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人类与自然界是共存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当人类的行为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时,自然界也会以某种方式回应人类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生态伦理观一直在探索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体系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古代生态伦理观念,展示了中国古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积极考量和卓越智慧。理解并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生态文明理念,批判性地审视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片面观点,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利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有利于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国方案,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与自然;生态伦理;生命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4)05-0034-05
[收稿日期]2024-06-1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特色生态伦理大众认同和实践自觉的机制构建”(21KSB087)
[作者简介]徐冬先,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邹慧杰,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021年习近平主席发表《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入阐释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指人类与自然界中所有生物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这个重要理念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认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实现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深刻旨意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要创造更多绿色物质、精神财富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之需,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生态环境之需。这一重要理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思想。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近代工业的突飞猛进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人口数量、资源与生态环境容量的矛盾也逐渐升级。未来生态环境危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自然主义的理念非常丰富,蕴含着独特的生态伦理思想,比如“天人合一”“无为”“兼爱非攻”“尊重规律”“惜生护命”“平等尊重”等,这些思想观念将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关系透彻剖析,一定程度上要求人类应该将伦理关怀拓展到自然界,人在尊重自然界本身价值基础上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目标。为了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人与自然”生态伦理思想中探寻破解全球生态问题的“时代之问”与“世界之问”,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和实践导向。
一、遵循儒家“仁爱”思想,以道德约束规范主体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
儒家核心主张“仁爱”思想主要体现在和合文化之中。其一,天人合一。儒家主要代表人孔子认为人与大自然之间有种移情说,人热衷于将自己的道义品行转移到大自然万事万物中。儒家经典《春秋》提到人生存在世界上,不能违背天道,必须遵循天地万物的自然规律[2]。孟子善用“诚”描述人与天的关系,自然的本性是诚实,诚实是人的基本道德准则,而且要毕生坚守不渝地践行诚实的法则,要广博地学习,慎重思考,并清晰地贯彻诚实法则。汉代董仲舒认为天、地、人统一互通、共生共存。宋代儒家思想吸收了“墨家”的“兼爱”观点,认为自然万物与人是共生共存的,人们要热爱大自然,不能伤害大自然[3];其二,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礼记·祭义》提倡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念,论述到在垂钓时要用鱼竿而不能用渔网,避免将鱼塘中的鱼全部网尽,切勿竭泽而渔。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就是提倡不要无可节制地滥砍滥伐、滥杀野生动物,要克制人类向自然肆意索取的欲望,做到“取物以节”;其三,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提倡在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时要讲究“中和”,遵循适度原则,不可过犹不及,充分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儒家中的“中庸”“仁”“礼”等思想站到了同一层次,倡导仁义、礼让的思想,达到“和”的境界。中庸之道的直接隐藏含义就是遵循自然万物的发展规律,在做每件事情时要遵从本心和良知,顺应天命,内心和行动要一致,勇于担当职责。
天人合一是指自然演化与人类发展和谐统一。孔子所理解的“天”就是指大自然,人是宇宙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不应该是敌对的关系,而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应该和谐共处。仁者爱人,仁者亦爱自然。儒家认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平等的,要尊重生命,爱护所有人与动物,人与万事万物的价值尊严是平等的。还认为上天有怜悯众生的高尚品德,在处理人与自然万物关系中,要由人及物,将对人的关爱扩展到自然万物,将人的道德责任扩展到爱护自然,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当代生态自然观应该提倡人类要慈爱万物,做好“乐山乐水”,爱护山水,要树立仁爱思想,不要无可节制地滥砍滥伐、滥杀野生动物,做到“取物以节”。习近平提出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重要论断以及坚持绿色发展方式等思想,升华了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思想,进一步科学诠释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生态是统一的生命共同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只有世界各国都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遵循自然规律,才是人类一直向往的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大同世界”。二、汲取道家“尊道无为”思想积极因素,以顺应规律指引主体恪守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生命共同体理念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基本观点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即人与大自然的相互关系。其一,万物一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源自老子,主张自然并不单纯是指自然界,而是说的事物本身存在的一种方式或意识形态,与“道家”中的“无为”思想相似。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规律,不要强加干涉它们的发展,如果过于干涉影响反而会起到消极的作用。道和万物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应该尊重万物发展的规律,不要干涉自然中的道与德。老子认为“道、天、地、人”平等。“道”指自然规律,“天”指宇宙,“地”指我们生存的地球,“人”就是指人类,这四类是平等并列式的关系,自然界万事万物没有谁高谁低、谁贵谁贱的差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遵循生态伦理;其二,尊道贵德,物无贵贱。道家重视道德,道家经书中论及最多的就是道与德。《道德经》提出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家思想认为道德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高尚品德,高尚品德是修道的基础。即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要积德行善。庄子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是指世界上所有物质的内在价值没有差异,人与自然共生平等,万物没有贵贱之分[4];主张为自然立法。“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只能顺从事物本性,遵循自然法则,尊重他人和动植物的独特价值,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人为的干预和破坏,才能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和谐。庄子继承老子思想将“天人合一”发展为“物我为一”,主张“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认为天地间所有生灵是相互平等、无所区别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此人类与万物不仅要“合而为一”,还要共存共荣,和谐相处;其三,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念,主张人与自然和解。老子的“自然无为”是指人类不应该去干涉自然运行的规律,顺应天道、顺应自然,指不能私自干涉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此外“无为”也是指不过度而为,做事不能超过界限,超过界限反而会事倍功半,劳而不获,效果会适得其反。
