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叶圣陶先生曾对“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发出质疑,他提出:教育就是让良好的习惯得以养成。倘若一个人具备令人称赞的能力,则说明他所具备的好习惯优于一般人;反之,则说明他的坏习惯较多。本文首先对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班主任建设班级文化、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进行简析,接着从班级文化建设路径与班主任管理效能提升路径两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五年一贯制;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班级管理;路径方法
引言
借助班级文化强化班级管理的意义在于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即把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包装得更具“塑造性”,而非“灌输性”,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中,强化自我学业意识,坚韧克服学习倦怠感的毅力。尤其是对于刚刚结束初中学习进入到高职专科教育的学生而言,其价值观、人生观等正趋近成熟,个性化思维已基本形成,正处在知识、情感、态度由“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阶段,班主任教师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优化班级管理方式,提升班级管理实效,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生活更具品质,势必能够助力学生核心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提升。
一、五年一贯制高职班主任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加强班级管理的必要性
高职专科教育阶段的学生身心得到了发展,其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他们接收到的信息不再来自单一的环境,而是复杂的社会。首先,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需要班主任利用班级文化去强化班级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面对一些是非对错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积极抵制不健康思想;其次,学生成长需要优秀的品质。刚结束初中课程学习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各方面还未完全定型,班主任以高质量的班级管理养成工作,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集体、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为今后成为有用之人奠定基础;最后,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建设能够反映班级风气、体现班级传统的班级文化能够构建尊师重教的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升其学习质量[1]。从班主任的存在价值而言,班主任所开展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将对整个班级产生深远的影响,班主任的价值观念对整个班风的形成、对学生的引导,都会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利用班级文化去强化班级管理,既是时代赋予班主任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对班主任的要求所在。
二、五年一贯制班级文化建设路径
(一)从物质角度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五年一贯制高职班主任在规划班级文化建设有关物质方面的内容时,可以从班徽文化、墙面文化、班刊文化等方面着手。班徽能够对班级的学习理念、学习特点、学习期待等进行集中反映,是班级对外展示蓬勃朝气的重要工具之一。班主任可以大胆将班徽的设计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班级管理氛围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班级管理自主意识。当学生的设计提议被采纳后,学生的自豪感与荣誉感会愈加强烈,学生内心还会生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暗示与班级管理主体暗示,萌生“我真不错”“我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员”的信念,这将有利于学生在班级中学习行为的自我约束以及综合素质的大面积提升。墙面经过科学布置后,首先能够带给学生直观的、愉悦性的视觉感受。随后,布置墙面的墙报、图片标语等承载的内容能够潜移默化地带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坚定学生意志,培养学生习惯。班主任在筛选班级文化墙装饰材料时,应遵循系统、简约、直观、教育的原则。布置时,可以请学生帮忙参与布置,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有效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又能够制造师生交流互动的契机,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班刊的创办能够让学生感受孕育“新事物”的快乐,班刊从无到有、从简到精,其中凝结的学生的心血能够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让学生更加珍惜班级文化建设成果,做到主动维护、宣传,有利于学生班级责任心的增强以及班级管理主观能动的激发,随着班刊创办经验的累积,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执行能力也将显著加强[2]。
(二)从精神角度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五年一贯制高职班主任在规划班级文化建设有关精神方面的内容时,可以从制度文化、班级活动文化等方面着手。班主任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任务以及实际个性情况制定有约束性、指导性以及评价参考意义的班规班纪。教师要认识到班规并非针对个别学生行为,而是面向整个班集体,所以班主任需要积极动员全班学生以及其他任课教师共同参与。具体制定班级制度时,可先行进行思想引导,在思想统一的基础上,民主确定原则,然后由班团干部负责组织起草班规。初稿形成后,班主任、学生、其他教师再次集中进行民主审议,细节完善后确定班规。班规明确且投入使用后,师生需共同维护和遵守,不可随性违背和破坏,要保障班规的执行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能够为班级文化建设注入活力,也是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力量的重要途径之一。班主任充分利用各种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让学生养成自主参与班级各类活动的习惯。班主任借助符合学生兴趣、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班级活动,为学生制造互帮互助、并肩作战的机会,去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凝聚班级力量,见表1。
