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罗马教师研究》一书深入探讨了古罗马时期教师的社会角色和教育实践。作者姬庆红教授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古罗马教师的历史背景、家庭教师、职业教师及其与国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书中将古罗马文教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揭示了教育与历史背景的紧密联系。家庭教育中,父亲居于核心地位,母亲、教仆和家庭教师则辅助完成教育任务。职业教师主要由希腊文化奴隶和罗马知识分子构成,他们在贵族家庭和学校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该著作还讨论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国家政策对这一群体的影响。尽管存在某些不足,但《古罗马教师研究》无疑是国内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古罗马教师的专门性著作,为理解古罗马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资料。
[关键词]古罗马;教育;教师
[中图分类号]K1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4)05-0162-04
[收稿日期]2024-06-26
[作者简介]常启超,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罗马史。
教育以培养人为目的,是人类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而教师是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践行者,负有传递文化知识的使命。教师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仅指经过专门训练,以传授知识经验、培养人才为谋生手段的职业教学人员。后者则含义较广,任何将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人者,皆可称作教师。由于罗马王政时代和共和国早期不存在职业教师,广义的教师更适合作为考察的对象,更符合学术研究的需要。考虑到教师在罗马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古典作家给予一定关注,如监察官加图、西塞罗、昆体良和圣奥古斯丁。监察官加图《起源》(Origines)主张“父亲即教师”,宣扬古罗马传统家庭教育理念。西塞罗是拉丁文学大家和著名演说家,提出“人文主义”(humanitas)的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1](P351-355)。昆体良可谓古希腊罗马教育思想和理论的集大成者,著《雄辩术原理》(Institutio Oratoria)开创了教师教育史的范式。昆体良对于教育教学见解独到,指出学校教师应才德俱优、因材施教[2](P3)。圣奥古斯丁是罗马帝国晚期著名的拉丁教父、神学家,著《关于基督教教义》(De Doctrina Christiana)《论教师》(De magistro)对基督教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前者对基督教牧师的教育问题进行了一定讨论,后者深入考察世俗教育,阐述基督是唯一老师的观点。上述文献作为流传至今的珍贵资料,对研究古罗马教师有不可替代作用,但仅限于事迹记述与总结思考,不属于学术研究。中世纪末期,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古典文献广受关注,一批关于古罗马时期教育的资料重见天日。15世纪初,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波吉奥·布拉乔里尼(Poggio Braccilini)发现昆体良《雄辩术原理》[2](P62)。近代以降,在古典文献和希腊拉丁铭文整理的基础上,各种研究性质的著述相继问世,古典学研究蔚然成风,前有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后有蒙森《罗马帝国史》。作为罗马史研究的执牛耳者,蒙森的学术视野极为广泛,对古罗马教育也有一定见解。在书中,蒙森分析了罗马帝国的教育情况,指出自治城市提供中等教育,并开设一些课程[3](P220)。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为通史类著作,虽对古罗马教育有所涉及,且不乏真知灼见,但主要内容、观点服务于通史主题,未展开议论,不属于专门性或专题性研究,综合性略显不足。20世纪和21世纪,古罗马教师研究进入“快车道”,成果日渐丰富,宏观总结与微观考察兼有之。亨利—伊雷内·马鲁(H. I. Marrou)《古典教育史》乃剖析希腊罗马教育的经典著作。马鲁声称,随着希腊文化的流行,罗马达官显贵也倾向于任用希腊教师为孩子传道授业[4](P331)。丽萨·莫里斯(Lisa Maurice)《古罗马教师及其世界》对罗马各个时期的教师及其教学活动进行了研究,剖有见地地指出古代教师无法接受正规的培训[5](P215)。L.加西亚和Y.加西亚(L.Garcia&Y.Garcia)《庞贝古城里的学生、教师和学校:罗马时代的儿童、青年和文化》短小精悍,图文并茂,再现了庞贝古城的日常教学场景。
