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促进文旅融合建设的大时代背景下,基于发展旅游促进地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文化资源挖掘、保存与延续的重要目的,如何复兴历史街区已然成为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潇湘大地穿紫河畔,一条蕴含历史文化、承载地域风俗的常德河街正待续写地方文化脉络新篇章。文章以常德河街为例,从叙事学角度切入,分析河街中可调动的叙事符号,诠释历史街区其内部的文化价值,为规避同质化、商业化、模块化的单一发展趋势,实现地域文化高品质输出,合理化历史街区旅游布局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文旅背景下历史街区复兴相关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繁华城市为中心向四周城镇辐射,同质化、现代化物质空间外轮廓已然蔓延成为天际分割线中的主力军。蕴含历史文化沉淀的街区逐渐被现代化商业街区分解或以“冻结”的形式伫立在玻璃幕墙与钢筋巨人周围。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文化自信的发展成为时代应有之义。历史街区承载了所在地区长久以来的人文特色与民族情感,是文化传承中的珍贵产物。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一条崭新的复兴之路呈现在历史街区面前。
通过人与空间媒介的互动、交流,建立某种情感联系,唤起深藏于历史街区的精神、文化,在游览的同时也为历史街区带来新的生机,为发展地域文化特色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叙事学相关概述
叙事学这一概念是由法国当代结构主义符号学家茨坦·托罗多夫Tzvetan Todorov首先提出,在20世纪60年代被正式确立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叙事学发展至今,其研究范围已经不再拘泥于小说、散文、电影等文学作品,很多时候叙事学会结合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叙事的本质是陈述或者讲述一段故事或者事件。从叙事学角度来说,任何故事或者事件都不能脱离时间与空间而存在。但叙事的空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空间,其可以存在于感知、记忆等虚拟的精神层面。因此,将在叙事学中可以把相关的空间、场景看成一种叙事符号、碎片,赋予一定的叙事涵义,成为特殊的文化载体,并通过既定的叙事主线将其并联或串联起来,成为叙事的一个重要部分。叙事学中所有元素,涵盖但不限于静态建筑空间或者人文景观,包括正在发生的活动片段、物品元素、事件碎片等触及感知觉的元素都能成为摄取阅读信息的符号。将时间、事件、人物载入适配的空间氛围中,利用空间渲染的气氛、建立的记忆联结、空间意象构造出犹如电影文学中蒙太奇剪辑手法所带来的1+1>2的戏剧化表达。文章意图借助叙事学分析历史街区中的叙事符号,为研究这些符号可以运用何种方式进行文化、精神、艺术等方面的传播,了解其运作方式,从而挖掘出常德河街繁荣复兴的拐点,促进常德城市文旅融合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帮助。
常德河街状况相关概述
常德自古处于“左包洞庭之险,右扼五溪之要”,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是其特点。常德河街坐落于常德境内穿紫河之畔,主要由大河街、小河街以及麻阳街组成。明清时期盛极一时,曾有谚语形容其繁荣盛况:“大河街的金子,小河街的银子,麻阳街的痞子。上南门高,下南门低,银子出在河街里。”鲜活展现出商贸大码头的市井气息。但因特殊地理位置,昔日景象几乎匿迹在日军侵华战争的炮火之中,并因20世纪防洪工程被彻底拆除。时移世易,而今的常德城经济并不再依赖于水运码头,这条往昔繁华街区已被遗留在历史的长卷中。而今,随着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为常德河街的复兴迎来了新机遇。河街盛景将重现世人面前。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重现河街昔日光景不仅仅是复原街区空间,还需要注入精神、文化等重要内里,需内外兼修,方能浴火重生。
常德河街蕴含的主要叙事符号
以叙事学角度剖析,将常德河街街区所能涵盖的一切具有叙事特性的元素进行解构、重构,串联,重新编译,通过叙事化转译与表达出历史街区的深层次魅力,让河街“开口叙述”,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输出常德地域特色与精神文明,探析河街中蕴藏的叙事符号,类比蒙太奇剪辑手法,调动常德河街叙事符号,将文化融入历史街区,讲好常德故事,体验常德特色,传播常德精神。
常德河街的空间叙事符号。建筑空间叙事往往与发生的历史重要事件、民俗活动有重大关联,通过触发空间再次获得或重现当时场景,使观者身临其境是转译空间叙事的一种重要方式。空间叙事按照游览方式可以大致分为静态空间叙事与动态空间叙事。静态空间主要的叙事方式是建筑本身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使观者驻足就能触发叙事关联记忆。复原的常德河街(如图1所示)在相当的程度上还原了明末清初的河街景象,麻阳街临河建筑依旧还原为木结构的吊脚楼,小河街采用砖木结合的结构,主要经营特色美食与小吃,而大河街则还原旧时的洋行、商铺等建筑,建筑单体主要以四合院和窨子屋为主,在复原建筑、街道方面使旅者透过今日河街面貌能够直观领略昔日风光与历史文化。动态空间叙事是将静态的空间拆解成一个个空间单元,在这里主要是依靠游客的游览路径与视觉上的持续动态变化,给人不同的视觉以及情感体验。大河街的安静优雅、小河街的热闹繁华、麻阳街的自由舒适,空间序列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会在游览者留下对河街不同的心理体验。此时的河街空间不仅是单纯的建筑结构,还基于营造的场景空间氛围与游客游览动线,凝结成为更深层次文化、历史、地域特色的内涵本体与传播媒介。
