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创新创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的模式逐渐兴起,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注重实践与创新教育的高职院校,依托其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与中山汇智电子商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山市缘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设了创新创业培训基地,旨在提升各镇街的创新创业水平和创业孵化能力。本文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深入探讨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的模式、实施效果及其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其他地区和高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
引言
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发展,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建的创新创业培训基地模式也逐渐受到重视。中山市作为广东省的经济重镇,其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致力于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号召,与中山汇智电子商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中山市缘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了创新创业培训基地。该基地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结合中山市的实际需求,旨在提升地方创新创业水平和创业孵化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体系,该基地不仅为创业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也为校企合作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模式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一、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的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与中山汇智电子商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中山市缘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系统化的培训课程、实践项目和资源支持,能够大幅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一方面,培训基地提供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同时能够有效地涵盖创新思维、创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多个方面。相应的课程不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在实际的发展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基地开设的“创业大讲堂”系列课程,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战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创业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制定商业计划书、识别商业机会,还掌握了团队管理和融资技巧。该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由此为基础,自身的创业能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培训基地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基地的资源,组织了多次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活动。各种类型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也更加有效地为学生提供展示和验证自己创业想法的平台。例如,在校企共建的创业孵化基地内,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申请创业项目入驻,并且能够有效地获得基地提供的办公空间、导师指导和资金支持。通过各种类型的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创业过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以此为基础,也能够积累宝贵的创业经验。此外,校企共建的培训基地还更加充分地提供优质的导师资源。基地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汇聚来自高校和企业的多名资深创业导师,相应的导师不仅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在实际的工作中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例如,中山市缘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曾多次成功创业,该管理人员在导师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更加有效地向学生传授实用的创业技巧和经验。这些导师的指导不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了宝贵的人脉资源,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创业能力[1]。
(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基地的建设和运营,高校和企业的联合能够有效地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动力。一方面,培训基地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了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这些人才在接受系统培训后,其自身能够具备较强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并且在实际发展中能够在地方企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培训基地每年培训的5000多名学员,其中不少人在接受培训后成功创业或在本地企业中担任重要职务。然而,经过培训的人才不仅提升了本地企业的竞争力,还能更加有效地推动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另一方面,培训基地在促进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山市在实际发展中作为一个产业发达的城市,其自身所具有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许多企业在创业初期面临诸多挑战。校企共建的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提供创业咨询、项目孵化和资金支持等服务,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这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中山汇智电子商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培训基地合作,设立了专项创业扶持基金,以此为基础,为初创企业提供启动资金。这些支持措施不仅帮助企业度过创业初期的难关,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存能力。此外,培训基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通过推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方式,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基地依托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资源和中山市缘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的企业资源,在实际工作中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此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机会,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例如,一些企业在与基地合作过程中,发现并招聘了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此种类型的人才在企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二、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的难点
(一)资源整合与协调难度大
一方面,高校与企业的目标以及文化差异导致合作中面临协调上的挑战。高校注重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强调理论知识和教育质量,而企业则更加关注市场需求、效益和实用性。由于此种类型目标上的差异往往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存在不同的优先级和工作方式。例如,高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希望通过培训基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企业则在发展过程中可能更关注如何通过基地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资源。此种类型的差异需要通过深入的沟通和协调来平衡双方的利益和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通常很难达到理想的平衡。另一方面,资源整合的过程中存在实际操作的障碍。高校和企业在资源配置上出现一定程度的差异,如何将高校的教育资源、教师资源与企业的市场资源、实训资源有效结合,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例如,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中山汇智电子商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过程中,需要将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相结合,相应的工作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双方在课程设计和项目选择上进行密切配合,还需要更为充分地在具体的教学实施和项目执行中不断调整和磨合。此种类型的资源整合过程既需要时间,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双方的耐心和配合。另一方面,资金和政策支持的不足也增加了资源整合的难度。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相应的内容主要包含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教师培训和项目运作等方面的支出。然而,许多高校和企业在资金上都存在一定的限制,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发展而言,其自身所能够投入的资源有限。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但在实际操作中,获取政策支持和资金的过程通常较为复杂和繁琐,相应的问题也增加了资源整合的难度[2]。
