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学习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能力,其要求学生以真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对人物、事件展开分析和判断,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对其学习历史、解释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受到新课改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也由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转变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立足高中历史教学实际情况,简要阐述了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并结合教学案例提出培养策略,旨在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关键词:史料实证素养;高中历史;历史思维;辨析能力
作者简介:鲍晔明(1979—),男,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高级中学。
史料是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关键要素,是学生研读历史、探究历史的辅助资料。教师在课堂上需要结合历史主题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史料,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沉浸其中,体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某种程度上说,真实的史料才是研究和探索历史的根本。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掌握分辨史料真伪、解释历史的关键方法。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意义
(一)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
在高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思想都是思维的具体体现,不仅代表着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也是教师判断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标准。而史料实证素养作为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关系到学生历史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应以历史教材为基础,设计阅读、观察、分析等活动,并在活动中渗透史料,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通过多视角分析有效强化其对历史的理解和掌握[1]。
(二)发展学生的时空观念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且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有明显的差异,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因此,具备良好的时空观念是学生学好历史的前提。若学生不具备良好的时空观念,则容易混淆人物、事件之间的关系,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而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能强化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带领学生以时间为线索分析历史、评判历史,当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史料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时,自然可以对同一时间段内发生的事件有充分的认识,助力时空观念的强化[2]。
(三)提高学生解释历史的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大多来源于教师的经验,这会限制其分析历史问题的深度。而加强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在课堂上所说言论都要有证据支持,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让其掌握历史进程中的更多细节。如此一来,学生才能以客观、求真的态度去理解历史知识,并通过分析史料对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影响产生深刻的认识。基于此,再组织语言去解释历史、分析历史,深入理解某一历史事件背后潜藏的规律,达到提高解释历史的能力的目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史料实证意识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大多直接呈现史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史料获得相应的结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可以借助教师分享的史料验证知识点,但却无法深入理解史料信息。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大多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方案引入史料,并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导致学生对历史事件产生同质化的认识,解读角度单一[3]。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前将所有相关史料都分享给学生,并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探究问题,要求学生结合问题自行分析和提炼史料信息,在分析和辨别史料的过程中逐步提升史料实证素养。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解“一国两制”这部分内容时,应提出问题并鼓励学生分析和探究史料,深入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背景、内容、价值和意义等。教师可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鼓励学生从民族关系、法律、历史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搜集史料的网址、书籍等重要信息,辅助学生顺利找到真实的史料,以支撑自身的观点。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在搜集史料时态度会更加积极,有助于从历史文献中找到有关台湾的记载,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同时,通过阅读《马关条约》条例和搜集“甲午中日战争”史实,了解台湾被割让的缘由,再结合史料分析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进而认识到“一国两制”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行分析史料,并从史料中得出相应的结论,能帮助学生培养史料实证素养,提升课堂整体教学效果。
(二)自主搜集史料,探索史料搜集方式
自主学习意识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只有学生自己才清楚自己对哪些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哪些知识需要强化巩固。因此,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时,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自主搜集史料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展开来说,教师应该在备课环节根据学生的真实学情来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在预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史料,并通过考证和归类,运用自主搜集的史料多维度分析历史人物或事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历史学科的精髓[4]。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的教学为例,在本课中,秦始皇的政治举措和事迹是学习的重难点,为了避免学生对秦始皇形成单一、刻板的印象,教师应在预习环节为学生提供探究任务,要求学生自主搜集史料并回答问题,具体如下。
【预习任务】
1.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有哪些丰功伟绩?
2.秦朝时期有哪些社会矛盾?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什么结局?
