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技术给档案管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安全挑战。本研究旨在评估网络环境对档案安全的影响,探索和建立有效的安全策略以应对这一挑战。通过分析现有安全措施的局限性,并结合最新信息技术,文章提出了一套综合性档案安全管理策略,旨在保障档案在网络环境中的安全存储与使用,期望能够为档案保护工作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提升。
关键词:技术安全措施;执行力提升;新技术挑战;网络环境;档案安全
中图分类号:G270.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成为档案保管和访问的重要措施。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同时也为档案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中,数据的易访问性增加了档案资料被泄露的风险,也增加了档案遭受黑客攻击、病毒侵害或意外删除的可能性。此外,随着在网络环境中无组织信息的急剧增多,如何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风险不仅威胁档案信息的安全,还可能导致重要历史、法律或财务记录的永久丢失,影响整个社会的信息安全和历史记忆的保存。
一、档案安全的基础理论
1.档案安全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档案安全是指通过一系列预防和应对措施,确保档案资料在收集、处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免受各种潜在危害的状态和能力。这些危害可能来自自然灾害、人为破坏、技术故障或网络攻击等。档案安全的核心目的在于保护档案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避免信息丢失、被泄露或非法篡改。在信息时代,档案安全不仅关系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机密的保护,还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档案安全涉及的主要内容
档案安全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物理安全:包括档案的物理存储环境保护,如防火、防水、抗震等。(2)技术安全:涉及档案信息系统的保护措施,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病毒防护等。(3)管理安全:包括档案安全管理政策,员工培训以及应急预案等管理层面的措施。(4)法律与合规性:确保档案管理活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包含隐私保护、版权等方面。
3.档案安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档案安全领域的研究在全世界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国外,研究更多集中在技术防护手段的改进和更新,如区块链技术在确保档案安全性方面的应用。同时,对于档案安全的法律和政策研究也较为深入,特别是在个人隐私保护、数据被泄露应对机制方面;在国内,随着电子政务和智能档案管理体系的构建,档案安全研究正逐渐深入,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保护措施,还开始着重于管理制度和法规的建设以及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合作。各级档案部门和学术机构正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档案安全策略,包括本土化的信息技术防护手段和档案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此外,针对网络环境下特有的档案安全威胁,如网络黑客、恶意软件等,国内研究也在不断深化,试图找到更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二、网络环境对档案安全的影响分析
1.网络环境特点及其安全风险
网络环境的主要特点包括数据共享的便捷性、信息传输的高速性和服务范围的广泛性。这些特点确保了信息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通,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然而,正是这些特性也给档案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互联网的开放性增加了数据被泄露的风险,高速信息流通给非法访问和病毒传播提供了便利,服务范围的广泛性使得监管难度增大。在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不仅要面对传统的物理安全威胁,还要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问题,如黑客攻击、勒索软件、钓鱼网站等。
2.档案数字化转型中的安全问题
随着档案管理向数字化转型,档案资料越来越多地存储在电子媒介和云平台上。虽然数字化转型为档案的存储、检索和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暴露了新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数据被泄露。云存储服务的使用使得档案资料可以远程访问,但也意味着数据容易受到未授权访问的威胁。一旦管理不善,敏感档案信息可能被泄露;(2)数据丢失。虽然云服务提供商通常会有数据备份,但仍存在数据丢失的风险。(3)数据被篡改。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尤为重要。黑客攻击或内部人员的不当操作都可能导致档案数据被非法篡改,影响决策的正确性;(4)隐私问题。数字化档案可能涉及大量的个人信息,如果管理不当,可能违反隐私保护法律法规,给档案管理机构带来法律责任;(5)技术依赖性。依赖特定的技术或平台存储档案。一方面,可能导致在技术更新换代时面临数据迁移的难题;另一方面,也可能因技术供应商的安全漏洞而间接影响档案安全。
