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寺是一种以雕刻、壁画等形式展现宗教艺术和文化的场所。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开始大规模开凿石窟,隋唐达到鼎盛,宋元以后发展逐渐式微,石窟寺的开凿也逐渐减少,但一些石窟在宋元明清时期仍有修缮和小规模的创作,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印度石窟建筑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石窟寺共2155处,主要集中分布在陕西、山西和甘肃三省,但甘肃省兰州市由于其城市发展及地域局限性,并无大型石窟群遗存,仅有少许零散石窟寺作为宗教载体而被留存下来,且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规模较小、缺乏有效的保护等原因,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
文章以兰州市七里河区药王洞石窟寺为例,深入探讨零散石窟寺保护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通过对药王洞石窟寺的实地考察与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揭示零散石窟保护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期为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参考。
药王洞石窟基本情况
药王洞为全国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期被列入保护范围,属七里河区尚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八里镇五里铺村、阿干河谷东岸、段家山山脚下的阶地上,保护范围约736.33平方米,建设控制地带约为2236.56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由清初云游道人凿洞修行之用。嘉庆初年,宁、王二道人募款购洞外农田数亩,水磨一盘作为庙产,修围墙,建屋舍,并依段家山开凿3个洞窟,塑老子、孙思邈、邱处机像,接待云游道士挂单修行,名“十方庵”。因孙思邈为唐代名医,博识百药,被誉为药王,故俗称“药王洞”。山门坐北向南,为传统垂花门。院西沿渠随地形宽窄建大小各异厢房四间。院北有一“S”形长约11米、高约2米、宽约1米的隧道可通往洞窟。三洞窟位于山脚西侧,一字排开,青砖箍筑,内设神案。三洞相连,南北长约17米,深5米,高2.5米。洞窟南立有两通石碑,分别是“十方庵碑”和“重修药王洞石碑”。嘉庆十二年在洞前建悬臂式木构檐、硬山一面坡悬楼五间。药王洞洞窟与悬楼一体的建筑风格在本辖区内仅存此一处,对了解兰州地区道教文化发展史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目前,药王洞石窟前主要以宗教场所的形式对外开放,观内主要供奉药王孙思邈等塑像,受附近乡民香火礼遇。
药王洞石窟保存状况
药王洞总体保存较好,病害发育较少,现位于的七里河地区阿干河断陷盆地内,岩性为棕褐、酱紫红色泥质砾卵石层,结构致密,砾石颗粒大小不均,磨圆度极差,泥质含量较高,洞窟岩体结构失稳,易受强降雨、地震自然因素等影响产生滑坡、崩塌等灾害。区内地层由下更新统(Q1)巨厚的砾卵石层组成,四周沿革受活动断裂控制,盆地西缘与北缘的断裂活动性相对较强。石窟本体与一五间悬楼建筑相连,建筑存在根基偏颇,部分墙面存在裂缝,相连结构之间存在雨天渗水现象。洞窟内窟壁及窟顶均为草泥抹面,窟内无壁画,洞窟及造像表层风化,窟顶无风化现象,墙壁发育有少量裂隙、酥碱、生物病害风化程度弱,底部出现酥碱现象,平均深度1厘米,具有发育面积小,发育部位少的特点。
一是药王洞文物保护职责由属地八里镇政府监管,设有专门业余文物保护专员,并由区镇文保员进行三级巡察。二是日常保护管理由药王洞管委会负责,该管委会于1980年经民宗局批准设立,经七里河区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备案记录。三是安防系统主要依托公安整体的安保系统。消防依托灭火器、水缸及建筑旁河道天然水源。防雷系统因地域降水及地理环境等因素,只有简易避雷设置。
2020年11月甘肃省文物局召开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动员会暨培训会正式启动全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在该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背景下,由七里河区文旅局对全区59个行政村78个社区居委会进行地毯式的排摸,最终根据摸排数据确定辖区内符合石窟寺文物标准的仅有药王洞一处。
此次专项普查历时三年,通过田野调查、实地探查、文献查阅等,对该石窟的地理坐标、岩体特征、病害情况等进行了信息化比对、修正、细化、补充。同时,普查人员根据全国数据库数据采集要求,针对现场采集信息、拍照、GPS定位、草图绘制等,进一步完善了石窟寺的基本情况、病害发育,以及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等,为国家文物局编写全国石窟寺名录、编制全国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等的基本依据奉献了绵薄之力,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也因此次专项普查工作获得“甘肃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先进集体”称号。
存在困难和问题
七里河区药王洞作为区县级零散石窟寺保护面临诸多困难与问题,主要如下:
药王洞石窟除石窟本体易受风化、渗水等问题,其相连的五间木质悬楼建筑结构复杂且脆弱,依地势而建,修复养护难度较高,下部原由木柱支撑,上层为居住或使用空间,但木柱易腐朽,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变差,难以承受上部建筑的重量,进一步增加了养护及修复的难度。一是材料老化与损坏。药王洞整体建筑悬楼部分的木材经过长时间的风雨侵蚀、虫蛀等,已出现腐朽、干裂、变形等。根据文物修复干预度及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修复替换的木材标准要依据传统的木材修复和更换,找到与原有木材材质、规格相符的材料并非易事。二是修复技术要求高。悬楼的建造和修复涉及许多传统工艺,如榫卯结构的制作与安装、木构件的雕刻等,目前掌握这些工艺的工匠逐渐减少,修复时难以完全还原其原有工艺和风貌。三是现代技术的应用局限。虽然现代建筑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方法上有很多优势,但对于石窟寺悬楼这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风格的建筑,不能简单地套用现代技术。如何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巧妙结合,在不破坏其原有特色的前提下进行修复,是一个技术难题。
