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2024-10-11 00:00陈素一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24年10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第四学段“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探索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分享阅读感受,开展专题探究,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课程内容”中设置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要求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多种策略,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提供写作、展示、研讨和交流的平台,注意考察阅读整本书的全过程。基于此,教师该如何开展名著导读教学呢?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一节课只有40多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对名著导读课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可能面面俱到。对学生的指导,不代表一节课就要完成;对学情的预设,不可能每个学生都对名著十分熟悉。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做到“五明”,即方向明了、指向明确、操作明晰、指导明法、收获明显,也就是要设立名著导读的总体任务和要求。

二、研究名著导读的多种课型

学生的阅读不可能在一节课之内完成,教师的导应该始终指向学生的读:在阅读起始阶段,要开启、激发学生的读;在阅读进程中,要推动、深化学生的读;在阅读结束阶段,要评估、提升学生的读。我们将名著导读课型分为四类,即引读课、推进课、提升课和重读课。

(一)引读课:陌生状态下的导读

例如,教师执教《海底两万里》,课前第一件事是营造课堂学习氛围。以别人对《海底两万里》的介绍为引,以《海底两万里》的内容为例,以“当……时候,他已经……”为式导入课堂,既考查了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接着,在请学生介绍快速阅读小技巧后,教师出示速读方法。“牛刀小试”“熟能生巧”两次快速阅读活动分别有对应的检测内容,看似形式单一,其实阅读内容和形式都稍有变化。教师的速读选材也有讲究,分别选取了体现尼摩船长善良、正义一面和冷酷、无情一面的素材,为后续课堂中分析尼摩船长形象的环节做了铺垫。学生在速读和辨析后,对尼摩船长的形象理解更加深入。

(二)推进课:阅读过程中的交流与评价

例如,教师执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围绕学习目标分别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是厘清情节。阅读方法:把握保尔人生经历中的四个阶段所发生的重要事件(苦难的童年、战场上的搏杀、工地上的磨炼、病榻上的斗争)。二是品析人物。学习方法:根据画好的思维导图,分小组讨论并回答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句式如下:从……(事件)看出保尔是一个……(性格)的人;结合保尔的形象,思考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含义。三是“图”说保尔。运用思维导图来表现保尔的人物形象(性格+事例)。

(三)提升课:初读结束后的总结与深化

例如,教师执教《海底两万里》,围绕四个着力点开展阅读分享活动。一是美点列举。交流“凡尔纳笔下的海底世界美在哪里”。这样的读后“归类”,是一种提升。二是表达感受。就“凡尔纳科幻小说的三个主要特点”,即惊人的想象力和预见性、惊险离奇的情节、英雄主义情怀,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的定向“寻根”,是一种提升。三是参与辩论。就“作者对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否单调抽象”这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样的话题“思辨”,也是一种提升。四是大胆猜想。假如“鹦鹉螺号”没有遭遇大漩流,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这样的假设“创造”,更是一种提升。

(四)重读课:名篇或选段的精读

例如,教师执教《海底两万里》,选取南极历险部分进行片段细读,看一看哪些情节与前面的内容有呼应。

三、巧用导读教学的方法技巧

一堂优质的名著导读课,必须同时满足内外两个维度的指标。它必须通过合理确定“导读什么”“如何导读”等内容,有效设计重点,来实现学生理解力的最大提升和对自我创造个性化阅读的最大激活。基于此,为了达到预期导读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运用下列方法和技巧。

情境创设法。此为根据教学主题的需要创设相应的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了解名著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课后自读名著,加深思考与感悟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教师执教《昆虫记》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昆虫活动视频,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昆虫及对昆虫的感受,由此引出法布尔十年如一日地观察昆虫,最终写成名著《昆虫记》的故事。教师通过“昆虫世界”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对《昆虫记》一书的阅读兴趣。

问题引导法。即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学生自主地对名著进行探索、学习,教师再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例如,教师执教《简·爱》时,先让学生自读开头的歌谣:“我双脚疼痛难当,四肢力竭,路远迢迢,走不尽野岭荒冈;天空中没有月亮,暮色苍茫,苦命孤儿走在路途上。为何逼我走他乡,形单影只,来到这满是沼泽灰岩的地方?”紧接着抛出问题:“读了这首歌谣后,你能从中捕捉到一些预示简的命运或者有关她身份的信息吗?”运用问题引导法,能够使学生在课堂导读中初步了解人物形象及文本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想象创新法。例如,教师进行《海底两万里》导读教学,在简要介绍一些险象环生的情节后,设计“展开幻想,即兴创作”活动:“如果你来写《海底两万里》,你将如何设计‘鹦鹉螺号’的惊险经历?”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先自由猜想、创作,再读名著。这样的导读课,选材集中,主旨突出,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高,对名著也有更深的体会。

发现问题法。例如,教师执教《朝花夕拾》时,首先出示《五猖会》中几段文字,提示学生:“从这几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怎样的?这与现在的教育是否有相似之处?”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为什么当时的教育制度那么死板?为什么要孩子读那么多晦涩难懂的文章?”这种方法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头脑风暴法。例如,教师执教《红星照耀中国》,选择“红小鬼”这一章节,引导学生学会品书,即边读边思,边读边注,读出思想,读出感受。章节选读既可侧重于“明内容”,也可侧重于“知人物”,还可侧重于“品写法”,均指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反思回味法。例如,教师进行《骆驼祥子》导读教学。一是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阅读,并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摘抄,小组制作手抄报,以此来熟悉文本。二是教师分享有关名著片段,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得,并进行分享,然后推选代表进行展示,通过交流分享,探索不同的解读视角。三是从片段解读逐步细化为句子解读,让学生自由进行点评,畅所欲言。这种导读法可以让学生再次审视文本,理解文本的内涵。

巧设悬念法。此为教师通过对名著内容的提示,引起学生紧张和期待的心理,在正式授课前把学生阅读名著的动力和兴趣激发出来的一种方法。例如,教师执教《简·爱》时,先让各小组选定感兴趣的某一章内容,接着让学生猜测“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是……”,然后让学生阅读并分享感受。这种设疑导读法能吊起学生胃口,让学生产生“一读为快”的兴趣。

四、建构名著导读的评价原则

教学评价是名著导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教学活动发挥着导向、诊断、评定等重要作用。从教师层面,我们梳理了名著导读教学评价的“五个要素”,即材料重组的合理性、文本导入的趣味性、环节设计的紧凑性、方法渗透的巧妙性、宽度拓展的有效性。从学生层面,我们确定了“六个维度”,考量其在学习中的达成效果,即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拓展的宽度、互动的温度、生成的高度。这样,从对教与学关注状态的转变和教法与学法研究方向的转变出发,不仅促进学生素质发展,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导读是一种被引领的创造过程,我们在导读中修炼自己,给学生幸福,让自己幸福,让教育更美好。

(本栏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