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的多重困境与实施路径

2024-10-10 00:00赵路淋刘风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10期

摘 要:社会工作诞生的思想渊源、时代背景及其特殊的专业价值理念决定了其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天然契合性。文章基于对H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以下简称“社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研究,发现其在教师课程思政探索行动力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嵌合、第二课堂思政育人成效发挥、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仍面临有待克服的深层困境。基于“产科教”一体化的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多元信息分析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内容设计、“田野”力量彰显的“知行合一”融合教学设计、目标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体系探索、社会工作“服务取向”的双重属性课程思政教学等多重面向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是提升社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实践路径。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多重面向;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10-0089-05

一、引言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堂教学是开展思政教学的重要渠道,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科学建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自此,课程思政改革在全国高校广泛开展,育人效果日益凸显,国内学界对课程思政如何运用于包括社工专业在内的非思政专业教学展开了热烈讨论[1]。社会工作服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价值为引领,其专业价值体系中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及中外有价值的社会思想、社会福利思想等[2],故社会工作的学科教育应从意识形态领域出发,立基于专业价值,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回应国家方针政策的需要,引入情感教育,回应新时代课程思政的要求[3]。在社工专业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践行家国情怀、服务奉献和创新务实等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在知识教学和社会工作实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探索互动参与、反思实践、服务社会、体现共融的实践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5],既满足学生求知探索的刚性需要,又满足学生精神塑造的柔性期盼;既培养学生学科知识和专业技术的硬能力,又培养学生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的软实力[6],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全方位育人目标。

鉴于社会工作“价值注满”、实务取向的专业属性,同时叠加社会急速变迁对新时代学生所带来的思想、情感、观念、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如何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真正践行“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有机嵌合,促进社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基于此,文章采用行动研究法, 以H高校社工专业为研究个案,通过半结构访谈、档案记录等资料搜集方法,获取有关H高校社工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资料,探析其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中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同时,基于案例探寻多重面向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策略,这既是实现专业价值观与学生个人价值观融合教育、提升社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实践路径,也是促进新文科建设理念、思路、方法创新的有益尝试。

二、社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内在优势

现代化的专业社会工作舶来于西方,在我国特定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环境下,不断进行本土化理论与实务探索是其更好扎根中国社会土壤,焕发鲜活生命力的必由之路。在社工专业教育领域,既要遵循专业社工的价值理念与方式方法,又需与中国本土化的思想政治和社会治理情境相契合[7]。社会工作的产生背景及其价值追求决定了其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独特的禀赋优势。

(一)社工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天然契合性

新时代是一个具有更高速的信息化、网络化、多样化的时代,在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与现实并存、信息快速传播与迭代的环境的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教学科研产生了持续影响。高校要完成以立德树人为目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历史使命的时代新人,就必须从管理至教学各环节发力,尤其是要建立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教育格局。社会工作自萌生之初便以“关怀弱势、扶危济困”、回应社会问题、增进社会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71cea5e26c3ad6e679ca5e82e70e770fcafd997c87baa651b6c54aea2fb414e0己任。这种强烈的“价值使命”叠加其“实务取向”的特殊专业属性,决定了在社工专业教育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天然优势和特殊意义,也决定了其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具有天然的契合性。社工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思政元素,在其多门专业课程的章节中均有所体现。社工专业课程教学应更重视学生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的同频共振,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实现个人成长与专业成长的同向同行、互融互促。

(二)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全域”彰显

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理念,通过小组、社区等协助有困难的个人、家庭和团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美好生活。因此,社工专业课程教学的主体知识必然涉及3大板块——价值体系、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其中,专业价值是社工专业生命活力之基,倡导尊重生命、平等且真诚地面向服务对象,并相信服务对象拥有自我改变和自我实现的意愿、潜能,能够担当社会责任、维护公平正义等,这些价值观念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一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要求相契合。