常德河街的美食叙事符号。地域特色美食作为贯穿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文化,在传递地区形象的叙事事件中举足轻重。苏轼在《惠州一绝》中写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使人一闻荔枝便想到岭南一带。安徽省池州市杏花村凭借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一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闻名,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被认为是诗中杏花村所在地之一,又因其汾酒被冠以“酒都”之称。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就有以当地特色美食讲述地域故事的宣传手段。到了信息化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以新媒体为主要传播途径,小到吃播探店大到大型美食纪录片。将独特饮食文化符号作为叙事主线,并潜移默化传递地域特色文化与人文风情,由浅入深地激发旅者的兴趣与探究精神,从而达到推进文旅融合的作用。
在大小河街交汇处,酱板鸭博物馆(图2)缓缓道来常德人民对于鸭货美食的极致追求,各色各式的酱板鸭是常德最具代表的特色美食。同时,考虑到不同人群对于酱板鸭的口感体验会将辣度分为几个层级,从侧面反映出常德人民热情好客的美好品质。
擂茶也是常德独具匠心的地域饮品之一。一根擂杵将各色食材与民间传闻杂糅成一碗有故事的常德经典味道。相传东汉将领马援率军途经此处突发瘟疫,当地一位老妇人将生姜、生米与生茶叶置于器皿,擂成粉末状随后注入沸水制成茶饮使士兵病情逐渐好转,此“三生汤”便是擂茶的前身。如今的擂茶在“三生汤”的基础之上,又加入更多养生佐料,辅以各色精心制作的小菜,形成了常德独有的擂茶韵味。
常德民谣“不愿朝中为驸马,只要炖钵炉子咕咕嘎”,更是将常德人民对于钵子菜的喜爱程度体现得淋漓尽致。常德地处湘北,秋夏湿热,为滚烫的钵子菜端上常德人民的饭桌打下基础。钵子菜又称炖钵菜,是将预制好的菜品放在小砂锅中边吃边煮的一种特色饮食文化。闲暇时约上三两好友,纵享各色美食,用味道勾起常德人民对于家乡的记忆,用味道勾起来自四面八方游客的向往,开启独属于常德记忆中的美食文化篇章的“出圈”时代。
常德河街的非遗叙事符号。非遗在促进文旅融合的进程中,有着天然的优势,是实现与提高旅游地文化价值的重要元素之一。50余家非遗入驻河街旧弦唱新曲,继续谱写常德人文精神。常德非遗是常德文旅融合的厚重底牌,能让旅者切身感受到历史文脉与街区空间融为一体散发新的活力与生机。迪恩·麦肯奈尔Dean MacCannell曾在其著作——《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中提及:学术界的一种共性判断——认为对日常生活的反叛是旅游的本质。综上所述,通过调动非遗叙事元素不仅能实现文化传播的价值,也能满足游客的猎奇心态。
在众多常德地区非遗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常德丝弦。常德丝弦是由江浙一带使用扬琴、琵琶等丝弦乐器边弹边唱的民间曲调,结合常德方言弹唱民俗生活、故事而形成的一种传统表演形式。常德俚语也为唱腔音色增添一丝野趣与幽默,达到雅俗共赏的高度。将常德丝弦从叙事学角度解构,也是一种记录手段与储存载体,篆刻一段又一段属于常德地区的社会历史与生活方式,是一代又一代常德人的缩影。
事实上,大多数非遗创作题材都很大程度反映出当地某个时段、某件要闻,以艺术的形式作为记录载体传播下去。譬如,清时期的《湖南省桃缘县志》《常德府志·风俗考》等地方志记载的盛行于妇女间的一种劳作形式——桃源刺绣,作为湘绣的重要民间刺绣分支,在传承楚文化艺术特色中独树一帜。木雕非遗传承人潘能辉先生(图3)以沈从文老先生笔下《湘行散记》为创作蓝本设计的巨型木雕作品以双面深度镂空的雕刻技法将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展现在长约10米、重约10吨的红椿阴沉木上,堪称木雕界的“清明上河图”。
历史街区作为书写中国地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单元,复兴历史街区在建立地域文化形象、展现地域人文风情、传承地域文化精神方面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常德大小河街作为具有常德地域特色的湖湘文化历史街区,将叙事学理论嵌入其中,利用场景空间、游览路径、美食、非遗、民俗活动等一系列主客观叙事要素通过叙事主题引导与关联,增强历史街区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信息传递过程中领略地域魅力并加以不同人群的主观理解,从而实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再度共创文化新内涵的正向发展趋势。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应用技术学院2024年第一批青年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24QNKY16)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