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生产力三要素入手探讨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机制与路径。采用定性分析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释数字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内涵。数字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数字化新三要素,驱动新型工业化实现质效转变、自主创新、绿色低碳、以人为本和开放循环。分析当前我国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中存在政府主导作用不够、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人才储备不足和数字鸿沟仍然较大四个关键问题,提出厘清政府责任、培养数字化劳动者、升级劳动资料和改造劳动对象四条解决路径,对于加快培育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数字技术;科技创新
DOI:10.19313/j.cnki.cn10-1223/f.20240912.001
一、引 言
2024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风险与威胁正在翻倍增长。从内部看,内需市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遭遇瓶颈、人口老龄化问题等诸多困境导致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受阻。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是提高综合国力的核心途径。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随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而发展提升,展现出新质态,表现出新科学内涵、深发展潜力和强竞争优势,形成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新型工业化。2022 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已超过40 万亿元,列世界首位,但是中国工业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较大差距。新质生产力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深入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在2022 年达到50.2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 年显著高于同期GDP 名义增速[15]。在三次产业中,工业数字化水平与服务业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当前数字中国建设和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利用数字技术嵌入新质生产力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源泉。以数字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应对经济领域各种风险挑战、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
二、数字新质生产力及新型工业化内涵
(一)数字新质生产力内涵
1. 生产力内涵
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以及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对象。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中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是生产力发展最具决定性的力量[1],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直接决定生产力发展。劳动资料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作用于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条件,劳动资料的核心是劳动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劳动对象是经过人类劳动和加工变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物质资料,是物质生产的前提条件。作为人类活动的具体成果,劳动对象直接反映时代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对应着不同的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质量和数量也会对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产生影响。只有当劳动者有效使用生产工具并加工劳动对象时,三者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2. 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的区别与联系
在生产力构成要素中,任何要素发展和创新都会使生产力发生变化甚至变革,传统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区别在于各生产要素与科学技术结合程度、质量和水平不同[51]。突破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持续性突破,驱动三要素——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产生全面深刻的变革[41],是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动态性的具体体现。
传统生产力中的劳动者主要依靠体力和简单技能进行劳动,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劳动者工作方式相对固定,缺乏灵活性和创造力。新质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更加注重智力和创造力发挥,具备更高的技能水平和更多的知识储备,工作方式灵活多样,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相较于生产效率较低的传统生产力(劳动工具),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设备和工具成为新质生产力中不可或缺的劳动资料,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传统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主要是物质产品,注重物质生产和实物产品的制造,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既包含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物质形态对象,也包含海量数据和信息等非物质形态对象[24],注重知识和信息的处理和创造。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这三类要素具体表现为土地、劳动、资本等,出现新质生产力说明在已有要素之外出现了新类型要素[8]。在数字经济时代,继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后,数据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数据加入生产函数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出现,改变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有效赋能工业经济中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传统制造业技术革新, 促进工业价值链攀升和结构优化[52]。数据这一新要素融入新质生产力后成为新型工业化重要推动力量。
传统生产力与新质生产力在三个方面有着紧密联系。第一,在技术需求层面,新质生产力形成所需的数字技术建立在之前信息技术革命的延续和升级基础之上,与传统生产力所依赖的技术具有内在联系。第二,在产业本质层面,新质生产力条件下产业形态和产业范围发生变化,但在满足基本需求和奠定精神生活的物质基础上[3],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在本质上保持一致性。第三,在生产要素层面,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带来新生产要素,但不是用新生产要素完全代替其他生产要素,而是在充分发挥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作用的情况下,把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重组、优化,以释放最大效能。
