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策略研究

2024-10-15 00:00:00牟燕燕
求知导刊 2024年17期

摘 要:高中生物教师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活跃班级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知识探索的积极性,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使其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提高其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在阐述高中生物情境教学的原则的基础上,从生活情境、实验情境、探知情境、案例情境等角度,探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情境教学

作者简介:牟燕燕(1988—),女,甘肃省临洮中学。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生物教师若想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手段,通过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渗透素养要素。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将素养要素合理融入情境中,并通过情境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形象化,以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得到智慧的启迪,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最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高中生物情境教学的原则

(一)以生为本原则

在高中生物情境教学中,教师应当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他们的学情,设计能够调动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探知情境。这样才能真正转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看法,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提升情境学习的效率与质量。

(二)全身心投入原则

情境教学的最大优势是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真实、生动的学习体验,从而增强学生理解知识的效果。对此,生物教师可以结合这一优势,运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创设形象直观的学科探知情境,并遵循全身心投入原则,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探知情境中,使其在亲眼观察、亲手操作、亲自体验的过程中,加深对生物学理论或概念的理解。

(三)素养渗透原则

在高中生物情境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学科理论知识,掌握学科技能,提高知识运用能力,还要利用情境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命观念,使其能够正确看待各种生物学现象,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为此,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活动时,需要遵循素养渗透原则,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巧妙地融入教学情境中,以此让学生在完成各种情境任务时逐渐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二、高中生物开展情境教学的优势

高中生物教师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与效果。通过情境教学,教师可以把抽象的、复杂的生物学理论和概念具象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能降低学科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自主探知信心和动力,使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通过情境教学还可以把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巧妙地融入情境任务中,从而转变学生对生物课程的看法,使其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受到熏陶,真切感受到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最终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措施

(一)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树立正确生命观念

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生活场景KWOyUxT31XPm8J9FR+J2BaEZqpIsEkpGeZ82ObrN1GQ=或现象中都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原理。因此,为了引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好奇心,提高他们主动探索生物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可结合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利用生物学现象背后的生物原理与规律,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1]。

以“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阐述了他的生物进化观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知道生物进化中适应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能够正确描述生物适应性的产生,了解生命延续的规律,进而形成正确的功能观、进化观和适应观等。为了达成上述课程目标,教师可以结合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进化视频,营造生活探知情境,让学生在情境感悟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比如,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几段真实的自然生物现象视频,如章鱼在行进过程中瞬间变色、大熊猫从食肉转变为食素、雷鸟在秋季与初冬寻找新的栖息环境等,以此来营造生动直观的自然探知情境。然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上述生物学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从而让学生加深对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等知识的理解。结合生活情境,学生通过研究相应的生物进化现象,能够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深入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生命观。

(二)创设生物实验情境,培养良好科学思维

生物实验情境指的是教师借助生物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运用实验器材,对生物学理论进行实践探究与验证的一种沉浸式体验学习情境。实验是学生深入探究生物学知识,验证生物学理论或概念,探索生物学原理的重要方式之一。有效的生物实验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其实操认知水平,还能促进其科学思维的发展,使他们能够对学科理论进行多角度分析与研究,并根据多次实验结果,总结出客观、科学的实验结论,这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素养[2]。

以“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实验教学为例。此实验是对细菌耐药性情况的探究,在本实验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生物实验活动,验证“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下,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这一结论,以此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在教学时,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固体培养基平板、筛选的菌株、含抗生素的纸片、不含抗生素的纸片、酒精灯、镊子、棉签等实验器材。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利用上述器材进行自主实验,验证上述论点是否正确。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验情况,并通过有效指导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比如,教师可让学生进行多次细菌培养,记录每一次实验抑菌圈直径的数值,引导学生对多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让学生发现细菌在抗生素的选择作用下发生的变化。之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构建概念模型,引导他们结合概念模型对超级细菌进行深入探究,分析抗生素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思考如何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教师开展实验情境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提升其比较、分析、建模、实操、归纳的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

(三)创设自主探知情境,培养探究实践能力

对于生物学科而言,探究实践素养指的是学生自主发现学科问题、深入探究问题、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教师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这种能力,就要为其提供更加广阔、自由、开放的自主学习空间,创设更加灵活的自主认知情境,使其在互动交流、协同合作、自主实践过程中,高效解决学科问题,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1.构建小组互动情境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生物教师可以创设小组学习情境,开展互动合作探知活动。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知时间,引导各学习小组以互动讨论的方式探索学科知识,鼓励各组成员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大胆发表个人的观点,使其在交流探讨和思维碰撞中产生更多的学习灵感,并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合作讨论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其找到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3]。

以“DNA的结构”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应按照同组异质原则把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然后给各组提供与单元知识相关的学习资料,让他们结合资料自行讨论DNA的结构特点。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给予各小组提示信息,帮助他们明确自主探知的方向。比如,在某小组探究DNA的结构特点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细致观察DNA模型图片,让他们从配对方式、排列顺序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DNA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DNA结构具有稳定性、多样性与特异性的特点”的结论。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合作探知活动,既可以提高合作学习意识,716961a58c3a7d4ff7614a488a356822又能提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构建师生问答情境

为了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迁移思维、辨析思维等,提升其自主探究能力,生物教师可以创设互动问答情境,开展互动问答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研究学科知识,提出合理问题,鼓励他们结合多方面因素分析相关生物知识点,从而帮助他们透彻理解单元知识[4]。

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课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正常红细胞和基因突变导致病变的红细胞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提出“基因突变为什么会使红细胞发生变化?”等问题。然后,教师可让学生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得出“基因能通过影响蛋白质的产生而导致红细胞异常”这个结论。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此结论进行拓展分析,提出“基因如何影响蛋白质产生?”“基因突变是碱基对发生变化吗?”等问题,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基因突变概念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问题解答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素养。

(四)创设案例分析情境,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并能够科学应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而促进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生物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创设案例分析情境,让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学科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学理论对各领域发展的作用,从而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形成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5]。

以“基因工程的应用”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基因工程在各领域的成就创设案例分析情境,开展基因工程作用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了解生物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形成“用知识推动社会进步”“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进而提升其社会责任感。比如,教师可以展示基因工程在畜牧养殖业领域的应用,引入“转基因绵羊”“转基因鱼”等案例,让学生结合资料分析基因工程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意识。又如,教师可以列举基因工程在医药卫生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基因疫苗、基因药物,让学生了解相应的基因工程技术原理,使其知道基因工程技术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的作用。如,教师可展示如下资料:在基因疫苗或基因药物的研制过程中,科学家需要先提取相应的基因,并将该基因放入相应的受体细胞中,使受体细胞在繁殖过程中大量合成相应蛋白质,进而提升对病毒的阻挡或消除功能。学生通过研究上述真实案例信息,能够进一步了解基因工程技术在不同领域的运用。另外,教师还可以借此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知识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意识,让他们真正明白学习生物知识的意义,进而使其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高中生物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将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合理融入各种教学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完成情境探知任务,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科综合能力,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海燕.情境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探究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2(24):44-46.

[2]黄钰.浅析运用情境教学模式落实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目标的策略[J].吉林教育,2022(15):41-43.

[3]李桂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2(17):39-41.

[4]柯清练.试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问题情境创设[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2):96-98.

[5]潘天池.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情境设计策略[J].高考,2022(7):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