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课程作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巩固和综合素质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撤销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仅保留幼儿保育专业。此规定一出,曾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中职学校要么撤消了该专业,要么将其更名为幼儿保育专业。
更名以后,原有的课程目标和课程体系随之改变,专业培养目标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实践经验的学校教育工作者”转变为“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保育人员”,课程也以婴幼儿保育知识及保育实操的学习为主。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程的地位变得尴尬起来。这门课应该继续开展吗?一周上几节课合适?学这门课还有用吗?这些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思考。
幼儿教育学课程的常见问题是课程理论性较强,缺乏实践性。纯理论的灌输使得幼儿教育学的课堂枯燥无趣,打击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充分发挥。同时,教学方法、授课方式也较为单一和程式化,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学生的参与度低,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作为一名从事幼儿教学工作近7年的教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幼儿教育学这门课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上好开端第一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目前,一些中职学校的学生对学习没有很好的认知。在经历了失败的中考后,他们中的一部分把中职学校当作人生无奈的选择地、消极颓废的避风港,选择专业不是出于对专业的正确认识或者自己的兴趣,而更多是家长的意见和朋友的影响。为什么开设课程?学什么课程?课程有什么用?他们一概不知。因此,教师一定要上好开端第一课,精心准备和设计内容,讲政策、讲专业、讲未来,讲本课程的知识体系及重要性,必要时可邀请优秀毕业生到校演讲或录视频,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近年来,在政策引导下,中职教育正逐步从“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并重”。这一转变意味着中职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对于部分学习基础较好、有升学意愿的学生,我们应该明确告诉他们中专阶段取消学前教育专业不等于大学阶段也取消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转设为幼儿保育专业后,仍可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或相关专业对接,开展贯通培养。而参加学前教育专业的对口升学,幼儿教育学是必考的课程之一。
有志于从事保育员这一职业的学生,则更要学习幼儿教育学知识。《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保育员的工作职责之一是在教师指导下,科学照料和管理幼儿生活,并配合本班教师组织教育活动。保教结合既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教育原则,也是一种教育思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托育人员,仅仅具有保育技能是不够的,还要具有一定的幼儿教育知识,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虽然一些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态度较为消极,但开端课上教师系统的介绍和优秀毕业生的榜样引领,能促使这些对于未来感到迷茫的学生找到人生方向,激发他们对本专业、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先进的教学资源尤其是信息技术,对教师传统教学观念转变及教学方法创新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从PPT课件、云课堂、疫情期间的钉钉直播、视频会议,再到如今的希沃白板,现代信息技术正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传统的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可能单调枯燥,教师如果能够把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借助多媒体技术如文字、图像、视频等,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更多信息传递给学生,让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且富有感染力,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我基本做到了节节有课件,把每节课的重难点向学生直观呈现,并配以相应的图片、声频、视频、动画等。近两年出现的希沃白板还增加了教学互动功能,进一步促进了师生的交流和互动,促使课堂实现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结合。学生可以通过点击屏幕、使用手写笔等形式,与教师进一步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我想,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优化教学过程,中职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现阶段幼儿教育学的课堂教学缺乏实践内容,且缺乏新意,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要在借助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一)案例教学法
学习幼儿教育学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以后的工作实践。在教学中,我常常结合实际,给学生介绍幼儿园的经典案例,如瑞吉欧教育的“人群”“影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项目教学,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华德福教育,以及许多优秀幼儿教师处理问题时的机智。这些案例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还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使其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在案例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分析案例《多彩的梦》时,我把学生分成六组。除了分析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我还让学生自由讨论“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样设计这节课”,然后由组长做代表,总结本组观点。学生兴趣高涨,生出许多奇思妙想。有的学生打算到户外观察草、花、天空的颜色;有的学生计划欣赏风筝图片,认识各种颜色;有的学生打算编一首有关梦的儿歌,或一起做律动。我本来打算将这些内容用20分钟讲完,没想到一节课学生还意犹未尽。整个过程学生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
(二)导学式教学法
导学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导为主线、学为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渐进自主学习的方法,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把它引入幼儿教育学课堂教学,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一般运用5个步骤进行教学:一是展示问题。我会针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计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课件展示起到“导”的作用。二是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自学时对内容做好标记,教师巡回进行个别辅导。三是学生讨论。学生针对自学过程中的疑问互相交流,进行讨论。四是教师精讲。五是课堂练习。我精心设计练习题,练习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说,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对幼儿教育学课程的参与兴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四、注重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个人能力
中职学校的幼儿教育学课堂上,教师不能将眼光局限于45分钟的课堂时间,而必须认识到实践对于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上讲台当小老师,进行模拟教学。在实习时,教师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受、体验,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内化,了解和掌握幼儿教育工作的关键点,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理论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个人能力的提升。
新时期,新挑战,新问题。教师要善于学习,掌握新的信息、技能,善于借助新的媒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幼儿保育人才。
(责编 韩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