综上所述,传统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又有本质联系,如表1 所示。
3. 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在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产生的新质生产力表现为数字新质生产力,通过数字技术融合其他生产要素,是生产力要素即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智能化数字化的结果。数字新质生产力是指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通过生产力三要素“三位一体”数字化驱动科技创新,实现传统生产力产生突破性颠覆性变革的新型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社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力量,由掌握数字技术的劳动者、数字化智能化后的劳动资料和数字化智能化后的劳动对象构成,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面。
(二)新型工业化内涵
新型工业化中的“新”与数字新质生产力中的“新”都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产生新产业形态。新型工业化是涉及生产要素、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新时期中国新型工业化要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改进[34]。结合党的二十大主题精神,新型工业化是以人为本、质量优先、自主创新、绿色低碳、数实融合和开放循环的工业化[50],强调生产智能化、分工网格化、产品定制化、过程绿色化[44]。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实现新型工业化有利于推进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大多数文献从“新”来阐释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少数文献从生产力三要素深入分析数字新质生产力对新型工业化的作用。本文能弥补上述不足。
三、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的内在机制
数字技术是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要素,它应用和渗透于工业生产全过程,引起工业劳动者、工业劳动资料和工业劳动对象等工业生产力诸要素发生深刻变革。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推动工业生产转型升级,实现质效转变、自主创新、绿色低碳、以人为本和开放循环的新型工业化。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的内在机制如图1 所示。
(一)数字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要素
1. 数字技术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劳动者
劳动者在数字经济时代具备创造性和适应性。随着工业生产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对于掌握数字技术的劳动者需求加大,这些数字化人才包括具备计算机编程、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专业技能人才。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向新型工业化输送具备良好数字素质的劳动力,这些劳动者通过对生产工具进行数字化升级,即将数字技术融入劳动资料中,实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数字化结合,高效创造出新工业产品,提高工业生产率,优化生产流程,推动工业智能化升级。
2. 数字技术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劳动资料
数字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效、灵活和智能的劳动资料支持,体现在工业基础设备的网络化、数字化和工业劳动工具的数字化、智能化。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工业基础设施带动核心产业增加值为1.26 亿万元,改善生产劳动条件,为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数字化、智能化机器和工具实现工业生产过程智能化和自动化,工业设备实现互联互通,使生产过程更加透明化和可控,加强生产管理和决策智能化,优化资源分配,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来完成重复性危险性工作,减少密集型劳动力需求,提高生产效率。
3. 数字技术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新劳动对象
传统工业生产力劳动对象的主体是不可再生资源和各种矿物资源,遵循经济利益优先、大规模一次性开发利用原则。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新质生产力培育形成,强调将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产生物联网设备、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技术等新劳动对象,这些新型劳动对象拓展了传统产业的业务范围,融合产生出新产业模式和新业态。这种融合多产生于智能化技术与传统产品结合,使得传统劳动对象趋于智能化。
(二)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实现质效转变
新型工业化的新发展成效需要数字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体现,也是对生产模式的全面优化。产品质量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高质量产品能够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生产效率的提升给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抓住先机。实现新型工业化,质量和效益水平需达到新高度[14]。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优化改进离不开高精密设备和拥有专业素质的劳动者,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关键力量,它引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促进工业企业合理利用各类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差异化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日益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实现质效转变。第一,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时,智能制造利用自动化和数据分析实时交换数据,企业通过高级监控系统和信息平台实现实时生产过程可视化,通过预测性维护、资源优化配置和生产流程自动调整[48]识别效率低下环节,优化生产流程。通过精确数据分析预测减少错误和不良品,降低产品重复生产率,提高一次性合格率。数字化供应链跟踪原材料、零部件和成品流动,有助于优化供应链协调和库存管理。第二,从资源利用率看,数据新要素打破传统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形成规模经济[9],以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将生产厂商与消费者需求紧密联结在一起,通过数字平台整合庞大的消费者资源驱动企业生产经营,使“以销定产”成为可能,减少供需不匹配等问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第三,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多元需求。通过精密传感器和实时数据分析实时监测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符合高标准质量要求。数据要素打破信息不对称,推动工业企业迅速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新产品设计和新业务模式[19],实现灵活性和定制化处理,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三)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实现自主创新