道家“自然无为”和“道法自然”与解决当前人们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指导思想体现了一定传承意味。“道法”是指制约的条件,“自然”是指天、地、人道,道法是自然运行的规律,“道法自然”如果人的精神与肉体的关系,二者相依相存。这个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生态环境恶化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事物本身存在的一种方式或意识形态,与“道家”中的“无为”思想相似,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规律,不要强加干涉它们的发展,如果强加干涉反而会起到消极的作用。习近平强调,要顺应自然,坚持自然修复为主,减少人为扰动,把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起来,袪滞化淤,固本培元,恢复河流生态环境。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5](P87)这就是从中国古代哲学中顺应自然的观念中发展创新出来的举措。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就包括“绿水青山”的目标。倘以掠夺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即便暂时赚得盆满钵满,却使人生活在受污染的环境之中,也是与初衷背道而驰的。“中国梦”的价值取向里,就有着“绿水青山”的审美维度,这同样有着源远流长的中国哲学根源。中国郑重承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保护人类地球家园做出积极贡献。党的二十大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我们所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其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低碳的新型发展道路,既是我们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也是中国谋求人类进步、世界大同的必由之路。
三、秉持墨家“兼爱非攻”思想,以平等关爱指引主体履行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由墨翟开创的思想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一,爱无差等,兼爱万物。墨家主张无差别的爱,这种爱不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还推广到对自然万物的爱。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类之间的和谐,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其二,顺天应人。在天人关系上,墨家强调人要顺天而行。一方面,认为人是天的产物,人与人所构建的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对自然要负有责任,顺应天意,保护自然,则天佑之;违背天意,破坏自然,则天罚之。另一方面,“应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墨家的“顺天”并不是完全消极地“从天”,而是在“顺天”的同时坚持“尚力”,突出人对自然的支配和改造能力,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支配、改造自然;其三,墨家强调实用和功利,主张通过科技的发展来改善人类的生活。在对待自然方面,注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研究,试图利用自然的力量为人类服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探索出各种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6]。例如:在物理学、光学、农业生产、工程建设、日常生活用品的制造等领域有一定的探索和发现,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体现了一种积极利用自然但又不破坏自然平衡的态度。
墨家关于“人与自然”生态伦理观的深刻意涵和宝贵价值,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互映照、相得益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守正创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核心理念。人类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而墨家所倡导的“爱无差等,兼爱万物” 的理念,同样展现出对世间万物一视同仁的关爱之情。习近平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坚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这一深刻论断充分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的整体性认知与深切关爱。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这与墨家将自然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观念不谋而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方面大力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深刻认识到自然的规律与价值,强调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又积极提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习近平始终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明确提出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等一系列重要要求。墨家所秉持的“重视实用利,强调节用”的观点,为我们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墨家的节用观念提醒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要珍惜资源、避免浪费,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则进一步强调了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共同指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实践目标。
四、借鉴法家“以法治国”思想,施用法律规范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法治的轨道上和睦有序
古代法家是以提倡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法家伦理思想意指构建于人性论基础上的诚信、义利观念。其一,尊重规律,顺势而为。法家强调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遵循,这一理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具有深刻的意涵。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的认知相对有限,但法家的思想却能引导人们去观察和理解自然规律。例如,季节变化是自然界中最为明显的规律之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每个季节都有其特定的气候特点和生物活动规律。法家主张在农业生产中要依据季节变化进行播种、灌溉和收获,这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其二,重视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来约束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环境保护法律,但一些统治者也会采取措施保护自然资源。例如,设立禁渔期、禁猎区等,以确保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三,主张人性恶基础上的义利关系,注重诚信,把诚信纳入德行的范畴。法家伦理思想中最具主题色彩的就是相关人性论的主张。认为好利恶害、趋利避害是古往今来人人固有的本性。法家的人性论观念是对荀子人性恶思想的承续,性本恶思想主要表现在人的感官欲望的无法满足状态。管仲提出:“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即从物质生活中寻求道德的根源,肯定了“利”对“义”的决定性意义。认为当社会的物质财富足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时,人们就会行仁义、讲道德。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家的“人与自然”生态伦理观具有独特的意涵及价值,而这些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着诸多契合,并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具有一定启示作用。尊重自然规律,要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习近平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否则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以法制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习近平强调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我国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立法工作,健全法律法规,以制度约束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鲜明特点。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推动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等,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提供制度保障,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强化责任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我们要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7](P96)
五、吸收中医理论“仁心济世”等思想智慧,以“惜生护命”激发主体积极维护和谐的生命共同体
