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乐跑”APP在高职院校公体课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2024-10-18 00:00:00赖俊灵陈小玲陈正书
公关世界 2024年19期

摘要: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信息化不是课堂表演,重要的是通过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与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紧密结合,来实现信息技术与体育教育的深度融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步道乐跑”APP在高职院校公体课改革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对广东财贸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2023—2024学年的“步道乐跑”APP的锻炼数据进行分析。从乐跑管理教师和学生的两种角度进行调查研究,详细分析学校“步道乐跑”APP的注册情况、教师管理情况和学生使用情况等,得出以下结果:(1)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步道乐跑”APP的使用基本覆盖了全校学生,本学期学生的跑步次数集中在12—40次之间;(2)“步道乐跑”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的乐跑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乐跑锻炼过程中学生的作弊人数;(3)学生对“步道乐跑”APP的使用体验的总体满意度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软硬件的故障问题和单一的跑步锻炼形式上。

关键词:“步道乐跑”APP;公体课改革;身体素质

引言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2021年大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测情况的通报:2021年省教育厅对全省29所高校13800名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抽测。经过统计分析,我省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总体优良率和及格率分别为2.47%和65.09%,均未能达到我省年度目标要求优良率45%,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问题依然突出[1]。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使以往的体育教学模式发生变革,如今,学科知识的透明化、课程内容的信息化和课堂教学的数字化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体育的考核模式逐渐走向“课堂内容+运动APP”的趋势,利用运动APP智能化的特点来记录学生课外锻炼的数据,通过移动设备来实现课内外的结合,有效地缓解了学生课内外体育锻炼的割裂情况[2]。“步道乐跑”APP便是这一趋势下的产物,根据高校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每学期的跑步规则,细化到每天的锻炼时间、运动次数和运动强度。乐跑管理教师可以通过“步道乐跑”APP来实时查看学生的运动参数,掌握其运动锻炼情况,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当学生的体育成绩与“步道乐跑”APP的锻炼数据相挂钩后,大部分学生都会被动地下载和使用“步道乐跑”APP,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学生会逐渐适应且慢慢形成习惯。具体原因为:根据运动锻炼的规律,人体在适量地进行运动锻炼后会分泌多巴胺,进而让人产生愉悦和舒适的感觉,其中女性尤为明显[3]。同时,乐跑的锻炼需要科学制定学生的锻炼目标、加强教师的管理、学生锻炼行为监测和正向激励等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4]。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步道乐跑”APP在高职院校公体课改革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选取广东财贸职业学院2022级各个专业的学生和乐跑班级管理的教师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中国知网和广州图书馆中,以“步道乐跑”APP、“身体素质”和“公体课改革”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看并参考检索出来的相关期刊和论文,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星的形式向广东财贸职业学院2022级基础教育、金融投资、信息技术、财务会计和艺术设计学院的学生和2022级乐跑班级管理的教师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了2651份学生问卷和25份乐跑班级管理教师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6.4%和100%,见表1。

3.访谈法

通过微信、电话以及现场采访等方式对参与乐跑锻炼的学生、相关乐跑管理教师和乐跑校级管理员进行访谈,详细了解“步道乐跑”APP在学校中的实施现状,为本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4.数理统计法

对学生使用“步道乐跑”APP锻炼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具体数据包括学校年度体测数据和“步道乐跑”APP后台数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跑步标准

(1)跑步日期:“步道乐跑”APP的锻炼任务每年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来开展,上学期为3月10日—7月1日,下学期为9月3日—12月31日;(2)跑步时间:6:30—12:30;14:00—22:30,午间和恶劣天气禁止跑步锻炼;(3)跑步规则:“步道乐跑”APP的锻炼方式分为晨跑与课外跑,晨跑可以替代课外跑,课外跑不能替代晨跑,若晨跑次数不足,则最终分数为0;(4)运动标准:运动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以学生的生长发育敏感期、学期在校总时间和课程密集程度为依据,根据调查,2022级学生在该学期处于大学二年级的上学期,学生的实习任务导致其每周课程的数量较多且分布不均。经过研究,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实际情况最终确定每周步道乐跑锻炼次数为2—3次,见表2。

(二)学校“步道乐跑”APP的使用情况

1.注册情况

2023—2024学年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总人数为16324人,其中注册人数为15878人,注册率为92.9%。经过与乐跑管理教师的沟通发现,部分学生未认证的原因包括学生因身体不适而申请免跑、退伍军人体育课优待、入伍离开校园、手机硬件与乐跑软件不兼容、学生退学和休学等。

2.跑步情况

2022—2023学年下学期学生参加“步道乐跑”跑步次数的高峰在12—23次和40次以上,分别占据43.11%和33.84%。经调查发现,造成该数据的主要原因为统计的群体包含2022级和2023级的学生,其中2022级与2023级的学生跑步标准有所差异,具体差异为2022级学生的及格和满分次数分别为30次和40次,2023级的及格和满分次数为10次和20次。锻炼次数为0—11次的学生占比3.58%,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申请免跑、退伍入伍优待和不参与跑步锻炼等原因。

三、师生的互动与反馈

(一)学生的使用情况

通过现场访谈、微信聊天和电话联系的方式,随机抽取6名2022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其中受访者男女各3人。访谈后笔者将相关信息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并总结出以下结论:(1)学生乐跑的锻炼时间主要集中在傍晚或者晚上,该时间段天气温度适宜,适合进行体育锻炼;(2)学生参与乐跑锻炼的原因主要是跑步次数与体育成绩挂钩,学生因此愿意走出宿舍,走进运动场。部分学生反馈他们对待乐跑的态度,由开始的抵触到慢慢地接受,最后将乐跑锻炼视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已经形成了每周2—3次乐跑锻炼的习惯;(3)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乐跑能有效提升自身身体素质,而且每周2—3次的乐跑锻炼能调节心情、增强人际关系及促进身心健康。