实现自主创新的新型工业化需要数字新质生产力。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需要从传统的规模水平扩张型增长模式转变为质量效益型增长模式,这一转变要求我国工业不再单纯依赖劳动力和资源等简单生产要素投入,而是更多依靠技术和数据等高级生产要素,自主创新是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同时,逆全球化趋势对我国的产业安全和供应链稳定发出挑战,工业自主创新能够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自主控制能力,增强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数字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创新驱动作用。创新驱动以创新要素为基础,通过集成和优化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推动工业自主创新,随企业发展扩展至技术、组织、战略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
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实现自主创新。第一,数字技术作为通用技术,可以直接刺激工业技术创新。数字技术从根本上改变新型工业化中的技术创新条件,通过对现实世界中海量信息的数字化建立普遍信息链接,打破研发部门间的信息壁垒[31]。云计算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能力以支持复杂的模拟和分析,加速技术更新迭代,缩短研发周期,提高要素边际生产效率。第二,扁平化、网络化带来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网络化、智能化加强工业研发部门与生产部门间的相互反馈,提高企业灵活性、响应速度和创新能力,持续从根本上影响组织运作与竞争方式[2]。第三,数字新质生产力促进工业企业间的协作创新。通过工业企业间数字化研发管理平台打破地理和组织界限,构建面向工业全产业链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促进产业创新模式向高效共享和协同合作转变。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加速知识迭代,促进跨行业和跨领域的技术融合和创新,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广泛的创新资源和思路。提升工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创新效率,支撑产业联盟智能化自主创新战略实施[40]。
(四)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实现绿色低碳
实现绿色低碳的新型工业化需要数字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要求绿色低碳不仅是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实现新发展理念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工业是节能降碳的关键领域,在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工业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工业化的绿色低碳转型能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保护水质、空气质量和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新型工业化下的绿色低碳要求生产过程清洁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发展绿色制造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16]。数字新质生产力包含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意蕴[42],数字新质生产力利用高新技术和数字技术优势,对劳动资料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通过引入更为高效和环保的新型工具和设备,推动工业生产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突破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增长路径。随着科技进步、新材料的开发利用以及大数据等数字化研究领域的崛起,实现工业从高污染排放和高能源消耗走向绿色低碳发展。
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实现绿色低碳。第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数字新质生产力是要素组合生产力,帮助工业企业优化生产要素组合[45],重构生产工艺和业务流程。通过对生产过程中数据这一生产要素的分析,实现生产过程精准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生产问题,提升工业生产效率,降低工业生产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第二,提升节能减排能力。工业企业在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碳管理,以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为前提。数智化后的数字新质生产力为工业企业在生产全过程中有效跟踪碳足迹提供可能,降低能耗,提高废品回收率,实现节能减排。第三,推动产业协同减排。通过数据共享平台打破关联产业间、上下游产业间边界,在关联产业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形成动态碳数据,覆盖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物流和销售服务等流程,促进整个工业体系实现协同减排。
(五)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以人为本
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需要数字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优越性。在这一制度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高度统一,强调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才和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关注人的发展,为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人才的涌现反过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数字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先进生产力[12],强调突破性颠覆性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必须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福祉,契合以人为本的新型工业化目标。
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以人为本。从微观层面来看,数字新质生产力通过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劳动资料,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自动化,减轻工人体力劳动,利用人工智能替代重复性、繁琐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充分保障工人权益。在数字化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工作环境舒适性和安全性得到重视,工时和工作强度合理安排,保障工人休息和生活质量。从宏观层面看,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工业生产服务于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变化,根据需求变化不断优化供给结构、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供给质量,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绿色和安全的物质产品需要,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为引领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工业支撑。
(六)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实现开放循环
新型工业化的新全球格局需要数字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的开放循环战略强调构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开放循环的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新质生产力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受地理限制,这种无界性使得数字新质生产力在促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对外循环过程中发挥着天然的作用。
