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商科背景下,市场调查课程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本文挖掘当前市场调查课程的教学困境,根据新商科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市场调查岗位要求,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制定课程产出实施路径、手段以及课程学习产出评价,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新商科;市场调查;教学改革
引言
市场调查课程是商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市场调查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商科”背景下更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对商科相关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调查课程涉及众多商科专业的知识点,如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物流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
新商科的主要特征是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新经济业态下各类企业对市场调查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调查课程兼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重属性,该课程的教学如何让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提高运用市场调查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市场调查课程问题的研究
从课程设计层面出发,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以“黑板+多媒体”为载体,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知识点通过老师将相关案例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讨论,而且课堂上偏重理论讲解,缺乏实践性、应用性,难以满足新兴企业对市场研究员的要求[1]。
从学生层面出发,一方面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课后作业任务较少,这使学生在对课堂教授的知识思考不足,吸收程度较低。学生在掌握统计分析方法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市场各个行业的实务背景外,才能对该课程进行更好的应用 [2];另一方面市场调查与分析是经济统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现阶段该课程在知识传输及考核体系等过程缺乏对学生双创思想及能力的引导[3]。
从授课教师层面出发,多数高校教师基本刚硕士或博士毕业就参与到教学工作中,实际工作经验较少,在讲授课程时,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4]。
(二)关于市场调查课程优化策略的研究
当前“数字+创新”已成为提升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企业运营效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且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有效途径。新的商业环境变化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相关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现有市场调查课程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献多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也有少许文献提出采用新的教学策略。例如,在调查研究中批判式思维模式被提出,这是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关键要点,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方式,以适应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需要[5]。在OBE理念下,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可以结合其特点和授课经验,从教学思路、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机制几方面研究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将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教师全过程控制与学生互相监督、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有机整合[6]。新商科建设背景下,市场调查课程可采取研究性教学模式,设计市场调查课程4个环节训练的操作流程和练习[7]。“以赛促学”也可应用于市场调查课程的建设中,对教学目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验证和教学检测环节进行设计,体现课程的应用特色。
(三)基于新商科背景的教学研究
随着“新商科”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商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已有公司金融、物流管理专业,消费者行为分析和营销策划等课程进行了基于新商科背景的教学改革,为商贸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创新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四)文献总结
已有文献中关于市场调查课程的研究多局限于传统教学的设计,聚焦“新商科”背景的研究较少,且仅为定性分析,简单地提出教学设计。鲜有文献结合应用型商科类专业来对市场调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从课程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进行课程改革让学生能适应时代变化。
二、新商科背景下市场调查课程教学困境
(一)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市场调查课程兼具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重属性,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为学生提供了知识框架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但若课堂教学内容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轻视实践,则无法满足当前市场调查工作的实际需求。目前,国内针对市场调查课程撰写的相关教材大多是以市场调查的原理和方法为主体,缺乏与市场调查相关的案例和实践操作过程,学生很难通过教材对理论知识进行掌握。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根据教材的框架来进行安排教学内容,会花大量时间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这可能导致学生在实习或毕业后面对真实的市场调查项目时,缺乏足够的实践能力去对调查项目进行调研以及对调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从而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教学考核单一化
考核方式是教学中重要一环,现行的教学考核方式是以笔试或以报告为主。市场调查课程若以传统考试——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将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局限于书本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其结果是学生死记硬背了大量知识点,但到实际中却很难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无法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市场调查课程的考核方式若仅以书面调查报告来评价学生课程成绩,这种方式可能会忽视了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重要学习环节,则无法全面地衡量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
(三)教学忽视学情分析