资金短缺。一是修复资金短缺。药王洞洞窟数量众多,存在岩体风化、裂隙扩张等问题,保护修复需要大量资金。同时,相连的悬楼建筑存在极端天气渗水问题,文物建筑本体存在结构复杂性和工艺修复“修旧如旧”的文物维修要求,从修复材料、工匠聘请、技术研发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资金。区县级财政往往有限,难以承担高额费用,专业修复资金缺口较大。而社会资金的投入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投资回报预期、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等,导致资金筹集渠道相对狭窄,资金短缺成为修复工作的重要制约因素,使洞窟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修缮,文物本体病害状况持续加剧。二是日常维护资金不足。药王洞的日常保护管理由药王洞管委会负责,石窟寺的日常维护,如清洁、巡查、环境整治等也需要资金支持。资金短缺使得日常维护工作难以到位,如不能定期清理石窟内的灰尘、杂物,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小的损坏,增加了后续保护修复的难度和成本。
专业人才稀缺。一是保护修复技术人才稀缺。石窟寺保护涉及文物保护、地质、建筑、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区县级地区由于工作条件、待遇等因素,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技术人才,导致保护修复工作缺乏专业指导,技术水平有限。二是研究人才短缺。对石窟寺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研究需要专业人才。区县级缺乏相关研究人才,难以深入挖掘石窟寺的内涵,不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和展示利用方案,影响了石窟寺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弘扬。
自然生态环境侵蚀。一是气候条件的影响。石窟寺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岩石材料会受到风化侵蚀,导致岩体疏松、剥落,影响石窟寺的结构稳定性。尤其药王洞石窟地处西北干旱区,强烈的日照、昼夜温差大等因素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二是自然环境侵蚀。药王洞位于阿干河沿线,地下水、雨水等容易渗入石窟内部,造成墙壁霉变,雕塑受潮,微生物、植物在石窟表面生长破坏岩石结构,悬楼结构排水系统不完善,渗水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等严重威胁文物安全。三是地质灾害的威胁。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石窟寺及悬楼破坏巨大,可能导致建筑结构的严重损坏甚至倒塌,致使修复工作不仅要修复原有损坏,还要考虑如何增强建筑的抗震、抗滑等能力,增加了养护修复的复杂性和难度。
人为影响因素。一是宗教活动影响。该石窟属于道教场所,由于宗教信仰原因,平时香火供奉不断、每年固定时间聚集人群较多,容易改变石窟赋存微环境,加速风化和生物病害发展。二是周边居民行为影响。药王洞石窟周边随着时代发展,城市的扩张,人群逐渐聚集,从最早独身坐落在郊区转变为隐落在村社之中,周边部分村民的不文明行为给石窟寺保护带来压力。如触摸、刻画、攀爬文物,在石窟内吸烟、乱扔垃圾等,这些都会对石窟寺造成直接破坏。三是周边工程建设影响。近年随着经济发展,石窟寺周边的道路修建工程会引起地面震动、山体滑坡等隐患,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则影响石窟寺的稳定性和安全。
七里河区药王洞作为全国零散石窟寺的一员,因其本身形制构造具备石窟寺和悬楼相结合的独特遗产形式。所面临诸多保护问题,不仅涉及石窟寺普遍存在的裂隙、酥碱、生物病害等共性问题,还涉及木质建筑结构腐朽、开裂变形、基础沉降等,进一步突出了在保护过程中所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对药王洞石窟寺技术条件、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方面显现出的保护问题及困难的阐述,揭示保护机构当前在零散石窟保护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困境与局限,尤其在自然侵蚀、人为破坏、保护技术局限、资金短缺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进一步凸显零散石窟在保护工作中存在诸多或深或浅的共性或个性问题,这些相互交织的问题客观制约着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体现对珍贵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因此,为了实现对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除政府提高保护意识,夯实文物保护四有工作、不断完善石窟寺文物保护建设体系,仍需听取落实一系列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促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不断加强自然因素防治,强化人为因素管理,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提高公众意识,进一步加深保护技术研究交流,完善法律法规等,确保零散石窟寺得到有效的保护,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作者单位:兰州市七里河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挂牌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