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我国跨境电商的迅速发展以及其与拉美地区的关系,并着重探讨了西班牙语在这一领域中的重要性。笔者对我国高职商务西班牙语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包括对接市场需求、提升师资队伍素质、创新教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等。最后笔者强调了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在“一带一路”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时代背景下,西班牙语商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拉美跨境电商;高职西班牙语商务人才
引言
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依托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态,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迅猛。《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2.11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唐洁指出,中国和拉丁美洲的产业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拉丁美洲有望成为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新亮点[1]。
一、拉美地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响应与影响
自中国政府在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拉美地区的国家都在积极寻求参与其中,积极与中国签订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和自由贸易协定。到2023年,已经有20多个拉丁美洲先后加入了“一带一路”倡议,凸显了这一倡议的广泛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在刘滢等研究调查中,针对拉美地区的政务人员、学者、商人、新闻工作者和一般公众等不同群体进行了“一带一路”倡议接受度的问卷调查[2]。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对“一带一路”倡议持有积极的态度,尤其在商业界,他们对该倡议的赞同比例最高。这反映出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拉美地区国家与中国的经贸交往日益密切,人民之间的交流也显著增多。
二、“一带一路”倡议下拉美地区国家的语言需求分析
西班牙语的全球应用十分广泛,尤其在日益崛起的跨境电商市场中。《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报告(2022)》称,拉丁美洲是全球跨境电商贸易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3]。根据塞万提斯学院在2023年发布的“西班牙语——鲜活的语言”年度报告,截至2023年底,全球有超过5.99亿人使用西班牙语,占世界总人口的7.5%。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口数量超过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6.2%。而在拉丁美洲,以西班牙语作为母语约有4.2亿人,占比超过80%。
对于跨国商务交易而言,语言的共通性往往能够大大促进信任的建立与业务的开展。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院长路易斯·加西亚·蒙特罗也曾经提到一个事实,给出了4%—7%的比例,强调共同语言对于投资和商业交易增长的影响。他认为,西班牙语在中国的推广和学习,对于深化中国与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的友好关系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对于拉美地区而言,依靠庞大的西班牙语语言群体以及不断发展的跨境电商市场,其语言服务的需求空前巨大,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商业交流提供了可能性。
三、我国高职商务西班牙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
(一)我国高职商务西班牙语人才培养的现状
据塞万提斯学院统计,目前在中国学习西班牙语的学生数量已经达到6万,其中在高校学习的学生数量约为2.5万[4]。2004年,我国首次在高职院校开设西班牙语专业。截至2023年,我国有超过3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西班牙语专业。据笔者对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区几所高职院校的访谈,这些高职院校的每年招生规模大约在40—90人之间,他们的数量在每年都有所增长,这是对近年来西班牙语学习热潮的一个明显反映。但同时,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我国目前高素质的商务西班牙语人才供应明显不足。
(二)中国高职院校西班牙语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分析与能力分析
通过分析国内主要招聘网站的数据,高职院校的西班牙语专业毕业生最大的需求来自传统外贸公司和跨境电商企业,主要招聘的职位是业务员、销售和运营岗。毕业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西班牙语语言能力、企业专业背景知识以及良好的软实力。吴昕琪强调,应对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职场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5]。在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对于高职的商务西班牙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海南高职商务西班牙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现状
中教团队拥有国外留学经历和企业就业经历,但缺乏最新的一线行企业经验,无法提供与实际工作场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在快速变化的行业环境下,这可能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学生在毕业后可能面临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此外,学院聘请的外籍教师虽然具备多年的语言教学经验,但缺乏对当地实际情况的了解,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课程设置
作为培养西班牙语商务人才的重要依托,商务类西班牙语课程《商务西班牙语》和《西班牙语翻译实践》开设于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上学期,总共仅有48课时,难以满足学生充分学习所需的时间和深度。这种限制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掌握商务西班牙语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影响其未来在商务领域的发展和应用能力。另外,缺乏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课程和训练。以西班牙语作为母语的国家有21个,各国的母语者之间存在口音和词汇上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在国际商务交流中出现误解和挫折,影响与外国合作伙伴的沟通效果和合作成效[6]。
(三)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
张松等指出,目前我国西班牙语专业经贸方向的教材,存在数量少、内容过时、形式单一、缺乏数字化资源等问题[7]。学院先后使用的教材有《西汉初级口译教程》《职场西班牙语》和《跨境电商实用西班牙语》,其都不是高职专用教材。前者虽涉及多种商务场景,实用性较强,但编写时间较早,数字化方面比较欠缺,比如无法通过扫码获取音频。《职场西班牙语》是引进版教材,面向的群体是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西语国家职场人士,内容的编排不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8]。《跨境电商实用西班牙语》内容新颖,比较贴合当前跨境电商的使用需求。但以上3本教材均缺乏视频资源和数字化资源,不利于学生开展自学。另外,学院缺乏西班牙语相关的实训教学场所。这些不足影响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水平的提高。