传统的市场调查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案例分析法为辅,这种教学方法在新商科背景下遭遇了挑战。这种教学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深入分析,未能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背景和需求差异,导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对于大一新生而言,他们所能接触到的经济管理领域的课程相对较少,在上市场调查课程中的市场调查课题选择和问卷设计会有一定难度。对于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而言,他们所接受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各不相同,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也存在差异。在新商科背景下,市场调查不仅仅是收集数据那么简单。它涉及从海量的数据中提炼关键信息来进行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清晰、整理和分析需要运用到多种数学工具和方法。一个专业的市场调查人员通常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因为他们的日常工作需要依赖于数学的统计原理来分析数据,这包括但不限于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回归分析以及各种模型的构建与评估。因此,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不进行细致的学情分析是不够的,在开展教学中兼顾学生的学习难度是一个重要问题。
三、新商科背景下市场调查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一)确立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层次从高至低依次定为新商科教育目标、毕业产出目标、相关岗位目标和课程目标,其中课程目标支撑毕业产出目标,毕业产出目标支撑新商科教育目标。根据新商科以“商”为主,“新”为取向,致力于让学生符合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等新时代的要求为教育教学理念,结合目前市场调查相关岗位要求,制定市场调查课程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见表1。
(二)制定课程产出实施路径和手段
产出是学生对通过课程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运用。与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不同,产出导向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和参与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为了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可将原本按章节进行授课的教学内容按项目拆解成相互关联的任务模块,每个任务模块都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预期的成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每一步的学习任务及其重要性,从而确保他们能够按照既定的计划和时间表去完成每一项子任务,最终达到整个课程项目的整体目标。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还应设计出一系列阶段性的产出成果展示环节,用以验证和总结学生的学习进展。如在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这一项目中,为让学生掌握市场调查工作基本流程中的问题提出和方案设计环节以及具备提出问题能力、市场调查方案制定能力和学生思辨创新意识,可将学生任务分为两项:学习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知识;自主按照3—4人为一小组共同确定市场调查课题并进行方案设计,产出成果分别为学习通上布置相关知识点的习题作业和学生撰写的调查方案。
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榜单中的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截至2024年已举办14届,分为知识赛和实践赛两个阶段。市场调查课程中可专设一个项目融入该项赛事内容,如选取该赛事获奖的优秀市场调查报告,分组讨论报告中涉及的市场调查方法和技术,从研究选题、方案设计、调查实施和分析与结论4个方面总结报告优秀经验和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最终按小组形成一份分析报告。
在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的选题中,充分给予学生自由选择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1)熟悉的主题。如所在学校食宿条件、学生学习行为、在线教育、就业压力、学生移动支付使用等现实问题作为调查项目选题;(2)根据贵州商学院“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对有能力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这部分学生可结合贵州省发展要求,如结合贵州“四新”“四化”的“四梁八柱”、贵州省“十四五”规划要求、贵州省三大战略行动、三大试验区建设、十大千亿级产业振兴计划、农村产业革命十二大产业和贵州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等问题作为调查项目选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商贸知识扎根并服务于贵州大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全球经济进入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互联网+”时代,市场调查课程的教学手段也应随之更新。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学校已有的经济学实验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如:SPSS、EViews和SAS)实现市场调查课程的革新,让学生掌握市场研究的高技能,达到应用性“新商科”背景下“数字+创新”的要求。
(三)制定课程学习产出评价
考核内容对制定的课程目标要全覆盖,并且评价方式是持续可及时反馈的,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所给出反馈的评价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现有的知识、能力以及素质和预定目标之间的距离。
在市场调查课程学习产出评价的过程中还会进行个性化考核,以更弹性的方式来配合学生的个别需求,尊重不同学生的特点。最终的评价主体将有多主体共同参与,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共同组成。另外,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全国市场调查大赛中,提升其市场调查技能和分析能力,可对通过知识大赛的学生给予加分奖励。
每一轮市场调查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实施及效果评价,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
结语
本文结合新商科教育教学改革实际,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三要素”制定市场调查的课程目标。通过将教学内容按项目拆解成相互关联的任务模块,设计阶段性的产出成果展示环节,融入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内容,制定课程学习产出评价,全面覆盖课程目标,并进行个性化考核,尊重学生的个别需求,让学生能够既懂市场调查基本流程、又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职业能力、具备一定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余秋菊,晋守博.基于翻转课堂的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22,44(05):46-49.
[2]刘谦.《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经济,2023,(03):185-187.
[3]高凤伟,武以敏,余秋菊,等.“专创融合”理念下《市场调查与分析》课程改革探析——以经济统计学专业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22,37(09):74-77.
[4]黄雯.基于赛教融合的统计学课程创新教学体系设计——以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0):225-227.
[5]刘慧媛,鄢德春.批判式思维模式的调查研究教学方法设计[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3):37-39.
[6]郑雪莲,孙艳萍.OBE理念下《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模式实践研究[J].财富时代,2021,(06):145-146.
[7]刘慧媛.“新商科”建设下市场调查课程研究性教学设计[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2,(12):87-89.
(责任编辑:豆瑞超)
本文系贵州商学院2023年度校级教改项目《新商科背景下〈市场调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23XJJG1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