国内关于古罗马教师的研究成果面世不多,且相关内容零散分布于通史、专门史中,所见论文也多限于某一方面,缺乏整体性研究。专门史著作以教材为主,如滕大春主编《外国教育通史·第一卷》。其他各类文章,陈砚玲《古代罗马早期家庭教育初探》[6](P199-200)和李会利《古罗马的家庭教育》[7](P72-74),有一定代表性。胡黎霞博士学位论文《务实·理性·创新——古代罗马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研究》,分析了古罗马学校教育的特点[8](P21-28)。
古罗马教师研究属于教育史的范畴,在国外已成传统,流传久远,基础雄厚,但存在某些不足。一方面,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古罗马教育,对教师关注较少。另一方面,虽有古罗马教师相关著述问世,但缺乏深入,与相对全面的综合性研究有一定距离,宏观研讨评判空间尚大。和国外学者相比,中国学者的研究较为滞后,不仅在学术成果数量、覆盖面、研究范围、种类和资料运用上略逊一筹,远未达到规模程度,而且多作为章节片段存在于教育史等著述中,缺乏系统化专门化的研究。姬庆红教授所著《古罗马教师研究》(以下简称《古罗马教师》)为中国学者独立完成,是较为全面考察古罗马教师的学术专著,弥补了学术界的某些缺憾。《古罗马教师》在时间上以罗马建城至帝国晚期为断限,空间上则以帝国境内各地区的教师为研究对象。时间跨越千年,反映出“长时段”,空间范围大,体现出视野广阔。《古罗马教师》按专题研究设计布局,并非一般性介绍与考察,而是划分章节,分别论述古罗马文教的历史背景、古罗马家庭里的“教师”等,呈现对古罗马教师研究的综合、整体性。
《古罗马教师》全书分为5章(另加导论和结语)。作者以古罗马文教的历史背景开篇,以宏观视角论述了罗马文教形成、发展、转型和衰落的过程,深入考察了历史环境与古罗马文化教育的关系。作者将古罗马文教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罗马建城至意大利半岛统一,教育以传统的家庭教育为主,以培养好农夫、好士兵和好公民为目标;第二阶段从罗马大征服到西塞罗时代,罗马民族传统与希腊文化碰撞融合,“带有拉丁精神的希腊式教育制度随之发展成型”[9](P52);第三阶段自奥古斯都到昆体良时代,罗马帝国文化臻于鼎盛,教育理论与制度也随之成熟,但“教育的精神暗含颓废之势”[9](P60);第四阶段为三世纪危机至基督教时代,古典文化全面衰落,基督教教育在古典文化的废墟上逐步孕育。通过作者对古罗马教师群体在不同阶段所处社会背景的论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罗马教师的工作状态和生存处境,体会这一群体在古典教育史乃至西方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古罗马教师》第二章主要考察古罗马家庭里的教师。根据身份的不同,作者将该章划分为四节,分别论述父亲、母亲、教仆和家庭教师对孩子的教育。阐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之前,作者先对罗马的父权制予以说明。父亲是罗马家庭的主人,独享绝对权威,支配着其他家庭成员。父亲不仅能够授予子女合法地位、决定子女人生大事,还拥有对子女的生杀予夺大权,这些权力受到罗马法律的保护。教育层面,父权制催生出“父亲即教师”的理念,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发挥核心作用。孩子往往视父亲为榜样,观察并效仿其言行举止,习得文化知识与生存技能,懂得人情世故。根据子女性别,母亲施行的教育有所不同。对于儿子,寡母一般具有男性特质,扮演父亲角色施行严厉教育,而大多数母亲以温情和关爱待之。对于女儿,母亲通常传授日常技能和伦理道德,将其培养为合格的罗马妇女。教仆和家庭教师则一定程度上取代父亲教育孩子的角色:前者主要负责监管和照顾孩童,是“‘非正规’的教育者”[9](P117);后者向孩子教授知识,是正规的教育者。对于家庭教育,作者做出了精炼的总结与阐述:古罗马实行以父亲为核心的家庭教育,母亲、教仆和家庭教师对孩童的教育从属于前者,“可视为父权的外延”[9](P73)。这一论点反映出作者对古罗马家庭教育的认识较为深入全面,值得肯定。
无论父母,抑或教仆,仅仅是古罗马家庭教育者,并非职业教师。古罗马职业教师群体则由很多活跃于贵族家庭和各级学校的希腊文化奴隶和少量罗马知识分子组成。在第三至第五章中,作者主要对古罗马职业教师的教学活动、社会地位等进行考察,并论述其与罗马国家的关系。由此可见,对职业教师的研究构成该书的核心内容。论及古罗马学校教师时,作者将教师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一方面,阐述昆体良的教育思想,展现其笔下的理想教师,另一方面,分析学校教师的工作环境、课程教学及师生关系,实现对这一群体的“近距离”观察。作者高度概括了昆体良理想教师的标准,指出教师应德才兼备、淡泊名利、乐教善教,并充当严师慈父,且不滥用体罚。在此基础上,作者形成了充满思辨性的认识:昆体良教师理论“犹如指路明灯,有着极大的引领作用”,“为当时和后世的教师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过于超前和理想化,“犹如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9](P144)。对于学校教师的工作环境,作者予以细致考察,分别讨论了古罗马第一所学校建立的时间、教学阶段的划分、教学设施、组织教学和教学纪律。