(四)在人才培养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学院西班牙语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和江浙一带的外贸和跨境电商企业。用人单位反馈,学生们在学习期间获得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文化素养,但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仍有待提高。同时,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培养。如缺乏相关培训和引导,学生可能在职场中面对诸如诚信、责任等方面的挑战时表现欠缺,影响其职业发展和社会影响力[9]。
五、相应的解决方法及探索
(一)对接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电子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领域对于掌握语言、 通晓国际贸易规则和最新信息技术的高素质综合外语人才需求持续攀升。广深和江浙沪地区产业链完整,是跨境电商企业高度集中的区域。这些地区跨境电商企业在西班牙语国家市场开发主要是通过第三方平台,他们要求西班牙语人才要能够做好线上营销引流和产品宣传工作,尽快占领跨境电商新优势[10]。因此,为跨境电商企业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需要瞄准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二)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和专业知识更新
制定并实施持续的师资培训和专业发展计划,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不断提升其商务知识和教学水平。鼓励教师保持与行业的紧密联系,关注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通过参加行业研讨会、培训课程,或与相关企业和专家合作,到企业调研,以获取最新的信息和资源。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资源,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学习、团队合作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四)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线上+线下全贯通
与行业专业人士合作编写校企合作教材,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录制配套实景视频,旨在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学习材料。积极利用在线平台,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答疑和经验分享。学生通过在线平台与行业专家交流,实现时间和地点的灵活性,获取实时信息。专家的深度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最新行业动态,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这种交流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同时增进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就业竞争力。
(五)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合作良性闭环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主动地对接企业资源,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企的良性互动和共赢局面。吴昕琪指出,校企合作可探索“定向培养”和“大师工作室”等教育模式。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夯实电商理论知识,培养职业胜任力。企业提供场地、资金、设备,校方输送学生参与实践,能够一定程度上弥补缺乏校内实训场地的不足。企业派遣资深专业人员担任辅导,传授先进业务理念。学生的实践经验可以为课程设计提供优化思路,形成良性闭环。
(六)分阶段培养,夯实语言和技能基础
高职培养年限为3年,一般分为“2.5+0.5”模式。其中2.5为在校学习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注重培养学生在西班牙语跨文化背景下的基础能力,包括西班牙语语言和中国、目的语国家文化素养的提升,通过开设跨文化交际、西班牙语国家国情知识等课程;第二阶段则着重培养学生在西班牙语外贸和跨境电商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开设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商实操等课程,使其具备在国际商务领域中的竞争力和实践能力。这样的分阶段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在不同层面上全面发展,并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七)健全学生评估和反馈机制
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有效的学生评估和反馈机制,以了解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学习体验,并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结语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历史机遇下,作为海南地区唯一一所开设西班牙语专业的院校,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商务西班牙语人才培养方面所进行的教学改革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商务西班牙语人才,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融入国际市场大势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唐洁.跨境电商:中拉经贸合作新赛道[J].服务外包,2023,(12):70-73.
[2]刘滢,毛伟,吴潇.跨越太平洋的传播与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在拉美地区的受众认知度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0,(06):84-92.
[3]何淑洁,孔德就,彭丽红,等.“一带一路”倡议下广西职业本科院校农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大学教育,2024,(03):119-122+127.
[4]何牧.“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职学校国际化创新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4,(01):148-151.
[5]吴昕琪.“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产学研协同发展路径探索[J].对外经贸,2024,(01):140-143.
[6]杨璧蔚.拉美西班牙语口音的差异对商务交流的影响[J].现代交际,2021,(13):93-96.
[7]张松,姜云龙,马卓.“一带一路”背景下,关于教材问题及创新——以经贸应用西班牙语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1,(05):107-109.
[8]翟红,马努艾拉·德拉斯·涅尔维斯·阿尔瓦雷斯.商务西班牙语教材的内容设计评析[J].现代交际,2019,(21):221-222.
[9]李晨阳,韩少鑫.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对西班牙语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探究——以大连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学生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03):11-13.
[10]卞凌鹤,刘天.江浙沪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在西班牙语国家市场的发展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29):110-111.
(责任编辑:宋宇静)
本文系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2024年院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学研究项目《商务西班牙语》(项目编号:Hwyke-0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