中医理论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蕴含着古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智慧。其一,古代医学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人体的生理节律、气血运行等与自然界的四季更替、气候变化、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相呼应。例如,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将自然气候的变化与人体的健康状况联系起来,强调人体应顺应自然的变化而调整自身;其二,古代医学主张“法于自然”。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借鉴自然的规律和现象。比如,中药的取材大多来自自然界的动植物和矿物,其炮制方法也遵循自然之理。同时,中医的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等,强调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来恢复健康,这种调节方式与自然的平衡和谐理念相契合;其三,古代医学倡导“和谐共生”。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之间、人体与外部自然环境之间都应保持和谐的状态。一旦这种和谐被打破,就会引发疾病。因此,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消除病症,更是恢复人体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古代医学中的“人与自然”生态伦理观历经数千年的实践检验,蕴含的智慧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不是过度地征服和破坏自然。为我们在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古代医学强调“天人合一”。这与习近平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相契合。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如同古代医学中人体顺应自然变化调整自身一样,我们在现代社会也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古代医学强调“法于自然”,这与习近平强调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方法论上即系统观念有相通之处。大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在生态治理和资源利用中,应像古代医学那样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古代医学倡导“和谐共生”,认为人体内部各个器官之间、人体与外部自然环境之间都应保持和谐的状态。这与习近平倡导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相呼应。在全球生态危机面前,各国应携手合作,共同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古代医学坚持促进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强调自然疗法和预防为主的理念,注重人民的整体健康,与习近平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思想相互印证。我们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应汲取古代医学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可持续的文明发展道路,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六、扬弃佛教“平等尊重”思想,以“重生爱物”引导主体共建生态文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约公元前五六世纪由古印度传入我国的佛教,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宗教长期冲突磨合交融,成为中国的宗教之一,影响深远。其一,统一的生态自然观。佛教崇尚“因果论”,凡事有因必有果,一切事件的发生遵循缘起规律。佛法提倡“一合相”思想,就是一个和聚集而成的相,认为众生皆由因缘和合而成,是事物和条件组合的,这些事物和条件存在是有缘起的,世间万物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如同陀罗网中的宝珠与珠网的关系,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人的行为会影响其他事物的发展,人在做任何事情时不要自私自利,自顾自己和眼前利益,要顾全大局;其二,万物平等。佛教崇尚众生平等,佛与众生平等,并且认为有感情的人具有佛性,且无感情的生命动植物也是有佛性的,自然界中的山川、水流、植物、动物等都有生命,它们的存在都是合理的,都有存在在自然界的尊严,人类应该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去看待世界万物,善待万物。佛教强调众生都有存活的权利,就像人类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众生都想活命;其三,慈悲为怀、精心清净的生态实践观念。佛教中倡导“普度众生”,反对杀生。佛教中杀生是最严重的犯罪,拯救万物才能修成正果。佛教主张素食,提倡放生和戒杀,要怀有慈悲之心,放生是积德行善的表现,让牛羊放回自然任其自由生活,也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尊重。精心清净提倡环境优美,重视心灵的清净,佛教寺庙一般建在青山绿水间,树林茂密、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这是佛教对生态自然环境的一种追求。
西方传统生态伦理学归结于“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两类,根本分歧在于如何看待人类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及其关系。西方发达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为创造物质财富肆意攫取自然资源,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实践雄辩证明,长期以来西方奉行的生态伦理发展观是片面的,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对生态环境损害是不可逆的,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必将造成人类将无资源可用,危害后代永续发展。我们借鉴万物平等的佛教生态核心价值,要汲取整体和谐发展观念,统筹兼顾“人类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式现代化强调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佛教中倡导“普度众生”,提倡放生和戒杀,让牛羊放回自然任其自由生活,也是对大自然的保护。这种思想对于现代人而言也是一种健康的指导,主张素食,多食用瓜果蔬菜,不杀生,引导人们养成清新健康的生活习惯,对环境而言,也是保护动物多样性的一种体现,减少濒临灭绝动物。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积极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习近平反复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核心理念,强调继承古人对自然要取之以时、取之有度的思想,着力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习近平也多次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习近平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怎样对待本国历史?怎样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这是任何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都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8]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将“连续性”作为中华文明首要特性进行阐释。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激荡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必须坚持“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将古典和现代打通,守正创新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产生活,转化为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言行准则使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古代在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实践规范上有益探索比较丰富,主要集大成者在于儒道墨法医佛等各家,作为一种思想资源,这些生态伦理观念的核心有相同共融之处,倡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他们主张的万物一体、顺应自然、重生爱物等理念也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实践导引,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文化的奠基石,让人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共存共生的关系,指导人们生产和生活实践发挥了作用,更为建设美丽中国、人类解决全球生态环境困境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思想参考价值。但是,它毕竟是古代农业文明的产物,只有在结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吸收生态伦理思想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张磊.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5).
[3]刘海霞,马立志.我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现实意蕴[J].学术探索,2017(7).
[4]邵鹏,安启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理论月刊,2014(4).
[5]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6]李维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视域中的墨学研究——朱传棨著《墨家思想研究》序[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2).
[7]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
[8]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
[责任编辑 常延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