社会工作是“价值注满”的专业,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实践的基础,具有引领作用,且系统贯穿于整个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以“社会工作概论”课程中“社会工作价值体系”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为例,专业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文化差异是实务领域伦理困境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来自一线社工鲜活的经验案例分享更能启发学生对社工服务伦理困境生成的思考,并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社会工作价值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固化知识,而应是基于不同社会及文化情境的选择性实践。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的发展有其特殊路径与时代背景,因而我国社工专业价值体系的建立必须扎根于中国独特的实践场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在专业化探索中坚持中国化,从而实现理论学习、反思能力提升及文化价值认同在专业教学中的一体融合。

三、多重困境:基于H高校社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行动反思

(一)师资局限阻滞课程思政探索意愿和行动力

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探索意愿与能力的提升,对完善课程与思政协同育人、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然而,专业师资匮乏仍是不少高校社工专业面临的困境之一。H高校社工专业当前拥有专任教师19人,但具有社工专业教育背景的不足一半,教师专业认同感及对知识的创新与重构能力受限,面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力不从心,探索意愿和行动力受限。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工专业无论知识还是实务层面都获得飞速发展。尤其是高校社工专业教育实现了裂变式扩张,教育规模大踏步发展,在为社会输送越来越多优秀专业人才的同时,也对高校师资力量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提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博士研究生社工专业教育步伐滞后,愈发加剧社工专业师资局限性。很多高校社工专业教师队伍中一半以上为管理学、心理学、社会保障等相近专业跨入,本硕阶段均缺乏具有社工教育背景的教师,社工专业方向的博士教师更为短缺。社工专业具有很强的实务属性,强调应用和实践,其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和实施,不仅要求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重视学生实务技能训练,还要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技巧与专业知识进行有效融会贯通[8]。但在教育先行的中国式社会工作教育发展路径之下,社工专业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不一,实务经验缺乏,部分教师只通过短期培训等途径进行知识重构后便投身专业教育,使得专业教育与实践无法实现“双轨并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也极易停留在浅层探索阶段。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脱嵌、耦合不佳

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在于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本质关联[9],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实现传道授业与价值塑造一体推进[10],需要专业课教师根据课程特色,将学术知识转化为育人资源,而如何将知识表层符号与内在结构中的道德和价值深层关联[11],对许多专业课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由于受到课程思政建设推广范围有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激励与支持力度不够,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的能力和动力不足,对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及内涵理解粗浅不一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往往将专业课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机械组合,导致出现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现象,黏合性不足,甚至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喧宾夺主”的误区,这些是当前我国高校社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普遍面临的问题。

课堂是发挥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主渠道。当思想政治教育无法与专业课程知识传授高度融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所期待生成的师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与创造发展知识的可能性就会被削弱,由此产生课程思政在内容建设方面的困境,进而引发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方法方面面临困难,制约课程思政育人成效。

(三)第二课堂思政育人成效发挥受限

社会工作的实务属性决定了第二课堂在开展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而专业实践训练时长不够、质量欠佳是很多高校社工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普遍问题,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高校对社工专业实习缺乏相应制度与经费支持,如H高校社工专业在学校现有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下,其800小时的系统化实习时长仍主要集中于毕业实习阶段,且缺乏实践经费支持。二是由于我国社会工作实践发展相对滞后,优质实习平台较少且呈现地域分布不平衡,如与H高校签约建立的社工专业实习单位中,能够在学生第二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作用的优质实习机构尚未达到理想数量。三是由于具有专业实务训练背景的教师较少,且对第二课堂在育人目标实现中的地位重视不够,无法有效满足学生对实践指导的需求。

即使在为学生链接到优质实习实践资源的情况下,由于对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和内涵认知不足,以及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技巧缺乏,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仍会无形中忽略知识转化背后所蕴藏的情感价值的传递与内化。同时,由于大多数教师缺乏专业训练背景,对社会工作服务价值体系认知有限,“用生命影响生命”的价值与行动策略亦很难在专业教学中发挥对学生专业认知与价值形塑的引领作用,学生从中能够收获的生命能量也大打折扣。

