“象”明情,唤起内心深处的“巨人”——部级精品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品赏[J].语文教学通讯,2022(19):18-21.
[3]夏春燕.诗歌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策略——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为例[J].中学语文,2023(12):109-110.
[作者通联:山东青岛市即墨区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