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本期我们选编全省各市(县)在课堂教学、课后服务中做出特色、卓有成效的典型案例,以期为各中小学校深化“双减”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
新课标公布实施,迄今已有两年多时间了。新课标的引领功能、导向功能、评价功能更强,直接引导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实施,一系列课改新术词应运而生,围绕新课标的解读层出不穷。下面,笔者主要从评价方向的变化分析课堂教学的趋势,以及如何在变化中适应、调整、创新。
一、从一道习题的设计谈评价方向的变化
下面是一道三年级数学习题,题目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跳台滑雪比赛是冬奥会上的一种雪上竞技项目,运动员需要利用特制的滑雪板沿着跳台的倾斜助滑道下滑。跳台滑雪比赛的得分主要由距离分和姿势分组成。跳台分为普通跳台和大跳台,其中大跳台项目的距离分计算方法如下:运动员如果正好着陆到K点距离(125米),得60分;着陆点每比K点距离远1米,多得1.8分;如果着陆点短于K点距离,则以60分为基础进行扣分,每短1米扣1.8分。姿势分的计分方法如下:由5名裁判独立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剩下的三个分数相加。某位选手在比赛时跳出了128米的距离,5名裁判为他打出的姿势分分别是17分、17分、15分、17分、18分。他这一跳的得分是多少?
数学新课标提出了“三会”的核心素养。这道题既考查了学生会不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还考查了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能力和水平,更考查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灵活性,以及学生对体育赛事的日常关注程度,可以说是非常能测评学生核心素养的一道题,也符合当前考试命题的方向。笔者组织了15名没有学习过“小数乘法”的学生进行试做,其中12名学生在查阅资料、自学教材、寻求家长帮助后,答案完全正确。这不禁让人陷入沉思:一方面,新课标命题方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如何调整和应对?另一方面,如何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经过认真的备课、上课,将教材的内容讲解清楚了,在“教”方面没有问题了,但没有意识到学习过程必定是经由学生体验而发生的,如果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听,没有体验,“学”就不会发生。这导致“教了却没有学”“学了却没有评”“评却非所教、所学”的“教—学—评”分离情况司空见惯。
二、新课标的导向功能对教学评价的影响
2022年版课标实施已经两年多了,但多数教师对于新课标处于理论学习阶段,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缺乏具体举措,尤其表现为每次学情测试结束后抱怨命题有Nulb4ttL3Eg+a+n0TdPe9pcupHs17d6UN/R51DUrrBk=问题,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如果教与评不一致,教学就会迷失方向,评价就会失去导向功能。那么,新课标对于学校育人、课程变革、课堂重建有哪些指导意义呢?
(一)课标承载着育人目标导向性的重要使命
课标规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基本要求,是立德育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为培养什么人指明了方向。那么,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一定是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优秀的品格和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新课标承载了培养“未来人才”的导向标准使命。
(二)课标几次重大变化之间的关联
以数学课标来说,2001年版课标提出了“双基双能”的课程目标,学生如何获取知识成为导向标准,在此阶段更多实施的是应试教育;2011年版课标对数学课程目标进行拓展:一是“双基”拓展到“四基”,二是“两能”拓展到“四能”,俗称“四基四能”,学生如何获得技能成为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此阶段大力实施了素质教育;而目前实施的2022年版课标把“三会”作为制定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思想,同时并没有放弃“四基四能”的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把在“三会”指引下的“四基四能”作为新的课程标准。课标尽管多次调整,但前后之间密切关联,自然衔接,在20多年的课程改革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比不难发现,2022年版课标更注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技能、眼光、思维、表达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这也是目前学情测试命题方向大调整的根本原因。一线教师如果还处于抱怨、不理解评价方向调整的阶段,必然会错失改变思想、研究课堂、调整教学的最佳时机。
(三)新课标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
2022年版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不管是应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督导考核,还是要赢得社会、家长的信赖与支持,学校及教师都必须重视评价的作用。
但实际上,因为对课标理解不透、把握不准、执行不到位,“教的、学的都没考,考的都没教、没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教—学—评”不在一条线上。“教—学—评”不一致既挫败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影响了学校的整体考核考评。
三、课堂教学及评价之趋势
课标使用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随新课标而来的必定是新的一轮课改实验。课标实施两年多,理论上说还在起始阶段,若能抓住时机,必定能在新课改中抢得先机。那么,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开展实际工作呢?
(一)精研细读课标
教师学习课标不能停留在浅读这个层面,而是要学习海量的与课标相关的专题专著、学习心得、个人文章,同时要把握好各种外出学习的机会,广泛听取课标解读专题报告,汲取能滋养课堂的精华,从而改变课堂现状。
(二)正确理解新课标背景下的一些新实验
目前,大单元主题教学、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化、主题式学习等课改新术词,冲击着传统课堂模式,让教师应接不暇。事实上,这些课改新术词是新课标精神的具体化,所有的尝试都是为了解决课标精神落地生根的问题。
为何这样理解呢?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学业质量标准,不但规定了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还明确指出了评什么、如何评价。由此,探寻“教—学—评”一体化的精准教学过程,让“双减”政策、新课标理念在课堂生根、开花,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势在必行。
(三)调整平时训练方向
及时调整命题方向,要坚持“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的原则,并在日常训练中逐步渗透。有效应对新评价的策略应该是“授人以渔”,即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训练。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改变教研备课模式,每学期每位教师精备2~5节课,包括前置预习单、精品课件、学生任务清单等,利用集体教研的优势,提高常态课教学质量。
(四)采取前置性学习、项目化学习、任务单学习等模式,激发课堂活力
课改实施的过程也是对传统课堂环节的优化过程,如前置性学习,其区别传统的预习,不仅有“我的研究目标”“我的问题”“我的发现”“我的学习收获”等模块,还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在体验中自主探究知识,在课前解决部分问题,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对传统课堂进行扩容,提高课堂效率。
(五)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和核心素养达成
教师在各年级段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解决核心素养中“会表达”这一问题,有计划地常态化开展“小小主持人”“情景剧表演”等与表达相关的训练;加强思维能力训练,挑选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思维训练内容,在每节课中加入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世界,培养具有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优秀学子。
命题变化是服务于课标精神落实、学生素养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教师唯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