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任务群形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是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新方向。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解析阅读任务群的概念,分析阅读任务群教学的实施意义,具体分析连接型任务群、应用型任务群、针对型任务群、实践型任务群的构建策略,旨在为教师指明利用任务群提高学生阅读与表达能力的路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任务群
作者简介:杨凌云(1989—),女,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实施后,任务群的组织与呈现使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新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理解任务群的内涵,结合阅读教学需求,依托任务整合教学资源与情境、学习内容与方法,设置多元且连贯的阅读任务,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学思维、赏神韵,有效提升阅读教学实效。
一、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学习任务群概念解析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核心素养形成内在逻辑为根本遵循,以生活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主题为引领,以任务为载体,整合教学要素,设计具有连贯性、适应性特征的学习任务群[1]。在阅读层面,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型、发展型、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构建提出了要求。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和积累语言材料与经验,使学生形成良好语感与良好习惯。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分为三个内容: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中,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经历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信息的过程,根据具体交际情境与交流对象,准确传递信息、清楚得体表达;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文学语言与形象的独特魅力,能够立足文学作品特点欣赏、评价语言,发展审美情趣;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理清阅读内容观点、事实、材料之间的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发展理性思想与理性精神。
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可构建“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指导学生制订整本书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丰富阅读经验。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任务群教学的意义
(一)改变阅读学习中的割裂现象
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感受不同的文化。然而,部分学生虽然阅读范围广,但仍旧存在理解上的偏差。究其原因是部分学生虽爱阅读、阅读量大,但忽视阅读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和积累,未能够实现结构化学习,从而导致阅读仅是“读”,与知识方法学习处于割裂状态。而构建阅读任务群,以阅读为基础,以探究阅读知识与技巧为任务引导学生学习,能够改变学生阅读学习中的读与学的割裂状态。
(二)综合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构建阅读任务群,将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与具体任务内容对接,保证每项任务具有针对性,能够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阅读方法、发展思维能力。阅读任务群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平台,能让学生在与古今中外人物及各类题材、各类体裁的文本对话中,学会阅读、思考、辨析、表达,综合发展语文素养。
三、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任务群构建策略
(一)围绕主题,构建连接型任务群
以主题为引领是构建阅读任务群的基本条件之一。主题能够连接阅读任务与学习内容,体现阅读任务与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保证任务的连贯性,能有效推动学生思维发展,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获得多元体验[2]。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认识到主题的重要性,发挥其在阅读任务群构建中的连接作用,使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阅读。
以《沙滩上的童话》为例。该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童心童趣”,教师可围绕单元人文主题设计如下任务群。
任务一:“做个彩色的梦”,以主题连接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展开想象,用铅笔勾勒在沙滩上建造城堡的画面,描绘“凶狠的魔王”“美丽的公主”的形象。之后,教师可将学生的绘画内容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出来,配上音乐,引导学生讲述“彩色的梦”,感受童年的多姿多彩。
任务二:“正义与邪恶”,以主题连接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经历。课文中的孩子们在海边建造了“魔窟”,做“攻打魔窟的勇士”,消灭邪恶的力量,拯救公主。教师可以此情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回顾亲身经历,说一说自己做过的正义的事,让学生互相评一评,进一步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任务三:“玩出心中的童话”,以主题连接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在沙滩修城堡是童年常见的游戏活动,教师可引入新的游戏,使学生身心沉浸在具体情境中,将现实体验与童年经历、童话故事相联系,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编新的童话故事,充分感受童年的无穷乐趣。
发挥主题的连接作用构建连接型任务群,实现阅读任务与不同学科、不同经历、不同领域的连接,丰富阅读任务群内容,深化人文主题,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深刻体验美好的人文情感,提升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
(二)立足学科,构建应用型任务群
教师可以构建应用型任务群,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技能,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以《赵州桥》为例,教师可以从课内应用、课外迁移两个方面着手构建应用型任务群。
1.课内应用,举一反三
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基于此,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精细研读,把握中心”任务群。