该著作认为,古罗马学校教师的工作环境差别很大,个别受权贵富豪庇护或自身富有的知名教师,在别墅和家中传道授业,工作环境尚佳,大多数普通教师则只能在街道路口、神庙等公共场所讲学,受喧嚣所扰,为不宜环境所困。课程教学方面,作者进行了系统研究,指出古罗马实行三级学校制度。所谓三级学校,即“初级读写算、中级文法和高级演说术学校”[9](P166),学校等级越高,课程越难,学生人数也越少。初级阶段的教育属于“‘粗俗或世俗’的教育”[9](P172),所授内容具备很强的工具性,基本满足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需要。中级阶段的教育以文法教师教授拉丁文法和释读经典作家作品为主。至于演说术教师的教学课程,作者着墨甚多,声称“必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时代价值”[9](P187),是灌输“统治阶层统一的文化认同和精英主义理想”的工具[9](P188),驳斥了古典作家或教育史家对演说术教育的辛辣鞭挞。对于学校里的师生关系,该著作也给予充分关注,将之大致分为紧张敌对和亲密友好两种。其中,紧张敌对的师生关系论述颇丰,考察深入。作者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明确指出紧张敌对的师生关系很大程度是由体罚导致的,而古罗马体罚盛行,折射出奴隶制社会的阶级本质。
《古罗马教师》第四章的内容为“古罗马教师的社会地位”。根据学校等级,作者将教师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教师,并逐一论述社会地位。涉及初级教师,作者颇有见地,指出大多是文化水平较低的奴隶或被释奴,“从未得到过社会的认可与国家的重视”[9](P211),“谈不上有什么社会地位”[9](P212)。该著作将这一现象归因于奴隶制等级制度、罗马精英对“自由或博雅教育”的理解等,剖析不可谓不深入。与初级教师相比,中高级教师地位稍高,“社会名望、经济收入及流动的机会要好得多”[9](P219)。作者强调,中高级教师居于文化精英之列,社会名望较高,少数服务于政府或皇室者更甚。其中,中级教师,即文法教师的地位备受作者关注。作者认为,虽然文法教师已然是文化精英,但在精英分层的社会金字塔中仍居于塔底,其社会地位“有些模棱两可”,可称之为“连接社会上层与中下层的特殊群体”[9](P222)。谈论收入时,该著作援引较多数据,并充分考虑到学费无法收缴的风险,相对全面地论证了包括“官师”在内广大中高级教师的经济情况,有一定说服力。至于“教师流动”,作者崇论吰议,指出中高级教师“既有明显的地理流动,也有少数教师因才能、机遇以及人际等原因发生了向上流动,这不仅表现在经济地位的改变,也体现于政治仕途的升迁”[9](P245)。作者的一些见解让人耳目一新,颇具学术价值。
除上述内容,古罗马国家与教师的关系也值得探究,构成该著作的第五章节。据作者观点,共和国时期,罗马对教师行业缺乏关注,干预较少,但所见干预以取缔禁止为主,相关法令为公元前161年教师法令和公元前92年教师法令。罗马人通过这两项法令达到了根本目的:“重塑了精英阶层,增强了自身的优势地位,并使优秀的希腊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9](P273)。进入帝国,罗马国家改变过去对教育的放任状态,对教师“采取了既鼓励与扶植,又利用与控制的政策”[9](P274)。作者指出,鼓励与扶植体现在元首给予教师群体一定程度的优待,如任命官方教师,授予官方教师部分免税等特权和倡导捐资助学。利用与控制则表现为元首监督教师的教学与创作,将之驯化为歌功颂德和引导舆论的工具。另外,作者特别关注“背教者”朱利安,其统治期间推行的“希腊主义复古改革”涉及教师行业。对朱利安颁布的《教师资格法令》和针对基督徒教师的“信件”予以说明后,该著作考察了两份文本造成的结果、教俗两界的反应,阐述了朱利安的政治理想与其对基督教的态度。作者在充分讨论学界各种看法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见解:朱利安的文教改革法令试图“切断基督教与古典文化的‘寄生’关系,纯净多神信仰的社会环境,复兴古典文化,重组精英阶层,边缘化基督教势力,实现在诸神庇佑下‘再造罗马’的政治理想”[9](P335)。同时,“法令所体现出的精神,符合朱利安一贯主张的宗教宽容、说服和非暴力原则的政治道德”,反驳了视之为公开迫害基督教的观点。作者的认识较为全面,有一定深度,具备较高的学术性和说服性。
结语部分,作者高度概括全书内容,提炼出多点认识,如“古罗马教师大多来自希腊奴隶,地位卑微,与教育主导者的身份形成明显的‘错位’。”[9](P33lBF6aQHX8nwb+aotoQmv3F1Z9hz+dWMK4xcumD/75Ko=7)又如“基督教与异教在教育领域的斗争,对古罗马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社会地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P338)由此可见,《古罗马教师》以比较新颖的创意对古罗马教师群体进行多维视角的探索,是研究古罗马教育的重要学术成果。
作为中国学者完成的、国内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古罗马教师的专门性著作,《古罗马教师》对古代作家作品及其记述少有遗漏,参考后世学者著述颇多,资料堪称丰富,研究视角、篇章结构等方面,有一定创新。但该专著并非完美无缺,可充实之处尚存。例如,古典文献使用方面,多参考国外学者翻译后的文本,古希腊语和拉丁语一手史料使用不足;另如,受制于所搜集资料,作者较多论述教师群体中的少数声名显赫者,对大多数地位低教师的关注相对不足。作者日后有机会再版时如修改增加会更完善。
