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实践探索

2024-10-16 00:00陆莹
校园英语·上旬 2024年2期

摘 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英语课程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对接市场人才需求,助力学生职业发展。为此,本文基于调研结果,分析企业对于“专业+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阐述高职“英语+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情况,并对体系深化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关键词:课程建设;产教融合;高职英语

作者简介:陆莹(1988-),女,江苏盐城人,盐城海洋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

基于校企合作融通的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创新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共赢发展的最佳渠道。英语作为高职必修公共基础课程之一,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提升其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体现专业特色,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求。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通的发展趋势,学用一体的“英语+专业”教学体系,能够对接各专业人才需求,实现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紧密相连,从而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下面笔者以盐城海洋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为例,阐述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一、“英语+专业”教学体系现实意义

(一)“英语+专业”需求情况分析

针对英语能力需求情况,笔者展开对区域范围内电商企业、英语教师以及电商专业应届毕业生(2016-2023届)以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调研。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调研结果高度一致,其具体情况如下:

1.企业需要“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随着丝路电商的进一步推进,区域内电商企业逐渐向跨境电商转型,对于人才需求也有所变化。85%的电商企业需要学生灵活利用电商平台与外商进行对接,显示企业对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95%的毕业生认为,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利于就业与升职。

2.企业对员工英语能力的需求有所侧重。对比企业期望以及毕业生实际使用英语情况,大部分电商企业需要员工能够读懂电商平台中的关键词和类目词、编辑产品清单、利用邮件等方式与顾客进行沟通。换而言之,电商企业所需要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词汇量,有较好的读写能力,可以和外商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至于跨境直播一类岗位,听说能力、表达能力则要排在首位。

3.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无法满足多方需求。在对英语教师的调研中发现,我校的英语日常教学并未对接对应专业课程,也未依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侧重点,呈现出“学用分离”“学做脱节”等现象。产教脱离的现状,让学生无法感受英语的实用性,英语学习缺少动机,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英语+专业”教学体系理念

在产教融合理念的指导下,“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即从岗位需求出发,对接人才培养方案,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从学生对应专业出发,在英语教学设计实施过程中融入专业特色,创设相应职场应用情境,让学生在即学即用、反复练习,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明确英语学习与岗位发展之间的关系,坚定学习英语的信心。“英语+专业”教学体系的应用,对于英语基础普遍薄弱的高职生而言,减轻了英语学习负担,让他们可以集中精力学习服务于未来岗位的语言知识,提升岗位所需的语言技能,提升岗位竞争力。对于社企而言,“英语+专业”这一精准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为实现人才供给的动态平衡营造出良好氛围。

二、“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实践情况

(一)课程框架设置

“英语+专业”教学体系主要以“英语能力+电商职场实践”为框架,将英语教学与电商专业应用结合在一起,重新构建“学用一体”的英语教学模块,以此突出培养应对专业所需的英语关键能力,进而实现语言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双重提升。

依据新课标,英语课程由基础、职业、拓展三大模块组成。其中,基础模块为必修的基础性内容,旨在构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共同基础。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旨在服务专业职业。拓展模块为任意选修内容,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求。

基于课标中英语课程模块划分,“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在三大模块中依次加大专业与英语教学融合比重,让通识的英语课程逐步电商化。基础模块注重电商词汇积累,培养以读写为主、听说为辅的英语语言能力。职业模块立足电商职业场景,培养学生用英语应对实际职场的能力,助其掌握职业生涯必备英语技能。拓展模块对接跨境直播、产品策划、顾客服务等电商关键岗位,加大了英语工具作用,主张用英语来学习电商专业知识,实现英语与专业的深度融合。三模块以适用实用够用为引领,围绕职场情境开展主题教学,围绕岗位能力训练来设置教学任务,以此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资源及场所开发

“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坚持以“教授合适内容、课程适合发展”为原则,来进行课程资源的优化、多模态数字资源的开发以及第二课堂的拓展。

1.多方联合,优化英语教材。本校现使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系列教材,通过联合专业教师与行业专家,对标行业动态与企业需求,进一步归纳、删减教材,使其更符合电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基础模块为例,经过优化,单元主题教学在电商职场背景下展开,通过场景导入、产出任务、听说练习、读写巩固以及职场实践五部分,层层铺垫,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逐步解决电商职场任务,最后在真实职场中进行语言操练,以此来推动通识英语的电商化进程。

2.立足专业,开发“英语+”资源库。“英语+”资源库,以校学习平台为载体,按照课前准备、课中学习、课后巩固三个阶段搭建基本框架,借助现代数字化手段,自建线上同步课程、虚拟仿真、微课动画等数字资源,连接线上博物馆、全景地图、企业VR体验中心等线上资源,实现纸质教材、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的三方融合,以此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为教与学带来便利。

3.校企合作,拓宽英语第二课堂。教师可结合“英语+专业”实训、培训两大资源平台,一方面,创建英语第二课堂。走入校内实训场所,在校企共建的“电商产业实训平台”上,体验仿真模拟下的电商企业运营模式,用英语完成职场任务。另一方面,走进校外实体运营实训场所,在岗位轮训中,体验电商企业不同岗位对于英语能力的需求,完成跨境业务、服务、交流等工作,并深入感知电商行业中的工匠精神,让学生实现语言职业技能双提升的同时,能够以工匠精神引领个人职业发展。