(二)学生对“步道乐跑”软件的使用满意度

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在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前,本研究在知网和万方等学术平台查询和收集了大量与“校园锻炼软件”有关的调查问卷以及文献;同时以“锻炼软件使用满意度”为题,对多名专家教授进行电话访谈,最终确定以软硬件功能、实施措施和使用效果3个方面的满意度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1.“步道乐跑”软硬件功能的满意度调查

学生对“步道乐跑”软硬件的功能满意度调查的总体满意度不高,经过与多名学生和管理教师的访谈调研得知:因为“步道乐跑”锻炼采用的是手机软件线上记录跑步路线和学生线下人脸识别打卡的形式,所以在跑步锻炼过程中会出现人脸识别慢、识别错误、晚上灯光不足和跑区人数多而导致打卡人数堆积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和“步道乐跑”公司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主要形式为:“步道乐跑”公司定期维护和升级智能打卡机硬件和全天线上委派技术人员专门负责学生的申诉需求;学校管理教师及时通知学生更新面容照片、增加打卡区域灯光的建设和及时把学生分流到人流量少的跑步区域。

2.“步道乐跑”实施措施的满意度调查

学生对“步道乐跑”实施措施的满意度总体较高,通过学生和管理教师的访谈整理得知:(1)每学期颁布新的步道乐跑的规则,全称为《关于深入开展学生体育与健康(课外阳光健康跑)的通知》,规则的制定结合了学生每学期的跑步情况、体质测试的情况、兄弟院校的乐跑开展情况和“步道乐跑”软硬件的变化作出调整,这不仅保证了学生运动锻炼的质量,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锻炼感受;(2)乐跑的管理工作主要由乐跑管理教师担任,多数乐跑管理教师是学校辅导员,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日常生活锻炼也更加负责;(3)“步道乐跑”以多元化的形式来评定学生的分数,抛弃以往根据跑步次数来决定体育分数的形式,转变为“体育分数=德育分(10%)+考勤分(20%)+跑步次数分(70%)”的形式。德育分数是诚信锻炼分,若出现跑步作弊行为,分数直接清零;考勤分数是集合锻炼分,乐跑管理教师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集合锻炼和思政教育,并根据考勤情况打分。

3.“步道乐跑”锻炼效果的满意度调查

学生使用“步道乐跑”软件的锻炼效果一般,通过学生和管理教师的访谈整理得知:(1)在养成运动锻炼的习惯上,乐跑锻炼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其强制学生完成一定量的锻炼任务后,方可获得学分。学生对乐跑锻炼的强制性有所改观,由原来的轻微抗拒心态逐渐转变为主动计划跑步,在田径场上跑步锻炼的学生数量呈直线式上升;(2)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上,乐跑的锻炼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为长距离的间歇或者匀速跑。虽然乐跑对学生的耐力素质有所提升,但是整体身体素质的提升应该是多方面、多形式和多维度的,仅凭耐力素质的提升无法完全提升学生整体身体素质;(3)部分学生抗拒乐跑锻炼,并非因为不喜欢锻炼身体,而是不喜欢跑步。相对于枯燥的跑步,学生对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更感兴趣。

(三)学生乐跑作弊的情况分析

在乐跑锻炼与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乐跑作弊频繁且手段复杂多样。管理教师介入到乐跑的管理当中,通过体育课堂、乐跑管理微信群、班级定期集中和班会等形式宣传诚信锻炼的思政教育;在热门跑步时间段值班巡查(早上7:10—7:50和晚上19:50—20:30);乐跑公司在后台检测学生的乐跑锻炼作弊现象。因此,学生乐跑的作弊人数下降明显,表现在每月作弊人数的持续下降。

结语

广东财贸职业学院“步道乐跑”APP的使用基本覆盖了全校学生,本学期学生的跑步次数集中在12—40次之间。“步道乐跑”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的乐跑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乐跑锻炼过程中学生的作弊人数。学生对“步道乐跑”APP的使用体验的总体满意度有待提升,主要表现在软硬件的故障问题和单一的跑步锻炼形式上。优化“步道乐跑”APP的软硬件设施,提升学生的体验感。“步道乐跑”公司要定期安排工作人员对学校的“步道乐跑”软硬件进行及时的维护和更新,提升硬件使用的耐久性和软件识别的准确性。学生体育锻炼方式不应该限制在单一的跑步上,可以融入球类、武术类和体育游戏类等锻炼方式,以此丰富锻炼方式,调动学生的锻炼兴趣。以安全参加体锻为核心,加强乐跑锻炼的管理。在学生锻炼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乐跑的管理,确保每个学生和每个锻炼时间段都落实到相对应的管理教师身上,教师定期巡查跑步区域,确保学生的锻炼安全。同时,多次组织学生学习安全开展体育锻炼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曹兵,付江平.以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导向的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3,13(36):143-146.

[2]史振瑞.移动健康和智慧体育:互联网+下的高校体育革命[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8.

[3]张金奎,郝永朝,林彦.步道乐跑是提高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2):236-238+242.

[4]赵振红.“步道乐跑”APP在池州学院公体改革中应用调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23,44(02):91-94+98.

(责任编辑:宋宇静)

本文系2023年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校级立项建设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粤财院教〔2023〕47 号)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