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4-10-15 00:00:00张海燕
求知导刊 2024年17期

摘 要: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学习任务群越发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古诗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通过把握学习任务群整体构成和相互关系进行课程设计,能发挥学习任务群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经验总结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学习任务群的推广价值以及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规划学习任务群清单、创设学习任务群教学情境、组织学习任务群相关活动等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

作者简介:张海燕(1982—),女,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五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全新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尝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发挥学习任务群的价值。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世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受现实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容易出现缺乏学习兴趣、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影响古诗文教学质量。对此,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育思想,深入分析学习任务群的特征,探索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学习任务群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推广价值

新课标中包含大量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这充分说明了该概念的重要价值。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落实学习任务群,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均具有积极作用。第一,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改革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所关心的焦点问题。按照任务群的设计,每个学习任务都体现一定的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一组相关的学习任务构成一个任务群,不同的任务群既相对独立又互相支持,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关联与融合,最后指向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培养,这便是核心素养课程观的实施愿景。在任务群的指引下,学生能有针对性地参与学习活动,顺利地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过渡。在长期实践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自然而然地得以形成与发展,为后续参与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第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了解更多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古诗文是祖先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1]。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应用学习任务群开展教学,能驱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改善传统机械性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不强的现实问题,引领语文教学改革,以学习任务统领课堂教学活动,再造课堂教学流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建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语文课堂。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继而逐渐提高文化自信,通过不断学习,成长为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二、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古诗文是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承载着涵养学生文化品格的积极作用。古诗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古诗文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素养的发展。只有明确问题的成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突破现状,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一)古诗文学习难度高,机械化教学严重

区别于传统的阅读学习,古诗文学习难度相对较高,其中有大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方式有区别,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困难,难以顺利完成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除此之外,在开展古诗文教学的过程中,部分教师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字词、诗意的解读上,并未关注对诗词内涵、文化背景故事的挖掘,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诉求[2]。这种机械化且带有强烈应试教育色彩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逐渐产生依赖教师的心理,缺乏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意识,造成学生思维发展受限,素养培育陷入僵局。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沉闷

从学生参与古诗文学习的表现来看,部分学生将记忆、背诵古诗文,顺利达成考核目标作为学习目的,并没有关注古诗文的内在文化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浅层学习的情况。此外,受以往学习习惯的影响,部分学生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缺乏与同伴以及教师沟通的意识,难以及时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容易出现“溜号”的情况。

三、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

将学习任务群引入实际教学能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这种新的教学形态要求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以积极主动的语文实践构建学习生活,可有效帮助学生实现认知与情感的统一。下文,笔者将利用具体实施案例说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方法。

(一)规划学习任务群清单,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古诗文的学习是一项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学生不仅需要了解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含义,同时还要了解古诗文的创作背景以及诗人的心路历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面面俱到地解读古诗文。由于缺乏学习经验,学生在参与古诗文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知道如何学起、不了解应该达成怎样的学习目标等相关问题。鉴于此,为了使学生“学有所依”,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应该为学生设计明确的学习任务群清单,帮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学习方向[3]。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先分析教材内容,选择能够组成学习任务群文本的素材,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来制定清单内容,让学生在参与阶段性学习活动时能够明确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目标,避免学生盲目参与。

以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石壕吏》的教学为例。通过对教材第六单元的分析与阅读,笔者发现该单元除《石壕吏》之外,还有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首古诗文均由杜甫创作,均写于同一年,创作背景为安史之乱时期,此时的杜甫处于贫困潦倒的境地。这两首诗歌无论从题材还是体裁来看,均属于同一类,都是诗人本人面对现实、体谅穷苦百姓的古体诗,因此,可以将二者合并在一起开展教学。考虑到大部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并了解了不少与诗人杜甫相关的文化资料,具备一定的学习经验,笔者设计本课的学习目标为:学习古体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感受诗中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感。围绕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笔者以清单的方式呈现本次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具体如下。

1.走进作品,了解作者

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内容对《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首古诗文的含义进行分析,利用工具书或与同伴讨论交流,对诗人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写作风格进行分析,解读这两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分析作者为何会产生如此情绪。

2.查找词义,研读分析

根据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从细节着手,分别对重点词义进行分析,结合生活经验,对照古代与现代表达方法的差异,如“一何”“新”“长”“突兀”等。

3.融情于境,自主探究

大声朗读古诗文,将自己的情感带到朗读中,尝试与作者建立情感联系,自主探究并与同伴讨论以下问题:这两首诗的写作方法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写作手法在表达效果方面有什么作用?

