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时间的脚印实际上就是岩石,以这样的视角去看课文,可以发现很多描写都是对时间的脚印的写实,进一步研究,又可以发现作者在描写时间的脚印时也有着写意的一面。
关键词 教材分析 《时间的脚印》 写实 写意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8课《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教学资源。虽然语文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并不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当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到科学知识,其学习兴趣会大增。因此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视野之下促成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积累的过程中进一步形成并巩固语文知识乃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成为本文教学的一个良性循环。
教材的阅读提示当中有几个要点值得琢磨。一是阅读提示中强调本文为我们解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岩石仿佛是原始的“钟表”,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无声地讲述着自然传奇故事,让我们了解到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信息。这样的“石头记”,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书……。这实际上是对课文的概括,让学生认识到解读本文离不开对“石头记”的研究。二是强调作者在文中始终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将静态观察与动态分析、历史思考与现实认识融为一体,赋予大自然中“时间的脚印”更为深广的意义。这实际上是在给学生以科学方法熏陶,告诉学生在“时间的脚印”背后,还有着更为重要的方法论。这样的阅读提示,客观上也给本文的解读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笔者的一些初步认识。
一、时间的脚印写实
时间并不是一个生物,不会在土地上行走,那么时间怎么会有脚印呢?这显然是一个比喻。要知道从诞生之日起,人类就在不断地探索这个神奇的世界,总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疑惑与好奇。一些科学工作者写就的科学小品文不仅能解答我们的疑惑、满足我们的好奇心,还能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1]这就是《时间的脚印》一文的由来。
在课文当中,作者用写实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时间的脚印——岩石。在普通人看来最多只有颜色区别的岩石,在科学家的眼里却是这个世界演变的忠实记录者。
例如,文中说,“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1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这一表述中的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只有对这类问题做出深刻的回答,这篇文章的科普性才能够为学生所体验到。作者说“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看起来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但实际上却是无数科学家经过探索所得出的研究成果。如果沿着这句话去寻找资料的话,至少应当有这些科学结论被学生所记住:比如大自然中的植物可以记录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树所留下的年轮就可以告诉人们时间(当然这里也存在着新的值得探究的问题,比如大树为什么会有年轮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又与新的知识有关,回答这一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科学认知,限于篇幅以及论述主题,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了);又比如大自然中的一些放射性矿物,人们可以借助半衰期来推断时间,这也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法。
那么为什么作者又说“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呢?这个问题也是值得琢磨与研究的。学生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实际上就对应着学生的文本解读思路),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入程度。比如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研究,很自然地就可以发现岩石的生命周期要比大树长得多,又要比放射性矿物安全得多,因此岩石就是时间的脚印的忠实记录者,同时也是可靠的研究对象……
又如,文中写到“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从知识接受的角度来看,将岩石的厚度与时间对照起来,就获得了知识。如果深究一步:科学家是怎样得到这一结论的?在回答这一问题的时候,即使不知道科学家探究的每一个细节,也可以想象到为了得出这一结论科学家一定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因为科学家必须从大自然当中提取无数的岩石进行研究,才能大致得出这样的结论。因此看起来简单的一句结论的背后,艰辛的付出与严谨的研究,才是“时间的脚印”变得越来越清晰的根本原因。
由此,通过分析对时间的脚印的写实,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真正落实创新教育。[2]
二、时间的脚印写意
尽管这篇课文是科学小品文,但作者也用了写意的手法来描写时间的脚印,这是文本解读时不能忽视的一面。“时间的脚印”原本就是一个意境很强的表述。这里所说的写意,实际上就是透过课文中的科学知识描写,去感知其中的人文元素和科学家的探究精神,感悟科学知识的来之不易,告诉自己科学素养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提醒自己任何一个结论的得出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诚然,科普作品当中,作者很少会明显流露出某种情感,但是科普作家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人,他们在说明某一个科学结论的时候一定知道科学研究者曾经付出过哪些努力,其中有着怎样的艰辛。因此当读者细细品味课文细节时,是可以捕捉到理性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蕴的。
比如,文中写到“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岩石在自然中经受风吹雨打的过程被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呈现出来,让人仿佛觉得岩石也有了生命。此外,作者用“时间的脚印”作为标题,可见岩石这一没有生命的物体在作者的心目当中实际上是具有生命意蕴的,时间在它们的“身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脚印”。然而这一生命的记录者并非坚固不坏的,这打破了很多人的认知,让人认识到时间的记录者在记录时间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而不管风吹雨打,这些岩石或用完整的自己去记录时间,又或者是用破碎的自己去记录时间……科学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些研究自然界的科学家们,他们通常将毕生精力完全交给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所求只是得出科学结论。尤其是研究地质的科学家,长时间在荒郊野外进行研究,他们本身也是一个忠实的记录者,在他们探究的历程中也留下了象征着科学发展的脚印。
课文当中还有一处描写,“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在自然界当中确实是这样一种情形,但是作者的描写别有一番风韵:石块是笨重的,沙砾是轻小的;笨重的跑不远,轻小的却能够旅行到遥远的地方……这当中是否包含着某种哲理呢?这里要说明的是,向自然界寻找哲理历来是人在生命演进过程中的自然选择,说到底是因为自然界的演变规律与人的演变规律并不矛盾。所以对于上面一句话至少有这样两个问题值得深思: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不要旅行呢?如果要旅行的话又如何让自己变得“轻小”呢?这些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是重要的发现,对其答案倒不必追求统一,这实际上也是本文当中的写意所在。
三、虚实结合显真谛
在一篇科普作品当中同时读出写意与写实,是科普作品解读的一个独特视角。以这样的视角解读《时间的脚印》一文,可以透过没有感情的科学知识,去与有温度的作者内心进行交流。这样的思路能够显示出课文的价值,同时也能够彰显文本解读的真谛。作为一篇科普作品,《时间的脚印》或许并不像其他一些脍炙人口的科普作品一样令人瞩目,但对本文的解读不能浮于表面。或许本文作者在描写的时候还存在着某一些不足,比如有人指出文章存在一些逻辑问题,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妨碍整篇课文的价值。时间作为科学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科学概念,不仅支撑着科学知识大厦的建构,同时也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日常行为,当人们说“时间就是金钱”的时候,其实是在用一种最为朴实的方法表征着时间的价值;当人们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时候,实际上是对后来者提出了珍惜时间的谆谆告诫;当人到中年感慨“青春不再”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对那个花季和雨季时光的怀念……在所有这些感性认识的背后,其实都应当有一个理性的精神来提供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讲,自然界一块块岩石所忠实记录下的时间的脚印,一方面表征着自然界的演变,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人心的演变。作为教师,有必要进一步引导初中学生去思考:面对时间的脚印,我们又应当有怎样的作为?
问题的提出总是一个新的开始,上面这个问题既意味着对本文的解读有了一个过去,同时也为本文的解读打开了一个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隋晓昱.从《时间的脚印》感受科学小品文的魅力[J].初中生学习指导,2022(05):7.
[2]马 跃.让“时间的脚印”走得更符合逻辑——对《时间的脚印》行文顺序的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2021(35):65-66.
[作者通联:山东聊城市莘县妹冢镇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