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

2024-10-15 00:00:00王红妮
求知导刊 2024年17期

摘 要: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促使学生形成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的意识和能力。教师需遵循教学的连续性、整合性、发展性等,站在整体角度进行单元教学设计,以课程整体理念和思维导向为指导,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确定单元教学主题,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规划单元内容,开展单元教学活动,实施单元教学评价。基于此,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素养导向;小学科学;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简介:王红妮(1990—),女,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水车园小学。

在小学阶段,科学作为一门必学科目,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科学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小学科学单元学习过程中提高对科学的认知和科学实践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突出主题教学,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在主题单元教学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是最关键的部分,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确保主题单元科学知识能够切实贯穿其中,并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科学知识的习得及素养的全面提升[1]。具体而言,教师可从两个方面落实主题单元教学活动,即主题单元导入环节及主题单元学习实践环节。浓厚的兴趣是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更是促进其科学探究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导入环节的作用,设计相应的情境,将科学主题内容以小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融入其中,引领学生展开科学探究。

例如,在“水”这一单元中,有“水到哪里去了”“水沸腾了”“水结冰了”“冰融化了”“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加快溶解”“混合与分离”“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等内容,可以将其分为四个主题:“认识水”“水的循环”“水的化学变化”“水的感官分析”。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标准,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如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同时,教师也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主题单元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了解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教学“水到哪里去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家庭用水的去处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规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总之,在素养导向下,突出主题教学,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心设计主题单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开展合作实验,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正在逐步实现经济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入社会当中,学生需要理解和解决的科学问题也更为复杂[2]。所以,学校应该将学生的培养与国家的发展接轨,教育出更有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的优秀人才。小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年龄段,交际能力较弱,合作意识也不强。小学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行为特征,通过创新科学实验的方式,来提高小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船的研究”这一单元有“船的历史”“用浮的材料造船”“用沉的材料造船”“增加船的载重量”“给Wlf8wxvacUanJVl4HBhG9Zy3lOwqTQmNYlfklXquTPk=船装上动力”“设计我们的小船”“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等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为各实验小组提供部分实验器材,并要求实验小组对实验所需的部分材料进行制作,如制作一艘小纸船等。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要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想象一下,哪些物体放在水里会漂浮起来?为什么不同的物体放进水里会是不一样的状态?哪些物体会沉到水底?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够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浮和沉?”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合作实验,通过实验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合作实验的方式,学生能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相互探讨和合作实验的过程当中,学会尊重他人的思想,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核心素养。

三、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体系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师将碎片化的知识传递给学生,那么学生就难以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学生灵活运用科学知识是非常不利的[3]。并且,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科学认知,对于碎片化的知识是难以通过自己的大脑加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的,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应该采用大单元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各种知识融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为学生后续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方式,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声音”这一单元有“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音的强与弱”“声音的高与低”“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制作我的小乐器”等内容,对此,教师可以实施单元整体教学。①单元导入: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声音,如鸟鸣、海浪声等,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什么,让学生感受到声音的有趣和神秘。②单元预习:教师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到声音的原理,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③单元分析:教师通过课堂讲解、演示和互动的方式,系统介绍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到声音的原理,让学生掌握声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④单元实践:教师通过组织动手实践、制作小乐器、演奏声音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强化对声音概念和原理的理解。⑤单元总结:教学结束后,教师通过总结、归纳和反思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声音的概念和原理,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实施以上步骤,可以让学生感受声音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养。

四、使用思维导图,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思维导图又可以称为心智导图,是一种利用图表发散思维的有效措施,而将单元整体教学方式与思维导图进行结合也符合当前的教育理念,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认知,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对新旧知识进行连接、互补和整合的能力[4]。因此,教师要注重小学科学大单元教学,提高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例如,“呼吸与消化”这一单元有“感受我们的呼吸”“呼吸与健康生活”“测量肺活量”“一天的食物”“食物中的营养”“营养要均衡”“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等内容,教师需要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整体教学。教师可以将“感受我们的呼吸”“呼吸与健康生活”“测量肺活量”等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了解呼吸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测量肺活量等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呼吸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呈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例如,绘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人体各部分器官的功能。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和记忆知识点。教师运用思维导图将“呼吸与消化”这一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理,展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创设教学情境,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在小学科学大单元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获得乐趣[5]。在引领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探究的内容,在探究中体会到科学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探究的难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挑战性,从中获取成就感。之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中来,增加对学生的指导力度,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总之,在小学科学大单元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体差异,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例如,“动物”这一单元有“我们知道的动物”“校园里的动物”“观察一种动物”“给动物建个‘家’”“观察鱼”“给动物分类”等内容,可以将这些教学内容创设成一个“动物大发现”主题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探究、猜测、验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①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动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②以“校园里的动物”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校园中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特点等,并让学生尝试给它们分类。③以“观察一种动物”为主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进行观察,了解它的生活习性、特点等。④以“给动物建个‘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等方式,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建造一个栖息地,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习性。⑤以“观察鱼”为主题,让学生到池塘边或水族馆观察不同种类的鱼,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特点等,并让学生尝试给它们分类。⑥以“给动物分类”为主题,让学生根据动物的特征、形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并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特点。教师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六、设计生活化问题,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通过设计生活化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原理。通过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更加完整和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此外,设计生活化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例如,“光”这一单元有“有关光的思考”“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认识棱镜”“光的反射现象”“制作一个潜望镜”等内容,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即了解光的特性、传播规律以及应用。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生活化问题:①光在传播过程中会不会遇到障碍物?如果遇到了,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②光的传播方向会不会发生改变?如果会,它是如何发生的?③我们如何利用棱镜来研究光的传播规律?④光的反射现象是怎样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观察到它的发生?⑤我们能否利用潜望镜观察远处的景象?如果可以,它的原理是什么?其次,教师可以按照教学顺序,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在讲解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也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光的传播规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这样的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特性和应用,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科学教师在设计单元教学活动前,应先对教材、学生进行充分、全面的了解,以保障学生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在获取系统的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实现科学素养的发展。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期间,还需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发展规律,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单元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促使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高翔,胡璐瑶.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科学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3(4):27-31.

[2]刘忆婷.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单元教学设计路径[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3(2):15-21.

[3]梁东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科学单元作业设计:以《简单机械》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2022(45):57-60.

[4]张胜凤.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科学单元统整教学的运用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0):36-38.

[5]冉蕾.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科学单元主题实践课程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2(2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