(四)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滞后

自课程思政建设的概念提出以来,从课程思政的内涵与价值意蕴,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与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相关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但作为衡量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质量评估体系改革与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H高校自2020年开始陆续制定相关制度与政策,并通过设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举办课程思政案例设计大赛等一系列举措,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开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的路径探索,但截至目前,仍停留在简单的指标罗列阶段,尚未出台系统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无法真实、有效评估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与传统专业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相比,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实现更具隐蔽性,甚至短期内很难检验,对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投入度也提出更多要求,且考核难度更大。加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质量评价体系缺失、模糊,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与考核设计中往往需要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进行大量探索性尝试,同时,教师在探索中付出的努力短期内或许很难被看到,一定程度上也消解教师对课程思政探索的积极性。

四、多重面向:社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一)基于“产科教”一体化的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的主体,其是否对课程教学内容融会贯通,是否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能力,是否真正领会和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和要义,以及是否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政素养,均是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学识,还要懂得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实务技能,能够引导、带领学生有效参与课程实践、实务训练,具有积极的课程思政改革探索意愿和能力。

课程思政强调全方位育人,这也意味着对教师科研、教学、生产服务等综合能力的高要求。因此,高校有必要围绕“产科教”一体化育人机制,不断加强对教师教学研究和科研立项、实务能力提升的扶持力度,定期组织学术沙龙、教学研讨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项目申报和会议交流,激励教师通过培训、督导等多种途径提升专业实务能力,打造一支“科研+教学+实务”的高水平课程教学团队。鼓励教师参加产科教融合教育素养培训,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将学科发展前沿信息、最新研究成果和典型实务案例及时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教、产良性互动,并建立个性化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积极性,为教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奠定基础。

(二)基于多元信息分析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与内容设计

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确定为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选择确立了基调,因此,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包括2个层次,一是一门课程的整体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二是分解到课程各个教学单元的课程思政育人目标。这就要求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对人才培养目标、教材、授课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方法适用性等多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如对教材内容及其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分析,对学情尤其是学生受时代背景影响所产生的知、思、行方面特殊性的分析,对专业发展前沿讯息、实践典型案例经验的分析等,在此基础上确立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以及通过哪些课程内容、何种教学方式将思政价值意蕴予以传递。

以“社会工作概论”课程为例,其整体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既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学以致用,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德行不怠,树立尊重生命、关怀弱势、服务社会的专业理念,从而实现专业成长与自我生命成长的同步。为实现课程整体教学目标,应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分解,依据不同章节内容的特征,制定差异化、个性化的课程思政目标与教学设计。如在《社会工作理论》一章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带领学生进入理论创立者及学生自身鲜活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协助学生摆脱理论学习枯燥、晦涩这一固化认知对自身的影响,并深刻理解“理论源于经验”,培养学生通过生活体验追索问题本质、解释分析现实问题及善于发现、勇于发展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而在《社区工作》一章教学中则可通过带领学生对身边老旧社区、贫弱乡村治理进行走访调查,以及乡村振兴等典型人物事迹的分享与讨论,形塑学生对基层工作的理性、积极认知,并激发学生扎根基层、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使命感。

(三)基于“田野”力量彰显的“知行合一”融合教学设计

学习是个体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价值引领与实务取向的专业特性,社工专业学生学习效果的实现必定有赖于实践训练,且最终要落到专业实务能力之上[12],因此,在社工专业课程教学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更注重实践育人,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重视“知行合一”的融合式教学路径设计,重视引导学生在实践反思中获得自我成长[13]。以学生为主

体,将理论教学与实务体验相结合,基于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目标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平台作为第二课堂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通过“田野”教育引导学生关注民生社会,利用“田野”力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内在生命反思,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与反思能力,服务社会与奉献家国的意识,促成思政素养形塑与知识教育、专业服务能力提升,形成内在合力。

此外,调查研究能力作为社工专业学生必备的重要技能之一,应重视其在教学实践与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可通过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返乡调研等形式鼓励学生走入人群、走入机构、走入城乡社区、走入各种“田野”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体察社会、了解民生,促成潜藏于知识表层之下的道德价值元素与学生个人经历和生命体验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批判性思维,吃苦精神和创新意识,最大程度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四)基于目标导向的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体系探索

在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普遍滞后的现实背景下,高校教师更应在一线教学实践中重视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