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实现开放循环。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引领高水平特色化新兴产业群体的发展,匹配海外市场对创新、环境友好性和安全性的高需求,提供与国际偏好相符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通过国际网络和数字平台,简化企业进入全球市场过程,中小型企业无需在海外设立实体店铺或分支机构,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轻松接触到全球消费者,实现在国际市场上推广其产品和服务。数字化供应链增强透明度和追溯性,确保质量控制和符合国际市场监管要求,实现中国制造领跑世界。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参与全球价值链,实时响应市场变化,有效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加强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的双向流动,推动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的深度融合。
四、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的关键问题
(一)政府主导作用不够
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有促进科技创新的良好制度环境,当前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未充分发挥。第一,政府责任不够明晰。政府相关部门间权责界定不清晰,在推进科技创新事务处理上出现协调困难,地方政府对本地区资源优势认识不足,整体政策体系和支持机制还未完善,市场主体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活力和热情不高。第二,相关规范和约束缺位,表现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数据安全隐私两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完善的产权保护制度和严格的法律环境能够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增强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新兴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未形成完整的法律规范,由于执法资源有限、执法难度大等原因导致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不够大,由于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和执法力度不足加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导致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频繁发生。同时,数据要素产权界定不清晰,数字产品所有权正在逐渐消失[39]。我国数字生态失序状况严重,网络空间谣言遍布、虚假信息泛滥、“消费陷阱”频繁和“信息系统漏洞”等网络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会导致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动力受到影响。第三,政府鼓励支持不够。2020 年,中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3.6%,投入强度不足瑞士和美国的一半,与德国、荷兰、日本等国也有一定差距,榜单前50 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量占比仅为8%,科技领军企业数量不足,榜上多为建筑行业①。科研投入不足导致科技项目缺乏足够的资金、时间、人力等保障,降低了创新水平和质量。研发投入结构不合理阻碍科技创新领域和方向,导致科技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合理、低效率[17]。
(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缓慢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数字新质生产力不断发展和应用的重要现实场景和表现形式,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配套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些产业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局[18]。2022 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3%[32],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快速发展的前提是让制造业新旧动能顺利转换,实现数实融合。当前我国产业生产原材料、产成品供应不足,在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对外依赖度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022 年我国半导体设备进口总额347.2 亿美元,出口总额41.2亿美元,贸易逆差306 亿美元②,设备进口额远大于设备出口额,对设备进口依赖程度明显。同时,高端制造产业也面临一些西方国家的封锁和打压,影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工业转型升级[35]。
(三)高素质人才储备不足
劳动力是生产力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加快培育一支高层次、高质量、数智化人才队伍是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条件和重要支撑[5]。预计到 2025 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接近3 000 万人[11]。当前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严重缺乏高质量人才。这存在以下三点原因:第一,教育体制问题。传统教育体制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教育体制不完善导致学生在毕业后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难以适应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第二,人才评价体系单一。当前,我国人才评价机制仍存在分类评价不足,评价标准单一、评价手段趋同、评价社会化程度不高、用人主体自主权落实不够等突出问题,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第三,科研经费提供不足。我国科研投入总量很大,但人均投入仅为美国的18.67%[47]。由于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空间、工作环境等的限制,科研机构无法给予科研人员足够支持,使得科研人员缺乏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许多高素质人才选择出国或者转行,导致国内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7],这种人才流失现象使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受到制约,y8mYZO3iPccZ/Nlc9y06vMXtxk35kSug58/TZQdU49E=加剧了高素质人才不足现象。
(四)数字鸿沟仍然存在
数字新质生产力目前发展依旧存在数字鸿沟,体现在数字接入鸿沟和数字素养鸿沟两方面。由于地理、经济和政策等现实因素,我国互联网区域发展基本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阶梯型特征,数字接入鸿沟所导致的市场分割加大了各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不利于新型工业化[26]。大型工业企业和跨国公司通常有更多资源实现数字化转型,而中小型工业企业由于资金、人才和技术限制,难以进行深度的数字化改造。2022 年,工业互联网带动建筑业的增加值规模为37.99 亿元①,带动制造业的增加值规模达到1.89 万亿元,不同工业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数字化水平差距较大。截至 2021年底,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8.1%[43]。中小企业是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经济主体,但中小企业家普遍缺乏数字化转型思维,数字素养不高,企业领导者在传统工业环境中成长起来,对数字技术理解和应用不够深入,对数字化转型成本、风险和潜在影响持保守态度。