(三)教学评价方式转变

针对学用分离的教学现状,“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可以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导下对英语课堂进行重构。产出导向法强调“学习中心”,表明“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强调“学用一体”,表明“学用要无缝对接,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服务与产出活动”。产出导向法的理论符合“英语+专业”的课程要求,能够满足电商复合型人才培养需要。以基础模块三第五单元“Ancient civilization”为例,展示产出导向法引导下的单元重构,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结合电商特色,优化单元主题。结合“一带一路”时代背景和电商专业特色,笔者分析教学内容发现,“丝绸之路是商路,也是中西文明交流的通途”这一共通点。从而设置单元主题“重走丝绸之路,共赏文明之美”。

2.基于电商职场,设置产出任务。围绕主题,笔者将课本中原有的第四部分语言应用场景—莫高窟游学,替换为电商职场情境下的产出任务—直播销售实战,并将其产出情境设置如下:丝路文旅公司以“一带一路”为契机,以莫高窟元素为灵感,推出系列文创产品“一鹿有你”。Jason 作为该公司实习生,最近要和伙伴们进行一场直播来推销此系列产品。公司希望在销售产品的同时,通过直播推广中国文化,并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到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旅游。

3.立足岗位需求,分解产出任务。对比直播岗位的能力需求和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分解达成产出任务所需要素—积累文创产品相关词汇、熟知介绍相关语句、了解丝路风土人情、撰写直播文案、完善直播流程,并将其设置成环节教学所需达成的教学目标,逆向设计整个单元。围绕语言、职业、文化三线,设置听说、读写、应用三大模块,“共赏古代文明、畅谈中西文化、追寻丝路足迹、重走丝绸之路、同游丝路之城、直播推广文化”六大任务,共计12课时。

4.“驱动—促成—评价”引领,提升教学实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采用“驱动—促成—评价”来统筹教学,推动语言产出。下面笔者以应用模块——直播推广文化这一任务为例,阐述教学具体实施过程。

课前,学生自主登录“英语+”资源平台,找出直播推荐商品时所需提及要素,为课堂做好准备。课中,创设任务情境,学生初次尝试直播发现产出困难。设置储备客户商品知识、规划直播流程、丰富直播内容三阶段递进式输入活动来促成直播产出。第一阶段,学生通过群文阅读、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目标客户,并基于客户需求,完成选品工作,凝练产品卖点;第二阶段,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凝练直播流程,通过学用一体的促成练习掌握直播用语,完成直播脚本;第三阶段,学生通过企业导师建议、云游敦煌、复述故事等活动,提lv0rHpgVLKb8qhvkedFTm+ZEq2MbhoP8NlXPVFPqKaU=升自身文化素养,并以文化要素丰富直播内容,达成推广文化、推动旅游的直播任务。课后,学生依据所推销产品制作创意视频,完善活页教材,进一步丰富“英语+”课程资源库。同时,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实时检测学生课堂目标达成度,让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其个人成长。

三、“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困境与措施

“英语+专业”教学体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统筹规划缺失、教学资源量少质低、教师结构单一等问题。

1.教学体系构建需要统筹规划。“英语+专业”跨学科教学体系的构建基本以校英语教研组为主导,致使英语教师陷入困局。对外,英语教师要对接企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对内,要对接专业教师,找到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的切入点,整合英语教学。除此之外,在课程资源建设上,英语教师时常因为缺少技术支持,需要独自完成微课视频等信息化资源的创设。这种情况,一方面限制了教学体系建设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也会让英语教师产生疲惫感,降低工作效率。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应从学校层面,对“英语+专业”跨学科教学体系的构建进行统筹规划,形成以英语教师为主,专业教师、企业导师、技术人员共同合作的开发团队,对课程资源建设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并对建设进度、成效进行评估,以此推动教学体系建设科学有序进行。

2.教学资源建设需要量增质升。“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目标,在于让英语技能服务于专业发展。但在日常课程设置上,英语课时配比不足。很多职业院校选择压缩英语课时来保障专业课程实施,致使英语课程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之间衔接不畅。专业和英语在教学资源上的组合度需要加强,本校“英语+专业”资源库建设尚未能做到全校全专业全覆盖。对于汽修、建筑等众多专业,应需要进一步加强量增质升的融合型资源建设。

3.教学体系实施需要复合师资队伍。复合型师资队伍,是“英语+专业”教学体系实施的重要保障。单一的英语教师团队因专业知识不熟,无法用英语教授专业知识,也无法在英语教学中自然衔接专业。而专业教师团队虽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却因英语语言能力的缺失,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用英语解决职业任务。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英语+专业”教学,团队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培训,提升教学水平,以此兼备英语语言技能与专业知识技能,同时教学团队也要以“双师、双能、双语”为目标进行结构优化。

四、结语

跨学科融合的“英语+专业”教学体系,能够满足企业行业对人才需求,有利于学校专业建设与对应行业转型适配,让职业院校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职业院校应结合实际,统筹规划体系建设,开发优质教学资源,组建“双师、双能、双语”师资团队,活化英语课堂,以此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促进教育供给和改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育与研究,2015(4):547-558.

[3]宁春燕,梁春莲.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职职业英语课程建设探究[J].校园英语,2023(4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