任务一:立足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分析相关字词在段落中的表达作用,分析其如何将段落中心意思表达清楚。如课文通过“长”“宽”“中间”“两旁”等字词从尺寸与空间方位客观描述赵州桥的雄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语句入手,分析其作用,体会课文如何将段落中心意思表达清楚。如“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句话,具体描述了大、小桥洞的位置,以桥洞数量、形状衬托赵州桥的雄伟。
任务二:运用分析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主分析第三自然段,提炼段落中心主旨,从字词与语句入手分析课文如何写出赵州桥的美观。
利用课内资源构建应用型任务群,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方法分析课文,可帮助学生初步积累阅读经验,培养学生知识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
2.课外迁移,融会贯通
《赵州桥》所属单元主要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感受文化魅力。因此,教师可基于单元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构建引导学生迁移运用知识的任务群。例如,教师可拓展阅读资源,引入文章《中国端砚:千年山石中的文脉传承》,要求学生阅读“以工制胜 名扬四海”部分,同时以两项任务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课内阅读方法来分析该文如何将制砚工艺的发展变化与名扬四海写清楚[3]。
任务一:寻找关键字词,梳理时间线与工艺发展线。
任务二:品味重点句段,分析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端砚名扬四海。
在新的任务情境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运用阅读方法,基于对课内文章内容、任务要求、知识方法的个性化理解,完成课外迁移应用,丰富阅读经验与方法体验,进而充分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分析与理解能力。
(三)把握学情,构建针对型任务群
在构建任务群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到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教师要精准把握学情,基于任务面向全体学生理念,构建针对型任务群,使学生在符合自身认知水平与发展需求的任务中提升能力,学有所得[4]。以《慈母情深》为例,教师可针对Wzzzsmguwq4hJWQI371QD73Iyy6Gipu/hkDGAXJKcpc=不同层次学生构建不同的任务群。
1.针对学优生,以拓展提升为任务群核心
学优生能力强、思维活跃,常规且基础的任务于他们而言缺乏挑战力。教师应为他们设计以拓展提升为核心的任务群,保证任务有思辨、有挑战。
任务一:初步感知文章,通过汉字结构特点或联系上下文意猜读、跳读处理生字词,把握文意。
任务二:研读文本内容,感知母爱,代入自我情感,结合日常生活场景体会蕴含母爱的小细节。
任务三:拓展阅读,自主分析《母爱是凝望》中如何通过场景与细节描写表达母爱。
2.针对中等生,以促进发展为任务群核心
中等生语言基础相对扎实,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但缺少思辨能力与创新思维。教师可为他们设计以促进发展为核心的任务群,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展开思辨。
任务一:利用工具解决生字词问题,理解文意,概述文中故事。
任务二:经过美读、细品、感悟,抓住主要情境与关键细节,品悟母爱。
任务三:体会写法的美妙,思考辨析方法的运用效果,点评片段。
3.针对学困生,以把握基础为任务群核心
学困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中经常遇到困难或出现“学不会”的情况。教师可为其设计以把握基础为核心的任务群,着重夯实学生基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任务一:通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字典,结合字音、字形、字义,分析生字结构特点,初步体会阅读乐趣,理解文章大意。
任务二:归纳段落中心思想,明确文章讲述的是母爱。
任务三:总结文章体现母爱的具体场景与细节,谈自我感受。
总之,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阅读任务群,保证任务内容符合学生能力水平,每个层次的任务难度由浅入深,指向学生阅读、整合、比较、思辨等能力的培养,可有效发挥任务群的价值。
(四)联系生活,构建实践型任务群
立足阅读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构建发生在生活中的实践型任务群,消除语文课堂与生活之间的界限,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范围,提高阅读效率。以《开国大典》为例,教师可从主题、体验两方面入手构建实践型任务群。
1.挖掘指向生活需要的主题,引导任务群构建
教师可以从时代背景、学生发展与传承红色文化的需求出发,以“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构建“活动策划”任务群,将红色文化传承与学生生活、成长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完成基于现实生活需求的自主学习,掌握实用性阅读策略[5]。
任务一:联系以往学习经验,回顾红色文化学习活动,以及生活中接触过的红色文化传承活动,初步形成活动策划思路。
任务二:确定红色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寻找资源,拓宽阅读范围。
以指向生活需要的主题开展以语文阅读为核心的实践活动,构建任务群,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不断与红色记忆对话,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收获丰富的成长体验。
2.以任务驱动下的体验学习,完善任务群构建
在构建实践型任务群的过程中,教师要使任务群内容完整,突出任务的体验性,以此驱动学生。对此,教师需要细化两项任务,补充子任务。
任务一的子任务:回顾一至五年级期间学习过的红色文化内容以及相关活动形式;与长辈交谈,探寻红色传承记忆;以口头询问形式调查红色文化传承活动形式与内容,统计最受欢迎的活动形式;整合、筛选,保留合适的活动。
任务二的子任务:具体分析红色诵读活动、演绎活动、红色经典文化学习活动;围绕活动形式寻找资源,确定活动内容,以阅读为基础策划具体的活动。
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享受自主策划活动的乐趣与成就感,丰富阅读与交流体验,进而提升阅读能力,促进个人成长。
总之,新课标背景下构建小学语文阅读任务群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构建连接型、应用型、针对型、实践型阅读任务群,为学生营造能够主动探究、课内外共融、应用实践多元、个性化发展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拓宽阅读范围,使学生能在阅读中欣赏、表达、交流、思辨、创造,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海燕.任务群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文理导航(下旬),2024(1):28-30.
[2]谢静,任本秀.任务群意识下积极进取,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中定向发力: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23(12):4-5.
[3]季芳,莫承城.教学价值,多元整合: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构建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11):44-47.
[4]乌炜荣.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践[J].文科爱好者,2023(5):116-118.
[5]曾桂斌.基于新课标开展小学语文“主题任务群”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6):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