五、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兴工业化的路径
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以推动实现新型工业化需要加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现代化数字化产业为主体、以数字化劳动队伍为关键和以社会金融资本为助力的发展路径。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应为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一,加快推动适配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型政府建设。创新型政府是创新风险承担者,最大限度推进基础性科学研究[30],推动经济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第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增强对知识产权侵权惩罚力度,从法律层面明确界定数据要素产权,建立数据要素产权法律框架,明确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规定数据收集、处理和使用的法律责任。加强执法力度,建立专门知识产权和数据安全法庭。第三,加强数据安全监管。对于网络攻击或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建立完善常态化数据防控和应急响应机制,包括报告程序、应急措施等[10],持续对数据安全实施监测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和加强数据安全策略。第四,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推动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依靠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政府与市场优势动态互补、协同发力。要深化知识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依法保护的现代知识产权制度。要加快完善数据要素市场,通过合理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鼓励数据合法交易,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减少数据流通阻碍,以促进数据的更大价值实现[27]。
(二)培养数字化劳动者
发展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迫切需要提升技能劳动者队伍素质。
1. 建立数字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要打好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基础。发挥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作用,将教育资源与产业优势相结合,根据产业需要动态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多学科集成攻关[49],形成与数字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加强高校与企业针对性合作,定期开展访企拓岗,推动校企联合培养协同育人,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第二,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力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平衡发展,调节劳动力在地理上和产业结构中的分布,加强人才交流,实施灵活的人才政策,吸引国外优秀科技人才来我国发展,营造集思广益的协作环境,着手于人工智能领域和“双碳”目标相关产业的综合型及专业型人才培养规划。第三,优化人才评价体系。构建合理的科研管理机制,激励人才勇于创新理论、探索新领域及未知问题。创建科技创新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体系,加大对于从事颠覆性研究和基础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突出强调杰出科研人员及其重大成就的认可和推广。
2. 提升企业领导数字思维
第一,领导者应密切关注工业领域数字化趋势,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高端芯片、工业数字化软件和数控机床等关键领域,了解数字化如何影响企业运营和发展以及如何整合这些技术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第二,领导者需要培养数据驱动的决策能力,利用数据管理系统学会如何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来理解市场趋势、客户需求和业务运营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来支持决策制定。第三,推动组织文化变革。领导者需积极推动组织文化变革,以适应数字化转型需求。鼓励创新和实验精神,打破传统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促进数字化思维在组织中传播和落地。
3. 提升员工数字素养
新型工业化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带来传统就业结构变化,需要打消一线操作工人因数字化转型导致的转岗与失业顾虑。通过在线课程和虚拟培训,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自我评估工具,为员工提供灵活的学习机会。鼓励员工在生产操作中实践数字技能,通过项目实战、创新竞赛等方式激励员工运用和提升其数字技能。通过树立数字化转型榜样和建立导师制度,鼓励员工向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领导者和同事学习。定期评估员工数字素养提升情况,基于反馈调整数字培训内容和方法,确保数字操作培训项目与企业实际发展转型需求相符。
(三)升级工业劳动资料
数字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技术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要以数字技术创新升级工业劳动资料。第一,加大科研投入。扩大和强化政府数字科技产业基金,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引导各类政府产业投资基金在数字未来产业方向上提供一定比例支持。利用贷款贴息、担保风险补偿等手段,降低融资成本,引导社会资本与政府数字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36],形成多层级、多领域产业支持网络。第二,鼓励产学研合作。发挥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协同作用,分担数字技术研发风险和资金压力,高效集合科技资源。企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是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是关键核心技术重要攻关者。2022 年,企业对研发经费增长的贡献率达84%,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对基础研究经费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44.8%和38.3%①,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的重要推动力量。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依靠完善的数字科技创新体系,需要形成产学研用多元一体的合作体系,形成科技突破合力。第三,聚焦共性数字技术攻关。加快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规模化部署,提升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推动工业芯片、工业软件研发突破和迭代应用[29],提高基础软硬件、关键基础材料和生产装备供给水平,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四)改造工业劳动对象
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助于提升数字新质生产力水平。数字产业化将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和商业化,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属于广化工业劳动对象的范畴,促进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产业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传统工业基础能力,促进数字新质生产力驱动新型工业化发展,属于深化工业劳动对象的范畴。