(二)培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难度大
目前,评估标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了评估的难度。创新创业培训涉及的内容广泛,其内容主要包含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涵括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科学地评估这些不同方面的效果,需要予以充分地重视。例如,对于理论知识的评估,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通过考试和测试来进行,但对于实践能力的评估,则需依照项目完成情况、创业成功率等多种指标来综合判断。此外,不同培训项目的目标和内容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评估标准也需要相应调整,相应的情况也进一步增加评估的难度。同时,就技术应用而言,数据收集和分析的难度较大。培训效果评估在实际的落实过程当中需要应用大量的数据支持,其主要的内容包含学员的学习表现、项目完成情况、创业成功率等方面的数据。然而,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常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学员在培训结束后的长期跟踪调查难以实施,由此也致使无法全面了解学员的创业情况和成效。此外,一些企业的商业数据具有高度保密性,在实际工作中不愿意向外部透露,这也增加了数据收集的难度。虽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收集到数据,但就实际发展而言,如何科学地分析和解读这些数据,以准确评估培训效果,也需要有关工作人员予以充分的重视。
三、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模式构建策略——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一)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
首先,有关工作人员明确双方的合作目标和职责分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中山汇智电子商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制定详细的合作协议,同时也进一步明确双方在基地建设中的具体职责。例如,学校负责课程设计、师资配备和学员管理,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则负责提供实践项目、市场资源和资金支持。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能够更加有效地确保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此种模式进一步提升合作效率和效果。其次,在合作过程中建立定期沟通和协调机制。更为充分地确保合作顺利进行,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及时交流合作进展、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此种类型的沟通机制,双方能够及时调整和优化合作方案,同时也能够更为充分地确保基地建设符合实际需求和预期目标。例如,双方在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总结会议,评估培训效果、学员反馈和项目进展,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相应的定期沟通机制不仅提高了合作的透明度和协调性,还能更为有效地增强双方的信任和合作意愿。再次,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和评估体系。在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的过程中,项目管理和评估体系的建立极为重要。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引入专业的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进一步开展培训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例如,学校在实际工作中采用项目管理软件,对项目进度、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相应的方式保障项目按计划进行。同时,学校还更加积极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的评估指标,从而有效地对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二)优化资源配置与整合
首先,在合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实践资源。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能够将学校的教学资源与企业的实践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例如,学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教师队伍和教学设施,企业则提供真实的商业项目和实训场地。通过相应的资源整合,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更为充分地参与实际项目操作,通过此方式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学生在学习创业管理课程过程中,需要在企业的孵化基地参与实际项目的运营,由此更加有效地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增强学习效果和实践经验。其次,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同搭建了创新创业资源共享平台。相应的平台汇集了高校和企业的各类资源,具体而言主要包含课程资源、师资资源、项目资源和市场资源等。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双方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方便地进行资源交换和信息共享。例如,企业能够更为充分地通过平台获取高校的科研成果和优秀学生资源,而高校则能够通过平台了解企业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动态。这种资源共享机制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双方的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同时,二者在合作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多样化和实用性。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制定培训课程时,可以从诸多角度考量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市场变化。例如,学校在工作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建议和市场调研结果,开设诸如数字营销、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热门课程,同时也能够邀请企业的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相应的课程不仅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还能够满足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通过相应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此外,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也是资源优化配置与整合的重要方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工作过程中积极争取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方式为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例如,学校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能够建设先进的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孵化基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创业扶持资金和政策咨询服务。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不仅缓解了校企合作中的资金压力,也能够进一步为基地建设和运营提供了稳定的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模式不仅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种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为其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未来,随着更多高校和企业的加入和探索,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培训基地模式将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翔宇,吴德胜,石恋,等. “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及路径探析[J]. 科技创业月刊,2020,33(11):17-20.
[2]黄永辉,王君,张俊超.农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虚实空间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04):126-129.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