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实施路径

2024-10-12 00:00:00苏帮志
幸福家庭 2024年13期
关键词:心理学个体心理健康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教学至关重要,这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及优秀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积极心理学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显著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特点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个体内在力量和潜力的学科,强调个体应该以积极的视角看待自己和他人,这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增强幸福感,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果。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态度,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此外,积极心理学还提倡学生应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以克服困难和挫折。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注重人文关怀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者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这与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密切相关。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更好地应对社会挑战。此外,积极心理学重视个体的情感体验,这也是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追求之一。积极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符合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二者都强调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二)尊重个体功能的发挥

尊重个体的功能发挥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能力和潜力,并鼓励人们发掘这些潜能。这种观念可以应用于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实现自我发展。尊重个体功能的发挥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学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如学业成绩、学习表现等,通过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思考如何充分发挥优点、改正缺点,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三)强调主体性

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自我发展,这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自身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并学会应对生活中的挑战与压力。因此,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对自身及他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塑造自己的生活。

第一,积极心理学强调主体性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具有重要作用。当学生能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负责时,他们将更有信心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这也会激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独立自主地作出决策,从而适应社会环境。第二,积极心理学强调主体性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深入地理解自己及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能够更好地控制情绪和行为,这对维护校园的和谐氛围极为关键,有助于减少冲突和矛盾的发生。

三、我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明确的教育目标

当前,部分学生承受着学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部分学校尚未认识到这些压力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缺乏清晰的目标和规划,使得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第一,目标的缺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难以规范化。如果学校未能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设定明确的目标,就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支持。第二,目标的不明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缺乏明确目标意味着无法有效地将时间和资金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此外,目标的缺失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二)侧重治疗而忽视预防

当前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对预防措施重视不足的问题。实际上,部分学生及家长通常将学校视为知识学习的场所,而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他们往往更注重治疗而非预防。

(三)教育内容单一

在当前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教育内容单一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讲座形式,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第二,部分学校仍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独立学科进行教学,未能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第三,部分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过度强调自我意识和个人成长,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

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发现优点,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它强调个体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生活上的积极转变。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并增强自信。一方面,积极心理学通过识别和强化学生的优点来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擅长领域,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识别自身的不足,以进一步提高个人能力。另一方面,积极心理学能够促进学生情绪的健康发展。面对学业压力,学生可能会产生焦虑或抑郁的情绪。通过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技巧,如放松训练和情绪管理,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应对这些负面情绪,保持积极的心态。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和信心,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遵循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

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遵循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这有助于教师更深入地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引导。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具体策略,如建立支持性的师生关系、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小组讨论活动等。此外,教师应持续评估这些工作的成效,确保自己的努力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三)构建积极健康的组织体系,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情感支持的关注,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构建积极健康的组织体系,学校应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机制,确保学生能够自由表达思想和意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举办各类有意义的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和公益讲座等,帮助学生树立社会意识。学校通过采取这些举措,可以营造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机会。

(四)拓展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积极心理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人际关系支持体系,包括情感支持、社交支持和学业支持等方面,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校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实施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具体而言,学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这些课程可以包括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核心概念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不仅能了解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还能学会将这些原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提升幸福感。第二,学校可以组织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普及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和理念。这些活动包括讲座、研讨会、工作坊、心理剧等,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亲身体验积极心理学的魅力。学生参与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积极心理学,还能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技巧,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第三,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这些专业化的服务可以帮助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扰时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五)组建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心理教育团队

组建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心理教育团队是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学校组建一支专业且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团队,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提高教学质量。为此,学校应招聘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如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咨询师等;加强培训和交流活动,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重视团队合作与沟通,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发挥其独特优势,共同完成既定任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组建起一支高效、具有竞争力的心理教育团队,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

(六)加强家庭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矫正错误行为,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塑造其健全人格。因此,家长应树立正确而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通过积极的示范和教育,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在利用家庭优势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内容。第一,构建积极向上的家庭教育模式。积极的家庭教育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因此,家长应以探索、温情和鼓励为核心来构建家庭教育模式。第二,准确把握家庭教育的时机。家庭生活中存在许多隐藏的教育机会,家长应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以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第三,家庭成员之间需要合作,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特别是对于由认知差异引起的态度和情绪差异,家庭成员应及时沟通,摒弃批评和片面偏袒等不良行为,以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结语

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积极心理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还能推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构建全面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教学模式,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提供保障。

(作者单位:平乐县平乐镇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心理学个体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