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都有不少变化。《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英语教师要以新课标为导向,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优化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利用丰富的英语文本和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英语阅读积极性,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
作者简介:陈辉,福建省邵武市通泰中心小学。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师应将课内外阅读相融合,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效果。对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的意义、原则和策略,本文将予以重点论述,以期有效发挥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的优势,塑造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一、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的意义
英语学习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需要学生在兴趣驱动下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认真阅读英语文本,深入理解英语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单纯的课内阅读或课外阅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课内阅读文本比较有限,学生的阅读兴趣普遍不高。在课外阅读环节,英语教师的引导不足,导致课外阅读教学容易流于形式。在新课标视域下,加强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如绘本、寓言故事、科普读物等,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沉浸在特定的情境中,充分享受英语阅读的过程。英语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文本时,要注意与教材内容相衔接,使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积累词汇,习得语法知识,领略英语文化,这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的原则
(一)生活化原则
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流,熟悉的生活场景会让学生身心放松,在开放、互动的环境下迅速掌握阅读技巧,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立足新课标要求,教师应明确英语课程目标,结合课内课外的英语文本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相关情境中感受文本的情感表达和语言技巧,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探索,提高学生在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中的参与度。例如“Easter egg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与复活节相关的课内外阅读文本制作小视频发布于班级微信群,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回答“Do you know how Easter comes about?Where can children get Easter presents from?Who is he Easter Bunny?”等问题,然后到互联网上搜索我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风俗,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二)服务性原则
教师需明确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核心,需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原则,在不同学段实施差异化教学,降低学生理解英语文本的难度及英语阅读负担。通过向学生传授在英语文本中准确捕捉关键信息的技巧,引导学生进入具体语境分析英语文本的核心观点,找到能够体现核心观点的词汇和句子,促使学生在长期系统性的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中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例如,在“Sports day”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内外文本,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What're you going to do on sports day?I'm going to...”“be good at...”等句式,发挥课内外阅读融合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功能。
三、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举办阅读大会,提升阅读认知
要想保证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以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点,促使学生转变对英语阅读的固有印象,主动阅读英语文本,从中获得英语知识、写作素材和生活经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在新课标视域下,适用于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的创新方式就是举办阅读大会,为全班学生营造共同分析英语阅读文本的氛围,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真实经历表达观点,在倾听他人观点的同时进行深度思考,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和交流,进而提高广大学生对英语阅读文本的认知,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
比如,在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3 “Planning a trip”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挑选一些有关旅行的文章指导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他们的旅行经历,如去过的城市、乘坐的交通工具、见到的美丽风景、体验的人文风情等,这些珍贵回忆将会在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中被唤醒,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的倾诉欲,使英语阅读课堂充满欢笑和激情。然后组织口语训练活动,一名学生用“Will you...”提问,另一名使用“Yes,I will./No,I won't.I will...”进行回答,让学生练习应用新学句式。教师也可以挑选含有这类句式的英语文本让学生展开课外阅读,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在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中举办阅读大会,改变了以往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口语表达,加强了英语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学生对英语阅读文本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二)搭建网络学习平台,落实日常阅读
在新课标视域下,英语教师肩负着育人使命,必须为学生提供符合其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的课外阅读文本,加强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帮助学生准确进行自我定位,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形成科学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减少无效阅读。阅读可提升学生对语言、句型、语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为了达成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定期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实施个性化指导,使英语阅读成为学生日常学习中的常态化任务,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学生可结合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利用互联网工具进行在线阅读,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2 “Numbers and animals”的教学中,教师教授了cow、horse、sheep、pig的复数形式,并与数字相结合,训练学生用表示数字和动物的单词进行表达。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挑选与数字计算相关的课外读物,如Ten in The Bed、1,2,3 to The Zoo推荐给学生,这些读物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向学生介绍了数字知识,与小学生的兴趣相合,会对课内阅读教学起到补充作用。互联网平台上拥有丰富的英语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媒介在线分享给学生,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巩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应用。这些读物中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比较活跃的状态。学生随着故事情节进行思考,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表示数字和动物的单词,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此外,教师还可以分享动画和视频,化静为动,增强英语阅读文本的视觉效果,降低学生的课外阅读负担。
(三)开展知识竞赛,塑造阅读品质
小学生展示自我的欲望通常比较强烈,这是驱动学生参与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学生希望借此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赢得教师和同学的肯定。而教师可抓住学生的好胜心,组织知识竞赛,一方面可以丰富英语课堂形式,另一方面能够检验学生的英语阅读成果,将优胜者树立为榜样,发挥朋辈教育效应,塑造学生优秀的阅读品质。知识竞赛涉及的问题应该与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文本相关,教师要提前宣布竞赛内容和规则,得到所有学生的认可,这样学生才能踊跃参与进来。常见的有抢答形式,答对的加分,答错的扣分。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参赛,依靠团队协作获得好成绩。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降低学生个体的阅读压力,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
例如,在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5 “Shopping”的教学后,教师组织了以“Shopping”为主题的知识竞赛,分享相关课外阅读文本,介绍supermarket中的商品名称和价格,创设超市购物情境,引领学生回顾自己的购物经历,为知识竞赛做好充分的准备。在竞赛中,教师会说出商品名称和对应价格,让学生判断是否正确,然后制作shopping list,询问学生多少钱,学生通过抢答来回答。举办知识竞赛是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的新路径,热烈的课堂氛围感染了广大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更注重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英语知识,从而在知识竞赛中提高成绩,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运用翻转课堂,培育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是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应用翻转课堂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教师可以将英语阅读文本分成多个部分,制作简短的教学微视频让学生观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对英语阅读文本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每个视频的时间在5分钟以内,综合利用音频、图像、动画元素,增强了英语阅读文本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偏好,还能将课内课外的阅读文本密切衔接,所以这种新型阅读模式会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学生在课前观看视频,课上教师可以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描述文本内容、角色经历和人物形象,深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提高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质量,并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比如,在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3 “Zhong Nanshan”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与钟南山院士相关的课内外阅读文本并制作成小视频在希沃课件里展示,让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有初步了解,然后顺势询问问题:“Where did he go? Why did he go there? 3,How old was he at that time? ”,引领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课内文本的理解。教师提问“What do you know more about Zhong Nanshan?”,鼓励学生上网搜寻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收获及对课外阅读文本的理解,提出他们的困惑,并开展小组讨论以解决困惑。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开口说英语和表达观点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增添了活力。
(五)加强读写融合,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增加英语文本阅读量,将课内外阅读教学相融合,有助于学生积累看图写作的素材,看图写作又能训练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读写融合,引导学生将通过课内外阅读学会的知识有效运用于写作。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可逐步学会运用阅读文本中出现的句型进行书面表达。例如,闽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My friends”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要教授基本句型,等到学生吃透课内文本后,再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材料或图片,布置看图写作任务,让学生以“ Who's the girl/boy?”为主题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要求学生使用“She/He is from...”“She/He is good at...”句式,介绍好朋友的名字、年龄、家乡、爱好、特长等,检验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应用情况,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读写融合能够发挥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融合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利用网络媒介和教学资源,向学生推荐符合其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的课外阅读文本,增加课内外阅读文本的关联性,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并加强对学生阅读行为的指导,融合课内外阅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洁.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教学[J].小学生(上旬刊),2023(8):103-105.
[2]俞诗晴.探索深度学习,优化小学英语阅读教学[J].教育界,2023(21):56-58.
[3]陈海燕.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设计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23(18):91-93.
[4]廖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实施的意义与策略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3(17):16-18.
[5]熊婧.新课标视域下的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教学融合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3(5):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