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四川省成都高新区芳草小学注重百年党史精神弘扬与儿童理想信念塑造的结合,努力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儿童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着力将百年党史学习一以贯之地融入学校德育课程和少先队活动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与学科融合,找到理想信念的认知切入点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将信念教育更好地融入学科教学,我们遵循“以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为主,以语文、美术、音乐、体育等其他学科教育为辅,以班主任教育为主,其他科任教师教育为辅”的“1+N”学科渗透思路,梳理百年党史中适切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通过集体教研的方式寻找学科教学中百年党史与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元素,促使学生的意识行为发生变化。
理想信念教育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融合。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革命传统教学”主题学习包含革命先辈事迹、革命运动历史背景、组织实践活动和体验、法治教育等内容。我们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革命传统教学主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标要求,我们在革命传统教育板块中,依据党史和理想信念元素设计主题内容。例如,五年级下学期,我们把“百年追梦,兴我中华”作为学生探究的主题,再通过主题阅读、主题观影、网络查阅、实地考察、作品分享等具体的过程,来体验百年党史中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理想信念教育与语文学科的融合。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爱国主义、革命精神等理想信念类课文四十多篇:有散见于不同单元的单篇,也有以单元形式集中呈现的……这样编排旨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弘扬民族精神、追求理想信念、勇往直前的决心和勇气。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理想信念与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一是基于单篇渗透。如教学任务完成后补充一个“革命故事讲一讲”的任务。二是整合实施。将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的相关内容整合起来。比如在每学期教学任务完成后开展主题为“革命故事会”口语交际活动,让学生讲讲本学期学习过的革命故事,通过讲述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以及爱党爱国之情;四年级教学任务结束时选取三、四年级教材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千年梦圆在今朝》《小英雄雨来》《黄继光》《祖国,我终于回来了》等与主题相关联的课文进行主题教学,并通过“故事我来复述”“绘制人物形象分析图,梳理人物共性”“讨论会:确定怎样的志向是有意义的”等活动,激发学生立志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伟大理想。三是通过主题进行单元重构,设计或补充凸显理想信念的学习任务。如设计思辨问题“请探究他或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等。
理想信念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百年党史中包含的理想信念的内涵和价值意义。在音乐学科中,每个年级每学期选择一首与百年党史相关的歌曲进行合唱教学,通过《义勇军进行曲》《少年先锋队队歌》《共产儿童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八月桂花遍地开》《红星照我去战斗》等作品,让学生在讲述故事、聆听、理解、感受、演唱中领悟和感受。美术学科通过1~6年级有序列的主题活动进行渗透:开展“最亲爱的人”“历史人物凝视雕塑”“中国梦”等主题的美术创作;举办以党的诞生、红色文化、建国步伐等为主题的美术作品展。科学学科开展科普活动,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参观学习,探索百年党史中的科学发明和卓越人才。体育学科举办主题为“革命精神杯”“改革开放杯”“追梦杯”的年段篮球赛和运动会等。英语学科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如“我用英语讲百年党史中的伟大事件和先烈的英雄故事”“我来绘制百年党史英文版绘本”等。
融入体验活动,找到理想信念的感应点
传统的党史理想信念教育以教师的讲述或者媒体的宣传为主,但这样的方式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为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信息输出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体验活动与实践活动,切实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
融入学校德育主题体验活动。我们将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校德育主题体验活动,并固化活动的形式、流程与育人目标,形成学校德育活动课程菜单,如:以培养坚守理想为目标的“雷锋纪念日体验活动”,以培养坚守真理、不怕牺牲为目标的“清明节活动课程”,以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精神的“五一劳动节体验活动”……固定节日开展有针对性且有序列的信念教育主题活动,让百年党史与理想信念教育结合的形式更丰富,且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借助多媒体平台开展英雄事迹讲述的体验活动。英雄事迹讲述的体验活动,一般安排在寒暑假中。活动要求学生录制一段英雄故事,通过家长视频号或者教师统一视频号发布,争做英雄故事宣传员,传播英雄故事。英雄事迹的讲述,班级或年级聚焦一位主题人物,如孙中山、周恩来、雷锋等。分工讲述不同的故事,形成一个故事序列。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我们让学生在传播英雄事迹的体验活动中,更好地理解英雄的思想和精神内核,从中获得成长。
融入实践活动,找到理想信念的生长点
以任务驱动为主的适应儿童德性发展的实践性活动,包含调查研究、主题研学、劳动体验等,让百年党史与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
节日主题活动。我们结合“清明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等节日,开展红色之旅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视具体情况,以年级、班级、小组、家庭为单位出行考察,考察过程中配以研修手册。研修手册主要记录研修过程中有关党史的重要信息、感悟等。研修手册的重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深度体验、促进感悟,增进学生对党的情感,在情感的熏陶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认识并为理想信念的形成打下基础。例如,五年级学生在清明节时,走进成都红色基地开展祭奠先烈活动,同时完成一份“成都红色基地攻略”。
实地讲解活动。寒暑假、五一劳动节、国庆节等假期,我们会开展红色基地讲解实践活动。学生选取周边的红色基地,前往实地考察,完成一个5分钟内的实地现场讲解短视频,发布在父母的微信朋友圈;每个假期讲解地点不重复,旨在让学生深刻感悟党的发展历程以及先辈们的英勇事迹。
进班宣讲活动。组织六年级的学生分工梳理党史中的可讲述内容,按照时间轴进行年级分类,然后组成党史宣讲团,利用午休和早读时间走进1~5年级各班开展为期一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的讲述。
通过多方努力,我们依托百年党史加强小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活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和认同,切实将理想信念厚植在学生的心中。
【本文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都教育改革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成都市大中小学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中心专项课题+小学生理想信念与百年党史教育结合的路径研究+”(课题编号:TCCX&DZX-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