[参 考 文 献]
[1]Nanette R. Pascal.The Legacy of Roman Education[J].The Classical Journal, Von4qURKB2WmWarjccOn6AZ9fN/SM6ha+7AhDjCOQJfK4=l. 79, No. 4, 1984.
[2]昆体良. 《雄辩术原理》选[M]. 任钟印,译. 武汉: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1982.
[3]Theodor Mommsen.A History of Rome under the Emperors[M]. Translated by Clare Krojzl.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4]H. I. Marrou.A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Antiquity[M]. Translated by George Lamb.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56.
[5] Lisa Maurice.The Teacher in Ancient Rome: The Magister and His World[M]. Lanham: Lexington Books, 2013.
[6]陈砚玲. 古代罗马早期家庭教育初探[J]. 科技资讯,2012(16).
[7]李会利. 古罗马的家庭教育[J]. 今古文创,2022(38).
[8]胡黎霞. 务实·理性·创新——古代罗马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特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姬庆红. 古罗马教师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Ancient Roman Teachers
——Review of The Teachers in Ancient Roman World
CHANG Qi-chao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Harbin 150025,China)
Abstract:The Teachers in Ancient Roman World delves into the social roles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s of teachers during the Ancient Roman period. Professor Qing-hong Ji, the author,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eachers in the family, professional teache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ate of ancient Roman teachers from both macro and micro perspectives. The book divides the history of ancient Roman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to four stages, revealing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family education, the father holds a central position, while the mother, paedagogus, and home tutor assist in completing educational tasks. Professional teachers were mainly composed of Greek cultural slaves and Roman intellectuals, who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aristocratic families and schools. In addition, the book also discusses the social status of teachers and the impact of national policies on this group. Despite some shortcomings, The Teachers in Ancient Roman World is undoubtedly the first specialized book in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ancient Roman teachers, providing valuable perspectives and materials for understanding ancient Roman education.
Key words:Ancient Roman;education;teachers
[责任编辑 孙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