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初体验”

2024-10-18 00:00:00欧阳秀娟
教育家 2024年40期

从“接受者”到“自主创造者”

南通大学 吉冬梅

初入大学,我们为自己获得自由而雀跃,很少有同学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从过去的“接受者”转换成“自主创造者”。角色转换适应问题体现在方方面面。

进入大学后,同学们以宿舍为单位集体居住,不好意思主动跟别人讲话怎么办?要不要找一个固定的“搭子”?相处久了,朋友之间的问题越来越多该怎么办?以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比较在意卫生方面,但舍友可能对此就不太在意,说多了怕舍友生气,不说自己又难受,怎么办?我很纠结。

我们有了自己的生活费,但这也对我们的规划能力提出了要求。开学第一个月我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消费,20天花完了一个月的生活费,结果第二个月就处处想着要省,没能很好地分配生活费,自己过得还不舒服。课余时间是自己待着、和朋友出去玩还是去学习?我之前较少接触地铁、高铁,旅游、下午茶等活动我都没有体验过,害怕自己出错,害怕被别人笑话。我有很长一段时间觉得自己好像融入不了大学生活。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主体任务还是学习,但到底怎么学?大学已经不是仅仅靠死记硬背就能够得到好成绩的阶段,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思考、提问和钻研。

从青涩的中学生转变到独立成熟的大学生,身份的转换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心智上的转换需要我们不断适应好自己的角色变化。

迷茫与成长并存

首都师范大学 张医桥

刚进入大学时,我体会到了迷茫与成长的交织。

首先是时间管理。大学自由度更高,但由于缺乏时间管理的经验,我感到无所适从。没有了家长、老师的催促,才发现做时间的主人居然是一件难事,我甚至一度沉迷于网络,忽略了学习和生活。

其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学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截然不同,更多需要自主学习,老师的讲授固然重要,但是想要从大学的资源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养分,只能从课外的文献阅读中获取。而中学六年早已经将我培养成了一个“知识接收器”,我常常感到迷茫和焦虑。

再则是心理上从依赖到独立的变化。离开了父母的庇护,我需要独自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洗衣、打扫、购物……我感到手忙脚乱,甚至产生焦虑和不安,怀疑自己能否适应大学生活。

最后是人际交往的挑战。进入大学,我们面临着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的同学相处的问题。舍友之间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有的舍友忙于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有的舍友喜欢电竞,时常发出获胜的欢呼声;有的舍友不到9点就要休息……有时甚至会产生摩擦和矛盾。

如何与舍友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在社交场合中自如地表达自己,都是新生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