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设计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10-17 00:00:00缪娟
校园英语·月末 2024年7期

摘 要: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传统的直线式教学(即顺向设计)往往以教材为中心,按照既定的教学步骤进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体差异。逆向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方法,旨在从学生的学习结果出发,反向设计教学活动,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逆向设计具有目标明确、过程灵活、结果导向等特点。通过逆向设计,教师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基于逆向设计展开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还能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讨逆向设计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Let's be friends!”的教学为例,分析逆向设计如何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关键词:逆向设计;初中英语;整体教学

作者简介:缪娟,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学。

一、引言

逆向设计具有目标明确、过程灵活、结果导向等特点。通过逆向设计,教师可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基于逆向设计展开教学实践,不仅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还能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本研究旨在探讨逆向设计在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以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1 “Let's be friends!”的教学为例,分析逆向设计如何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二、明确单元主题,梳理单元目标

(一)详尽分析单元主题

本单元聚焦“结交新朋友”这一主题,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了解结交新朋友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在新环境中建立友谊,并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语言应用场景,有助于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二)细致梳理单元目标

1.语言能力目标。

(1)学生能掌握与结交新朋友相关的基本词汇,如friend、introduce、greeting等。

(2)学生能熟悉并使用与结交新朋友相关的常用句型,如“Hello, I'm... ”“What's your name?”“Nice to meet you.”“Can I be your friend?”等。

2.学习能力目标。

(1)学生能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询问他人信息。

(2)学生能在模拟的社交场景中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3)学生能听懂、阅读并理解关于结交新朋友的对话和文章。

3.思维品质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结交新朋友的意愿和态度。

(2)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敢于在公共场合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3)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学会在集体中与他人友好相处。

4.文化意识目标。

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结交新朋友的文化习俗和社交礼仪,尊重文化差异,理解并接纳不同的交友方式。

(三)选择评价方式,确定评价标准

1.评价方式。

(1)过程性评价。

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包括主动发言、参与讨论以及回答问题等各个方面。

②小组活动表现。教师应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角色表演等活动中的合作情况以及任务完成情况。

③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度、准确性以及创新性,了解学生对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2)总结性评价。

①单元测试。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份涵盖单元主要内容的测试卷,以此评估学生对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②口语测试。教师通过模拟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将上述两种评价方式相结合,教师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评价标准。

(1)词汇掌握能力。

①学生能准确记忆并理解本单元所学的与结交新朋友相关的词汇,包括拼写、发音和词义。

②学生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运用这些词汇,并主动拓展与结交新朋友相关的词汇,提高词汇量。

(2)句型运用能力。

①学生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本单元所学的与结交新朋友相关的句型。

②学生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恰当地选择并使用这些句型,并尝试使用不同的句型结构来表达相同的意思,展示语言的丰富性。

(3)口语能力。

①学生能用英语进行与结交新朋友相关的对话,包括自我介绍、询问信息、表达意愿等。

②学生具备良好的语音语调,能以适当语速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意思。

③学生能在模拟的社交场景中自信地与他人交流。

这些评价标准可帮助教师更具体地了解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学习情况,从而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同时,学生通过这些评价标准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未来的努力方向。

三、搜集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活动

(一)资源搜集方法

1.深入挖掘教材资源。

(1)全面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方式,宏观地把握教学方向,确保教学活动与教材目标的一致性。

(2)仔细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教学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3)注重梳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学活动。

(4)关注教材中的文化背景和场景,全面了解教材中“结交新朋友”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资源,教师可获得丰富的教学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二)广泛利用网络资源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网络资源已成为教学和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广泛利用网络资源。在进行本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开展教学实践。

1.搜索与筛选资源。教师可上网搜索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在筛选过程中,一要注意资源的质量和可靠性,二应确定资源是否与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相契合。通过阅读资源简介、评论或者用户反馈,确保资源与教学的适配性。

2.鼓励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优质的在线学习平台,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学平台、钉钉课堂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进行线上练习,促使学生在分享与讨论中实现深度交流。

(三)教学活动设计

在进行本单元教学前,教师可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引人入胜的导入活动。

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活动,关键在于创设一个能够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好奇心的情境。因此,教师将本单元导入活动主题确定为“破冰游戏:友谊速配”,让学生依托充满神秘感的主题对单元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期待,在游戏中初步体验“Let's be friends”的乐趣。

