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课标,立足年段目标,紧扣单元要素,关注全体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优化设计预习作业,保障预习效果。
一、单元统领,目标清晰
在大单元教学背景下,预习作为前置性作业,承担着了解学习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的重要任务。教师应依托教材,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确立清晰的预习目标,在单元目标的统领下,设计形式多样,具有前瞻性、实用性的预习作业,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学习图式,找到预习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知识联结点,提升学习力。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乡村生活”,围绕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单元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单元预习单:
1.打开单元导读页,认真观察图上描绘了什么画面,用完整的话说一说。
2.读一读单元导读页上的句子,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和语文要素。
3.粗略地翻一翻本单元的课文,共( )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照顺序读一读课文,你最喜欢哪篇课文?请摘抄感受最深的词句。
5.通过预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与家人分享一下吧。
二、打牢基础,稳步推进
预习作业是常规性的,贯穿各个年级段。低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预习方法,初步养成了预习的习惯,中年级仍要扎扎实实做好基础性预习,扫清阅读障碍,把识字写字、朗读课文作为课前预习的基础型目标。
无论哪种课型,对于字词句的朗读预习都是基础型预习作业。例如,预习课文就要把整篇文章读得正确、流利,按照笔顺正确书写“会写字”,识记“会认字”的字音和字形,初步思考课后题或“阅读提示”,尝试提出一两个问题。做好了这些预习准备,学生才能在课堂上高效地参与学习活动,集中锻炼阅读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否则字词句成了学习障碍,就无法实现高阶阅读能力的练习和提升。
三、智慧创新,兴趣引领
中年级学生已经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创新性的学习活动能激发其兴趣,促进其思维的深度发展。根据语文要素及学习内容的不同,教师要创新设计预习作业,初步唤醒学生认知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预习活动,引导学生听说读写,充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语言优美、意境悠远,非常适合朗读。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作业:
同学们,“小小朗读者”征集活动开始啦!请你从本单元课文中选取一篇,反复练习后录制音频,还可以配上简单的音乐。期待你的声音在班级公众号上展示!
四、整合资源,实践预演
在设计预习作业时,教师应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前瞻性地布置适切的实践性作业,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和经验,让学习更轻松、更有趣。
如“习作”模块,学生必须做好内容储备和方法储备。写作内容来源于生活体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观察和实践就可以达成的。所以,教师应在单元学习开始之前就布置相关预习作业,让学生注意积累生活素材,写作时才能有话可写。方法储备主要来源于课文的写作方法积累。所以,教师在课文学习后要布置总结梳理类作业,提炼写作方法。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的动物朋友”。在单元学习开始前,教师可布置如下观察记录表:
再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是“说新闻”,要求: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学生需要做如下准备:一是准备一则新闻,二是了解说新闻的基本方法。在口语交际展示课前,教师可设计这样的作业:
同学们,我们班马上要举办“新闻发布会”,请你按照如下提示做好准备:
1.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留心记录最近的新闻内容,选择一则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2.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学习主持人的仪态大方、吐字清晰。
3.写出新闻稿,明确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并练习播报。
每个单元后面的“语文园地”是对单元知识的总结梳理、迁移运用,也是课外知识积累的有效载体,尤其是“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这两个模块,内容与单元目标一致,设计预习作业时也要充分利用。
基于预习作业的前置特殊性,我们有以下几点作业实施建议:
一是作业形式多样化。重复性的基础型预习作业会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大量的书写更会直接影响预习的质量。因此,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要避免习题化,重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独立思考,由被动认知向主动探究转变,实现预习效果由“量”的积累到“质”的转变。
二是符合课例特点。预习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课堂学习效率。课型不同、学习目标不同,预习的重点也就不一样。预习要根据课堂学习活动的需要而设置,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指向性。
三是重视评价与激励。建立预习作业的检查与评价机制,能有效保持学生的预习动力,激励性的评价更能提升学生的预习热情和自信。基础型预习作业当堂检测与反馈,创新性作业根据情境创设来进行,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要运用阶段性激励,使学生始终保持预习动力。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中高段优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的成果。立项编号:JCJYC220209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