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9”育心体系,让阳光充满校园

2024-10-18 00:00:00包胡凌泰
教育家 2024年40期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职业学校的中心任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推进新时代中职学校心理育人建设,找准心理育人的基本原则和着力点,凝聚共识,优化策略,才能有效提升学校心理育人质量。

初心使命:所见即所育

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秉承“循自然,尽其才”的办学理念,构建了以“德贤、技娴、能衔、心闲”为内核的“闲文化”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激励学生追求品德高尚、心胸开阔、独立自主的个性化发展,不仅塑造了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也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我们身处多元化的时代,关注和培育学生心理健康不仅事关学生个人,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只有拥有健康的心态,学生才能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发挥潜能,创造价值。学校认为,最好的教育是在遵循自然发展规律、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同时,让学生能享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不忘“面向人人”的教育初心和使命,实现学生的最优成长。

学校在育人实践过程中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以发展为导向提出了“1369”育心理念,并不断充实体系建设,贯彻“关注全体、处处育人、时时育人、润物无声、众生皆长”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1369”育心体系是学校多年来对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和经验成果的高度凝练,更是在“循自然,尽其才”的核心教育理念下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实践探索:所育有所依

“1”:一套机制,筑牢育心之基。在学校党总支的引领下0DMaZB3R+k7eReQ86UshZA==,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筹建心理健康辅导站,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主抓,德育指导中心主任主管,现配有1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3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6名兼职心理健康教师。

学校积极制定和完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如《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心理教师工作制度》《闲林职高心理健康辅导基本守则》《闲林职高校园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等。同时,学校确保经费支持不松懈,专兼职教师待遇不打折扣,心理辅导站日常运行的各项经费支持保障到位,仅2023年上半年,学校投入心理健康工作经费约15万元。

“3”:三大学院,发挥育心功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谐发展需要关注每个群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面向全体学生、家长和教师。为更好地发挥育心功能,学校设置了三大学院:“能量骑士学院”“家长魔法学院”和“园丁守护学院”。

“能量骑士学院”是专为学生设计的心理健康学习平台。在这里,学生就像富有勇敢精神的骑士,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和活动积攒能量、提升技能、管理情绪、增强自信。学校注重发掘学生自身的无限潜能,引导学生从生命认知中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发展自我,感悟自我存在的独特和珍贵,积极处理、勇敢面对挫折与障碍,培养学生追求卓越品质,健全个体人格,实现自我突破。

“家长魔法学院”是专为家长开设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通过举办心理沙龙、育人讲座等活动,家长能够更加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提升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倡导家庭美育,鼓励家长采用更加积极、理解和支持的态度面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园丁守护学院”是专为教师打造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通过加强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及管理服务人员的定期培训,增强全员心理育人意识,对组织和开展心理育人的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进行指导和督促,将心理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三者相结合,在校园文化建设、育人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工作中主动关心学生。

“6”:六心体系,深化育心内涵。心理育人是一个立体化、系统化的工程。近年来,学校依从顶层设计,着力打造安全化、个性化、生活化、智能化以及探究化的心理健康校园环境。

一是塑造育心生态墙的“润心”教育。校园绿色生态墙位于校门处,是学生每日出操的必经之地,学校基于文化建设,将其打造为学生心灵释放之地,学生在此可以每日晨吟暮诵,分享每周心灵诗歌,展示每月心爱之物。

二是打造育心风景线的“慧心”教育。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心理知识、品读心理故事、调整心理状态,充分发挥学校育人阵地作用。展板上还设有“认识‘社恐’,走出孤岛”“不做揉纸团的人”“自我小传”等专栏,内容滚动式展出。另外,在德育指导中心、团委等部门组织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三是创设育心活动周的“悦心”教育。校园心理健康应注重挖掘校园里每个场地的心理教育功能。学校将“五水广场”“汇贤广场”“万卷广场”作为学生大型活动的主场地,积极策划和组织多元文化活动,如“闲林职高每周一演”等。在活动中不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民主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也为学生自主合作、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场所环境。

四是营造育心共同体的“同心”教育。学校致力于建立师生互助、助人自助的心理教育环境。学校利用心理委员会议、社团活动、心理健康活动课等方式渗透健康助人的理念,为学生搭建了解自然、熟悉社会的动态平台。同时在班级墙显著位置设立心理园地,定期更新学生自制心理宣传资料。2023年至今,学校已成功举办校园心理活动月2次、心理活动周20次,开设心理游园、知识竞答、心理义卖等20余种心理活动项目,全校师生参与度100%,营造了“师生共建、师生共育、师生共享”的校园心理环境。

五是联动育心新协同的“联心”教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3年,通过“家校社医”共建共育,落实近10名心理高危学生的转介工作,为二类心理高危学生开设团辅活动,上线“心理第二课堂”等系列活动。通过“家校心育平台”,家长可以同步“家长寄语”“师生对话”“心育快讯”等专栏信息。

六是搭建育心护航线的“护心”教育。2024年,学校同第三方公司合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小程序,定期做好心理数据采集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真正做到学生、家长、同学、教师、心理为中心的“五位一体”心理动态检测校园防护机制,并落实全年龄段不间断心理高危状况筛查,更好地做到对高危学生的及时报告、及时干预、按需转介、持续跟踪。另外,在小程序论坛模块中,学生也可以诉说自己的心事,教师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9”:九重愿景,诠释育心蓝图。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心理育人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效教育和引导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描绘一幅有山有水有风景、有艺有能有特色、有梦有情有希望的美丽图景。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教育理念的革新,学生能够改善心理机能,培养积极品质,塑造健全人格。学校真正为学生提供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成长空间,引导他们为追求自己的梦想发挥才能,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无限可能的个体。

育人成果:所依有所益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逐步走入系统化和规范化阶段,取得了累累硕果。与此同时,学校还多次承办多层次、多级别的心理培训会议、区心理活动课竞赛等活动,专职心理教师多次在全区进行心理活动课示范教学展示,分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

育人之道,攻心为上。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心理健康育人优势,积极构建科学化的育心工作网络,探索“教育教学、专业实践、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家校共育、社会服务”的实践育心教育新范式,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工作方式,推动学校心理育人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