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策略

2024-10-12 00:00:00张倩倩
幸福家庭 2024年13期
关键词:书籍习惯家长

“读书如登峰,一步一重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格言凸显了阅读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信息传播渠道极为丰富的时代,孩子并不缺少阅读材料,但部分孩子难以与书籍建立密切的联系,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书籍的热爱和兴趣,以及对阅读的持续追求。因此,引导孩子进入书籍的世界,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使阅读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家长共同的愿望。下面,笔者简单谈谈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策略。

一、孩子阅读态度的分类

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方面,家长投入了大量精力,然而孩子的阅读态度却表现出多样性。具体而言,孩子对阅读的态度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排斥型。部分孩子似乎天生对阅读持有排斥态度,一见到书籍便感到头痛。特别是部分男孩,由于天性活泼好动,让他们静坐阅读是一件异常艰难的事情。即便家长不断催促,他们仍旧不愿翻阅任何课外书籍。

二是被动型。在教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下,部分孩子不得不进行阅读。对他们而言,阅读是件苦差事,并非出于真正的兴趣或自觉行为。在这种被动状态下,孩子往往容易分心,阅读效果不佳。

三是偏好型。部分孩子偏爱卡通动漫类书籍,因为这类书籍以图片为主,文字较少,阅读起来更加轻松。还有部分孩子只对科普类作品感兴趣,并能在阅读这类书籍的过程中学到不少知识。然而,如果孩子仅限于阅读某一类书籍,而拒绝其他类型的阅读材料,就难以实现全面

成长。

四是主动型。这是家长最为欣慰的一种类型。孩子能自发进行阅读,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范围不断扩大,涵盖儿童文学、科普读物等多种类型,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培养出热爱阅读、善于阅读的习惯。

二、当前家庭教育中阅读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方面,尽管学校对阅读的重视具有基础性作用,但是家长在家庭环境中的精心引导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孩子对阅读的热爱程度及阅读习惯的培养,与家长的行为和态度紧密相关。当前,家庭教育中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认识不足,忽视阅读价值。部分家长对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阅读的重要性。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往往受到家长的影响,若家长本身不热衷于阅读,对阅读教育的认知存在缺陷,那么孩子对书籍的兴趣亦可能受到抑制。可以说,缺乏阅读习惯的家长难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热爱。

二是引导方法有限,难以有效指导。许多家长认识到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并尝试通过讲故事、阅读绘本等方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在孩子进入小学后,部分家长因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在引导孩子阅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并对此感到困扰。

三是指导策略不当,效果不佳。关于阅读的指导,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在指导孩子阅读时,部分家长采取了不恰当的方法,导致效果不佳。例如,有些家长过于强硬地规定阅读时间和书目,有些家长过度催促,还有些家长则完全放任孩子自由选择。

三、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策略

强制性的教育手段往往与教育的根本目的相悖。在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时,家长应顺应其个性发展。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应重视孩子阅读的黄金时期,即小学阶段的重要性。同时,家长应运用智慧巧妙引导,调动孩子参与阅读的积极性,使他们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开始阅读的旅程。

(一)加深理解,深刻认识阅读的价值

1.阅读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生活世界或许有限,但书籍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它能跨越千里,自由驰骋。笔者发现,有些孩子天生热爱阅读,这除了得益于家长的日常引导,书籍无疑对他们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迪。经常与书为伴的孩子,内心世界充满了神奇的童话故事、课堂里的趣味轶事与无尽的科幻想象,他们能静静地独处,手捧一本书,享受着内心的宁静而不感到无聊。他们沉浸在书的世界,与外界暂时失去了联系。他们的思想就像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记录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因此,激发孩子对阅读的热爱,实际上是在为他们开启一个充满宝藏的王国。

2.阅读能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许多家长认为,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主要是为了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尤其是在“阅读理解”和“作文”部分能获得更高的分数。确实,这是阅读的实用性体现。但同时,家长应明白孩子的语文素养涵盖了听、说、读、写各个方面,仅依靠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难以全面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阅读不仅是用眼睛看文字的过程,还是结合阅读与思考的过程。长期的阅读体验有助于培养孩子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力。只有通过一定量的阅读积累,孩子才能流畅地将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表达方式。因此,提升语文素养没有捷径可走,阅读是唯一且必要的途径。

3.阅读能丰富孩子的人生底蕴。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正是阅读赋予个体的一种内在修养。通常,喜欢阅读的人在社会中显得温文尔雅,举止超凡脱俗,这体现了书籍对人心灵的熏陶,即能让人形成一种豁达的处世态度。在阅读的过程中,个体能与众多角色对话,与各种事物邂逅,每一次阅读都是一场心灵的交流与滋养。可见,阅读能丰富孩子的人生底蕴。

(二)营造氛围,打造宁静宜人的阅读空间

阅读需要适宜的环境,而在学校之外,家庭无疑是最佳的阅读场所。因此,家长应成为有心人,通过身体力行积极营造充满书香的氛围,让孩子在这样的书香氛围中逐渐与书籍建立亲密的联系。

