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底线和生命线。多年来,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始终把“坚持安全第一,积极创建平安校园”作为学校办学治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坚决扛起校园安全管理责任,坚决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用实际行动夯实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构建并形成了有学校特色的“01356”校园安全管理模式。
“0”,即把校园安全“零”事故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具体目标。
“1”,即严格落实“一岗双责”的工作要求。根据工作的实际要求,学校积极搭建“安全工作不留盲点、突出细节、全员参与、层层落实”的高效运行机制。全面实施网格化、系统化的安全管理,通过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安全工作的职责与任务层层分解、逐一落实,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我分管、我负责”的管理责任,以及教职员工“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课堂我负责”的主体责任,使全体教职员工都能够主动承担起校园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的具体责任。
“3”,即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应急演练”三项安全管理制度,扎实抓好“人防f925b38ca6e13d26637190f51f622b2b、物防、技防”的“三防”基础建设。结合国家、省、市校园安全管理最新要求和学校工作具体实际,学校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应急预案、安全应急演练实施方案,先后对教育教学活动、设施设备、食品卫生等22个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制定了7个安全应急预案,细化了工作职责和要求。例如,对于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校长要做到“5个清楚”,分管副校长要做到“5个落实”,行政值班要做到“5个必查”,班主任要做到“5个到位”,教职员工要做到“3个禁止”。
学校对全体师生加强了校园安全的学习、培训,形成了“按制度办事,按章程行事,按程序做事”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内重点位置的安全技术防范工作,严格按照标准配备各种安保器械,安装一键报警器、校园高清监控设备、校园面部识别系统,建立“日检、周查、月报”的常态化安全管理机制,坚持实施精细化的安全管理。同时,学校积极与属地派出所、法院、检察院开展警校共建工作,联防联建,齐心协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5”,即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课程教学、安全主题教育、应急逃生演练、心理健康教育”五类活动。学校坚持每周开设一节安全教育课和一节心理健康课,每学期一次法治教育讲座,每季度一次安全应急演练。学校坚持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积极开展文化、体育、艺术、科技、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景剧,举办“模拟法庭”等课外活动,坚持育心、育德与育才相结合,坚持发展、预防与干预相结合,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6”,即抓好“设备场地安全、教学安全、活动安全、生活安全、安全管理漏洞、学生身心异常”6项隐患排查治理和“防火、防震、防溺水、防传染病、防食品安全、防学生自伤自残”6个预防。学校定期组织校园安全保障方面的相关人员对6项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并建立具体工作责任清单,实行网格化管理,做到时时预防、处处预防。确保校园安全工作做到五个“到位”,即学习培训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疏散演练到位、隐患排查到位、常态化安全管理与防范到位。
校园安全工作没有终点,永远都在路上。作为一所拥有5000多名师生的寄宿制学校,学校深感责任重于泰山。未来,学校将会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校园安全工作会议的各项精神,紧绷安全这根弦,“勤想安全措施、勤讲安全工作、勤查安全部位、勤除安全隐患”,用实际行动筑牢平安防线,让所有学生在学校内都能平安、健康、阳光、快乐,让每朵生命之花在校园里都能灿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