在数字化、云存储和大数据环境下,档案管理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完善访问控制机制、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体系、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等,从而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与可靠。同时,档案管理机构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档案安全策略,以应对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威胁。
三、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安全威胁
1.外部安全威胁
外部安全威胁主要来自网络的非授权个体或组织,他们可能利用各种手段试图侵入档案系统获取敏感信息。(1)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针对网络系统的非法侵入行为,利用网络或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展开各种形式的攻击。其中,SQL注入针对数据库展开攻击,通过插入或“注入”恶意SQL命令来获取未授权的数据访问;跨站脚本攻击(XSS)通过在目标网站插入恶意脚本,获取用户信息或仿冒用户行为;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通过大量非法网络请求,耗尽目标网站的资源,导致无法提供正常服务。(2)恶意软件。恶意软件也称为“恶意代码”,是设计用来对信息系统破坏、干扰或非法访问的软件程序。病毒、木马、勒索软件是常见的几种类型,可以通过网络传播,侵害用户的计算机设备,窃取敏感信息,加密或删除用户文件,甚至要求支付赎金。(3)钓鱼攻击。钓鱼攻击是一种社交工程技术,攻击者通过发送伪造的电子邮件或创建假冒网站来诱骗受害者泄露个人信息,如登录凭证、财务信息等。这些伪造的邮件或网站往往看起来与真实的几乎无异,诱使不知情的用户互动。(4)社交工程。社交工程攻击依赖于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操作,让人们违反常规的安全程序。这类攻击不仅通过技术手段,还通过欺骗、诱导等方式来获取敏感信息。攻击者可能假冒公司内部员工、技术支持或其他可信个体,诱使目标泄露登录凭据、财务信息或访问受限区域。
2.内部安全威胁
内部安全威胁通常来自组织内部人员,无论是故意还是无意的行为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件。(1)信息被泄露。可能由于员工信息保密意识薄弱或是受到贿赂、威胁等因素驱使,内部员工因个人利益将敏感信息泄露给外部个体或组织。信息被泄露会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客户信任度降低,甚至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高额罚款。因此,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实施严格的信息访问控制和信息加密措施,对敏感操作实施监控和审计。(2)操作失误。多发生在对IT系统理解不足或操作不熟练的员工身上,也可能因培训不足或操作指南不明确而引起。包括不恰当的配置改动、错误的数据处理等,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或数据丢失。操作失误可能导致重要数据的损坏或丢失,影响公司运营,修复错误所需的成本和时间消耗也可能非常高。对此,应提供充足的员工培训,确保操作指南的明确性和易操作性,并实行权限分级管理,对关键操作实行双人验证。(3)不当行为。可能源于员工的不当安全习惯或对安全政策的无知。员工使用非法软件、访问不安全的网站或插入未经检查的外部设备,从而引入安全风险。这些行为可能使外部恶意软件或病毒有机会侵入企业内部网络,引发数据被泄露或系统被破坏。应执行严格的IT使用政策,定期实行安全审计和监控,限制使用未经审核的外部设备,对所有外围设备开展必要的安全检查。(4)滥用权限。通常发生在权限管理松懈或权限分配不当的情况下。拥有高级访问权限的员工滥用这些权限,造成未授权的数据访问或修改。滥用权限可能对企业数据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泄露敏感信息、破坏数据完整性等。对此,应实施最小权限原则,定期重新评审用户权限设置,增加对敏感操作的审计和监控,及时撤销不再需要的权限。
通过识别和管理这些内部安全风险,企业可以显著降低因内部威胁造成的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从而维护企业运营和数据安全。
3.法律和政策的漏洞
法律和政策在维持档案安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其不完善之处也可能导致安全风险。(1)法律滞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新的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如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区块链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现有法律法规的更新频率,导致许多新兴的技术应用和安全挑战缺乏合适的法律框架开展规范和指导。因为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和保护手段,法律滞后可能导致个人和机构在使用新技术时面临法律风险和安全风险。同时,对于侵权行为的处罚和责任归属也会因缺少具体法律依据而变得模糊,影响维权效果。因此,应加强与技术发展同步的法律研究,推动法律法规的及时更新。鼓励建立跨学科的研究小组,集合法律和技术专家共同探索与新技术相关的法律问题,并适时提出法律修订建议。(2)执行不力。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存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由于执法机关的资源有限、专业知识缺乏、执法力度不足等原因,导致法律法规不能得到有效执行,不仅削弱了法律的权威,还使得法律的预防和保护功能大打折扣。执行不力会降低人们对法律的信任和依赖,进而影响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实现。在信息安全领域,执行不力可能会导致非法行为滋生,加剧安全威胁。因此,应加大法律执行的投入,提高执法机关的专业水平,完善技术装备,并建立严格的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同时,提升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增强社会监督力度。(3)政策盲点。