三、五年一贯制班主任管理效能提升路径
(一)建立和谐关系
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实施不仅仅是对学生德行、学行的引导,更是对学生德性、学性的培养,良好的班级教育管理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行为进行正向引导的同时,还可以为学生真实内心世界中情感的宣泄提供出口。为充分发挥班级教育管理的情感表达作用,班主任在策划班级管理活动时,首先需要保证浓厚的活动氛围,建设和谐班级。如教师需要将班级教育管理内容巧妙地渗透至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而不是用模式化、程式化的活动指令去安排、要求学生。如在迎接新生时,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班级文化墙、书写新生欢迎语、将学生的新书本打包成一份小礼物等,为学生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舒缓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的紧张感。教师在进行自我介绍时,可以结合当下广受青少年所喜爱的快闪、才艺展示、谐音梗等方式,活跃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性,让学生能够大胆主动地向教师和同学介绍自己。待学生都自我介绍完毕后,教师可以当堂组织互动小游戏,如萝卜蹲、报数识人等,帮助学生快速准确记忆同学的名字,培养学生间的感情。以萝卜蹲游戏为例,教师让学生分组PK,随机选取一名学生抱头蹲,下蹲的同时喊口令:“萝卜蹲,萝卜蹲,某某(学生本人名字)蹲完某某(其他同学名字)蹲”。如果该同学口令喊错或接口令的同学未能在两秒之内做出口令动作,则出局,直到选出最后3名获胜的同学。接着,各组获胜的前三名重新组成新队,进行最后的决战,选出本次游戏的前三名,教师给予相应奖励。在颁奖环节,教师请第一、二、三名学生依次排列站在讲台正中间,邀请班级其他专业课教师为学生颁奖,并拍照纪念,让本次活动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够快速“破冰”。
(二)端正学习态度
每学期开学之初,班主任教师都会经历对学生的“收心”教育。习惯了寒暑假较为散漫、没有规律的生活,学生在回归校园的初期常常不能在课堂上专注学习注意力、学习执行力不强、早起困难等,通常教师需要花费一周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进入学习角色。为了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假期综合症”,教师可以设计颁奖活动来驱散学生的学习惰性。教师在临近开学前一周开始铺垫颁奖活动,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等以发送邀请函的形式,诚邀班级其他专业课教师与学生家长作为颁奖活动的特邀嘉宾出席活动,增强学生、家长、教师关于此次活动的隆重感,提升活动重要性认识。随后,班主任教师在微信群、QQ群公开征集活动的方案,如表彰的奖项、奖品的形式等,挖掘亮点建议,充实活动内容,提升学生的活动参与性,借助学生的创意想法,吸引学生,让学生对开学后的颁奖活动心生期待,进而达到弱化学生上学抵触情绪的作用。
(三)激发学习活力
五年一贯制高职班主任在推进班级教育管理工作时,需要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将班级教育养成的出发点落在学生自身,给予学生自主创设班级教育活动的权利,为学生制造践行特色班级教育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在宽松的班级管理环境中自由跳跃,以实现学生巨大潜能的深度挖掘。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的语文课文,创编课本剧,通过自制道具、填充故事情节等,走进剧中人物,了解人物个性特点,读懂人物内心,借重塑剧中人物的过程真切感受形式多样的班级教育管理形式。再比如,教师可以针对班级中的不良现象,如相互抄写作业、上课睡觉、考试作弊等请学生创编小品。不论是小品内容创编、道具准备、场景布置、彩排练习、海报宣传还是汇报展演,教师都放手让学生亲力亲为,学生在全方面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在实践中验证想法的可行性并不断加以调整,以增强学生对于班级教育管理形式、班级教育管理感受的认知与辨别能力。教师将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避免生硬的批评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此时的班级教育管理活动更像是一根“软鞭子”,能够及时提醒学生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鞭策学生珍惜大好学习时光,主动学习,扎实累积基础知识,努力提升专业技能。
(四)突出个性价值
班级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体现个性价值,彰显精神。五年一贯制高职班主任在推进班级教育管理时,不单是为了深刻教学活动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对学生生命情感的培养与教育。脱离了个性化价值以及缺乏精神属性的班级管理活动,必然会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无法有效引导学生热忱地迎接学习、勇敢地接受挑战,学生的班级教育管理活动参与效率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教师需要为班级管理注入更多精神内涵,放大个性价值。如在元旦佳节,让学生自由编排节目,让学生享受创作成就感;在对班级文化墙进行创设时,以创意竞评的方式,确定最能代表班级特色、传递班级精神的文化内容;设立“情绪树洞”,倾听学生烦恼,舒缓学生压力;定期组织主题班会,根据班级学生整体表现情况、突出问题或社会时事热点等确定班会主题……借助不同形式的活动,富养学生精神,见表2。
结语
总而言之,五年一贯制高职班主任需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把握班级教育艺术,强化班级管理,通过营造浓厚班级文化氛围、丰富班级教育管理内容,创新班级教育管理形式,驱散学生学习倦怠感,提升学生自省能力,促使学生的个性价值和精神属性得以突显,助力学生素养与专业技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仁增多吉.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策略[J].学周刊,2017,(06): 95-96.
[2]张云杰.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