课程教学层面,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重视信息技术对现代化智慧教学的重塑。借助在线课程建设平台,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与学习效果测试,以及拓展知识提供配套辅助学习资源;线下课堂采用讲授、讨论、案例教学、影视教学、情境模拟、主题辩论等多元融合的教学模式,并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增进学生课堂沉浸感、获得感。

课程考核层面,采用多段、多元、多目标融合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首先,打破重结果、轻过程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增加过程性考核比重,将课程考核纵向延伸,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其次,打破形式单一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增加期末考试中非标准答案、开放性题目的比重,二是细化、创新过程考核内容和形式,重视学生主体性,创新在线共学空间打造、课堂互动参与、小组任务、理论与应用作业等,并细化、明晰过程考核成绩构成。最后,打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价值形塑的评价体系,以“服务模拟”“任务驱动”等小组形式训练学生实务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敢想敢做的吃苦、创新精神和尊重生命、关怀社会、增进民生福祉的专业使命感。

(五)基于社会工作“服务取向”的双重属性课程思政教学

社会工作的存在基础与使命在于专业服务,其基本功能在于助人,目标在于通过综合小组、社区等协助服务对象自助能力养成,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美好生活。而社会工作教育的目的则在于培养能够助人实现自助的专业人才。社会工作倡导“用生命影响生命”。社会工作者自身首先应是具有自我肯定、自我潜能发挥能力的个体,因此,社工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本身也可被视为学校社会工作服务的形式之一,同时兼具“教学+服务”的双重属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生命影响力也决定了学生在未来面向服务对象时所能散发的生命能量。

将专业教学活动视作社会工作过程,把学生视为服务对象,教师便同时兼有了“教师+社工”的双重角色。因此,在社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尊重、平等、真诚、接纳、公平正义等专业价值理念便藉由教师得以充分彰显。同时,第二重角色(社工)也督促教师按照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导向”调查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技能与价值情感获得的需求,灵活应用不同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到被尊重、被信任、被接纳等积极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价值获得感,锻炼其自主探索和反思的能力,更好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五、结束语

社会工作诞生的思想渊源与时代背景,以及其尊重生命、关怀弱势、服务社会的专业价值使命,决定了其与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内在的天然契合性。但这种内在的天然优势需要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主动发掘、积极探索。文章从人、事、物不同维度,以及教师主体意识与能力提升、课程思政目标设计与内容建设、第二课堂“田野”力量彰显、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体系设计、“教学+服务”双重属性教学探索等多重面向入手,分析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在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中所面临的困境,对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践行家国情怀、服务奉献和创新务实等思政教育要求,实现立德树人的全方位育人目标进行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段塔丽.“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融入高校MSW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社会工作,2020(19):20-21.

[2] 周艳,穆热迪力·斯马依.立德树人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启示[J].大学,2021(24):99-102.

[3] 毛伟,陈春迎.课程思政中的反思性情境嵌入与课程重构的路径研究:以“家庭社会工作”课程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7(1):76-82.

[4]  唐宇,颉洪涛.社会工作课程思政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实践探究[J].大学教育,2023(3):100-102.

[5] 白 ,严霄云.“社会调查+个案工作”共融的实践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M]//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9:194-198.

[6] 程晓丹,齐鹏.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的现状思考与体系重构[J].江苏高教,2023(7):91-95.

[7] 易艳阳.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生态化协同”路径与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90-96.

[8] 袁荣珊.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融合路径[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8(3):27-31.

[9] 李功连,刘莹.课程思政:意蕴、价值及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27):24-28.

[10] 陈万军,赵生学,丁艳.特征、困境、路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论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23,37(2):62-67.

[11] 赵浚,毕琳.价值、困境、进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立体考察[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2,22 (5):70-77.

[12] 王晓波,邱惠婷.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小组工作”课程实践教学探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77(11):71-74.

[13] 孙文中.创新“农村社会工作”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3(2):1-7.

作者简介:赵路淋,女,讲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社会工作教育;刘风,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乡村治理、社会工作教育。

基金项目:2024年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精品教学案例项目(YJS2024AL055);2024 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社会工作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2024SJGLX0059);2023年河南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点项目“智慧教学背景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路径”(2023XJGLX048)阶段性成果