虽然现行政策覆盖了大部分安全问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总会出现原有政策难以覆盖的新情境。特别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其特有的技术特性和应用模式可能导致现有政策无法完全适用。政策盲点可能会导致新兴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进而引发安全漏洞和风险事件。对于行业发展同样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缺少明确的政策引导和规范,可能会限制技术创新和应用的广泛性。因此,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使政策能够随着技术发展及时更新,并加强预见性研究,对新兴技术及其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做出前瞻性分析和评估。同时,鼓励公私部门合作,利用私营机构的技术经验和资源,共同探索新技术领域的安全管理方案。
四、档案安全管理策略
1.技术性安全措施
技术性安全措施是保护档案免受网络威胁的基石,通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防止未授权访问档案信息的重要手段。对于存储和传输的数据,采用强加密算法,如AES、RSA等可以有效保护数据内容不被泄露。(2)访问控制:通过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和技术,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特定的档案信息。包括身份验证、授权和会话管理等机制。(3)安全监控和防御系统:包括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和安全信息及事件管理(SIEM)系统等。这些系统可以监控和分析网络活动,及时发现和响应安全威胁。
2.管理性安全措施
对于档案安全而言,技术措施虽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还有管理性措施,涉及安全政策的制定、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的提升以及定期的安全检查。(1)安全政策制定:制定全面的安全政策,明确档案管理的指导原则、职责、实践和流程。安全政策应动态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威胁环境。(2)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定期对员工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加深其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认识,并教授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实施安全最佳实践。(3)定期安全审计:通过定期的安全审计,评估现有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并采取措施修复。
3.针对我国档案安全的法律政策建议
首先,明确数据保护责任主体,制定数据处理和存储的法律要求。其次,增强数据主体权利,如访问权、更正权、删除权等,并设置更为严格的数据处理和跨界传输的准则。最后,引入被泄露数据的通报制度,要求数据处理者在数据被泄露时必须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数据主体,并对违反数据保护规定的行为设立更加严厉的法律责任。
五、结论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档案安全所面临的复杂威胁,不仅系统地识别了来自外部的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带来的巨大风险,还关注到内部人为操作不当或恶意泄露等因素可能引发的安全事件。同时,指出了现行法律法规、政策在跟进科技快速发展步伐方面的不足以及这些差距可能给档案安全管理带来的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威胁,提出了一套全面的安全管理策略,包括采取先进的技术防护措施、强化管理层面的安全意识和实践以及不断更新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框架。这些建议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档案的安全防护等级,确保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保密性,还将为应对未来潜在威胁奠定坚实基础,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在网络环境下顺利开展,保护档案资料免受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影响。通过多维度、全方位的安全策略布局,可以更有效地守护珍贵的档案信息资源,保障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促进社会和谐与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郭中原.浅谈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化安全问题及工作策略[J].兰台内外,2021(32):1-3.
[2]陈然然.浅谈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化安全问题及工作策略[J].兰台内外, 2020(19):7-9.
[3]吴 悦.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策略[J].福建电脑, 2011,27(12):61-62+89.
[4]王 博.郭文教.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防护策略[J].数字与缩微影像,2008(03):25-27.
[5]唐 丹.论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策略[J].机电兵船档案,2003(04):18-20.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档案馆
作者简介:李亚波(1978—),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