以上任务层层递进并且相互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期间完成对古诗文的初步鉴赏,加深对创作背景以及词句知识的理解,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二)创设学习任务群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参与古诗文学习期间,部分学生认为古诗文的学习难度较高,将其视为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容易在心中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实际的学习效果。为帮助学生舒缓情绪,顺利“攀登”,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以情境创设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视频、图片或者音频的方式在教学中呈现真实景象,以直观的画面吸引学生关注,引发其对古诗文的探究热情,充分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借此来加深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情感[4]。这样,学生将不再畏惧古诗文学习,其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将得到明显增强,教学质量也将随着学生的广泛参与得到有效提高。

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望岳》的教学为例。教师可选择同一单元中的《登飞来峰》这首古诗作为并列的教学素材开展学习任务群活动。从内容上来看,这两首古诗均描绘了诗人登高纵目的经历,展现了不畏浮云咏壮志的真实情感。围绕这两首古诗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手段来创设情境。

1.为学生分享《中国诗词大会》的精彩片段集锦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分享《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精彩片段,展现选手在比赛过程中的风采,吸引学生的关注并引发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积极性。在此期间,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回答节目中评委提出的问题,营造良性竞争氛围,为古诗文学习做好铺垫。

2.为学生展示《望岳》《登飞来峰》中描绘的泰山以及宝林山的视频资料

这两首古诗均为诗人在登高望远的过程中所创作的,抒发了诗人蓬勃向上的豪情壮志。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望岳》诗中描绘的泰山以及《登飞来峰》诗中描绘的宝林山的视频资料,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观察体会这两座山峰的宏伟壮阔。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还可以询问学生是否有过登山经历,将学生引入情境,激活其学习内驱力。

3.为学生展示名家吟诵作品

两首古诗以“登高”为主线,寄予诗人登高言志的心绪,体现诗人的豪情壮志。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名家吟诵作品,指导学生聆听音频内容,感受名家在吟诵过程中抑扬顿挫的情感基调,在真实情境下建立情感共鸣,分析名家吟诵期间语音、语调的处理技巧。这样,学生能够更好地通过吟诵情感表达体会诗人借古诗展现的语言美、韵律美、结构美以及意象美,为后续参与学习任务做好准备。

这样创设不同情境的方式可以自然而然地帮助学生进入古诗文的学习当中,确保其能产生对学习任务群的参与积极性,感受古诗文的意境之美,意识到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

(三)组织学习任务群相关活动,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新课标中提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一新要求。在设计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布置具有实践价值的任务,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学习平台[5]。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围绕古诗文教学内容,遵循语文育人功能以及学科特色,从听、说、读、写这四个角度出发,组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学习任务群实施效果,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避免生硬、死板的学习任务群形式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驱动学生在感受美、发现美的过程中提高对古诗文学习的重视程度,逐步坚定文化自信。

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的教学为例。这首词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展现了诗人情感变化的轨迹及其对人生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为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群中的各项任务安排,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综合活动。

1.吟诵比赛

学生需要根据古诗文呈现的特点以及诗人在创作中的情感对古诗文进行深入理解与分析,配合教师提供的音频参与吟诵比赛,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吟诵当中,确保声音抑扬顿挫,吟诵贴合乐曲旋律。

2.古今对译

“月”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多用于作者寄托哀思、表达情绪。通过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诗人在创作中的心路历程,需要尝试站在诗人的角度解析古诗,以白话文的方式将其改造成一篇文章。

上述活动分别指向了学习任务群中不同的学习任务,吟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文的平仄之美,古今对译则能辅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内涵,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地发展核心素养,在了解古诗文特点的同时,提高语用水平,通过创作来提高自身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突出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的设计需要教师深入解读新课标中的相关概念要求,围绕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引导学生有序参与学习活动,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下通过完成任务,获得不同的学习体验,以古诗为友,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丰富精神世界,逐步提高自身核心素养,成长为传统文化的优秀继承者与发扬者。

[参考文献]

[1]孙磊.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J].语文世界(中学生之窗),2023(12):52-53.

[2]庄云云,刘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施路径:以初中古诗文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2023(41):48-51.

[3]尉志华.基于学习任务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设计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3):79-81.

[4]段仕惠.基于“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理论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2):46-48.

[5]张长巧.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3(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