1.营造环境,书香四溢。环境默默无言,却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对于一个理想的书香之家而言,拥有一间书房是必不可少的。书房的大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必须配备书架和书籍,同时有适量的儿童读物,以便孩子们能找到他们喜爱的书籍。当然,并非所有孩子都有在书房阅读的习惯,家长也可以在客厅的沙发旁或孩子的卧室角落放置一个简易的两三层书架,专门用来存放孩子的阅读材料。这样,孩子在休息时或临睡前便能随手拿起一本书阅读。

2.家长引领,营造阅读氛围。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且习惯模仿家长的行为举止。一个经常保持安静阅读习惯的家长,往往能培养出不那么浮躁的孩子。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营造安静的阅读环境,引导孩子静下心来,沉浸于书籍的世界。家长可以与孩子商定一个相对固定的阅读时间,如晚餐后的半小时,全家人在这段时间内各自安静地阅读。这不仅是一种深情的陪伴,还是一种温馨的守护,能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排除干扰,安静阅读。在信息化社会,电子产品对儿童的阅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电子产品内容以其直观生动的画面吸引了孩子,而孩子观看这些内容时又无须过多思考,导致许多孩子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此,为了营造有利于阅读的环境,除了示范和引导,家长应尽量减少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干扰,限制孩子看电视和使用手机的时间。此外,在孩子阅读时,家长应保持环境的安静,确保孩子不被打扰,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设计活动,激发孩子参与阅读的浓厚兴趣

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家长可以设计并开展各种富有趣味性的活动,吸引孩子的注意,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阅读,感受阅读的美妙。

1.多样互动,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亲子阅读是一项极富教育意义的活动,众多中小学校正积极推广。低年级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弱,家长可以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陪伴孩子阅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动力,帮助他们养成持久的阅读习惯。在活动中,家长可以在睡前引导孩子复述当天所读的故事,为孩子提供重温故事和练习表达的机会。中高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强,亲子阅读后的互动可以更加多样化。例如,家长可以开展“每日故事连载”活动,与孩子轮流讲述书中特定的章节或故事,激发孩子的阅读和交流兴趣。

2.自我展示,开展“家庭故事分享会”活动。家长可以每月开展一次“家庭故事分享会”活动,选择周末的闲暇时光,让每个家庭成员将自己近期阅读的书籍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家人分享。在此活动中,家长可以评选出当月的“故事之星”。

3.家庭共读,开展“亲子阅读交流会”活动。一些同样重视并热爱阅读的家庭可以携手成立“亲子阅读交流会”,以孩子为中心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让孩子分享阅读体验,讨论所读的书籍内容。当然,家长也可以借此机会交流育儿经验,探讨各种话题,提高彼此的阅读指导能力。

(四)智慧引导,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关键在于采取恰当的方法,巧妙运用智慧。在孩子表现出阅读兴趣时,家长应在充分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提供积极的引导,帮助他们将这份兴趣转化为持久的热情,并最终使其成为孩子的内在需求。如此一来,阅读的习惯便能伴随孩子成长。

1.遵循规律,精心引导选书。在孩子选择阅读材料时,家长应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低年级的学生通常对绘本和带有注音的童话故事书情有独钟,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知名作家的作品,确保孩子从一开始就接触到文学的精华。随着孩子识字能力的提高,家长可以逐渐引入国内外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让他们有机会欣赏和品味。到了高年级,孩子在挑选阅读材料时往往有自己的偏好。家长应尊重孩子的选择,并在适当的时机向孩子推荐一些经典作品。

2.把握时机,智慧引导方法。阅读要讲究方法,有些内容只要快速浏览、掌握大致情节即可,而有些内容则要反复阅读和品味,尤其是那些精彩的细节描写。因此,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孩子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至关重要。家长可以巧妙地创造机会,传授这些技巧,引导孩子仔细品味文字的美妙之处,让孩子能恰当运用略读和精读的技巧,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读写相促,让孩子乐在其中。家长鼓励孩子在尽情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勤于写作和表达,这对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提高其写作能力极为有益。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表达中的亮点,及时给予肯定,并明确指出这些亮点源于阅读的益处,从而让他们深刻体会阅读的无尽魅力。如果有机会,家长可以协助孩子向报纸杂志投稿,使他们的作品得以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展示,哪怕只是在班级的小报或学校的杂志上发表,对孩子而言都是极大的激励。兴趣要持续培养,习惯要逐渐养成,而外部的鼓励与表扬,正是激发孩子潜能的有效工具。家长应明白这一点,鼓励孩子主动阅读与写作,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作者单位:邹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书籍习惯家长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上课好习惯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趣味(语文)(2020年11期)2020-06-09 05:32:30
我心中的好家长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书籍
新产经(2018年6期)2018-07-04 00:39:24
好习惯
家长请吃药Ⅱ
萤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