3.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要求:请在预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回答问题,并搜集相应的史料作为支撑。
基于此,学生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对秦朝统一、秦始皇在位期间的举措等有初步的了解,针对问题写下自己的想法后,再登录相关网站下载文章和图片,或者去图书馆翻阅相关的历史书籍,或者参观历史博物馆,从文物中寻找历史的“痕迹”,再选用真实、可靠的史料支持自己的观点。为了了解学生对史料的探究和分析情况,教师还可以组织讨论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成果和表达真实观点的机会,让学生对秦朝历史及秦始皇这一人物形象产生全面的理解,提高自身批判历史的能力。
(三)判断史料真伪,锻炼学生的辨析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搜集史料的难度大大降低。虽然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史料信息,但从不同途径搜索到的史料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表述往往存在差异,而且对于历史事件细节的记载也存在出入,这难免会对学生的历史认知产生干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时,应注重锻炼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引导学生在阅读、思考中,判断史料是否真实、可靠[5]。面对不确定的历史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寻找相关的证据去判断、探究,从而提升辨析史料的能力,掌握真实的历史动态。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的教学为例,为了引导学生了解亚洲多个国家的发展和演变历程,理解中古时期亚洲文明的多元化特征,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锻炼其史料辨析能力。由于“奥斯曼帝国”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较为陌生的国家,为了帮助学生增加对这个国家历史的了解,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帝国之衰:奥斯曼帝国史六论》《帝国之治: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制度》等书籍,以及同主题的影视剧,让学生在认真阅读和观看后,判断哪些内容是真实史料,哪些内容是杜撰的,从而锻炼学生辨析史料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绘制以“奥斯曼帝国”为主题的表格(如表1所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史料进行讨论和分析,并完成对表格的填写。同时,各小组之间可以传阅填写后的表格,分析填写内容是否存在差异,以便对历史事件形成全面、系统、客观的认识。
(四)优化史料结构,构建完善的历史框架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荣孟源把史料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即书报、文件、实物和口碑。展开来说,“书报”代指历史著作、文献和资料等,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文件”,顾名思义,指的是政府、团体及私人的文件,包括纸质、电子等多种形式;“实物”多指历史文物、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等;“口碑”则是文艺作品、回忆录、名人日记等,这类史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应用时要客观分析,以免影响历史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时,应注重对史料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分析历史事件时,应将其和关键人物或政治举措衔接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历史框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的教学为例,本单元涉及的时间线索较多,知识点零碎,但历史脉络较为清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制时间轴的方式来掌握历史知识。教师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应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梳理历史知识,让学生从“秦汉大一统”开始,到“隋唐大一统”结束,动手绘制时间轴或思维导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了保证时间轴、思维导图的完整性,需要以教材为基础,搜集政权更迭、民族交融、江南开发、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史料,尽可能将每一年发生的大事都整理出来,直观呈现历史变迁。教师根据学生绘制的时间轴或思维导图,可提出相应的问题:“不同政权为了促进民族交融,做出了哪些努力?”“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政权的大致区域是什么?”让学生根据史料分析这一特殊时期社会发展的基本路线和背后隐藏的历史规律,了解科技、文明等方面的成就。
(五)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证精神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单一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其历史学习需求,教师应设计实践活动,助力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发展。高中历史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形式,教师应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鼓励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观察历史文物、参与调查实践等多种方式,对历史主题展开思考和探索。此外,近年历史高考真题也侧重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在题目中融入大量史料,要求学生阅读后回答问题。因此,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分析史料,提高自身的史料实证素养。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的教学为例,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实证精神,教师应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发展情况,如以“探寻红楼之谜”为主题,设计探究性、开放性较强的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红楼梦》,并以书中服饰、诗句、饮食等描写为切入点,分析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及文化特点。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博物馆参观明至清中叶的文物,并着重探究利玛窦在中国刊刻的世界地图的摹绘本,让学生从文物中分析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并从这幅世界地图中了解当时人们对世界各国的认识。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总结实践活动成果,以教材内容为蓝本,结合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与同学展开交流和讨论,从而强化对明至清中叶经济和文化的理解。历史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教师结合学生学习需求灵活开展实践活动,能拓宽其文化视野,使其对历史形成全面的认识。
三、总结
总的来说,史料实证素养是现阶段学生学习高中历史知识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应基于教学改革的初衷,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史料并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搜集、分析、辨别、应用史料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史料实证素养。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活动中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学习历史的视野不再局限于教材,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韦玉琦.核心素养下高中历史教育问题分析[J].求知导刊,2023(36):71-73.
[2]麻小燕.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24):96-97.
[3]赵锋.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12):19-20.
[4]卜丹丹.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大概念教学探究[J].学苑教育,2023(35):64-66.
[5]王莹.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学苑教育,2023(3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