第一,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统筹用好各级财政资金,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和运营,鼓励、支持和引导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供应商和运营服务商发展,依靠市场力量持续为工业生产制造环节和市场匹配环节降低互联网接入成本。第二,推动数字产业化。工业数字产业化指为工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各类经济活动,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要素驱动业等细分产业,涵盖工业应用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服务、工业智能设备制造等产业方向[13]。要激发释放数字产业化需求潜力,建立统一和开放的数字产业标准体系,细化开发操作标准,促进数字化产业间协同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数字交流合作,引入先进数字技术,聚焦重点新兴产业领域打造国际一流水平数字产业集群。第三,推动产业数字化。打通工业企业原料进出、物流配送、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等业务流程数据通道,通过数据分析,识别业务流程中的瓶颈和低效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和优化,应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系统,提高业务流程效率和准确性。推动数字技术在工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分析和营销管理等领域深度结合,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创建数字化协同创新平台[6],实现全面产业数字化,推动实体经济效率提升。
六、结 语
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它不仅改变生产方式,还重塑市场结构、消费模式和就业形态。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涉及技术、人才、政策和社会各个层面。通过明确的战略规划和协调一致的行动,可以有效地推动这一过程,实现新型工业化发展。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数字新质生产力将进一步释放潜力,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提供强大动力。
通过与传统生产力进行比较,梳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本文认为,将数字技术嵌入新质生产力形成数字新质生产力,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数字化后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实现质效转变、自主创新、绿色低碳、以人为本和开放循环的新型工业化。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培育过程中,发现目前存在四个关键问题,除此之外,要考虑到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就业结构变化、传统技术工人如何妥善安排等问题同样有待解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支持和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和新型数字基础上的设施建设。金融市场同样能为突破性技术研发、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和新质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等提供灵活且充足的资金供给。形成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结构,促进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加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以数字赋能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数字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新动能,也代表着一个新起点,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推动全球经济实现持续性增长。要通过共享数字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技术,推动全球各国实现合作交流,以应对全球挑战和实现互利共赢,推动全球经济走向繁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景庆. 生产力三层面“聚分离合”视角下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析[J]. 当代经济研究,2023,(06):36-49.
[2] 陈旭升,汪鹏飞,张旭东. 数智赋能区域传统工业企业创新路径研究——基于TOEP 理论框架[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41(02):68-78.
[3] 戴翔. 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J]. 天津社会科学,2023(6):103-110.
[4] 杜博士,吴宗法. 地方政府治理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理论与实证[J]. 当代经济研究,2023(12):91-102.
[5] 杜传忠. 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J]. 人民论坛,2023,(21):26-30.
[6] 杜庆昊.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生成逻辑及主要路径[J]. 经济体制改革,2021,(05):85-91.
[7] 范旭,李蓓黎,李键江. 海外人才回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 科研管理,2023,44(11):85-93.
[8] 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14(6):127-145.
[9] 郭吉涛,梁爽. 数字经济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提升效应还是抑制效果?[J]. 南方经济,2021(10):9-27.
[10] 何振,彭海艳. 人工智能背景下政府数据治理新挑战、新特征与新路径[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5(06):82-88.
[11] 黄祺雨,王乃合,杨光. 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效应——基于三次产业的异质性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44(11):62-83.
[12] 金碚. 论“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方略政策取向[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4(02):1-8.
[13] 康红普,任世华,王保强等. 煤炭工业数字化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2023,25(06):170-178.
[14] 李德轩,许召元,柯俊强. 新阶段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思考[J]. 理论探索,2023,(1):98-105.
[15] 李亮亮,邢云文. 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逻辑理路、问题指向与实践进路[J]. 经济问题,2024(01):10-17.
[16] 李鹏,蒋美琴.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展、区域差异及推进策略[J]. 当代财经:2024,(05):3-16.
[17] 李玮. 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问题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17(1):22-31.
[18] 李政,廖晓东.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历史和现实三重逻辑[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14(06):146-159.
