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后需调整生活方式

2024-10-14 00:00:00蒋海弦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4年8期
关键词:胆汁消化胆囊

胆囊是人体浓缩胆汁、储存胆汁、控制胆汁排出,参与消化功能的重要器官。胆囊疾病,如急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临床并不少见,很多患者由于胆囊疾病需要做胆囊切除手术。目前切除胆囊通常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一般3—5天即可出院。不适合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如胆囊炎病程已久,炎症反复发作导致胆囊周围粘连严重,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不清,则需要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较慢。因此,受胆囊切除方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患者的康复策略不同。胆囊切除后对人体功能难免有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调整,帮助身体快速恢复、良好适应?

▲ 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1.切除胆囊通常需要全身麻醉,手术全程无痛苦,麻醉苏醒后去枕平卧6小时可防止或减轻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如果是开腹手术可使用镇痛泵,以减轻切口的疼痛。全身麻醉联合术后镇痛泵基本可以保证术中、术后全程无痛。如果不使用镇痛泵,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使用止痛药物,一般术后2—3天疼痛会逐渐消失。

2.术后尽早在床上进行翻身活动,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先起身在床边坐一会,再由家属搀扶在床边站立,之后沿床边走几步,直至正常行走。身体的活动不仅能促进肠蠕动、预防肠粘连,还能加速血液循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同时加速切口愈合。

3.无论是腹腔镜手术还是开腹手术,术后务必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医护人员会定期进行换药,并根据切口情况选择拆线时间。目前腹腔镜手术切口已经可以做到非常小,医生可采取皮内缝合或使用胶水粘合,无需拆线,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如果留置了腹腔引流管,术后6小时应改为半卧位,有利于引流通畅。

4.尽管胆囊切除术已经相当成熟,成功率很高,但仍可能出现感染、出血、消化不良等术后并发症。如果发现发热、切口红肿疼痛、腹胀、腹泻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 饮食调整

胆汁是重要的消化液。胆囊切除后,肝脏分泌的胆汁直接经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胆汁从进食时排出变成了24小时持续排出;由于失去胆汁储存和浓缩的功能,消化负担加重时人体缺乏足够的浓缩胆汁;消化吸收过程和肠道微生物环境发生改变,对油脂类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脂肪泻。因此,术后患者需要调整饮食习惯,控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1.术后饮食应从无脂肪到极少量脂肪再到低脂肪逐渐过渡。肠道排气后,可少量饮水、喝汤,逐渐恢复到半流质饮食,如藕粉、稀粥、面汤等。正常情况下,术后第3—4天可进食低脂肪的普通饮食,术后1周内少量清淡饮食即可,切忌进食太多。

2.由于消化功能减弱,术后3个月内应遵循“少食多餐,合理搭配”的原则。少食多餐是将术前每天正常3餐的饮食量分4—6餐吃完;合理搭配是荤素搭配,以素食为主,可进食谷类、薯类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辅以畜禽、鱼虾、豆制品等食物。

3.术后3—6个月如果没有不适,可恢复一日三餐,但仍应保持低脂饮食。低脂饮食是膳食中脂肪含量占总热量30%以下,或全天脂肪摄入量小于50克。饮食要健康、规律,不可暴饮暴食,按时吃饭可让消化系统规律工作,暴饮暴食可能导致胰腺炎、胆道感染、消化不良等情况。

4.不要食用生冷和辛辣刺激的食物,尽量不要食用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胆固醇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减少食用蛋糕等含糖量高的食物,不要饮酒,少喝碳酸饮料。如果出现脂肪泻,禁止食用含有脂肪的食物。

▲ 药物调整

1.术后应服用消炎利胆类药物3个月。如果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可服用帮助消化的药物。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遵医嘱服用药物,如胆宁片、消炎利胆片、健胃消食片等,也可以通过中医辨证使用中药改善。

2.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从术后可饮水开始,同步恢复服用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

3.胆囊切除后由于进入肠道的胆汁浓度和数量下降,消化功能减弱,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减少,可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

▲ 作息调整

1.术后需保证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休息。不能熬夜,晚上11点前入睡,有助于人体新陈代谢,促进患者恢复。

2. 伤口处夏季避免风扇、空调直吹,冬季避免受凉,季节转换时及时添衣,夜晚睡觉注意保暖。胃肠道受凉会导致消化功能异常,尤其是腹部受凉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道收缩引发疼痛。

▲ 运动方式调整

适度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强体质、促进胆汁分泌和流动、预防结石形成。一般出院后即可恢复日常活动,但3—6个月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循序渐进地恢复身体机能。

1. 术后1个月左右应以休养为主,可进行一些轻度活动。适量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对恢复消化功能也有好处。

2. 随着身体机能逐渐恢复,一般6周后可根据自身情况增加活动强度。此时可正常地工作和生活,体育锻炼强度也可适当增加。

3. 术后3—6个月后可像健康人群一样运动,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不可过度劳累。

▲ 定期复查

1.胆囊切除后应在1个月左右复查,医生除了检查切口愈合情况,还会通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排除感染、消化功能异常,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可及时干预。

2.复查如果一切正常,后续可每6个月复查1次,监测胆道情况。建议重视术后定期复查,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

▲ 心理调适

很多患者对手术治疗心存恐惧,认为切除了胆囊,少了一样“东西”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其实只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切除胆囊对身体造成的影响就很有限,完全可以继续健康地生活。

患者要多与医护人员沟通,认真听取健康宣教,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如果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消化不良等问题,不要焦虑,主动配合医生解决问题即可。

胆囊切除后积极从多方面调整生活,不仅能让身体快速康复,还能减少切除胆囊给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无胆人”也可以健康生活。

猜你喜欢
胆汁消化胆囊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祝您健康(2022年2期)2022-01-14 16:43:1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8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小布老虎(2017年4期)2017-08-10 08:22:40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51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