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教学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已经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部分教师对这一教学理念的认识尚浅、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未能取得理想效果,尤其是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其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基于此,文章探讨了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路径,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多个领域。
第一,核心素养包括学科知识。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以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这些知识包括数学运算、几何图形、代数方程、概率统计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
第二,核心素养强调学科思维。这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数学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较强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内在逻辑及其相关性的理解。
第三,核心素养涵盖学科方法。这表明学生要掌握数学学科特有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如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推理的方法和证明的技巧等。学生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更高效地应对各种数学问题,进而增强学习效果。
第四,核心素养包括学科情感。这要求教师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思考的工具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手段。教师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能够使学生更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知识常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学生被要求记住众多公式和概念,却缺乏对其联系的理解。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大单元整体教学更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强调将不同的概念和技能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和关联性,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思维、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沟通和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而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为这些素养的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大单元整体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多种数学概念和技能融合于一个大单元中,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分析,从而提高其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大单元整体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单元学习中,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需要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一过程能有效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更从容地应对各种数学挑战,进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三)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还强调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一模式中,学生被鼓励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协作解决数学问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真实情境中。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此外,通过小组合作与讨论,学生能够分享学习经验,拓宽学习路径,借鉴同伴好的学习策略,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和验证答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解决方法,这些宝贵的学习经验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独立地应对各种学习挑战。
三、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并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核心素养目标。在每个大单元的教学规划中,教师必须清晰地设定核心素养目标,即明确学生在这一单元学习中应具备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点。这一做法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聚焦教学目标,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
效性。
第二,积极创设生活化情境。教师应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创设既有趣又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立足教材,优化教学设计。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基础和关键,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时,应立足教材,从更宏观的视角出发,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的科学性、整体性和创新性。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还能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路径
(一)立足教材,精心进行单元备课
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中,教师应紧密围绕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备课。首先,教师应全面细致地研究教材,深入分析教学大纲,确定大单元的学习目标及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其次,教师应梳理教材中的知识点、技能点、例题和练习题,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逻辑性。最后,在备课阶段,教师应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化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实施差异化的教学设计。这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洞察力,能够准确识别学生的薄弱点与难点,并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长方体(二)”为例,该单元包括“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长方体的体积”“体积单位的换算”四个章节。这四节的知识点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但与其他单元知识点的关联度不高。因此,在进行大单元备课时,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合理调整教学顺序,如将“体积与容积”和“长方体的体积”两节内容紧密结合,采用对比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帮助学生更清晰地区分体积与容积的差异,并理解长方体体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此外,由于体积与容积对于同一容器而言具有明确的数量关系,教师可以将这两个知识点有机结合,借助实例阐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教学策略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间相互关系的深入理解。
(二)梳理单元整体内容,明确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
在进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系统地梳理单元内容,并明确单元的核心素养目标,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百分数的应用”为例,该单元全面阐述了百分数的基本概念、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百分数的转化与计算、百分比的应用等知识,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该单元的整体教学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素养。在学习百分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抽象思维,以加深对百分数概念、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与分析。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想素养。
第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方法素养。在学习百分数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百分数的转化与计算方法,还要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探索多种解题方法,拓宽解题思路,进而提升数学方法素养。
第三,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素养。学生在学习百分数的过程中,应在掌握基本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准确地表达解题思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术语来阐述解题过程,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表达素养。
第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素养。在该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应用素养。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提高单元整体教学的质量
在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该教学方法的核心在于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生活化教学情境中,学生不仅能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和价值,还能有效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的运动”为例,该单元包括“轴对称(一)”“轴对称(二)”“平移和旋转”三个章节。在大单元整体教学框架下,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对图形的初步认知,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教师可以展示五角星、筷子等日常物品,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特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书本、纸风车等简易工具,进行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操作,实现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的有机结合,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特性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迁移的能力,还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此外,教师创设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和真实案例等,这些资源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并通过观察、分析真实情境中的数学现象,深入探究数学原理,从而形成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微课教学,提高单元整体教学的效率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中,微课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工具,能够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微课以其短小精悍、内容充实的特点,通过图文并茂、动画展示等多样化手段,生动地呈现核心知识点,具有较强的可视化效果和互动性。这有助于吸引学生的专注力,进而提高单元整体教学的效率。
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认识小数”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独特优势。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将小数知识点以生动的图像和实例呈现,以加深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精心制作微课,将小数的表示方法等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借助生动的图示和实例进行阐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概念。同时,学生可以根据实际学习进度,选择在课前或课后反复观看微课,以增强学习效果。其次,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的灵活性,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节奏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对学习能力较强、进度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利用微课预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以提高学习效率;对学习能力较弱、进度较慢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利用微课反复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弥补学习上的不足。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有的学生偏好视觉学习,有的学生更喜欢听觉学习,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微课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由此可见,通过制作和使用微课,教师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显著提高单元整体教学的效率,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