[19] 令小雄,妥亮,金喆威. 新质生产力的三重向度:时空向度、结构向度、科技向度[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01):67-76.
[20] 柳江,赵倩玉. 数字经济赋能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机制检验[J]. 兰州学刊,2023,(10):68-85.
[21] 马光明,徐嘉璐. 中国互联网发展更促进内需还是进口?——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与动态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20(10):42-52.
[22] 马克思. 恩格斯文集;第5 卷[M]. 人民出版社,2009,210.
[23] 蒲清平,黄媛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创新与时代价值[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6):1-11.
[24] 蒲清平,向往.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5(01):77-85.
[25] 蒲清平.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点[J]. 人民论坛,2023(21):34-37.
[26] 任保平,豆渊博.“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政策[J]. 人文杂志,2021,(01):1-8.
[27] 任保平,李婧瑜. 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的政治经济学阐释[J]. 当代经济研究,2023(11):5-17.
[28] 任保平,王子月. 数字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7(6): 23-30.
[29] 任保平. 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J]. 改革,2023(11):28-37.
[30] 邵传林. 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政府作用优化[J]. 金融市场研究,2023(12):29-43.
[31] 沈坤荣,林剑威,傅元海.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可得性与企业创新边界[J]. 中国工业经济,2023,40(1):57-5.
[32] 盛朝迅.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条件与培育路径[J]. 经济纵横,2024,(02):31-40.
[33] 石建勋,徐玲.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实现路径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24,(01):3-12.
[34] 唐浩.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新认识[J]. 中国工业经济,2014, (6): 5-17.
[35] 屠年松,龚凯翔. 技术创新、制度环境与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演进:基于外在经济冲击视角的再考察[J]. 世界经济研究,2022(04):63-75+136.
[36] 王家斌.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及其实践进路[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03):9-19.
[37] 王鲁娜. 中国当代生态生产力系统的要素变革[J]. 理论视野,2019,(11):68-74.
[38] 王琴梅,杨军鸽. 数字新质生产力与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2(06):61-72.
[39] 魏江,刘嘉玲,刘洋. 数字经济学:内涵、理论基础与重要研究议题[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38(21):1-7.
[40] 武建龙,鲍萌萌,陈劲,等. 产业联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路径研究[J]. 科研管理,2022,43(9):20-31.
[41] 徐政,郑霖豪,程梦瑶,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新动能[J]. 人民论坛,2023,(21):6-7.
[42] 徐政,郑霖豪,程梦瑶.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构想[J]. 当代经济研究,2023(11):51-58.
[43] 杨小勇,闫慧慧. 促进新时代共同富裕实现与民营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研究[J]. 中国经济问题,2023(02):23-37.
[44] 余东华,马路萌. 新质生产力与新型工业化:理论阐释和互动路径[J]. 天津社会科学,2023(06):90-102.
[45] 张夏恒,刘彩霞. 数据要素推进新质生产力实现的内在机制与路径研究[J]. 产业经济评论,2024(03):171-184.
[46] 张夏恒,马妍.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价值意蕴、运行机理与实践路径[J]. 电子政务:2024,(03):171-184.
[47] 赵炬明. 从跟跑到领跑:美国的经验与中国的未来——中美科技竞争下美国科学体系与研究型大学制度研究系列之一[J]. 高等教育研究,2023,44(01):25-45.
[48] 郑江淮,杨洁茹. 产业数字化发展路径:互补性、动态性与战略性[J]. 产业经济评论,2024(02):60-71.
[49] 郑世林,陶然,杨文博. ChatGPT 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J]. 产业经济评论,2024(01):5-20.
[50]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史丹,李晓华等. 新型工业化内涵特征、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J]. 中国工业经济,2023(03):5-19.
[51] 周文,许凌云. 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J]. 改革,2023(10):1-13.
[52] PANG J, JIAO F, ZHANG Y.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a study based on the effects of supply and demand[J].Sustainability,2022,14(24):16991.
〔执行编辑:华岳〕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滇桂边疆民族地区‘新基建’赋能共同富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批准号:23BMZ06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