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梅州,古称嘉应州,梅州人,又称客家人。客家是汉族的一个独特分支,好像没有哪个支系,像客家人这般,会用一个“客”字,作为自称。生而为客,流浪,曾是客家人的命运。千年的迁徙,并不容易,南迁入粤时,适合生存的地方,已有原住民,为寻求合适的生存空间,客家人只能向内陆山地前行,依山而居,同时也保留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的语言体系是客家话,当地人说吃早餐,用客家话来说是食朝,吃午餐,是食昼,吃晚餐,是食夜。细细揣摩方言,只觉得生动有趣,时间都去哪儿了,都在客家人的一日三餐里了。
梅州是客家人最主要的聚集地,这里的人,有着自己的饮食文化,也就是客家菜。客家菜与粤菜、潮汕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与另外两大菜系不同的是,客家菜以内陆风味为主,保留了中原饮食文化的特征,另外,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物产特点,又加以创新,从而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饮食风格。早年的生活太过艰辛,为了有足够的能量来支撑日常劳作,客家人的口味是比较重的,客家菜的特色是“油、咸、香”,既能补充油水盐分,又能轻松下饭。比如盐焗鸡,它的形成与客家人的迁徙生活有着莫大的关联。旧时南迁途中,家禽不易携带,宰杀之后,也不易保存,于是客家人便将宰杀好的整鸡放入盐堆里腌制,腌制好后和盐一起煨熟,从而变成便于储存携带的盐焗鸡。在温度和盐的共同作用下,鸡皮底下的脂肪慢慢融化,令鸡皮油亮香韧,一部分油被鸡肉吸收,使得鸡肉滑嫩多汁,入味三分,撕下来连皮带肉一起吃,只觉得满口鲜咸香。关于盐焗鸡的说法很多,但不外乎就是一个重点,那就是客家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对美食的追求。也许是因为盐焗鸡的存在,令客家人在低谷的日子里,还有一丝美味可以期盼。因此,客家人将这道菜传承下来,慢慢演化得更加美味。如今的盐焗鸡,已调整得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口味,成了客家菜的代表之一。
还有一种食物,能突显出客家菜“油”的特色,那就是梅州常见的早餐——腌面。在客家方言里,“腌”的意思是把食物烫熟以后,再加上调料搅拌均匀。梅州的腌面就是将碱面在开水里烫熟后捞起,撒上炸得金黄的蒜蓉、香葱碎,淋上一勺特制的调味料。这调味料里的油,必须是新鲜熬制的猪油,这个猪油,可以说是腌面的灵魂。端上桌后,趁热搅拌,一碗面,金黄色,每根面条上都沾满了酱料和油。看着油,但吃起来一点也不油腻,夹起一筷子,往嘴里一送,唔,又滑又香,鲜香顺口,再搭配一份滚烫的三及第汤,就这样,一口面条,一口汤,碳水脂肪蛋白质,让人肠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身体也妥帖了。这点能量,就足以让人撑起一天的精神来。挺过今天,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依旧可以大口吃面,喝汤。
这油脂饱满、油光发亮的菜品里渗满了力量,那是不怕艰难的力量,更是客家人接续奋斗的源泉。
梅州是个有故事的地方,盐焗鸡里有客家人迁徙的痕迹,酿豆腐里有南北融合的影子,丸子里有客家人对团圆和聚首的满满期盼。这些故事带着岁月的味道,融进一道道可口的美食里,让躁动的灵魂得到了安抚。
我一直觉得,美食,也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方式。如果要了解客家人,不妨来梅州尝尝这些有故事的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