教师提前准备一些活动卡片,并在每张卡片上写上一个关于交友的问题,如“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 What is your dream?”等,以问题引发学生主动交流。

教师将学生随机分为若干四至五人组成的活动小组,并将提前准备好的卡片随机分发给每一个小组,小组成员轮流抽取卡片并读出上面的问题,抽到卡片的学生要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与该问题有关的经历,其他小组成员则要认真倾听,并用英语发表自己的不同认识。

游戏结束之后,每组派代表分享本组在游戏中最喜欢或最有趣的经历,教师针对学生的分享给予评价或者反馈。

通过“破冰游戏:友谊速配”的导入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新单元的学习。他们不仅能在游戏中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还能初步体验到结交新朋友的乐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互动参与式词汇学习活动。

针对本单元,教师可设计互动参与式词汇学习活动“词汇大挑战——新朋友的介绍”,引导学生参与到词汇学习中,提高记忆效率和词汇应用能力。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对相关词汇的记忆效果。

在教学之前,教师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学生的名字、年龄、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资料,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前准备好与之相关的图片,并制作好与“介绍自己”相关的词汇表。

教师利用电子课件向学生展示词汇表,并引导学生快速朗读,使学生对这些词汇有初步印象。接着,教师点击课件,呈现与词汇对应的图片,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迅速找到对应的词汇。在这一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比一比哪一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找到的匹配词汇最多。

接着,教师指定一个起始词汇,如“name”,让学生依次说出与介绍新朋友有关的词汇,要求每个词的首字母必须是上一个词的尾字母,如“name→eighth→hobby”,说不出或者说错的小组淘汰,最终说得最多的小组获胜。

在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词汇的总结与回顾,并鼓励学生将这些词汇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这个“词汇大挑战——新朋友的介绍”活动,学生学习和巩固了与介绍新朋友相关的词汇。这一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词汇记忆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3.实战应用的句型练习。

在单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与结交新朋友相关的句型,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实战应用的句型练习。

(1)角色扮演与对话练习。教师为学生提供目标句型,如“Good morning!”“What's your name?”“Welcome to!”“Goodbye./ Bye.”等,让学生两两结为一组,每组学生抽取一个与新朋友交往的场景卡片,卡片上可写上“First meeting”“Participate in activities”或者“See you again next time”等提示语,让学生根据提示语运用目标句型自行设计对话内容。

(2)句子填空练习。教师准备一些有关与新朋友交往的对话或短文,并在对话或短文中留些空白,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补全。学生独立完成填空练习,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与纠正。

(3)句型转换练习。教师提供一些有关与新朋友交往的句子,让学生将其转化为不同的句型或者表达方式,如将陈述句转化为疑问句、否定句或感叹句。比如,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陈述句“She is a very friendly person and I enjoy talking to her.”,让学生将其转化为疑问句(Is she a very friendly person? Do you enjoy talking to her?)、否定句(She is not a very friendly person, and I don't enjoy talking to her.)、感叹句(How friendly she is! I really enjoy talking to her.)。在这一过程,学生独立完成句型转换,在不同的语境中能够灵活地运用英语。

4.充满自信的口语表达。

教师设计一系列练习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语,并逐步建立起自信。

(1)自我介绍活动。为了让学生流畅地进行自我介绍,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让每名学生准备一段简短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爱好、特长等。

(2)演讲挑战。学生准备一篇演讲稿,如“My Dream” “My Favorite Book”等主题,并在课堂上逐一演讲,以提升表达能力。

(3)即兴表达。教师随机提出一个话题,如“Who is your best friend?”,让学生立即进行表达并要求学生使用特定句型,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达情况逐渐提高难度。

通过这些练习和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能力,同时树立了英语学习自信心。

四、结语

通过分析逆向设计在“Let's be friends!”单元教学中的应用,能够直观地看到逆向设计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教师从学习结果出发设计教学活动,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逆向设计的应用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彭正梅.寻求教学的“圣杯”:论哈蒂《可见的学习》及教育学的实证倾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5(6):1-9.

[3]王蔷,周密,蒋京丽,等.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20(11):9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