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是在不同的层面上逐渐培养起来的,它反映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其主要包括四个层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基于小学生实际及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要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应该体现出小学阶段的特色。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
(一)文化自信
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对本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关键时期。在全球化背景下,学生置身于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社会,多样的文化影响难以避免。语言作为文化的媒介,同时也是文化本身的一个要素,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身份认同,是构成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内容之一。
(二)语言运用
相较于其他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特别强调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来积累语言资源,注重掌握字词发音、字形与含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应将语言习得融入实际交流场景,引导学生系统性地理解并遵循汉语言的表达规范。因此,小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着重于语言的积累与规范,这正是语言运用素养得以建立的基石。
(三)思维能力
相较于更高阶段的学生,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同时在综合运用上也表现出不足。他们擅长对语言素材进行刻板的记忆,并能对引起兴趣的事物产生直观的联想和想象。不过,由于他们的思考方式较为单一,且在有目的地整合运用上缺乏明确的方向,因此在对语言素材或语言现象进行逻辑推理或批判性评估时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思维层面强调引导学生掌握多元化的思考技巧,并能在学习过程中依据学习需求和各种语言实践活动的要求,灵活运用这些思维方法。
(四)审美创造
小学生在美学认知上尚处于探索初期,主要受限于生活阅历。在小学阶段,教师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情感共鸣。通过语文课程这个主要载体,教师要带领学生剖析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让学生领略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元素(崇高、优雅、幽默、哀愁等),进而深入理解并欣赏这些美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个人审美的发展。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寻找适切的学习内容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多元化学习活动的开展,小学生积累的语文知识日渐丰富,对于已经熟悉的语文素材,再进行重复性的学习往往难以激发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和关注。因此,寻找能够点燃学生学习热情的恰当学习内容至关重要。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授那些日常语文学习难以获得的文体知识、修辞技巧及系统化的阅读策略等知识。当语文学习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时,学生在每日的学习中就能体验到惊喜和兴奋,从而积极地积累语言,不断地探究语言表达的奥秘,深化个人的语言感知,使得语文学习的过程真正转化为富有成效的语言积累与应用过程。
(二)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在培养学生融合思维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我们需顺应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发展阶段,巧妙地结合多元思考模式,创新设计丰富的学习路径。首先,教师应深入剖析文本的多样性,无论是体裁、风格、表达手法还是结构,都应作为培养学生独特思维模式的关键。其次,教师应精心设计多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逐步习得并整合多种思维方式,在阅读理解和表达中运用自如。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忽视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接受、竞争及通过体验来感知的教育方式。小学语文教学应将课堂实践活动与生活中的广泛语言实践相联系,以此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使他们在实际语言情境中灵活运用多元的语文策略,真正实现思维和技能的提升。
(三)把握学生的审美发展特征
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各个成长阶段呈现出独特的特点。7—9岁的孩子正处于“写实感知”阶段,他们的评价标准主要基于作品与现实物体的相似度,而非美学角度。随着年龄增长,10—12岁的孩子跨入审美启蒙的门槛,他们开始理解并欣赏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表现手法,对审美特性展现出初步的感知敏锐性。因此,在引导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审美感知与体验时,教师应侧重于语言中直观呈现的色彩、形状和声音等元素,让学生通过情感互动,体验到悦耳悦目的美感,进而初步领略悦心悦意的内涵,以此塑造他们积极的审美态度。对于四至六年级学生,教师的重心应转向引导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发现和享受美,促使审美活动从纯粹的感官享受深化为精神层面的满足。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还有利于其审美创造素养的培养。
(四)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历史性
小学生的阅读体验主要侧重于个人情感与直觉的碰撞,对于文本的深层含义往往难以触及。文本背后往往蕴藏着丰富且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要真正领悟文本深层次的意义,解析其历史背景至关重要。教师应通过引入丰富的社会历史背景材料,引领学生进行一场探索性的文化解读之旅。教师的任务是构建一座桥梁,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不仅能洞察其中的社会文化脉络,还能捕捉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作者所寄托的文化精神。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就能逐渐触及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从而激发对文化的深度认同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