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背景下柬埔寨语人才培养研究

2024-10-18 00:00:00符礼媚
公关世界 2024年19期

摘要: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持续推进和不断深入,海南与柬埔寨之间的贸易往来呈现出日益活跃的态势,双方在贸易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贸易规模逐渐扩大,贸易种类也日益丰富。同时,海南与柬埔寨在文化交流方面也开展了越来越多的活动,各种文化交流项目层出不穷,促进了双方文化的相互了解和融合。此外,在旅游合作领域,海南与柬埔寨之间的合作也日益频繁,双方共同推出了一系列旅游合作项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对方国家旅游观光。在此背景下,对柬埔寨语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构开始重视柬埔寨语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满足双方日益增长的合作需求。本文将从海南自贸港背景下分析柬埔寨语人才的培养现状和需求,探讨了培养柬埔寨语人才的策略,提出了加强柬埔寨语教育、推动跨学科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和开展国际合作等建议,以提升柬埔寨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强而有力的人才支持。

关键词:海南自贸港;柬埔寨语;人才培养

引言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政府的重大决策,其目的是将海南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在此背景下,培养柬埔寨语人才有助于海南和柬埔寨在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旅游合作等领域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增强海南在区域内的竞争力,提高海南在柬埔寨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对推动自贸港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海南自贸港背景下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柬埔寨语人才培养现状和需求

(一)培养现状

海南省共有13所高等职业院校,其中8所院校开设了外语类专业[1]。截至目前,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是唯一一所开设柬埔寨语专业的高职院校。该专业自2017年起设立,至今已历经5届的招生历程,共计招收23名学生。从招生人数来看,柬埔寨语专业的录取人数呈现出波动态势。专业首年开设时,仅有两名学生被录取;随后几年,每年都有6—7人加入。而到了2021年和2023年,报名人数又缩减为3人和4人。与其他东盟语种专业相比,柬埔寨语专业的培养规模仍然偏小且不稳定。

(二)需求分析

海南与柬埔寨地缘相近、气候相似、人缘相亲,近年来在经贸、旅游、医疗、热带农业、教育等领域交往频繁、合作密切。2019年10月,柬埔寨驻海口总领事馆设立,柬埔寨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在海南设立总领馆的国家。2023年以来,海口、三亚等地陆续开通与柬埔寨首都金边的直航航线,进一步促进了两地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海南省农业厅拟在柬埔寨建设“柬埔寨·海南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以推动两地在农业领域的合作。

海南和柬埔寨在政治、经济、农业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海南和柬埔寨需要大量具备柬埔寨语基本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较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熟知中柬两国文化的柬埔寨语人才。目前,应用柬埔寨语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方向主要是在中国或开设在东南亚地区的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行政、翻译、文秘、管理或对外汉语教学等一线工作岗位。

二、培养柬埔寨语人才的策略

(一)加强柬埔寨语人才教育

1.稳定招生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柬埔寨语专业招生逐年波动,未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首当其冲应该解决柬埔寨语专业的招生问题。因为足够的学生数量是柬埔寨语专业持续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柬埔寨语专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有助于提升柬埔寨语人才质量,确保学生们能够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培养,为相关行业输送保质保量的柬埔寨语人才,从而提高柬埔寨语专业的影响力,为柬埔寨语专业的发展奠定基础[2]。

首先,政府需要起到引导和规范市场的监督管理作用,从政策和制度上给高职院校招生予以支持,规范招生市场;其次,以宣传为主,转变传统思想,帮助家长和学生正确了解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和后续的升学及就业流程;再次,高职院校需要从自身入手,加大建设力度和宣传力度,打造并利用优势专业吸引生源;最后,从学生家庭入手,转变家庭思想观念,引入教学补助资金帮助家庭减少经济压力[3]。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柬埔寨语专业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学生选择和热爱这门语言。

2.优化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系统,有助于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课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具备实际能力的人才;为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因此要构建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课程体系,首先要理清课程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和衔接关系,同时要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各专业的特点,优化各类课程学分和课时比例结构[4]。柬埔寨语语音的结构复杂,分别由33个辅音、27个元音符号和12个独立元音组成,其中的27个元音分别有两套读音。学习柬埔寨语是一个艰难且复杂的过程,通常需要两个学期的学习才能学会柬埔寨语语音的全部内容。因此建议在第一、二学期注重柬埔寨语语音的教学,应保持《基础柬埔寨语》课程每周6—8课时,同时开设《柬埔寨语口语》和《柬埔寨语视听说》课程,周课时均为2课时;第三、四学期在兼顾基础课的同时,还应侧重口语和听力的练习,因此建议《基础柬埔寨语》课程可以每周4—6课时,《柬埔寨语口语》和《柬埔寨语视听说》课程增加至4课时。在第三或第四学期,适当开设第二课堂,如《柬埔寨时事选读》课程,让学生了解柬埔寨时事新闻,从而进一步了解柬埔寨。

3.提高师资水平,加强师资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施者,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更好地成长。目前,国内各高校的柬埔寨语专业教师均从柬埔寨语专业毕业,因此,很多教师没有柬埔寨语教学经验。首先,要加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其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能力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有效地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好柬埔寨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柬埔寨语言基本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完善。加强教师与企业、行业、社会的衔接[5]。因此建议每学期都应选派教师到行企业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

高校教师履行岗位职责,要将继续教育和自身教学相结合,不断充实自身。应积极鼓励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只有本科学历层次的教师,学院应该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用一些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或者申请到更好的专业院校访学,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选派教师参加由国内权威院校举办的各类专业课程师资培训班;派送教师到国外进行短期语言培训或访学交流;加强与国外大学合作,了解兄弟院校教学与研究的发展状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先进的教育理念[6]。

(二)加强实践教学

1.建立实习基地

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作为培养国际交流人才的重要基地,有必要与行业领先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学生掌握了柬埔寨语基础语音知识之后,可以安排他们在寒假和暑假期间前往相关企业进行实地学习和技能培训。这样的实践经验将极大地提升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在第三学年,学院还应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实习,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职场环境,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建立实习基地需要树立长远观念,以确保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稳定性;培养双赢机制,确保校企合作实习基地的有效性;加强实习管理, 突出教学中心地位[7]。

2.组织实践活动

海南与柬埔寨的联系日益密切,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自2018年起,海南每年都会举办以“亚洲新未来:发展与合作”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连续5年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简称消博会)。此外,海南还积极推动与柬埔寨的旅游、教育和经贸往来,并于2021年5月在柬埔寨金边开设了海南驻柬埔寨经贸办事处,致力于促进双边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作为海南省唯一一所外语类职业院校,有责任和义务培养更多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8]。学院可以考虑派遣学生前往会场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及跨文化交际技巧。这不仅有助于加强海南对柬埔寨的友好形象,也是对柬埔寨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一次重要锻炼机会[9]。

3.进行国际交流

根据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柬埔寨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除了正在积极推进的“2+1”留学模式和“2+2”留学升本项目之外,还需计划引入短期语言交流项目。在第一和第二学年的暑假和寒假期间,组织柬埔寨语专业的学生前往与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合作的柬埔寨各大院校开展短期语言学习交流活动。这不仅能让学生们深入体验当地文化,而且能够加深对柬埔寨语及其使用国家的认识和理解。此外,还将邀请一些柬埔寨学生来到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进行汉语学习,而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的柬埔寨语专业学生则充当翻译工作。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锻炼口语能力,还能拓宽国际视野,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10]。

(三)编写符合高职院校教材

目前市面上的柬埔寨语教材逐年增多,但该些教材与高职院校柬埔寨语专业的教学不相符。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材应既有职业学校教材职业性和技能性较强的特点,又有普通高校教材教育性和知识性较强的特点[11]。编写符合高职院校的教程,有助于更好地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为教师提供系统的教学材料,方便教学工作的开展。编写符合高职院校教材,要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对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或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进行详细剖析柬埔寨语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职业素养等,并将这些内容充分体现在教材内容中。在编写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时,要以岗位群理论知识为基础背景,以工作流程为主要载体,以职业素质为终极目标,精心设计好教材的内容架构、实际操作情景以及思政教育环节[12]。

结语

在海南自贸港背景下,对柬埔寨语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本次研究,深入探讨了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柬埔寨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需求以及柬埔寨语人才培养的意义。结果显示,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在柬埔寨语人才培养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然而,自贸港的建设为柬埔寨语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柬埔寨语人才教育,加强柬埔寨语实践教学和编写符合高职院校教材,以培养更多适应自贸港需求的高素质柬埔寨语人才。同时也期待更多的院校和相关机构关注柬埔寨语人才培养,共同推动海南自贸港的发展,为促进中柬友好交流和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总之,柬埔寨语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梁瑜.自贸港建设背景下的海南高职院校旅游小语种复合型人才培养[J].学园,2023,16(33):46-48.

[2]王海玲.广西柬埔寨语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2(02):57-61.

[3]孙晓磊.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4]张大良.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10-12+23.

[5]于菲.职业学院基础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思考[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16):8-10.

[6]傅顺华.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校外语专业师资建设的问题和几点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6,34(04):154-158.

[7]杨涛.内涵建设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实习基地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15):93-95.

[8]崔发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材:编写理念与内容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26):52-59.

[9]赵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高职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思考[J].公关世界,2024,(09):42-44.

[10]赵紫云,翁世洲,陈广莲.崇左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与就业问题研究——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科技,2024,47(09):39-41.

[11]裴瑞,张建珍,孙伟俊.高职院校职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17(02):97-103.

[12]徐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24,26(03):9-12+53.

(责任编辑:豆瑞超)

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2023规划课题《海南自贸港建设背景下东南亚国家语种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HNSK(JD)23-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